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08 ( 2023 ), Article ID: 70461 , 8 pages
10.12677/ASS.2023.128629

新课标下中学生态文明教育 研究

——基于湖州特色文化资源分析

钟吴玥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湖州

收稿日期:2023年4月8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11日

摘要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浙江湖州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绿水青山间向生态文明典范进阶。为了更好的实行新课标要求,以湖州为例,从“政策所导、发展所须、课程所需、情怀所至”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地域文化资源”之于新课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究中学语文教育融入地域文化资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路径以及预计将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法。从立足语文教材、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研学活动着手三个方面着手,同时需要从教师生态文明素养提升、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与自然研学中存在的问题方面规避可能面临的挑战,探索一条顺应此时代背景的创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新课标,中学语文,生态教育,地域文化

Research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s under New Course

—An Analysis of Huzhou Featured Cultural Resources

Wuyue Zh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Zhejiang

Received: Apr. 8th, 2023; accepted: Aug. 1st, 2023; published: Aug. 11th, 2023

ABSTRACT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resources of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Zhejiang Huzhou, as the first prefecture-leve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eliminary demonstration area in the country, advances to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model between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ake Huzhou as an example,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re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 “policy guidance, development needs, curriculum needs, and feelings”,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to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nd th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 methods that are expected to face. Starting from three aspects: based on Chinese textbooks,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ourses, and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potential challenges in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iteracy of teachers,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research. Explore a path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distinctive talents that conforms to the background of this era.

Keywords:New Curriculum Standard, Middle School Chinese, Ecological Education, Regional Cultur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资源既包括纸质资源,也包括数字资源;既包括日常生活资源,也包括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1] 其中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指以某地区为依托,在历史长河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 [2] ,以湖州特色地域文化资源为例,探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教育学融入地域文化资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路径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探索新时代特色地域文化育人的重要有效路径。

2. 中学语文生态教育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2.1. 政策所导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时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根本性、全局性和历史性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2019年印发的《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各级教育督导机构需将地方和学校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到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当中,并且指出有关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分别要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供各种支持” [3] 。2019年,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叮嘱参加植树活动的少先队员,要从小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修订原则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4]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科教育,语文学科其人文性和工具性发挥着优势,能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态文明的因子,引领青少年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2. 发展所须

浙江湖州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绿水青山间向生态文明典范进阶。第一,湖州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起源地、“两山论”的诞生地。湖州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的职责使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第二,湖州是中国丝绸文化、蚕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湖州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蚕丝织物;在湖州南浔区,有着至今保存完整的生态农业系统——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典型的生物多样性,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共赢之路。

当前,处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学校更是弘扬生态文明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正是初中,是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养成生态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学校教育中课程教育比重较大,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大实质特征。这不仅是强调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重要是肩负着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塑造的职责。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当中,倘若能利用湖州所特有地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湖州多重生态文明背后所蕴藏的育人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探索新时代特色地域文化育人的重要有效路径,对于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长远的意义。

2.3. 课程所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7~9年级)的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部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 。从中可得,初中阶段语文教材当中蕴含大量生态文明教育要素,老师要立足教材,带领同学挖掘文学作品中所蕴含与自然相关的内容,并给学生启发,让学生从中获得相应的启示与感悟,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观与习惯。表达与交流部分亦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6] 。从中可知,写作部分已然表明写作要求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当中附录3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当中指出:各类历史、文化读物,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7] 。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所推荐的阅读材料中包括自然科学读物,旨在阅读该作品时潜移默化地注入生态文明因子,唤醒生态意识,在文学作品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对于培育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作为教育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2.4. 情怀所至

从“空间地理美学”角度来看,城市空间影响着文学空间。这首先体现为对作者的影响,城市空间作为作者的生存地,将城市的特色融入到了作者的创作中,使其创作中蕴含着这座城市的精神特点,如在上海长大的王安忆,就在其上海书写中彰显出了这座城。而一个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就吸引着无数文学家的目光,承载着无尽的文学想象,空间从来不单是客观的地理场所,也隐含着历史、文化等内容,承载着历史文脉和集体记忆已然成为象征地域的一个文学空间符号。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显然是一个地方的优秀文化的结晶,深挖地方特色资源,既能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潜移默化中也会将地方特色注入语文写作之中,例如鲁迅在《故乡》《社戏》等作品中都有对故乡江南小镇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进行描写,这种对于家乡风光、建筑、风景等描写往往会唤起我们内心最深的情感体验。绍兴的一些地方特色文化,或者说江南小镇的特色,就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鲁迅在他的故乡里面或者说他的作品《社戏》也有对故乡的描写,然后这些元素又会对绍兴这个地方产生了重构。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在的审美关系、生态关系,这也是我们需要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所教授的。湖州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城市空间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建构,从文学创作、文学阅读、文学接受等多维度增进学生对地域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在培养学生对城市共鸣感的同时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3. 中学语文生态教育融入地域文化的实施路径

3.1. 立足教材内容,回归人本价值

课堂教学是开展新时代中学语文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融合以文化育人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提升中学生文化认知的主要场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立足课堂,语文教师需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更加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体地位,主动追寻人文关怀;立足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语文老师需在教材中挖掘人文深度,深入阐述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密码,以关注人的发展为目标,通过教材承载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例如,部编版教材选文中蕴含的生态价值观相关内容的分析将从三个维度展开,即生态知识文本、生态审美文本与生态伦理文本 [8] 。教师应该先将课文按照以上标准进行划分,并且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阐释,基于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之上,解码文章背后的生态价值,力求建构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体系。立足自身,教师自身的人文、生态文明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的人文关怀走向,在课堂的人文氛围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人文素养及时地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将地域文化精神文化有机融入到自己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去,将专业的文化知识传递给青年学生,充分发挥中学课堂教学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2. 发掘地域文化,开发生态课程

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开展生态意识教育不仅仅把阵地局限在课堂,需要把生态教育的空间拓展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不能局限课本内容的约束,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意识,需要引领学生立足课本、放眼课外,让学生踏入自然、深入社会、进入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联系 [9]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学语文生态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城市归属感和依赖感,塑造新时期社会所需要的生态文明公民,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以湖州为例,为更好地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和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湖州市教育局开发了与“两山理论”有关的地方课程,这属于地方课程中的拓展性课程部分,纳入初中学校课程计划。其组织编写的《湖州——“两山”重要思想的实践样本》地方教材进入该市中小学课堂,初一至初三年级,每两周开设一节课,由社会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承担教学组织工作。中小学的教务管理部门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和生态教育相关的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鼓励任课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把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多重表现形式和本门课程的知识学习相结合,完善文化课程教育体系。

3.3. 组织研学活动,开展文化实践

研学教育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新形式,是推进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内容。研学旅行是一种以研学为基础、以游学为手段、以研学为目的教育实践形式。随着研学旅行项目的发展,研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研学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学语文生态教育课程与研学教育相结合,积极响应了《关于推进学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的“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健康向上的研学实践活动”要求,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可以与自然研学夏令营合作,助力素质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走进大自然,进行沉浸体验式的教育,领略自然之美,见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具代入感和真实感,能够亲身体会到生态环境的今昔变化和区域差异,从而理性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以湖州为例,湖州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可设置一条自然研学旅行路线,室内选择浙江省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作为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分为:绿水青山的召唤、大地情怀、无尽深蓝、远方的对话、大地深处的璀璨、重返恐龙时代等6个主题,在这六个主题的走访实践中,可以在里面开设相关的语文课,让语文教育走出教室,走向自然。例如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大自然的语言》就可以放到走访安吉馆中去教学,游记写作教学、科学小品文写作教学都可以通过走访场馆所实现。

4. 中学语文生态教育融入地域文化的挑战

4.1. 教师生态文明意识相对匮乏

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语文教师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生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若教师没有较强的生态价值观念,则很难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念的引导、培育,具体而言:

1) 师范生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根据高校师范生培养计划可知,对师范生的培养大多停留在专业知识层面,设置生态文明相关课程的都在生态学专业,其他几乎未涉及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唯一有所关联的是《劳动教育》,以湖州市的师范院校——湖州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为例,《劳动教育》从2021级开始纳入培养方案之中,以“理论 + 实践”的形式开设四个学期,学分总计为2分。相关课程几乎只能通过高校思政类课某个章节中涉及,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多数教师上岗前并没有接受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没有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与社会、学校与学生的要求不匹配。

2) 教师从事生态教育专业性低

由于大多数师范生本科期间都没有系统地接受相关生态文明教育知识,心中并未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大多数老师往往只是深耕于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其他方面如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所具备的知识相形见绌。因生态文明建设涵盖多学科知识,并且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密不可分,这就对教师从事生态文明教育要求甚高。多数地方的生态文明教育选择了人文社科类的老师进行执教,在解读生态文明建设,在思考中学语文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融合的实施路径时显然缺乏相关知识的支持,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始终无法形成风气,在全社会开展。

4.2. 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校本课程是各校根据地方特色文化和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特性所开设的课程。语文老师开设的校本课程应该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联,做好校本课程辅助语文教学的安排,在校本课程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但现在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中通常面临着校本课程设置、内容、管理措施等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

1) 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有所偏差

许多学校以及学校的老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含混不清:并未区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者的概念。一些仅仅认为学校课程只是作为国家、地方课程的内容的延续与补充,导致了在实际开发中一些要素的缺失、重复、偏差;或者将三者独立放置,在实际开发中仅仅只是彰显学校办学宗旨或发展学生某种特长当成学校发展的特色,缺乏地方课程的内涵,开发的一些课程脱离地方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及在开发中缺乏问题意识,不理解自己为何要开发校本课程、为何要担任校本课程的老师,对课程资源、课程定位、课程目标等都尚未明确,在宏观上没有一个科学、严谨的把握。

2) 校本课程内容不够完善

中学教师较少具备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少数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也因没有经过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对校本课程内容的构成要素把握不准,对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不了解,仅凭自己现有能力和爱好设置课程内容,造成校本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 [10] 。学校的校本课程推行时间普遍不长,校本教材尚未成形,并且校本课程的开发、任教老师每年不断在发生变化,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并未做到前后衔接;课程类型也有所变化,有些课程随着老师的停课或者开课人数不足撤课,开发出的第一年后就永远停止了;在课堂实施中,有些老师自己也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该内容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有所了解就进行教授,缺乏课程的系统性、连贯性、统筹性意识。

4.3. 第二课堂自然研学活动现状

研学活动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二课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开展自然研学夏令营,助力素质教育,让学生们通过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进行沉浸体验式的教育。当前自然研学虽已兴起,但研学活动策划、研学景区建设等效果仍然需要提高,具体而言:

1) 专业研学活动策划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是自然研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校与研学机构的重要桥梁。自然研学策划需要高度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相应的旅游管理、教育知识,甚至也需要一些科学知识这样的人才,目前较为缺乏。在学科建设方面,教育相关专业与旅游相关专业融合较少,大多都是独自发展,复合型人才较少;大多数往往只是对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的了解较为深入,较少地关注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外研学,将学科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知识融合的积极性与灵活性更是少之又少,信息较为封闭落后,没有相互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

2) 研学景区信息建设基础薄弱

数字赋能时代已悄然而至,智慧文旅时代也应运而生,对语文教学方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 [11] ,以湖州为例,自然研学室外场馆鲁家村、鲁家村周围只有常用的生活基础设施,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设施。信息化的服务平台仅仅处于初步探索、开发阶段,鲁家村自身所具有的全方位信息数据资源无法最大程度的体现,进而无法对诸多研学旅游信息化建设需求予以有效的满足。各个景点、游客之间还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使整体无法得到有效互联互通。

5. 中学语文生态教育融入地域文化的应对方法

5.1. 教师:提高自身生态素养,提升生态意识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对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以教师的生态素养为依托,教师自身应该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优秀的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社会主义文明观等成果,提升自身生态素养,提升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教育的思想,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根据美国学者富勒提出的教师发展三大阶段划分,教师可根据不同阶段规划不同的生态意识、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升过程。具体而言:第一,关注生存阶段(工作后1~5年)应做到“静心积淀夯基本”:作为新教师,须做到“从转变角色到定位自我”、“从适应校园文化机制到建立适合的工作机制”;利用网络相关的精品课程进行系统地理论知识学习,掌握足够的生态知识、生态素养储备;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下,设计有关生态教育与学科融合的选修课,策划相关的教育研学实践;第二,关注情境阶段(工作后5~15年)应做到“初露头角犹谦逊”:熟悉了学校、地方环境,有了充分的理论储备,积极践行前一阶段的生态教育活动方案,对教学效果做好实时动态跟踪统计,从完善相关课程设计,以及申报相关课题,还可以与其他志同道合的老师进行交流探讨,共同进步;第三,关注学生阶段(工作15年后)应做到“永不止步求卓越”,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自己的整个教师生涯,成为自身最高的教育理想并付诸实践。与有资历的老师共同打造有关生态教育研究的名师工作室,指导晚辈,不遗余力;还可以争取大学访问机会,了解当前学科前沿,继续修炼;开拓支教项目,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5.2. 学校:设立课程申报门槛,完善管理措施

学校应设立校本课程申报门槛,严抓校本课程质量。目前学校校本课程的申报理由、课程内容过于简单,甚至与授课教师所教的科目内容关联较少,学校有关组织应该针对地方文化和学校情况制定一份详细的《校本课程申报表》,增加校本课程的需求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案设计、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建议等模块,成立校本课程审核小组,提高《校本课程纲要》编写的要求和质量,结合《课程纲要》的撰写情况,对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高申报校本课程的质量。

学校还应完善管理措施,从而强化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政策方面,学校可以设立和完善一些列管理制度,例如: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有效激励制度等,从这些方面潜移默化地提高老师对校本课程的思想认识以及问题意识,这种明文规定的制度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校本课程的内涵。经济方面,学校应该提供大力的经济支持,既要保证校本课程的软硬件资源,应满足教师上课的多媒体技术等需求;又要对教师的绩效奖励与课时发放予以倾斜,可以把参与课程开发作为教师个人日常考核、年末评奖评优、未来职称评定等参考标准之一,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授课的热情。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意味着,学校教务处要做好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安排,成立相关的督查小组,加强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加强学生学业成绩管理,督促教师开展多样化的学生评价工作和学业成绩管理,如课堂考勤、作业互评、学生作品留档、开展成果展示会等,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及时反馈给学生、班主任和教务处。

5.3. 社会:多方合力课程研发,打造地方品牌

目前可由专业的研学机构以及旅行机构根据学校教育内容需要规划路线,以安吉馆、鲁家村、余村作为研学载体,以研学体验和需求为中心,与AR、物联网、大数据、互动新媒体等新科技融合,打造沉浸式全新研学旅游体验,同时结合安吉馆、鲁家村特有的资源,发展农事体验、AR互动项目等特色项目,构建出自然研学智慧文旅新模式,真正实现“大数据 + 研学旅游”,“物联网 + 研学旅游”,“人工智能 + 研学旅游”等智慧景区服务。 再由相应的学校教研组进行审批,在路线策划案的基础上再定稿教学方案,学校+社会各类机构合力策划,共同把关。学校后期可以送一批老师去社会上的机构进行培训,壮大研学课程队伍,成立有关课程的研学工作室。

学校的研学工作室可以联合社会机构打造独特、具有湖州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学语文研学品牌,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学语文建设紧密结合,以“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为切入点,确立品牌价值观,推进湖州生态文明发展,创建湖州独有的研学品牌。让生态文明理念植根品牌建设发展之中,推动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和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区域品牌创建意识培养,加强政府与当地教育局、学校、研学机构的沟通与交流,达成共创特色品牌的共识。

6. 结语

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新课标实行的背景下,本文以湖州为例,深入分析了“地域文化资源”之于新课标必要性、实施路径、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法,充分挖掘湖州多重生态文明背后所蕴藏的育人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探索一条顺应此时代背景的创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湖州大地不断焕发真理光芒和实践伟力。

基金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310347042)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钟吴玥. 新课标下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基于湖州特色文化资源分析
Research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Middle Schools under New Course—An Analysis of Huzhou Featured Cultural Resources[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08): 4604-461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8629

参考文献

  1. 1. 朱超群.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形式的创新——基于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分析[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 12(2): 46-50.

  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53.

  3. 3.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19(9): 31.

  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14.

  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17.

  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64.

  8. 8. 王丽芳. 生态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育策略[D]: [硕士学位论文]. 洛阳: 洛阳师范学院, 2022.

  9. 9. 莫荣清.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9.

  10. 10. 侯金玉. 初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2017.

  11.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4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