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8 ( 2023 ), Article ID: 70067 , 6 pages
10.12677/AP.2023.138383

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心理学成因探析

张欣然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6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27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3日

摘要

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屡禁不止,危害深远。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就其决定性因素看源于研究生个体自身的学术自律性欠缺。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研究生学术失信是“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道德推脱心理”三重因素的叠加共振而产生的一种非正常学术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但绝不能熟视无睹,任其滋生乃至蔓延。高校应该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认知教育,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强化独立人格教育,从而实现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学术失信,心理学成因

Analysis on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Academic Dishonesty Behavior among Graduate Students

Xinran Zha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Jun. 19th, 2023; accepted: Jul. 27th, 2023; published: Aug. 3rd, 2023

ABSTRACT

The academic dishones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repeated and the harm is far-reaching. The decisive factor of the occurrence of academic dishones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the lack of academic self-discipline of individual graduat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psychology, academic dishones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an abnormal academic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superposition and resonance of the three factors of “conformity psychology”, “fluke psychology” and “moral evasion psychology”. This phenomenon is not a universal existence, but it can not be ignored and allowed to breed and even sprea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gnitive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norms,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academic independence and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so as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Keywords: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Dishonesty, Psychological Caus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互联网以其开放、包容、共享的特点得到普及,改变了传统学术研究读写的形式和习惯,给学术科研提供了资源和便捷的同时也对研究生能否克制己欲遵守学术规范构成了巨大的诱惑和挑战。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诸如抄袭、剽窃、代写等学术失信行为时有发生,学术风气堪忧。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是对科学探究创新精神的严重背离,对高校严谨恭谦的治学风气造成冲击,其“久治不愈”更是造成了极差的社会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威胁,社会层面也会对学术群体的专业性产生质疑。学术失信相较于学术失范行为更倾向源于学术主体精神世界的作用,与心理学理论存在高度的理论耦合性。因此,从心理学视角厘清研究生学术失信的成因有着深刻的学术意义和社会重要性,它是进一步减少学术失信行为、实现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校风清气正学术环境的一剂良药。

2. 研究生学术失信的科学内涵

2.1. 学界研究现状

当前学界相关概念林立。对于当前学术科研界的种种不良行为,学界尚未构成一致认同的研究体系,存在学术不端、学术失信、学术失范、学术腐败、科研失信等种种林立的相关概念有着相似但又不同的学术内涵与边界,如“学术不端”相较于“学术失范”在主体上更为广泛,不仅包括研究生等科研人员,同时包括了审稿专家、编辑、科研项目管理者等人员;“学术腐败”相较于其他概念更加强调主体对审稿权、编辑权、刊发权等权力的滥用(杜生权,2022);“科研失信”除了针对研究成果外,还包括项目、职称、经费、奖励、荣誉等取得过程中的不当行为等等。

2.2. 研究生学术失信的概念界定

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内涵包含于学术失范的内涵中,同时存在其特殊性。从主体上看,以研究生为主体,即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不包括其他科研人员或审稿专家、编辑、科研项目管理者等其他学术相关人员。从行为内容上看,以学术失信行为为研究内容,“学术失信”包含于“学术失范”,学术失范有两层内涵:一方面,不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行为属于学术失范,在这层内涵中强调对客观学术规范的违反与背离;另一方面,学术主体内在精神世界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发生了动摇、偏移的不良倾向也属于学术失范的范畴,这层内涵则更强调学术研究者主观意识的不良倾向。学术失信属于学术失范的第二层内涵,更加强调主体内部因素导致的不良行为,而非在技术层面无意识违反或因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违反学术规范的“技术性”学术失范行为(唐银辉,方光正,2019)。

总之,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是研究生由于精神世界主动或被动地在科研活动中发生了动摇、偏移而造成的学术失范行为。因此从心理学视角探析研究生学术失信的成因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3. 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要危害

研究生群体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如同“地基”一般存在的学术科研的新生力和主动力,“地基”不牢,出现问题便会地动山摇。研究生学术失信的危害小到个人,大至社会,全方位而多层次,从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解读则主要关注其涉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危害:扭曲学术人格、败坏个人道德以及亵渎学术精神。

3.1. 扭曲学术人格

研究生的学术失信行为往往导致学术人格的扭曲。独立学术人格的扭曲会致使研究生学术心理失衡,从众、侥幸心理滋生,影响本人的同时,也对其周围的研究生产生不良的价值导向,干扰了他人积极心理动机和价值感的塑造和培养。研究生独立学术人格的缺陷和自主科研能力的不足挤占了学术资源,造成额外学术资源的浪费,一项学术科研成果诞生的成本在潜移默化中成倍增加,学术科研效率降低,周期冗长,研究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被抑制,整体越来越内倾、压抑,严重影响阻碍了个人的发展,学术科研变得苦闷、低效。同时由于主体自律性较差,学术良知无法被唤醒,研究生自由意志的价值受冲击,内在心灵力量薄弱,学术科研的动力如同无根之树无法自给自足,都依赖于外界提供,无法长久,从而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或随波逐流或骄奢浮躁。

3.2. 败坏个人道德

研究生个人道德的败坏,不仅仅体现了学术规范养成工作的失败,更是学术失信的后果,外部表征有学术科研中的好逸恶劳、监守自盗、利欲熏心等具体反映,内部结果有学术主体道德心理的腐败变质,利益至上,一味地追名逐利。哈佛大学将学术失信行为看作是“偷窃、撒谎和欺骗”的不道德行为(邹文秀,2021)。同时道德推脱心理帮助学术失信研究生逃脱道德惩罚,毫无羞愧感和内疚感。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是高校健康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术道德的失范就如同高校向上成长过程失去了一只手臂,这会导致高校科研效率下滑,学术共同体的公信力得不到保证。

3.3. 亵渎学术精神

屡见不鲜的学术失信行为损害了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在社会大众心中的形象,使大众质疑学术研究的科学性,这既损害了坚守学术品格、投身学术研究的学者,也损害了学术研究本身。充满批判性、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更是一种群体性规范,要求学术共同体内的每个成员都自觉遵守,如果学术失信行为泛滥,就可能减少甚至打消研究生秉持该精神的主动性,其造成的学术精神后退的后果不堪设想。学术精神的衰落将直接影响到诚信务实精神、学术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它所包含的其他分支精神的发展,在研究生群体中形成学术失信的不良风气,这将导致研究生造假、学术研究和学术失信行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4. 研究生学术失信心理学成因分析的理论基础

明确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把握研究方向,保证研究成果的必然要求。从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和道德推脱心理是研究生学术失信心理学成因分析的理论基础。

4.1. 从众心理

从众是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影响”的三大分类中的其中一类。《乌合之众》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认为人之所以从众是为了获取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害怕被孤立,畏惧被排挤,是个人敌不过群体的心理较量(古斯塔夫·勒庞,1998)。这种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跟从群体不被排挤孤立,改变自身原则和已有的观点,在知觉、言行、判断、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个体趋于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就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不应提到从众就一味否定,一方面,从众有积极属性。它可以引起群体中的良性竞争,提升个体或群体的素质与水平;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同样存在消极属性。主要表现为对不端行为的效仿跟从。

4.2.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心理反应的一种,是人类对意外的、出乎意料的收获或摆脱不幸的一种本能反应。侥幸心理是学术失信研究者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特征。在学术研究中侥幸心理有其独特的表征,即在知晓自身行为不符合学术道德准则甚至违反法律但仍然为之,侥幸心理致使的学术失信行为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在以前的学术工作中犯有学术失信行为,但每次都能窃取别人的研究成果而不被发现,并希望这次也能得以通过;二是在学术环境中,学术失信行为不但没有受到谴责和惩罚,反而给肇事者带来了不应有的名利,这种现象极大地“鼓励”了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学术研究行为的参考因素;三是认为法不责众。对于这些学术失信行为者来说,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只要是学术界存在的普遍行为,即使是违法的,也有其安全性,即使是不道德的,也没有什么羞耻感,更何况没有一定的法律和一套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可以限制它。

4.3. 道德推脱心理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道德推脱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是一种主要包含道德认知调节和道德情绪调节的特定道德认知倾向,指的是个体做出违背自身已形成的道德行为标准和自我约束系统的行为后,为了免于自我谴责的痛苦感受,减轻责任承担,弱化不良情绪体验,重组定义自身行为以符合社会大众期待的心理防御机制。杨继平和王兴超两位学者将道德推脱分为三个类别、八大机制,第一类是认知重建,该类别下有:道德辩护、委婉标签、有利比较;第二类是扭曲或模糊影响的后果,减轻责任意识,该类别下有:责任分散、责任转移、扭曲结果;第三类是降低个体对不道德行为波及的受害者的认同感,减轻自责愧疚感,该类别下有:非人性化、责备归因(王兴超,杨继平,2010)。道德推脱作为个体的一种认知倾向,核心关键词是合理化,把不合理、不道德的行为自我说服,从而显得合理,可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为的是免受自责、愧疚、羞耻等道德调节机制的谴责,弱化所要承担的各种责任。

5. 研究生学术失信心理学成因的作用机制

从学术研究的层面看,要从根源处遏制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就必须深刻剖析其生成机理。从行为心理的角度审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和道德推脱心理的同时或交替存在是研究生学术失信的重要成因。

5.1. 从众心理诱导研究生“随波逐流”

在学术活动中从众心理也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在各领域学术百花齐放的今天,从众心理的积极属性促使科研人员为寻求知识和真理做出艰苦而持久的努力,如部分研究生跟随严谨科研走在前头的先进个体互相探讨学术;另一方面,当前学术界各种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甚至法律的学术行为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形成了一种极其恶劣的风气,不仅屡禁不止,而且有蔓延的趋势,这正是一些人为了名利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效仿跟从。2017年4月《肿瘤生物学》期刊集中撤销了107篇中国作者的论文,这一黑天鹅事件的产生背后存在这些科研人员从众心理的助推。虽然这些人知道这种行为违背了学术道德,构成了一种不道德的盲目跟风从众,但群体中存在类似的参照物,且未因自己的行为导致不良后果,这自然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认为自己没有错。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不自觉地选择了与个人道德完全不相符的行为(白如雪,2006)。

在高校中,一些独立性弱、易受影响的研究生往往会受到从众心理消极属性的影响,看到身边的人或自己认识的人有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就会在学术精神的坚持上缺乏主动性,摇摆不定,为了显得自己“合群”,不是“格格不入”的,于是也“随波逐流”,不加分析地接受学术失信对象的意见,从而产生一样的学术失范的从众心理,这种消极的从众心理是造成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内生性因素之一。如果能正确引导和理解从众心理的两面性,对纠正研究生的学术失信行为和最大限度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属性是大有裨益的。

5.2. 侥幸心理致使研究生“铤而走险”

侥幸心理导致的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在目前实际情况中表现为“失信者多、失足者少”或失信获益远大于失信惩罚。今年因侥幸心理导致的研究生失信行为屡见不鲜,2021年11月3日,湖南大学2016届软件工程硕士毕业生陈杰学位论文涉嫌100%全文抄袭北京理工大学2016级研究生赵连伟硕士论文《面向新媒体的新闻缩写关键技术研究》事件引发热议。经查,研究生陈杰的行为构成学术不端,依据相关规定,已撤销陈杰硕士学位,取消其导师唐克龙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元玺,2022)。由于现行学术监管制度的漏洞、学术失信行为的隐蔽性、关系导向和学术圈子里的面子文化,陈杰这类的学术失信者通常认为,由于犯错的成本低,被曝光的概率低,所以失信者把希望寄托在小概率事件上,安慰和说服自己,这构成了失信者的侥幸心理。侥幸心理膨胀的学术失信者往往自控力差、学术信念薄弱、学术惰性强,进而使得研究生为了走捷径而“铤而走险”。为了减少研究生的侥幸心理,进一步完善学术监管制度,营造符合学术精神的研究风气成为一种必要。

5.3. 道德推脱心理导致研究生“避重就轻”

学术失信者在心里重新定义其道德有损的行为,减少自己在弄虚作假行为中的责任,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以减轻自己的自责感和内疚感,免受良知的谴责,这是学术失信者的道德推脱心理。道德推脱心理是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载体,并与学术失信行为呈现正相关关系。研究生的道德推脱心理越强,学术失信的可能性就越高,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行为有负面影响,反之,低道德推脱的研究生往往更少出现学术失信行为。道德推脱心理使得研究生不断降低学术道德标准,降低了个体的道德自制力和抑制力,高道德推脱水平者易发生学术失信行为,道德推脱使学术失信者逃脱良心的谴责,道德对个体的规范约束作用无法发挥,研究生内在约束力丧失,学术科研无法照常进行,对研究生本人产生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加剧、加速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

6. 结语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研究生学术失信是“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道德推脱心理”三重因素的叠加共振而产生的一种非正常学术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但绝不能熟视无睹,任其滋生乃至蔓延。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发生,就其决定性因素看源于研究生个体自身的学术自律性欠缺。研究生学术失信的心理学成因探析正是着眼于研究生学术失信的内生性根源进行分析,从而为如何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供一个路径引导。高校应该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认知教育,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强化独立人格教育,从而实现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GKT23-XJ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张欣然. 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的心理学成因探析
Analysis on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Academic Dishonesty Behavior among Graduat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8): 3081-308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8383

参考文献

  1. 1. 白如雪(2006). 浅析党纪处分种类对腐败侥幸心理的影响. 经济与社会发展, 4(5), 105.

  2. 2. 杜生权(2022). 学术不端及相关概念辨析. 出版与印刷, (5), 83-92.

  3. 3. 古斯塔夫•勒庞(1998).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4. 4. 唐银辉, 方光正(2019). 学术失范的防控及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 出版发行研究, (5), 40-43, 59.

  5. 5. 王兴超, 杨继平(2010). 中文版道德推脱问卷的信效度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2), 177-180.

  6. 6. 元玺(2022). 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警示. https://www.htu.edu.cn/yjsxy/2022/0602/c14845a245620/page.htm

  7. 7. 邹文秀(2021).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生学术失范纠偏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