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tional Education
Vol.07 No.01(2018), Article ID:23577,6 pages
10.12677/VE.2018.71007

The Eng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Curriculum Learning: Types and Countermeasures

Yiping Si1,2

1Ningbo Polytecnic College, Ningbo Zhejiang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aiw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Received: Jan. 9th, 2018; accepted: Jan. 22nd, 2018; published: Jan. 29th, 20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worldwide trend toward a decrease in student learning engagement, arousing common concern from all walks in the world.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takes 24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of Mainland China as participants, and discusses the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engage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the manifestation of low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the teachers’ coping strategies. The study found that most teach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students’ low engagement in learning shows four patterns: lack of competence, dissatisfaction with management, reluctance to interact and desirelessness. Teachers adopt discipline restraint, changing teaching strategies, encouraging competit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gagement in Learning, Manifestation, Strategies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学习 积极性:形态与对策

姒依萍1,2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2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系,台湾

收稿日期:2018年1月9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29日

摘 要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的趋势,引起了全世界各界的共同关注。本文以中国大陆24位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的方式探讨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满意度、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低的表现型态及教师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不太满意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低呈现出力不从心、不服管理、不愿互动和无欲无求四种型态,教师通常采用纪律约束、改变教学、竞争鼓励和沟通交流四种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高职,学习积极性,表现形态,对策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求学精神却逐渐离我们远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1] [2] ,也制约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同时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学习积极性的本质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教育政策,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1) 学习积极性的含义

学术界对学习积极性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定,一般认为,学习积极性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是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3] ,表现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刻苦努力等外显的行为状态 [4] 。

2)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表现

朱新荣认为学习积极性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为认可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富有热情和兴趣,对学习的主动自控性,规范的学习行为 [5] 。赵小林 [6] 的研究中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为四种类型,即功利型、享受型、无奈型和从众型。闫丽英、唐琳、王石卫的研究中列举了逃课、考试作弊、投机取巧等学习积极性不高的表现 [7] 。

3)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诸多研究表明,树立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其对学习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认知,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途径 [3] 。朱天星、Stein Brunvand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化技术使教学更加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1] [8] 。

前人从概念、影响因素、对策等方方面面对学习积极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学习积极性的本质和规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师的视角出发,提出以下具体的研究问题:

① 高职院校教师是否满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具体表现如何?

③ 高职院校教师采取哪些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者受中国南方某职业技术学院所托,为该校设计并实施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师发展课程,本研究以参加该课程的24名(男15,女9)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校提供名单的先后顺序按照T01~T24编号,研究对象人口学信息如表1

2) 资料收集

本研究的资料取自上述长达半年的教师发展课程中的一个单元,该单元以“如何提高学生积极性”为主题,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研究者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本单元中设计了一张题为“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任务单,每位教师需要在课程中完成此学习任务单的填写。本研究的资料主要取自此任务单中的两个问题:1. 您是否满意学生在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回答研究问题1);2. 若您觉得学生在您课堂上的积极性欠佳,请写出您的具体问题(回答研究问题2)并征求小组成员的建议(回答研究问题3)。

3) 资料分析

研究者对来自以上学习任务单中教师填写部分进行内容分析和开放性编码,逐步确定主题,然后用研究对象的原话支持和诠释这些主题。研究者对各主题进行计数,以确定特定主题出现的频率。

除了对以上教师填写的学习任务单进行内容分析之外,研究者还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资料以增加本研究的信度、效度和分析的深度。这些渠道包含:1. 教师在该教师发展课程中的发言与讨论;2. 与研究对象的课后交流;3. 与其他研究者讨论。

3. 结果

1) 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偏低

任务单中就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满意度设置了一题封闭题,具体题目为:您是否满意学生在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答案选项及计分为非常满意 = 4、满意 = 3、不太满意 = 2、非常不满意 = 1,分析结果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平均数(Mean) = 2.25,标准偏差 (Standard Deviation) = 0.44)。24位研究对象中对学生在他们任教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表示“满意”的仅为6位,其余18位均表示“不太满意”(表2)。

2)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表现形态

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在“如果您认为学生在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欠佳,请写出您您的具体问题”一题上的作答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形态(表3)。

① 力促从心(提及次数:10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会影响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研究对象发现, “在讲授个别理论性过强的时候,学生没啥积极性”(T09)。另外,“跟不上节奏”、“写不出代码”(T18)、“学了后面、忘了后面”(T13)、“完全没听懂”(T09)等都使学生无法对学习产生饱满的热情。

② 不服管理(提及次数:10次)。研究对象表示,“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只有极少数同学会完成”(T01),“作业抄袭现象普遍”(T15),甚至对老师“要求在课堂上完成的任务也是根本不搭理”(T09)。部分学生不但不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甚至公然违反基本的课堂纪律,在课堂上明目张胆地“玩手机”、“睡觉”、“吵闹”等,老师“都已经走到他跟前了,他还是不肯放下手中的手机游戏”(T06),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教学效果。

③ 不愿互动(提及次数:8次)。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会设计互动环节,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研究对象表示,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当老师

Table 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表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

Table 2.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students’ course study engagement

表2. 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满意度

Table 3. The patterns and the mentioned times of students’ low motivation in study

表3.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表现形态和提及次数

注:上表中的数字代表某种型态被研究对象提及的次数。

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T15)或根本“无人愿意回答”(T21)。就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互动,无论老师“采用何种方式激励,都仍不参与小组活动”(T11),或是“小组讨论时只自顾自完成自己的任务,难以驱动他们以小组的方式分享交流”(T02)。

④ 无欲无求(提及次数:3次)。研究对象表示有些学生完全没有学习动机,表现出一幅“无欲无求”、“死猪不怕开水烫”(T03)的状态,对于这些学生“无论怎样都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T14),即便“挂科、退学都表示无所谓”(T03),研究对象表示这类学生是最难应对的。

3) 高职院校教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通过分析任务单中“请征求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一题内容后发现,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不同表现型态,研究对象建议的对策各不相同,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纪律约束、改变教学、竞争激励与沟通交流(表4)。

① 改变教学——“力不从心”者轻松应对。对于部分理论性强,枯燥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5位研究对象建议采取“类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故事”等方式,在“知识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建立桥梁,增加课程的趣味性”(T24),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2位研究对象建议“控制教学难度”,“有些同学一开始学不会,后来就放弃了”(T14)。针对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2位研究对象建议采用“分层教学”,“提供教学录像,可以反复观看”,或是课后给部分学生“开小灶”(T17)。研

Table 4. The mentioned times of teacher’s strategies to different types of low engagement in study

表4. 教师针对不同型态学习积极性低之因应对策提出次数

注:上表中的数字代表某种对策被研究对象提出的次数。

究对象也建议通过“课前复习”和“考核”等方式建议新旧内容之间的练习,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问题。

② 纪律约束——“不服管理”者有所畏惧。对于部分“不服管理”的学生,研究对象建议通过事先订立明确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让这些学生“有所畏惧”。一方面“严格考核,不行就挂科,不能放任自由,降低标准”(T07),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同学互相监督的作用,如“设立纪律委员”(T05)。

③ 竞争激励——“不愿互动”者积极参与。针对学生不愿与互动的问题,3位研究对象建议用“加分”的方式,创造个人、小组或班级之间的竞争。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一人得分,全组得分,一人扣分,全组扣分。在责任、压力、荣誉感等多种因素推动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④ 沟通交流——“无欲无求”者敞开心扉。研究对象表示,学生积极性低的原因不一定在课堂,很有可能是因为课堂以外的原因造成的。通过和学生“谈心”和“调查”等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以便采取更有效的对策。例如,研究对象通过和学生谈心后发现,学生“因为要出去打工,凌晨4-5点才睡觉,只能白天在课堂上补教”(T04),也有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后发现,“班上有90%的学生来自农村,超过一半的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几乎没有学习的时间”(T11),“1/3的学生是被“调剂”到现在就读专业的,入学之前他们几乎不了解这个专业也不喜欢这个专业”(T22)。

从以上分析可见,研究对象在应对特定型态的学习积极性低下的策略具有一定的集中倾向。如针对“力不从心” 这一型态,研究对象倾向通过“改变教学”的方式来改善,而针对“不服管理”的型态,研究对象则倾向于使用“纪律约束”的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型态”与“对策”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2-1控制难度”和“3-2加分”等策略在应对“力不从心”、“不服管理”和“不愿互动”均能产生效果。

4. 讨论与启示

本研究以24位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一个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题的教师发展课程中填写的学习任务单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研究对象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满意度偏低,根据研究对象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具体问题描述,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呈现出力不从心、不服管理、不愿互动和无欲无求4种型态,通过分析教师互相给予的建议,发现高职教师主要从改变教学、纪律约束、竞争激励和沟通交流四各方面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单向讲述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角色和作用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有效教学的判断标准不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是否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真正将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才能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 [5] 。

受大学扩招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学校为了保证生源而降低大学生录取和毕业标准,学生不做作业、逃课、考试作弊等违纪现象层出不穷,对学习风气造成严重冲击。学校应制定严格的学习行为规范及完善的考试制度,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树立奋发向上的学习风气,才能避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虚度光阴,学无所成。

竞争和激励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7] ,而从教学现场的观察发现,这一手段并没有得到大学教师的足够重视。受传统教育和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在交互式的课程活动中会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表现为不愿意表达个人意见或不愿意参与互动活动,这时更需要教师在活动中融入竞争和激励的元素,用适当的压力激发出学生的动力 [9] 。

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复杂多样,如社会、家庭、个人经历等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工作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也应拓展到对学生课外生活的关心。与学生进行教学之外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可以深入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因素,另一方面可以使师生之间关系更为亲近。朱新荣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4] 。

文章引用

姒依萍.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学习积极性:形态与对策
The Eng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n Curriculum Learning: Types and Countermeasures[J]. 职业教育, 2018, 07(01): 37-42. http://dx.doi.org/10.12677/VE.2018.71007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朱天星, 张孟才, 孟祥铭.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J]. 高教学刊, 2017(1): 189-190.

  2. 2. Hu, P.J.-H. and Hui, W. (2012) Examining the Role of Learning Engagement in Technology-Mediated Learning and Its Effects 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Satisfac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53, 782-792. https://doi.org/10.1016/j.dss.2012.05.014

  3. 3. 刘荣军.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08(33): 191.

  4. 4. 闫丽英. 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 晋中学院学报, 2006(2): 74-77.

  5. 5. 朱新荣. 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 河南工业大学, 2010.

  6. 6. 赵小林. 如何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基于教师教学的角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6): 208-209.

  7. 7. 唐琳. 影响大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7(3): 52-54.

  8. 8. Brunvand, S. and Byrd, S. (2011) Using Voice Thread to Promote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Success for All Student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43, 28-37. https://doi.org/10.1177/004005991104300403

  9. 9. Hamari, J. and Edwards, T. (2016) Challenging Games Help Students Learn: An Empirical Study on Engagement, Flow and Immersion in Game-Based Learn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4, 170-179.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5.07.04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