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9  No. 09 ( 2019 ), Article ID: 32217 , 6 pages
10.12677/AP.2019.99194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ism

Shuang Pe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Aug. 22nd, 2019; accepted: Sep. 11th, 2019; published: Sep. 18th, 2019

ABSTRACT

Positivism, as a methodology of psychology, promotes the in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and its thoughts have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any western schools of psychology. However, due to its own limitations, psychology is broken and divided. To get rid of this situation, psychology must reflect on the negative impact of positivism on psychology and learn from it, so as to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1)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y; 2) Promoting the localization of psychology; 3)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tism and humanism; 4) Advocating diversif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5) Strengthening the theory to guide practice.

Keywords:Positivism, Psychology, The Development Trend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学发展趋势

彭双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1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18日

摘 要

实证主义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之一,推动了心理学的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同时对众多的西方心理学流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其本身的局限,造成了心理学的破碎和分裂。要摆脱这种局面,心理学就必须反思实证主义对于心理学的负面影响并吸取教训,如此方能促进心理学事业蓬勃发展:1) 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2) 推动心理学本土化;3) 促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4) 倡导研究方法的多元化;5) 加强理论指导实践。

关键词 :实证主义,心理学,发展趋势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19世纪末,在那个开始逐渐崇尚自然科学的时代,心理学为了提高自身的科学性,从而摆脱哲学的束缚,自其独立之日便将实证主义作为它的方法论。实证主义自创立起,先后经历了孔德的社会实证主义、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实证主义再到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几个阶段。其倡导的实证研究方法沿袭了先前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本思想,突出强调研究范式的规范性、精确性和客观性(阙祥才,2016)。在那个时代,对于亟待脱离传统哲学从而成为自然科学一员的心理学而言实证主义无意是雪中送炭,此后实证主义也是逐步修正完善,不断促进西方心理学的发展(陈晓英,2007)。

2. 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贡献

单从实证主义对于心理学各流派的影响而言,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其元素论与马赫倡导的感觉要素如出一辙)受到了马赫的经验实证论的影响,华生和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把心理学看作是经验/行为的描述)受到了孔德和马赫的实证论的影响,托尔曼和赫尔的新行为主义(中介变量强调间接证实原则)则是受到逻辑实证论的影响(殷宏淼,2014)。可以说,实证主义作为当时的一种时代精神从一开始渗入即将诞生的心理学中,在这之后其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也一直影响着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对于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其贡献是必不可少的。

2.1. 推动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当时19世纪后期崇尚科学与实证的氛围影响下,冯特在1879年创立了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室,促使心理学开始科学化,这便是心理学脱离思辨哲学真正独立的开始。实证主义追求科学的精神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化和确定性,使心理学得以向严谨的自然科学不断迈进,并为今后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殷颢文,贾林祥,2012)。换而言之,自科学心理学诞生起,就开始采用实证方法追求心理学的科学化之路,形成了以科学主义为主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取向。其中代表性的心理学流派相继为基于经验实证主义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基于社会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此后实证主义推动心理学获得了令人难以预想的发展与成就,也让实证主义开始取得了心理学方法论中的绝对霸主地位(崔荣宝,2018)。

2.2. 丰富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强调观察实验、经验证实的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科学对客观性的要求,它以实证方法为中心,客观上也有利于巩固心理学的科学地位。它强调实验与观察,要求重视科学所提供的经验材料的思想主张,推进了心理学诞生初期的实证法的使用,从而收集了众多的源于可观察事实的数据和资料,丰富和完善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徐广荣,2006)。此外受实证精神的影响,心理学为了追求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和客观性,也借鉴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发展了多种适用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实验内省法、测验法、自然观察法等)。实际上大部分心理学流派都难以排除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在过去实证主义对心理学有过重要的帮助,到现在它依旧是心理学方法论指导思想中的基石(严由伟,2003)。

2.3. 加强了心理学的应用性

人类文化的发展轨迹证明,每一种学科的出现和繁荣都无疑是与当时的社会需要密切关联的,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亦是如此。例如行为主义在当时之所以能在心理学界掀起巨大的波澜,就是因为华生提倡人们要依据科学的方法来塑造级控制行为,从而摆脱虚构的神话、习惯和风俗。这种呼吁和精神促使当时的多数人开始从迷信变得逐渐清醒起来,产生了希望科学家们解开那些古老的指导信条之谜的期望。由此可见,与依附于形而上学的哲学母体中的心理学相比,脱离传统哲学而以实证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的科学心理学更加具有透明性、实用性,更适应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严芳,2007)。

3. 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局限

心理学以实证主义为指导,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意义。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它在帮助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同时,也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局限作用。

3.1. 还原主义倾向

实证主义强调可观察、可证实和客观性原则,这导致受其影响的心理学家只看重可观察到的、外部客观的心理现象,但却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和主观体验。例如构造主义的元素还原论、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以及认知心理学的机器还原论均是这种还原主义倾向(沈毅,高申春,2012)。而这种否定人的心理的主观属性的研究方法,也使心理学的研究偏离了人的实际需求,这种狭窄的研究视野让一些心理学研究变得表面化、低级化。

3.2. 方法中心倾向

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必须是高度可观的,对科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它所使用的方法,而非它所研究的问题。所以受其影响,在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上,冯特主张心理学研究必须借鉴和学习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如此心理学才能脱离哲学。铁钦纳延续了冯特的主张,持实证主义的观点,坚持使用实验内省法,并且认为为了确保内省的精确性,被试必须经过更加严格的训练。其后的行为主义将方法中心实施得更加彻底,采用了自然科学的一系列客观方法,例如条件反射法。现代认知心理学更是普遍运用实验和数量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过程(王琴,2015)。

3.3. 人文价值的缺失

实证主义科学观盲目强调心理活动的自然特征,过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化,完全忽视了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严由伟,2002)。它试图将心理学打造成为纯粹的实证科学,把心理学的一些无法进行实验操纵的研究对象比如个性、态度、意志等,通通抛到心理学研究的大门以外。这样的做法明显无视了人类的个体价值和生命意义,脱离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严格意义上,受实证主义影响逐渐自然化的心理学,并不是富有人文价值的心理学。

综上可知,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的心理学家将自然科学视为标杆,从研究对象、方法、过程的控制到结果的分析,都完全把自然科学的要求作为标准,这就会导致心理学家的研究视野总是局限在实证科学所限制的范围内。而这种狭窄的视野也是造成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这两个曾经的主流学派最后衰落的原因。

4.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学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实证主义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实证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论还是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局限也逐渐使得心理学陷入破碎分裂的困境。那么心理学未来应该怎样才能脱离这种局面,继续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呢?通过梳理其贡献与局限后,我们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4.1. 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

实证和理论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实证研究主要探究人的心理的外在表现,而理论研究则是更能深入分析和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本质。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揭示和把握人的心理的奥秘,忽略任何一方,都会造成心理学研究中的“跛足现象”。因此,要想使心理学得到新的发展,获得焕然一新的活力,首当其冲就是要充分重视理论研究。而随着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兴起,国内心理学家也开始重视理论研究,但是在国内真正对于心理学的理论开始系统研究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其后至今的2、30年里,国内的心理学学者们陆续对理论心理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列的初步探讨和深入研究(叶浩生,2003;霍涌泉,刘华,2007;燕国材,2007;车文博,2010;葛鲁嘉,2016)。这些研究为国内理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并进一步推进和丰富了国内对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对于西方心理学的依赖现象,这也导致国内心理学中一些原创性的元理论以及实体理论基本很少见(姜永志,2012)。正如前文所述,没有理论指导的心理学将停滞不前,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唯此,才能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继续向前的发展。

4.2. 推动心理学本土化

西方心理学是在其自身特定的文化基础上的发展而来的,因此它对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所作出的解释不可能对不同的国家和文化都能适用。而国内心理学由于起步较晚,多数学者在对心理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大多都是根据西方心理学的分类体系探求和划分,把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正在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问题,这也使得国内心理学难以改变落后于西方心理学的局面(姜永志,陈中永,2017)。这个现象到目前为止仍然常见,即国内心理学学者所研究的内容或者问题还是存在西方化的倾向(马晓羽,葛鲁嘉,2018)。所以为了打破西方心理学独霸的局面,我们理应推动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想要让心理学在未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需要进行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以使其相互吸收、借鉴、融合,互惠互荣(解庆福,葛鲁嘉,2013)。只有这样,才可帮助心理学扩展视野,为之注入新的生命力。

4.3. 促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

孔德就是科学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创立的实证主义自然也是极力推崇科学主义的。毋庸置疑的是,科学主义帮助心理学运用实证方法,使其朝向精确化、客观化发展,提高了它的科学价值;但是人文主义的理解、描述强调人存在的意义、灵性、价值,让心理学更体现个体真正的心理活动,两者之间不应该是冲突和对立,而应该是互相联系、共同促进的(刘宝存,2005)。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地促进二者的辩证结合,推进科学研究人文化,同时也让心理学真正成为富有人文价值的心理学。

4.4. 倡导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盲目追求科学主义的方法造成了科学主义的泛滥,使得心理学远离或偏离心理学原本的目标。目前来看以实证主义发展心理学并使其统一的愿望只是一厢情愿,最终使心理学陷入统一化的陷阱当中。而事实上,一种方法在从有别于其他研究方式的视角批评对方在逻辑上也是不合理的,心理学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法从多视角去思考问题,选择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不同来源的方法将成为必然(崔荣宝,2018)。我们需要看到心理学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吸收其它学科确实、可靠、有效的科研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适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方法中心的倾向,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应该以问题为中心。

4.5. 加强理论指导实践

心理学要结合实际走自己的路,这说明的是不仅要倡导理论来自实践,还应该致力于理论指导实践。要去努力发现并关注我们实际生活中重要的现实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不然理论就会成为没有根据的、苍白的说教(陈英和,2014)。早期心理学一味追求实证研究忽视理论研究,最后逐渐造成心理学割裂的局面,这样的教训使得心理学家们始重视并摆正理论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但是在理论指导实践这一方面还存在不足。而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各方面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思想境界得到提高,信息行业发达,社会各界以及心理学家们对于各类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心理问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也随之提高了。国家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心理学工作实际应用的重视(吕小康,汪新建,2018),而实际应用自然少不了理论的指导。因此心理学家们需要紧密地关注和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应对好心理学本身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使心理学可以为社会所用。并且在理论指导下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如此心理学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不断健康发展,这样方能使心理学真正为社会服务。

5. 小结

实证主义尽管自身存在一些局限,但其对于心理学的贡献仍然是意义重大,批判实证主义并不意味着要完全舍弃实证主义。从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一元化方法的思路已渐渐被舍弃,更多时候学者们倡导将多元化方法作为研究指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在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整合的趋势。换句话说,作为一种方法论,或者是一种研究立场,实证主义也在不断地丰富、修正和完善自身的思想体系,相信日后也将继续发挥其对心理学重要指导作用。

文章引用

彭 双.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学发展趋势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ism[J]. 心理学进展, 2019, 09(09): 1599-1604. https://doi.org/10.12677/AP.2019.99194

参考文献

  1. 1. 车文博(2010). 车文博文集. 第一卷, 中国理论心理学.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2. 陈晓英(2007). 实证主义及其心理学方法论刍议.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7(1), 58-59.

  3. 3. 陈英和(2014).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走心理学为实践服务的道路.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6), 727-729.

  4. 4. 崔荣宝(2018). 超越实证主义迈向心理科学方法多元化(摘要). 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pp. 1000-1001). 北京: 中国心理学会.

  5. 5. 葛鲁嘉(2016). 理论心理学研究的本土根基.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1), 12-19.

  6. 6. 霍涌泉, 刘华(2007). 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6(4), 111-117.

  7. 7. 姜永志(2012). 从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看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兼论中国理论心理学建构. 心理学探新, 32(4), 291-297.

  8. 8. 姜永志, 陈中永(2017). 心理学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分歧与立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 118-124.

  9. 9. 解庆福, 葛鲁嘉(2013). 历史视域下的心理学本土化进程研究. 学术探索, (3), 140-144.

  10. 10. 刘宝存(2005).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学术界, (1), 50-63.

  11. 11. 吕小康, 汪新建(2018).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心理技术与应用, 6(10), 582.

  12. 12. 马晓羽, 葛鲁嘉(2018). 心理学本土化的后现代反思. 心理学探新, 38(2), 99-103.

  13. 13. 阙祥才(2016).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 求索, (4), 71-76.

  14. 14. 沈毅, 高申春(2012). 论实证主义心理学派中的还原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185-189.

  15. 15. 王琴(2015). 实证主义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12), 252-253.

  16. 16. 徐广荣(2006). 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及评价.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1), 21-23.

  17. 17. 严芳(2007). 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贡献及其发展.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130-132.

  18. 18. 严由伟(2002). 现代西方心理学实证主义内涵的再反思.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 69-74.

  19. 19. 严由伟(2003). 我国关于实证主义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综述. 心理科学进展, 11(4), 475-479.

  20. 20. 燕国材(2007). 理论心理学.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1. 21. 叶浩生(2003). 论理论心理学的概念、性质与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3), 58-61, 70.

  22. 22. 殷颢文, 贾林祥(2012). 试论实证主义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及其启示. 社会心理科学, 27(z1), 20-23, 77.

  23. 23. 殷宏淼(2014). 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 社会心理科学, 29(2), 49-5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