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Vol. 13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0297 , 8 pages
10.12677/ORF.2023.134325

社会资本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

——基于CSS2021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夏明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6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9日

摘要

本文使用CSS2021数据,通过Log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社会资本概念自1980年产生,经过不断发展逐渐完善,主要包含信任,网络关系,规范性三个部分。本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中的对公益组织的信任程度、网络关系、志愿组织的规范性三个维度都对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志愿组织的公信力,重视志愿者社交网络关系,重视志愿规范性来提升青年群体志愿活动参与意愿,从而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

关键词

社会资本,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Youth’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ary Service

—An Analysis Based on CSS2021 National Sample Survey Data

Mingzhi Xia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Received: Jun. 13th, 2023; accepted: Aug. 3rd, 2023; published: Aug. 9th, 2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CSS2021 data and uses a Logit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willingness of you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came into being in 1980 and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through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t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trust, network relationship and standardization.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trust in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network relationships, and normative aspects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in social capital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illingness of you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s. Therefore, by strengthening the credibility of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valuing volunteer social network relationships, and valuing volunteer standardization, we can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you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activiti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and work system.

Keywords:Social Capital, Youth Group,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为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活动所提供的个人时间和精力的自愿贡献,没有物质报酬。志愿服务参与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已经成为引领现代文明公民道德生活的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喜爱 [1]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青年群体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同时具备承上启下的角色。上一辈所处的时代志愿服务没有发展,大部分老年人没有志愿服务意识,不知道如何进行志愿服务。通过青年群体的影响,可以让对志愿服务感兴趣的老年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青少年群体三观还在建设中,如果青年群体有更多的志愿服务参与经历和意愿,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志愿服务参与积极性。所以重视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度十分重要。社会资本这个概念于1980年在西方产生,帕图南将其定义为信任,网络,规范。很多学者都发现了社会资本和志愿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于此,本文利用CSS2021的相关数据,聚焦分析社会资本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 社会资本所包含的信任,网络,规范三个维度能够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产生影响吗?2) 如果有影响,产生了何种影响?影响机制是什么?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社会资本

在1980年以前学者往往将社会资本理解为社会中的公共设施,或者影响个人经济回报的社会环境。1980年代以后经多位学者的推动,社会资本概念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话语体系。

Bourdieu是首次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系统性表述的人。他的观点是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种资源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从而影响个体的各种回报 [2] 。Coleman按照社会资本的功能把它界定为“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实体而是发源于紧密联系的社会网络是人力资本创造、传递和获得的积极的社会条件” [3] 。Putnam沿用Coleman的观点,但强调紧密的网络结构是公民对社区公共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之间的高度信任。他指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三个方面。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 [4] 。

当前学者对社会资本研究包含社会资本与知识共享、社会资本与就业、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等多个领域,社会资本的概念也越来越受到认可。

2.2. 社会资本与志愿服务参与意愿

我国志愿服务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雷锋研究。近年来,为了完善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促进志愿者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志愿参与的推广,增强志愿者志愿服务意愿,我国学者对志愿服务的研究越来越多。

当前很多学者将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放在社会资本视阈下进行研究。张大在社会资本分析框架下对我国体育志愿服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持续时间、个体特征、服务类型、组织环境是影响体育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关键要素 [5] 。孙昭君以社会资本的视角来讨论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关系效果,以期引起人们对于这种社会关系的关注。从而寻求一种高效、经济的途径来解决我国青年体育志愿组织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青年志愿参与意愿 [6] 。张智辉认为在社区青年志愿者管理中,社会资本占据重要地位,他认为关系网络是基础,义务与期望是动力,信息渠道是桥梁,规范和有效惩罚是保证,应当在社会资本视阈下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的建设 [7] 。

现有研究已经研究了志愿服务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张网成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信任的关系。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一项调查中收集的数据,研究发现,志愿服务对不同群体的社会信任水平产生了不一致的影响。只有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经常感受到被信任和需要才会增进他们的社会信任 [8] 。笔者想要探究社会信任的提高是否同样会影响青年群体的志愿参与意愿。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设1。

研究假设1:社会信任能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面影响。即青年对社会信任程度越高,那么他们就越倾向于参加志愿服务。

刘威认为志愿服务大多是基于陌生人之间的。这种陌生人之间的接触缺乏网络关系,对志愿活动的开展是很大的障碍。但是通过社会组织的成立,弥补了这种网络关系 [9] 。社会组织为志愿者和陌生人,志愿者和志愿者提供了关系网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设2。

研究假设2:网络关系能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面影响。即青年群体的社会社交越丰富,那么他们就越倾向于参加志愿服务。

张网成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目前志愿者中断服务比例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志愿服务组织的运作还处于不太规范的状态。当前志愿组织在协议签订,志愿者培训,志愿者补贴上存在许多不足 [10] 。他将这种情况统称为志愿失范现象。导致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精神收获和成长太少或成本过高从而做出否定性反应。笔者认为提高志愿组织的规范性可以提升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假设3。

研究假设3:志愿服务规范性能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面影响。即青年对志愿组织规范性越认可,那么他们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就越高。

当前的研究多考虑志愿服务的增多可以促进社会资本发展。缺乏研究社会资本提升对志愿服务带来的反馈效果。社会资本的提升会不会促进更多的人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本文在研究对象上选择了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青年群体作为志愿者中人数分部最多的年龄段,有着重大研究价值。本文在数据上选择了最新的数据CSS2021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同时对自变量的描述做出了创新,增强了效度。

3. 数据与测量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八期“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对部分问题(比如志愿服务参与、政府工作满意度)进行提问。因本文调查对象为青年群体,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年龄划分标准,本研究将44岁以下的样本定义为青年,同时考虑到独立决策能力和劳动参与,选取年龄下限为20岁。所以选取了年龄为20~44岁的中国公民。CSS2021数据由九个部分问卷组成,共收集到10,136份合格的调查问卷。其中20~44岁公民有效问卷3841份。第九部分志愿服务部分有效问卷2096份。然后经过各变量缺失值的处理,最终有效样本1694份见表1

3.2. 变量说明

1) 因变量

在本研究中,因变量是青年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即近一年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CSS2021设计问卷中涉及的相关问题为,“您本人在近一年以来参加过以下哪些志愿服务”。问卷中志愿活动类型包含儿童关爱、青少年辅导、老年关怀、妇女维权保护、扶助残障、支教助教、扶贫济困、医疗护理、法律援助、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国际援助、其他、以上都没有共计14个选项。本研究将以上志愿服务都没有参加的赋值为0,参加了任意一项及以上的赋值为1。

2) 自变量

本研究以社会信任,网络关系,志愿组织规范性为三个核心变量。社会信任在问卷中通过“您对公益组织信任吗?”这个问题来进行测量。青年群体的社会信任操作化为“您对公益组织信任吗?”取值范围1~4分,其值越高,表明青年对社会中的公益组织越信任。

网络关系分为公益社团网络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两个部分。在问卷中通过“您参加了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社团吗?”“目前你参加了下列哪些团体”两个问题表达。“您参加了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社团吗?”表示青年群体的公益社团网络关系,将目前参加了民间自发组织公益社团的群体取值为1,反之为0。“目前你参加了下列哪些团体?”表示青年群体的社会网络关系,取值范围为1~4分,其值越高表明青年群体参加的团体越多。

志愿组织规范性在问卷中通过“您是否在志愿服务网站或其他组织登记注册过?”表达。青年群体在志愿组织进行登记注册的取值为1,反之为0。志愿者的登记注册是志愿服务规范性的基石。志愿者登记注册关联志愿者的信息技能介绍;志愿者的招募方式;志愿时长的录入;以及不良志愿者的记录。

3) 控制变量

据已有文献研究,本文选取居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政治面貌共5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在性别上,男性赋值为1,女性赋值为0;在受教育程度上,将选项分为6类,包括未上学取值为0,上过小学取值为6,上过初中取值为9,上过高中;中专;职业高校取值为12,大学本科取值为16,研究生取值为19,对其他变量做二分简化处理,如婚姻状况分为“已婚”和“未婚”,赋值为1和0;政治面貌分为“党员”和“非党员”,赋值为1和0。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1. 描述性统计

3.3. 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CSS2021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是本研究的因变量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被划分为“没有参与过志愿服务”和“参与过志愿服务”两种类型,属于二分类变量,符合Logit回归模型对因变量的要求。其次是Logit模型可以对多个自变量进行分析,从而知道他们对因变量的影响。最后Logit模型还可以通过调整自变量的权重来预测因变量的概率,从而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所以本文选择使用Logit模型探究社会资本与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何种关系。并对自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排除统计数据的偶然性,确保最终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Logit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即逻辑回归模型,是离散选择法模型之一。

P ( y = 1 | X ) = 1 1 + e g ( x ) P ( y = 0 | X ) = 1 P ( y = 1 | X ) = 1 1 + e g ( x ) g ( x ) = w 0 + w 1 x 1 + + w n x n

其中: g ( x ) 代表基于原始数据的回归模型。然后通过Logistic函数变换,使得最终值处在(0, 1)区间内。如果将因变量y值为0和为1看作两类,那么这样的变换能够方便判断特定的样本数据属于哪一分类。

4. 结果分析

Logit回归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居民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政治面貌作为控制变量。模型1是将多个控制变量加入到Logit分析模型中形成的,据表2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对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具有显著影响,表明青年女性较青年男性有更高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具有更高受教育水平的青年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更强烈;党员要比非党员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更强烈。而年龄和婚姻状况对青年群体的志愿参与意愿没有影响见表2

模型二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将自变量社会信任加入到模型中,进一步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对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仍具有显著影响,年龄和婚姻状况对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仍没有影响。社会信任这一自变量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113 (p < 0.1),这表明,青年群体对志愿组织越信任,他们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就越高。

模型三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纳入了网络关系这一自变量。表2反映所有的控制变量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自变量公益社团网络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果青年群体存在公益社团的社交,他们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就会越高。加入公益社团,或者与公益社团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会提升青少年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该数据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力还有志愿服务的参与路径问题。

模型四是在模型一的基础上纳入了志愿组织规范性这一变量。表2反映所有的控制变量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自变量志愿组织规范性与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1.161 (p < 0.01)。青年群体志愿组织正式登记,注册率越高,他们的志愿参与意愿也越高。

模型五是将所有自变量,社会信任、公益社团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志愿组织规范性还有所有控制变量全部纳入考虑的模型。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公益社团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志愿组织规范性都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公益社团网络这一自变量的Odds ratio非常高为6.37意味着参加公益社团社交的人志愿服务参与意愿与不参加公益社团社交的人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相差6倍多。社会信任这一自变量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较低,Odds ratio 1.13 (p < 0.01)。

Table 2. Logit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youth volunteer service

表2. 社会资本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影响的Logit回归结果

***p < 0.01, **p < 0.05, *p < 0.1.

5. 总结与反思

本研究基于CSS2021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对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为社会公益组织越受到青年群体的信任,青年群体就更愿意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在社会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中。出于对组织的信任,他们会认为自己所参与的志愿服务也具备相当高的价值。

公益社团网络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都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志愿服务发布还是通过公益团体的平台。首先对志愿服务感兴趣,才更可能加入公益组织。其次在公益团体中接触到志愿服务的机会和种类都会大大增加。这两点都会大大提高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社会团体网络同样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存在显著影响。社会网络越复杂,间接接触到志愿活动相关信息的概率就更高。在社会网络中青年群体可能接触到志愿者,或者一些志愿服务信息。同样可以提高青年群体志愿活动参与意愿。

志愿组织规范性同样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衡量志愿组织是否规范的重要标准,就是志愿者是否在志愿组织中进行了登记注册。志愿活动的发布,志愿时长的计算都是由志愿组织统一进行的。如果青年群体没有登记注册的话,看到组织发布的志愿活动信息更少,参加志愿活动的难度就更高。同时,没有志愿时长的记录,会降低志愿者的积极性。所以志愿组织吸纳更多青年,并引导他们登记注册,会提高他们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

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青年群体对社会公益组织信任程度越高,他们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就会越高。青年群体的网络关系越丰富,他们的志愿服务参与度就会越高。青年群体认为当前志愿服务越规范,他们的志愿参与意愿也更高。本文的研究假设全部成立。基于此,为更好促进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提高青年群体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 提升志愿组织在青年群体中的公信力。

志愿组织在青年群体中获得的信任越多,认同越多。那么青年群体就更有可能参加志愿服务。青年群体对公共组织的信任和认可一方面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一方面通过志愿组织自身的制度保障。社会舆论要更注重正面的报道。如果社会舆论把目光放在少数开展有问题的志愿服务上,那么只会让大家对志愿组织失去信任。从而缺少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想法。针对志愿服务不好的报道具有轰动性,更能抓住人们的眼球,更能取得经济价值,但是负面宣传会给青年群体错觉。会让他们对志愿组织和志愿服务都产生怀疑,其实大多数志愿组织都是以奉献为内核的。志愿组织也需要在内部制度上做出改善。减少出现如资金挪用,资金贪污浪费等情况。做好资金使用的透明化机制,树立公信力。

(二) 重视志愿网络关系。

志愿社交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策性组织群体加入志愿组织,另一方面是志愿者的私人社交网络。志愿组织在志愿活动中,应当加强组织者与志愿者,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的网络关系。通过活动的网络搭建,可以增加青年群体在志愿服务中的收获,从而增强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志愿者的私人社交同时也会带动青年群体的志愿参与度。鼓励志愿者多分享自身的志愿服务经历,多邀请朋友参加志愿服务,也可以提升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

(三) 推动志愿组织高质量发展,抵制志愿失范。

青年群体在参加志愿服务时,往往会经历到很多志愿服务组织不规范的地方。现在很多组织没有正式的志愿者登记、注册流程。导致志愿者信息不全,志愿者招募困难,志愿时长统计困难等现象。志愿组织应当注重细节,从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开始就做到规范,有序。同时志愿强调的是奉献精神,但绝不只是奉献精神。志愿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应当有保障,通过工作应当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样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满意度才会提高。以人为本,提升青年群体的志愿服务参与意愿。

文章引用

夏明治. 社会资本对青年群体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基于CSS2021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Youth’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ary Service—An Analysis Based on CSS2021 National Sample Survey Data[J].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04): 3226-3233.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3.134325

参考文献

  1. 1. 王翰飞. 参与志愿服务能够提升公众的政府工作满意度吗?——基于CS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 2022, 3(1): 135-156+208.

  2. 2.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od, Westport, CT, 241-258.

  3. 3. Coleman, J.S. (1990)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4. 4. Putnam, R.D.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 35-42.

  5. 5. 张大为, 成婉毓, 刘兵, 等. 社会资本视角下体育志愿服务研究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镜鉴[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0, 54(12): 26-32. https://doi.org/10.15930/j.cnki.wtxb.2020.12.004

  6. 6. 孙昭君, 张进. 从社会资本角度看我国体育赛会青年志愿者的可持续发展[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 28(2): 32-35. https://doi.org/10.16320/j.cnki.sdqnzzxyxb.2012.02.010

  7. 7. 张智辉, 何敏仪. 社会资本视阈下社工机构的志愿者开发与管理研究——以广州B社工机构的社区青年志愿者为例[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 31(1): 51-57. https://doi.org/10.16278/j.cnki.cn13-1260/d.2019.01.009

  8. 8. 张网成. 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对社会信任的作用[J]. 青年研究, 2016(3): 21-30+94.

  9. 9. 刘威. 弱关系的力量——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视域中的志愿服务行动[J]. 学习与探索, 2015(9): 35-40.

  10. 10. 张网成. 规制失效与志愿者中断服务——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J]. 青年研究, 2015(5): 31-40+94-9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