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12 ( 2022 ), Article ID: 59225 , 6 pages
10.12677/AE.2022.1212835

高等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实践研究

——以《刑法学(总论)》为例

邢冰

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14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12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9日

摘要

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案例教学是能够有效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案例教学要结合课程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展开,进行相应设计与安排。以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刑法学总论为例,在根据所学课程特点、知识点难易程度选取典型案例后,要对案例教学的思路、方案和步骤安排进一步明确、细化,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研讨环节,交流互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参与,方能有效达成案例教学的目的,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教学,刑法教学

Practical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Teaching of Law Major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Taking the Criminal Law (General Theory) as an Example

Bing Xing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Nov. 14th, 2022; accepted: Dec. 12th, 2022; published: Dec. 19th, 2022

ABSTRAC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law major, the cas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but the case teach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itself, and designed and arranged accordingly. In the main course of law major, criminal law theory,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o select typical cases, to plan to make students become passive to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ase teaching, realize the course ideological education goal.

Keyword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ourse, The Case Method, Criminal Law Teaching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专门的思政课程要做的工作,同时也应当体现和贯穿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生力量,要高度重视思政教育的作用;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更需要大批德才兼备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2],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凸显。然而,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极强,枯燥的理论灌输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如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选取现实中的典型案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研讨,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笔者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刑法学(总论)》为例,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尝试就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案例教学实践问题略谈一二,以期能抛砖引玉。

2. 《刑法学(总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及育人目标分析

《刑法学(总论)》是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既有较强理论性又具备较强实践价值的法学主干课程。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及育人目标分析如下。

2.1. 课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系统阐述刑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夯实学生的刑法学知识基础,使得学生对于刑法本体论、犯罪论和刑事责任论及刑罚论的完整体系和框架有完整、系统的把握与认知,充实刑法学的基础知识储备。

2) 能力目标。运用犯罪论和刑罚论的基本原理和体系,能够结合司法实践,熟练分析和掌握犯罪的构成、特征与要件,准确判断和界分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之间的不同。

3) 素养目标。逐步强化学生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法学素养。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使得学生成为具备法治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浓厚的家国情怀和高度责任感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2.2. 思政育人目标

1) 本课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参与式、互动式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辨、分析、研判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严谨认真的法律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职业道德素养。

2) 通过围绕课程基本知识点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经典案例、疑难案例、热点或焦点案例的研讨,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司法实践现状,关注民生,关心国家法治发展,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刻理解、积极贯彻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理念和观点,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观。

3) 积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学生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的有生力量和生力军。

3. 《刑法学(总论)》课程思政的案例设计方案详解

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的马工程教材章节框架,刑法学总论可分为刑法本体论、犯罪论和刑罚论三大部分。根据其中章节内容的特点,可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选取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例揉入知识点讲授中,笔者依次将其分解为十个不同的部分加以设计,下面逐一分别阐释。

授课知识点之一,罪刑法定原则。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载体形式是案例视频和图片。思政教学设计方案为,播放典型案例(鸿茅药酒案)视频,展示涉案图片,使学生体会罪刑法定原则所体现的人权保障理念和法治思想,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

授课知识点之二,刑法空间效力的属地原则。思政元素,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国家主权意识;载体形式是新闻对所涉案例报道视频、图片及法院判决文书。思政教学设计方案是,播放经典案例(张子强案、湄公河案)视频,简要介绍案情,展示庭审图片和判决书,使学生对国家主权、司法主权的观念有深刻体悟。

授课知识点之三,刑法的溯及力。思政元素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国家主权意识和人权保障理念;载体形式是案例报道视频及法院判决文书。思政教学设计方案是,播放典型案例(赖昌星案)的案例视频,展示并讲解法院判决书内容,该案从案发到审判赖昌星,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中间经历刑法立法修改,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突出体现了保障人权的原则。

授课知识点之四,犯罪论中的犯罪概念。思政元素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保障人权的理念;载体形式是案例视频和法院判决文书。思政教学设计方案是,播放经典案例陆勇案视频,展示检察院的不起诉文书,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刑法中实质的犯罪概念的理解,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知。

授课知识点之五,刑法中的不作为。思政元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载体形式是不作为的典型案例视频。思政教学设计方案是,播放典型案例(范冰冰逃税案、杭州女子坠楼案)视频,使学生加深对法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的重要作用的体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授课知识点之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思政元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形式是案例视频。思政教学设计思路是,播放热点案例(电梯劝烟老人猝死案)视频,探讨案件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精神,促使学生加深对其的感性认识。

授课知识点之七,刑事责任能力。思政元素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理念、当代中国人权观(正义、公正、平等);载体形式是案例视频和图片。思政教学设计思路是,播放焦点案例(大连13岁少年杀人案、李天一案)视频,简要介绍案件争议观点,讲解所涉刑法规定,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我国的实质的人权保障理念产生深刻认同与共鸣,并深刻体悟何为“当代中国人权观”。

授课知识点之八,事实认识错误。思政元素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人权观;载体形式是案例图片。思政教学设计方案是,展示焦点案例(天价葡萄案)报道图片,简要介绍案件的争议焦点,使学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深刻共鸣,加深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人权观的认识。

授课知识点之九,正当防卫制度。思政元素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及关注民生的人文情怀;载体形式是案例视频。思政教学设计思路是,播放经典案例(昆山龙哥反杀案)报道视频,播放刑法学家、法官针对此案的点评视频,使得学生深刻感受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敢于弘扬社会正气,关注、关心民生。

授课知识点之十,刑罚制度中的死刑。思政元素是和谐社会下的刑罚观;载体形式是案例视频和资料图片。播放经典案例(张君案)的新闻报道视频,展示案例图片,培养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死刑观念,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治观下的刑罚观念。

4. 教学实施过程及步骤安排——以罪刑法定原则为例

在确定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思路后,需根据课时和需要讲授的内容,布置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下文以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知识点为例,按照1个学时(50分钟)的时间预设,具体展示课程思政中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及步骤安排。

1) 模块一:导入部分(5分钟)。① 播放经典案例张子强案的案例报道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案的兴趣和对于属地原则的司法实践运用的学习兴趣。② 在学生观看本案视频后提问,本案中,被告人张子强接受中国法院的审判是否违背了香港特区基本法?如何评价时任中国香港特首董建华和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对本案所发表的观点?③ 引入主题,本案的焦点问题就在于中国法院是否有权审判张子强案,即属地原则适用问题。

2) 模块二:属地原则的基本内容(10分钟)。① 通过课堂讲授讲解属地原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基本规定。② 提问,你如何看待属地原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你认为属地原则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侵犯的观念?本模块通过有关属地原则的基本理论的讲解,使得学生对于本原则为何蕴含着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可侵犯的思想有充分认知。

3) 模块三:我国刑法上属地原则的发展(15分钟)。① 通过图片和纪实视频向学生展示清末列强在中国攫取治外法权,并成立会审公廨。西方列强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我国在租界地的司法权逐渐被列强侵蚀。② 播放湄公河案的案例视频,并请学生对本案中我国行使审判权的法律依据做出思考并回答问题。③ 提问,你认为清末治外法权和会审公廨的存在,是否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结合我国建国后刑法上的属地原则的发展,如何评价属地原则对于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与意义?结合湄公河案和张子强案的审判,如何评价今天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本模块设计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属地原则的确立和运用产生强烈认同;通过湄公河案我国行使刑事管辖权对糯康等人处以极刑,体会国家强盛对于人权保障的重要意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人权保障理念。

4) 模块四:国外刑法的规定及国际法中属地原则的应用案例(15分钟)。① 通过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刑法中有关属地原则的规定,向学生介绍国外有关属地原则的刑法立法;② 向学生介绍、讲解著名的荷花号案件,并阐述土耳其和法国两国的不同观点;③ 提问:如何评价法国的观点?如何评价土耳其的观点?你是否认同国际常设法院的判决?你是否支持土耳其的审判?学生观看PPT,听取老师讲授;思考并回答问题;生生、师生之间充分交流互动(参与式学习)。本模块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国外有关属地原则的刑法立法状况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方法;通过帮助学生了解荷花号案件的来龙去脉使得学生在看待我国的属地原则时能够兼具国际视野,深刻领悟和体会国际法中对于国家主权的高度重视,深刻体会到属地原则所独具的适用上的排他的优先性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国家责任感。

5) 模块五:属地原则在我国的司法应用(5分钟)。① 简要介绍什肯·阿克毛案的基本案情,展示案件图片,请学生运用属地原则分析、评价本案;② 提问,如何评价英国时任首相戈登·布朗对阿克毛案的求情?如何评价我国法院对阿克毛案行使刑事管辖权?如何评价我国法院对阿克毛判处死刑?我国法院依据我国刑法对走私毒品到中国的英国人阿克毛进行审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如何评价本案中刑法属地原则的运用?学生观看PPT和案件图片,听取老师介绍本案基本情况和争议焦点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生生、师生之间充分交流互动。本模块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现实案例什肯·阿克毛案件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使得学生对我国依照属地原则行使刑事管辖权有深刻认知,巩固学生本堂课程所获得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主权意识,加深对社会主义人权保障观念的认知。

5.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主要讲授我国属地原则的基本内容、历史发展、思想渊源、国外有关属地原则的刑法立法概况,及属地原则的司法适用情况。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以基础知识架构为脉络,以案例分析为连接点,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多方研讨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方式,参与整个课堂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感受思政内容。整个教学过程贯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和原则,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融会贯通,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6. 结语

高等教育中法学专业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正因如此,要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将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策略方法纳入到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中 [3]。本研究以《刑法学(总论)》为例,在确定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和育人目标之后,根据教材的章节安排及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其中兼具重要性和代表性的知识点作为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案例教学实践,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实现了既定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总体来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特别注意。一是选取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即根据课程特点和章节内容安排,选取有代表性的章节知识点作为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连接点;二是选取经典、有代表性、教育意义强的案例,即要结合知识点、思政育人目标选取经典案例、有代表性案例;三是要根据具体案例的争议点和疑难问题,将课程思政内容和知识传授巧妙融汇糅合,切忌生搬硬套;四是根据案例要设置生生研讨、师生研讨的环节;五是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提问和讨论的时间,保证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总之,思政教育其实并不仅限于思政课程,在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样重要,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对高校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并在这一专章中针对我国的法治建设进行了专门部署和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全面依法治国的坚持,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都离不开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参与;高等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与否,则直接关系着高素质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影响着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有鉴于案例教学的独特优势,今后一段时间,应逐步推广高等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案例教学实践,以便更好地为法学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济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立项研究(示范课程建设立项编号:KCSZ22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邢 冰. 高等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实践研究——以《刑法学(总论)》为例
Practical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Teaching of Law Major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Taking the Criminal Law (General Theory) as an Example[J]. 教育进展, 2022, 12(12): 5487-549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12835

参考文献

  1. 1. 高德毅, 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 43-46.

  2. 2. 刘艳红.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 法学教育的新文科发展之路[J]. 中国高教研究, 2022(10): 8-13.

  3. 3. 时显群.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2): 6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