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8 No.01(2018), Article ID:23568,15 pages
10.12677/AP.2018.81007

The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A Correlation Study

Xiaofeng Pan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1st, 2018; accepted: Jan. 19th, 2018; published: Jan. 26th, 2018

ABSTRACT

Purposes: This article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s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to promote the adaptability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Methods: This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s to collect the data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from four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aibin, Guangxi. 316 questionnaires can be useful among 330. The data are analyzed by using SPSS 18.0. Results: 1) Left-behind children's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but girls in interpersonal assistance and positive cognitive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2) In grade, sixth grade resilienc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junior one and junior two;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cial adaptation. 3) In parents who are out of yea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control, target focus, positive perception, relationships, and confidence of life. 4) In life with whom, both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ut for children who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mothers,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are better than others. 5) On the frequency of contact with parents and frequency of parents coming home, the two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overall for children in regular contact with their parents and high frequency of their parents coming home, their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are better than others. 6) There is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lience within all dimensions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Conclusion: There is an inherent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mental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and the mental resilience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contributes to enhance their social adaptability.

Key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Resilience, Social Adaptability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 相关研究

潘晓峰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8年1月1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19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26日

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关系,以促进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广西来宾市迁江镇4所农村中小学330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的数据,其中有效316份,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男生在人际协助和积极认知等维度上显著低于女生;2) 在年级上,六年级心理弹性显著低于初一初二,社会适应性无显著差异;3) 在父母外出年限上,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人际关系、生活信心等维度上有显著差异;4) 在与谁一起生活上,两者均无显著差异,但与母亲一起生活的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均较好;5) 在与父母联系频率和父母回家频率上,两者也均无显著差差异,但总体上与父母经常联系和父母回家频率高的儿童,他们的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更好;6) 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和社会适应性及各维度之间都存在显著水平的正相关。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来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适应性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地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发展的不协调与城镇农村发展的不协调。城镇发达的经济及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吸引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沿海发达省份。大量流向城市的民工,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少部分人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大部分人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生活与接受教育。这些孩子有的是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是留下的一方,或叔叔婶婶,甚至是年长他们未成年的哥哥姐姐一起生活。“留守儿童”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逐渐形成。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发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得不到周密的照顾和心理上的关怀。这会增加儿童成长道路上的风险,比如人格发展的失调,社会适应不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的学者开始转向研究留守儿童的内在保护性因子,如心理弹性(郝振,2008;刘慧,2012;师晓原,2012),它是个体积极应对高危环境的内在潜力,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性。

1.1. 文献综述

1.1.1. 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目前,研究者对于留守儿童概念的理解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主要表现在父母外出的界定,儿童的年龄,留守的年限。

父母双方有一方外出务工就是留守儿童,还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才算是留守儿童。吴霓,段成荣、周福林等学者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辈、亲戚、老师或朋友等其他的监护人照顾的儿童(段成荣 & 周福林,2005;吴霓et al., 2004)。王东宇,林宏等研究者认为父母仅一方外出打工的儿童不能认作是留守儿童(林宏,2003;王东宇 & 王丽芬,2005)。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双方或是一方角色扮演不到位都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笔者同意前面一种观点。

留守的时限多长时间才被定义为留守儿童。从现有的研究看,有的定义为三个月,四个月或半年,一年以上不等。罗国芬认为,留守儿童是一种暂时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本身就具有的特性。父母回到儿童身边,“留守”属性就随之消失,那么外出时间便很难界定。本文以父母外出时限定六个月为界限(罗国芬,2006)。

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界限也是存在争议的。吴霓等认为是6~16岁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儿童(吴霓et al., 2004);段成荣等认为是14岁及以下的儿童(段成荣 & 周福林,2005);叶敬忠指的是所有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 陆继霞,2005)。本文认为留守儿童的年龄界限是18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共同点:1) 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2) 儿童由于各种原因留在农村生活和接受教育;3) 儿童由双亲一方或是祖辈,上辈亲戚照看,或是同辈一起生活;4) 有一定时间积累不在双亲身边生活的儿童。所以,本研究读留守儿童的定义:父母双方或是一方外出打工而孩子留在户籍原地由双亲一方或是他人照顾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与双亲或其中一方不在一起生活积累有6个月以上的儿童。

1.1.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

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定义还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对于重大生活逆境的积极应对(席居哲,2002);有的把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人格特质(Masten et al., 1995);也有人认为心理弹性处于高危环境中个体积极去适应的结果(Rutter, 1981)。综上,我们可以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在高压或处于不利环境下,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产生较少不良的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

目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心理弹性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性别、年级、外出时间、外出情况、联系频率、团聚频率等变量上研究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童,在年级这个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李永鑫,骆鹏程,& 聂光辉,2009),李志凯也得出相同的结论(李志凯,2009)。对于父母外出情况,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显著,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其次是父母双方外的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的是父亲外出的儿童。另外,儿童心理弹性与父母外出时间成反比,与团聚的频率成正比(李志凯,2009)。

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有研究发现心理弹性高的留守儿童与心理弹性低的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人格特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兴奋性、敏感性、忧虑性及紧张性和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敢为性、有恒性、自律性和心理弹性呈正相关(骆鹏程,2007)。

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王玉花,2010)。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这3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调查显示,留守男、女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差异显著,留守男童比女童更少的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留守儿童对社会支持的充分利用能提高心理弹性的水平(胡会丽,2009),而心理弹性的高低也反过来又会对社会支持产生影响(李志凯,2009)。

1.1.3.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的心理适应,即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应对系统(杨彦平 & 金瑜,2006)。

关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研究有两个视角,基于消极视角的研究:一是心理适应问题突出。贾文华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会变得固守、沉默、忧郁、退缩、失去了应有的激情与活力,降低了适应水平。二是行为偏离情况明显(贾文华,2012)。党云皓等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3.17%,内隐行为问题突出,神经症行为明显(党云皓 & 姚梅玲,2010)。基于积极视角的研究:一是对积极心理品质探索;二是对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探索。张连生等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有固定工作为保护因素,利于缓解其心理适应问题(张连生,杨洁,朱玉婷,& 向安莉,2012)。

关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家庭因素:照顾者、对父母打工的认知、父母的外出年限、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较为重要的影响。个人因素:神经质、内外向、掩饰性等人格特征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性有预测作用(贾文华,2012)。学校因素:教师期望值和师生关系亲密度对学校适应有重要作用(曹述蓉,2006)。同辈群体:同辈群体作为农村留守儿童交往最多的群体,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发展还没成熟,强烈需要认同,缺乏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力,因此其行为和举止必然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然而,这种习得的行为和举止不都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可能给其带来心理行为的适应性问题。大众传媒: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负面报道,容易误导留守儿童周围的人以此为依据贴标签,这样很有可能增加留守儿童与他人的摩擦,导致封闭自我避免与外界接触,导致更多的适应不良。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干预措施,宏观理论方面的:应从向留守家庭提供支持、健全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教师和同伴支持这两个角色以及从教育政策方面努力,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通过分享信息、观念及行为技能,逐渐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适应状况。实证方面的干预研究:一是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实施心理干预,以提高心理弹性,促进心理健康水平;二是通过体育教学干预,通过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来提升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1.2. 问题提出

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大都集中在心理弹性与其他因素的研究或是社会适应性与其他因素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主要研究有人口统计学变量学,人格特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研究。社会适应性主要研究有社会适应的现状,基于两个视角,消极的和积极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辈群体;干预措施,宏观理论方面的干预和实证方面的干预。关于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却很少有研究涉及到。在刘慧(刘慧,2012)的硕士学位论文里首次涉及到这个问题,为研究者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心理弹性来促进社会适应,或是提高社会适应来增强心理弹性。为留守儿童的干预措施提供更广阔的理论基础。

一直以来,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消极的视野,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行为、道德、心理等方面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关系这基于积极视角的研究,一可以拓宽研究者的视野,从积极的视角去研究留守儿童内在的保护因子;二可以丰富现有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的理论研究。

本研究探讨同处于不利环境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差异的原因,对实践的意义影响深远。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家长和教师针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预期和判断,从而能实施有效教育措施,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水平,对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和程序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5所中小学校的留守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考虑到地方的教育水平及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本研究的对象是六年级至初三学生,总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316份。样本统计如表1所示:

Table 1. Left-behind children sample statistics

表1. 留守儿童样本统计表

2.2. 研究工具

2.2.1. 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量表是5点计分,由27个题目组成,共有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5个维度。这五个维度反映的是处于高危生活环境下儿童的认知、情绪、行为表现及社会支持对帮助其应对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有效性。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量表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好。

2.2.2. 《社会适应性量表》是郝振修订杨彦平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

问卷55共题,包括人际关系、行为表现、情绪调节、心理支援和生活信心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考察儿童社会适应性的不同方面,量表所得的总分便是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状况。量表为3点计分量表,得分越高,社会适应性就越好。本量表各个维度的α系数都在0.7338以上,所以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2.3. 研究假设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呈正相关,即心理弹性得分高的学生社会适应性得分也高,社会适应性得分高的学生心理弹性得分也高。第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与谁一起生活,联系的频率,父母外出的时间,父母回家的频率,父母回家呆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2.4. 施测过程

本调查研究首先与所调查学校的领导进行沟通,取得信任与许可后,利用学生自习课的时间,进到班级把问卷发给符合调查目的的学生。把两个问卷编排在同一份问卷上,由班主任或是学校领导协助问卷发放,由笔者宣读问卷的指导语之后,做一个填写示范,学生都了解问卷作答方式之后,发出填写指令,15分钟后统一收回。

运用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处理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量表总体情况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及两个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得分在89.06 ± 11.91之间,社会适应性在130.68 ± 14.28之间,得分之间差距大,说明留守儿童内部之间差异较大。结果表2所示:

3.2.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此部分主要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性别,年级,父母外出的时间,与谁一起生活,联系的频率,父母回家的频率等变量上的比较。采取的统计学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3.2.1.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差异进行比较。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无显著差异(p > 0.05),但在人际协助和积极认知上差异显著(p < 0.05),留守男生人际协助和积极认知显著低于留守女生(p < 0.05)。结果如表3所示:

Table 2. The score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表2.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得分情况

Table 3. The comparison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in gender

表3.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从表4结果看出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及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男生社会适应性及人际关系、行为表现、生活信心得分都低于女生。结果如表4所示。

3.2.2.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年级生上的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年级这个变量进行差异分析,从表5看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年级上差异显著(p < 0.05),得分初二 > 初一 > 初三 > 六年级。在社会适应性上差异不显著(p > 0.05),得分初一 > 初二 > 六年级 > 初三,结果如表5所示:

表6看出,在心理弹性得分及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上,六年级显著低于初一、初二(p < 0.05)。初

Table 4. The comparison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social adaptability in gender

表4.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Table 5. The comparis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表5.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年级上的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三学生在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得分显著低于初一初二的学生(p < 0.01),六年级、初一的学生在积极认知上得分显著低于初二初三的学生(p < 0.01),结果如表6所示:

3.2.3.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外出年限上的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外出年限上进行比较,从表7看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外出年限上均无显著差异(p > 0.05)。

从下表8看出,在心理弹性各维度上,父母外出时间为一年内的儿童在情绪控制这个维度上显著好于父母外出1~3年和5年以上的儿童;父母外出3~5年的在目标专注显著低于外出1年以内和1~3年的儿童;在积极认知上,父母外出5年以上的显著高于外出父母外出5年以下的。在社会适应性量表各维度上,父母外出一年的人际关系显著高于外出1~3年和3~5年的;生活信心方面父母外出五年以上显著低于外出1年以内和1~3年内的儿童。

Table 6. The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different grades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表6. 不同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弹及各个维度的多重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Table 7. The comparis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in parents left behind home

表7.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外出年限上的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3.2.4.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与谁一起生活上的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与谁一起生活这个变量上进行分析,从下表9看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与谁一起生活这个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 > 0.05)。与妈妈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量表上得分最高,与爸爸一起生活得分最低。

从下表10看出,留守儿童与叔叔伯伯、姑姑舅舅一起生活在心理支援的得分显著低于与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p < 0.05)。与妈妈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生活信心显著高于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姑姑舅舅(p < 0.05)。

3.2.5.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与父母联系的频率上的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与父母联系的频率上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11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与父母联系的频率上均无显著差异

Table 8. The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in parents left behind home

表8. 父母外出年限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各维度的多重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Table 9. The comparis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in live with whom

表9.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与谁一起生活上的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Table 10. The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in live with whom

表10.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各维度在与谁一起生活的多重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p > 0.05)。但是15天以上才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得分最低,得分最高是1~3天与父母联系一次的;而社会适应性得分上与父母1~3天联系一次的得分最低,4~7天得分最高。

3.2.6.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回家的频率上的差异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回家频率上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2所示,从上表中可看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回家频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 > 0.05)。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得分与父母回家频率成正比。

3.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与社会适应性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情况,并建立相关矩阵,从表13中,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之间及心理弹性各因子与社会适应性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 < 0.01),即心理弹性越好社会适应性越好。

Table 11. The comparis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in the frequency connect with parents

表11.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与父母联系频率上的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Table 12. The comparis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in the frequency of parents back home

表12.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回家的频率上的比较

注:*表示p < 0.05,**表示 p < 0.01。

Table 13.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on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表13.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在0.05水平上(双侧)显著相关,**在0.01水平上(双侧)显著相关。

4. 讨论

4.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总体水平的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得分在89.0601 ± 11.90809之间,社会适应性在130.6804 ± 14.28249之间,留守儿童在了两个量表上的得分差距大,说明留守儿童内部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离散大。留守的儿童中有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得分很高的儿童,即留守经历并不一定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较之前有的研究得出留守儿童比较容易出现行为,学习上的问题有出入。这可能因为:1) 研究者选取样本的偏差或是研究者研究的兴趣点不同,因此,在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时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负面信息,导致研究结果不同。2)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开放的,自我决定的,人的内部既有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个体一般都能决定自己成长的走向。留守的经历非但没有使儿童受到不良影响,反而激发他们培养出良好人格品质对抗不顺。

4.2. 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女生在两个量表上的得分都略高于男生。进一步比较发现,男女在人际协助和积极认知上差异显著,女生显著好于男生。这与刘慧(刘慧,2012)研究结果一致,与其他心理韧性实证研究的结果相互矛盾(李志凯,2009;骆鹏程,2007)。这可能是因为:每一个群体都会受到特定的亚文化的影响,取样的不同的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还有国内关于的心理弹性的量表有多种版本,这也是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女生人际协助和积极认知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感情丰富,注重人际关系,也比较善于利用社会支持,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可以向自己的同伴、家人诉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留守经历给她们带来的压力也有利于她们形成积极认知。而男生在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下,认为男性是不应该吐露自己内心的苦闷,有问题自己承担,因此遇到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处理与宣泄。

4.3.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六年级与初二差异最大(p < 0.01);其次是初一(p < 0.05);与初三差异不显著,但是得分也比初三低,得分初二 > 初一 > 初三 > 六年级。在事后检验中发现,心理弹性得分及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上,六年级明显低于初一、初二。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儿童认知能力还处于迅速增长时期,他们的视野也比较狭窄,兴趣爱好的弹性还很大,还尚未稳固。六年级即将进入青春期,情绪发展波动大,自我意识发展也没有初中生高,还没有能力用积极的认知来缓解焦虑。初三学生在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得分明显低于初一初二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初三正处于一个分水岭,将决定以后人生的道路,升学,读技校或是直接打工,这与六年级学生面临的问题类似,但更加复杂,面临的内在冲突更加剧烈。六年级、初一的学生在积极认知上得分明显低于初二初三的学生,虽然初二初三面临压力和冲突增大,但由于年龄增长和学习的积累,能力发展,他们的积极认知让好于低年级儿童。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上及各维度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

4.4.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总体上在父母外出年限上的差异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总得分在父母的外出年限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等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社会适应性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信心等维度上差异显著。以上具有显著差异的各维度,除积极认知与父母外出年限成正比外,其他都成反比。即父母外出越久对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越不利因为中学生在身体、认知、情绪情感等方面发展均为成熟,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意识都处在正在形成的过程。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还未到达一定程度,如果他们正处于逆境中,单凭自己去克服成功的几率很低。他们需要社会的支持,特别是家庭的支持与关心,来度过青春期这一个过渡期。在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父母外出5年以上的留守儿童在积极认知上得分显著高于5年以下的儿童。这可能是因为这么些年父母不在他们身边,使他们培养出了面对逆境的积极认知。

4.5.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在照顾者上的差异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在在照顾者上无显著差异,在照顾者上得分最高是母亲其次是爷爷奶奶,得分最低的是与父亲和叔叔伯伯一起生活。我们中国的男性一般都是不善于情感表露的,他们也没有母亲那么敏感,能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做出及时回应;再者叔叔伯伯也都有自己的孩子,照顾不周也是很正常的。在多重比较中,心理弹性各个维度均无显著差异;与叔叔伯伯生活的儿童得到的心理支援显著低于其他照看者,与母亲生活的儿童生活信心最高。母亲在孩子一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情感生活上,都能给予各种照料,既满足了孩子的亲子交流,也能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随之安全感和信任感也能建立,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母亲情感比父亲丰富、敏感,与孩子的交流也比较多,从而孩子在母亲身边得到更多的心理支援,生活的信心也更加充足。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母亲留下照顾孩子或是将是带到身边。

4.6.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在与父母联系频率上的差异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在与父母联系的频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郝振,2008;刘慧,2012)。但是15天以上才与父母联系一次的,心理弹性得分最低,社会适应性得分也相对较低;1至3天与父母联系一次的儿童社会适应性得分最低,首先,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儿童本身适应能力比较差,他们还无法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生活,所以就频繁地与父母联系以寻求帮助与诉说;其次,联系频繁可能这些孩子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他们不懂得或是不敢寻求父母以外的人的帮助。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虽然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但是依然能通过打电话与孩子保持联系,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王淑芳(王淑芳,2010)认为父母经常与孩子联系,有利于增进孩子的自我效能,提高留守儿童所能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增强他们获取的社会支持资源。父母经常与留守儿童联系是一种亲情的延续和补偿,这让留守儿童同样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起到维持正常亲子关系的作用,让留守儿童感觉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十分的关心和疼爱自己。

4.7.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回家的频率上的差异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在父母回家频率上均无显著差异(p > 0.05)。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得分与父母回家频率成反比。对留守儿童来说,如果他们的父母经常回家与他们团聚,一是能增加亲子的情感交流,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到自己与父母是有情感联系的,亲子间没有隔阂;另一方面也能减少思念父母带来的孤独感,这对于培养良好人格特质是很有益处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弹性,保持心理健康,从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4.8.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之间及心理弹性各维度与社会适应性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越强,社会适应性越好。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等维度水平越高,人际关系、行为表现、情绪调节、心理支援、生活信心等适应维度越强。即以上各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这与刘慧(刘慧,2012)研究结果一致。

儿童期正是各方面发展完善的时期,大多数的儿童这个时期正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无论是生活还是情感上,这也是人类社会一种正常的需要。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却有一些儿童必须与他们的父母分开,得不到父母充分的照顾,面对缺失的家庭温暖与照顾,有些儿童肯定会出现适应不良,甚至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学习、道德上的问题。亲子沟通的缺乏,导致这一群体得社会支持与心理支援的缺乏。当他们面对生活的难题,就很有可能会束手无策,情绪情感得不到宣泄,没有足够心理支援,久之就会很有可能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进而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很有可能会致使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的规范。

心理弹性是个体处于逆境中并能成功的应付。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是心理健康重要的保护因子。良好的心理弹性有助于个体降低应激反应带来的风险,使得个体面对创伤性事件时能积极地应对,把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化,改变“应激创伤—压力—适应不良”的单线模式,提高生活的满意水平。心理弹性是人自身具有的一种潜能,它能帮助个体最大化的成长,提高个体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应对生活的逆境。心理弹性理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遭受逆境不一定会使人适应不良,有时反而能促进人的发展。

在高压环境中的个体,心理弹性良好的个体,他们目标专注读高,能专注于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得问题得到有效地处理,这种高专注度,它能增进儿童的自我效能,增加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在逆境中良好的人际协助使得留守儿童获得各方面的支持,降低他解决问题的难度。良好的积极认知使得留守儿童的情绪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这是拥有良好情绪控制的一个基础。家庭支持留守儿童在面对问题时,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力量。心理弹性各个维度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高专注度、人际协助、家庭支持都能让留守儿童在遇到逆境时能积极有效的面对,问题的解决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进一步巩固积极认知,为情绪控制提供良好的基础,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良好的心理弹性能促进个体的适应性,使得个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行为表现、情绪调节、积极认知、心理支援及生活信心。

5.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和社会适应性及各维度之间都存在显著水平的正相关。表明通过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可相应的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此外,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父母的外出年限,父母的外出年限越长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越不利;第二,父母回家的频率越频繁,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更好;第三,与母亲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均较好。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收集了留守儿童的数据,没有非留守儿童的数据,缺乏对照样本,不能较好的体现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状况。在后续的研究中,收集数量相等的非留守儿童,做一个对比研究,以便更进一步探查是否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其次,随机收集从六年级至高三每个年级200份问卷的数据,对留守儿童进行一个更长跨度的研究,取得更加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论。此外,采用社会调查考察一线教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增加个案访谈收集留守儿童的质性研究资料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实证研究也有质性研究。

文章引用

潘晓峰.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The Resilience and Social Adaptability of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A Correlation Study[J]. 心理学进展, 2018, 08(01): 49-63.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8.81007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Masten, A. S., Coatsworth, J. D., Neemann, J., Gest, S. D., Tellegen, A., & Garmezy, N. (1995). The Structure and Coherence of Competence from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6, 1635-1659. https://doi.org/10.2307/1131901

  2. 2. Rutter, M. (1981). Stress, Coping and Development: Some Issues and Some Question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22, 323-356. https://doi.org/10.1111/j.1469-7610.1981.tb00560.x

  3. 3. 曹述蓉(2006).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6县304名留守儿童为例. 青年探索, No. 3, 16-19.

  4. 4. 党云皓, 姚梅玲(201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 中国妇幼保健, 25(11), 1519-1520.

  5. 5. 段成荣, 周福林(2005).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人口研究, 29(1), 29-36.

  6. 6. 郝振(2008).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状况及其保护性因素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7. 7. 胡会丽(2009). 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重庆: 西南大学.

  8. 8. 贾文华(2012). 留守初中生心理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现代预防医学, 39(5), 1147-1148.

  9. 9. 李永鑫, 骆鹏程, 聂光辉(2009). 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9(6), 127-130.

  10. 10. 李志凯(2009).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7(4), 440-442.

  11. 11. 林宏(2003). 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3, 132-135.

  12. 12. 刘慧(2012).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适应性相关研究——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留守儿童为例.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13. 13. 罗国芬(2006). 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问题评述. 青年研究, No. 3, 8-14.

  14. 14. 骆鹏程(2007).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郑州: 河南大学.

  15. 15. 师晓原(2012).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16. 16. 王东宇, 王丽芬(2005). 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 心理科学, 28(2), 477-479.

  17. 17. 王淑芳(2010).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与依恋应对方式的关系. 郑州: 河南大学.

  18. 18. 王玉花(2010). 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 教育学术月刊, No. 10, 6-7.

  19. 19. 吴霓, 丁杰, 唐以志, 方铭琳, 秦行音, 杨小慧, 冉屏(200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教育研究, No. 10, 15-18.

  20. 20. 席居哲(2002).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 健康心理学杂志, 10(4), 314-317.

  21. 21. 杨彦平, 金瑜(2006). 社会适应性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 29(5), 1171-1173.

  22. 22. 叶敬忠, 王伊欢, 张克云, 陆继霞(2005).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问题, 26(10), 73-78.

  23. 23. 张连生, 杨洁, 朱玉婷, 向安莉(2012). 湖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8(2), 170-17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