Aging Research
Vol. 10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7523 , 6 pages
10.12677/AR.2023.104206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陈燕儿1,赵锐2

1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江苏 南京

2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9日

摘要

本文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文章首先介绍了人口老龄化现实背景,讨论了老龄化对社会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积极老龄化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接着,文章总结了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包括不断夯实跨学科知识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并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最后,文章提出了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包括更新培养理论、完善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式,为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Research on Talent Cultivation of Social Work Maj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Aging

Yaner Chen1, Rui Zhao2

1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Nov. 7th, 2023; accepted: Dec. 11th, 2023; published: Dec. 19th, 2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field of social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e aging.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population aging,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aging poses for social work, and analyzes the demand for social work majors from active aging. Next,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key points of cultivating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e aging, including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and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field of social work. Finally, the article proposes a reform approac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e aging, including updating training theories, improving training content, and innovating training methods. This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social work talents.

Keywords:Active Aging, Social Work, Talent Cultiv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3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恰好呼应了积极老龄观的观念变革,可以作为政府、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连接桥梁,通过专业服务和专业支持引导社会预期,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承担重要的专业角色。积极老龄化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调整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积极老龄化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分析

2.1.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变化。根据国际通常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2022年我国0至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为16.9%,预计到2035年将降至10.5%左右;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预计到2035年将升至30%左右 [1] ,我国人口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2.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工作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目前还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矛盾,受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影响,部分老年人对积极老年生活认识有限,主动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的意愿不足,在预防保健、休闲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观念趋于保守;在社会观念层面,仍有人对老年人创业就业和参与社会活动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也限制了老年人的积极老化。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目前已总体得到提升的居民获得感有可能陷入瓶颈,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效益不高的新老矛盾交织,可能导致老年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不升反降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伴随老年群体代际更替和收入水平提升,其需求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型,由物资保障型向服务型、精神文化转型,老年群体更加渴望丰富多彩、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这对于发展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精准化的社会工作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2] 。

人口老龄化也给社会工作带来了机遇。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的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机会,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老龄化也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手段和工具,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等手段,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服务 [3] ,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有望达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水平,为了补齐我国老龄问题治理领域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的短板,以慈善组织、社工机构等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将迎来新一轮井喷式发展,从而为政府承接老龄工作职能转移提供载体,为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拓展渠道。

2.3. 积极老龄化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

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倡导了积极老龄化概念,认为积极老龄化既包含了健康老龄化的意思,又表达了比健康老龄化更加广泛的含意。伴随人口老龄化的演进,各国形成共识,规模巨大的老年人口不仅是被“赡养”的负担,也是产出性的人力资源,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应对,化挑战为机遇。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这说明了国家对老龄化事业的重视,着力解决老年人在养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问题,同时也对社会工作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的社会工作者,通过需求评估、服务设计、服务介入、服务评价的专业过程,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社会支持、环境改造等服务,帮助老龄群体树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健康生命预期、有效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协助营造良好的积极老龄化社会氛围,帮助老年群体融入经济社会转变中。社会工作应当在服务老年人的家庭中、组织社区老年活动的实践中,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理念渗透其中,引导老年人在老龄社会中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发挥自身价值,在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既实现自己的价值,又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还应当通过行动研究,将服务实践上升为社会政策,推动构建主动应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

3.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3.1. 不断夯实跨学科知识

社会工作专业对理论知识的要求较高,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社工人才培养要求在掌握包括社会工作发展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等基础理论,和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管理等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老年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老龄化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4] ,同时根据不同的服务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需要具备针对特定领域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例如健康照料、老年人服务、家庭服务、社区发展等。理论知识可以为实践提供框架和方法,帮助社会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老龄化社会服务对象的背景、需求和问题,更好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互动,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服务计划。

3.2. 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是实践性特别强的一个专业,高素质的社会工作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实践能力非常突出的专业人士,他们既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同时又具备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系统地运用到实际当中,从而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基于延续理论,老年并不是单独的一个阶段,而是人生前一阶段的延续,老年人如果能够延续中年时期就在从事的事情,就能良好适应老年生活,社工人才应具备协助老年人寻找和利用图书馆、健身设施、志愿者组织等社区资源 [5] ,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活动的实践能力;基于社会建构理论,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是由社会建构的,而不是天生的,社工人才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协助他们适应老年生活,并促进他们的社会参与和活动。

4.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

4.1. 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不足

社会工作专业以实践为本、以服务为宗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社工人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且社会工作机构和组织也较少,难以满足社会工作专业教学需求 [6] ;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受到课程定位、课时安排、教学场地等条件限制,仍以课堂教材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忽略了对社工人才公共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育、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社工人才缺乏实践经验。

4.2. 师资队伍专业性不足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数量目前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如老年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等,教师数量更是不足。特别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的部分专业教师并不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或实务背景,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理解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沿用其他专业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方式和方法来开展教学。

4.3. 社会认可度较低

尽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专业性质和职业特点,当下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部分民众对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还持有疑虑和误解,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和作用不够了解。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知度不高,许多社工人才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也较低,缺乏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和认识,难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5.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是帮助有需要的人、解决社会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老龄化是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工作需要在老龄化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增强社会工作意识,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和权益,提供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因此,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需要更新培养理论、完善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式,充分满足积极老龄化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5.1. 更新培养理念

一是以积极老龄化为导向。积极老龄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关注老年人的权益和需求,培养社工人才对积极老龄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社工人才在积极老龄化进程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关注老年人的全面需求,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需求、经济需求等方面,注重培养社工人才对老年人全面需求的评估和服务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是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强调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注重培养社工人才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生命价值,尊重老年人的尊严和权利,提高社工人才对积极老龄化的认识和服务能力。

三是构建系统完善的社工学位体系。在发展本科社工教育的同时,积极延伸硕士、博士阶段的社工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社工教育体系的纵深化与专业化,切实提升面向积极老龄化的社会工作整体服务水平。

5.2. 完善培养内容

一是注重跨学科和综合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适应积极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跨学科和综合性,与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领域进行合作,引入老年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资源解决老年人的问题,提高社工人才对老年人服务的综合性和效果;拓展服务领域,包括老年人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辅导、家庭关系协调等方面,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注重前沿性和专业性。在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之外,把老年社会工作相关期刊论文、论著、政策法规、新闻报道等专业性、权威性、前沿性突出的材料纳入培养内容,并积极利用智能媒体、数字化技术进行加工,制作成政策汇编、论文精选、教学案例等多样化、专题化学习材料;将人本主义、社会建构、符号互动等理论进行融合,以形成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从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老年人的需求,为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老年人。

三是注重政策性与导向性。社会工作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专业,涉及到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相关政策,政策导向对社工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有直接的影响。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当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更加需要充分了解国家政策与战略导向,包括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制定和实施过程等;加强政策方面的学习有助于社工人才深入理解社会政策,增强政策意识和素养,让社工人才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提高社工人才对社会政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5.3. 创新培养方式

一是课堂教学与实务操作相结合。遵循校内外联合培养的方式,社工专业的教学单位可以与行业内老年服务较为成熟的社工机构、养老院或行业协会合作,由这些校外单位提供实习实训与督导培训等资源,为校内致力于老年服务的优秀社会工作学生提供实务操作平台。通过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把课程教学空间由教室延展到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场所、城乡社区老年人生活场地,实现课程学习空间上的扩容,增加社工人才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服务锻炼的机会。加强课堂实训、课余模拟、假期实践、专业实习的对接与贯通,实现实务训练层次的逐步提升。

二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以各级各类社会服务项目为基础,将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实现“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的目标,提高社工人才的实务能力。开展以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机构参观访问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安排社工人才参观社区社会工作站、敬老院、老年公寓、民政部门及相关群团组织等一线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机构,让社工人才在理解抽象教材内容的基础指数,以实际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和熟悉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直接面对服务对象,了解一线社工在面对老龄群体时需要具备的专业价值理念、理论基础。

三是专任教师与专业人士相配合。除了高校的专任课程教师,还可以邀请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养老院服务人员、民政干部、老年志愿者等加入,以兼职、讲座、会谈、访谈等参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团队,提供学习指导和交流,使社工人才能够直观地了解一线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动态,深入了解行业岗位的胜任力要求;可以设置专职的实践指导教师,统筹老年社会工作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6. 结论

老龄化时代社会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大量专业社工人才为老年人提供多元丰富的社会服务,更加科学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对老年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日益迫切的形势下,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以提升人口老龄化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尤为重要。在积极老龄化的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加强更新培养理论、完善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式等措施,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积极老龄化理念的社会工作人才,为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23年度江苏省创新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专项资助“江苏‘卡脖子’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策略研究”(编号:BR2023014-6)的阶段性成果;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IPP模式的混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编号:JG02422JX98)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陈燕儿,赵 锐.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Research on Talent Cultivation of Social Work Maj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Aging[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04): 1559-1564.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4206

参考文献

  1. 1. 高文书.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N]. 经济日报, 2023-10-26(10).

  2. 2. 徐道稳. 新发展阶段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J]. 社会治理, 2023(3): 102-110.

  3. 3. 陈彦斌, 林晨, 陈小亮. 人工智能、老龄化与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 2019, 54(7): 47-63.

  4. 4. 徐姗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J]. 农业经济, 2023(2): 118-120.

  5. 5. 邓环. 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研究, 2020, 3(10): 153-155.

  6. 6.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2015-2100年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J]. 人口研究, 2017, 41(4): 60-7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