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12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5216 , 9 pages
10.12677/VE.2023.123045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川渝中职教师 队伍建设的审视

陈璐欣1,杜学元2*

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2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四川 乐山

收稿日期:2023年4月1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12日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自《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以来,2016~2020年川渝两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方面均有所优化,但在专任教师数、兼职教师数、生师比、教师学历及职称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本研究从政策、制度、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了川渝两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政府层面优化制度和加强政策协同、中职院校层面深化校企合作、社会层面开展多主体合作的优化策略,以期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抓住发展机遇,为川渝两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成渝双城经济圈,审视

A Surve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Chongq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Luxin Chen1, Xueyuan Du2*

1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2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Sichuan

Received: Apr. 1st, 2023; accepted: May 4th, 2023; published: May 12th, 202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s the key factor to achie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ince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Construction Plan was put forward, the number, quality and structur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have been optimized from 2016 to 2020,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number of full-time teachers, part-time teachers, student-teacher ratio,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policy, system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optimizing the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policy coordination at the government level, 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t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level, and carrying out multi subject cooperation at the social level, so as to seize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Surve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该纲要指出要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统筹职教布局和专业设置。意味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将为成渝两地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带来新机遇 [1] 。与此同时,四川省教育厅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于同年11月份发布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两地教育共享服务平台,在“双核”(重庆和成都两大城市)引领下,实现两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 。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要机遇,发挥多元主体的建设力量,探索两地中职教育师资协同发展的问题具有现实必要性。

2. 川渝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成渝双城经济圈下辖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大行政规划区域。经济圈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到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5%,占西部地区的比重为30.8% [3] 。川渝两地继续强化战略合作,积极发挥“双核”城市的引领作用,在打造高质量的中职师资队伍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陈嵩和马树超于2005年从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资源的利用度、财政经费投入和师资发展情况构建了5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4] 。学者张洪华和曹晔2017年构建了4个维度、14项指标的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评价体系,从数量、结构、质量、待遇4个方面比较并测评了各省份的中职师资配置具体情况 [5] 。学者谢蓉和孙玫璐于2013年 [6] 、王伟于2017年 [7] 等分别选取了不同的维度及指标对中职教育或职业教育师资配置进行了评价。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角度,朱德全于2016年构建了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测度模型,其中在师资队伍指标中下辖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高学历教 + 师比例共4个二级指标 [8] 。学者林克松2018年构建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包含5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其中师资力量指数中又包含生师比、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专任教师中合格学历教师比例 [9] 。

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学者在评价教师队伍发展情况时,一般选取教师数量、质量、专业结构以及待遇保障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指标维度。因此,在分析上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及川渝两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教师队伍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下选择五个具体指标进行评价(见表1)。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表1. 评价指标

2.2. 川渝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1) 专任教师数及兼职教师数

川渝中等职业教师总数及占比情况如表2所示:

Table 2. The total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表2. 川渝中等职业教师总数及占比情况表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比例数为笔者计算所得。

2016~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专任教师数量、兼职教师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数量变化不大。从区域上来说,四川省专任教师数和兼职教师数总体上大于重庆市,这与四川省省域面积广阔,所辖人口众多密切相关,但也可以看出四川省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较低,相比较2016年减少了626人;虽然重庆市专任教师数量基本上表现为增长态势,但专任教师所占比明显低于四川省,与此同时,重庆市的中职兼职教师数有所减少,兼职教师所占比下降到2020年的15.83%。从年变化情况来说,四川省专任教师数量基本上表现为年增长态势,所占比例逐年提高,波动幅度小,教师队伍数量情况总体表现稳定;重庆市专任教师数和兼职教师数年变化情况明显,较四川省来说,波动幅度略大。这表明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四川省和重庆市应当进一步扩大中职教师队伍规模,稳定教师队伍的同时提高兼职教师占比,优化中职教师队伍数量结构。

2) 生师比

川渝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情况如表3

Table 3. Student-teacher ratio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表3. 川渝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情况

*表中的“差值”指的是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差值为笔者计算所得)。

由上表3可见,按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20:1的标准,2016~2020年四川的生师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上能满足中职教学的需要;虽然2020年生师比有所提高(这可能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的劳动力失业和流失有关),但四川省五年来生师比基本上趋近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态势。就五年间的发展情况来看,四川省和重庆市的生师比情况都有所改善,但重庆市的生师比波动幅度较大。以上数据表明,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区域教师队伍规模有待调整以适应学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根据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调整专任教师的数量,不断优化生师比结构。

3) 教师学历结构

教师的学历层次是评价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水平以本科层次学历为主,并呈现学历层次逐渐提升的趋势 [10] 。

2016~2020年川渝中职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情况如下表4

表4可见,五年来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博士学历所占比例呈逐年降低态势,2020年这一比例已降低至0.05%;硕士学历所占比例基本上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但可以看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所占比都不高且增长幅度较小;本科学历教师所占比基本上保持逐年增长态势;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这说明五年间四川省中职教师队伍的学历有所提升,但高学历教师仍比较缺乏。

Table 4. Academic structure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from 2016 to 2020

表4. 2016~2020年川渝中职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占比为笔者计算所得。

重庆市中职教师博士学历教师所占比呈逐年减少态势,虽然占比较低,但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2020年硕士学历所占比较2016年增加了约0.17%,增幅较小;其中本科学历教师占多数,且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到2020年占比已达85%;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的教师所占比基本上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这说明重庆市五年来中职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有所优化,但教师队伍结构缺乏稳定性,高学历层次教师存在流失现象。

4) 教师职称结构

2016~2020年川渝中职教师队伍职称结构情况如下表5

Table 5. Title structure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from 2016 to 2020

表5. 2016~2020年川渝中职教师队伍职称结构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占比为笔者计算所得。

表5可见,2016~2020年四川省高级职称占比有所提高,表现为逐年提高的态势;中级职称所占比由2016年的29.03%下降到2020年的26.54%;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所占比则基本上稳定在34%,五年来有小浮动的波动但基本保持稳定。由此可见,四川省中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基本比较稳定,但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2016~2020年重庆市高级职称所占比呈逐年提高态势,五年来提高了约3.07%;中级职称所占比基本上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五年来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所占比呈逐年下降态势,下降了约5.16%。重庆市中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基本上处于不断优化的状态,但仍需要不断提高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

3. 川渝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1) 专任中职教师准入制度针对性不够强

中等职业教育则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师认证制度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不仅会影响中职教师职业身份的认同,也会导致中职教师职业准入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和监督机制。同时,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证也缺乏专门的认定标准,认定过程中相应的机制也有待完善,难以体现中职教师区别于普通高中教师的特殊性。

2) 兼职中职教师编制制度欠佳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川渝两地中职专任教师整体数量不断提升,但是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且有降低的趋势,生师比较全国平均水平也有待提高。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的适切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科目的职业性特点,中职学校应当不断调整校内教师聘用的比例结构,招聘一定数量的企业内技术专家和相关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建立标准化的兼职教师编制制度和保障制度。

3) 中职教师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教师保障制度是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和降低教师流失率的关键。教师质量的不足,特别是高学历和高级职称教师数量的流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农村中职教师以及民族偏远地区中职教师往往工资待遇、生活质量较低、职业发展受到现实环境的阻碍。对这一部分教师,应当特殊问题特殊解决,给予财政补贴的倾斜。

4) 中职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实践性不够强

在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缺乏对专业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年来也有关于师范类研究生“校地协同”、高校联盟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但总体来看,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直接从事中职的教学工作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实践能力。

教师的职后培训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以来,川渝两地开展了一些教师合作培训项目,如党课教师合作培训课程、合作援助农村教师培训项目等,但中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学历提升通道依然受到一些阻碍。

3.2.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够强

近年来,川渝两地中职教育师资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建立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发布的各项政策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之上的。例如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统筹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打造一批职教基地,打造有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和院校 [1] 。”在此基础上,四川省和重庆市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含中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如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11] 、四川省在发布的《四川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1~2025)》的通知 [12] 。但是四川和重庆两区域间的资源合作和共享多是基于一系列的规划、计划和意见以及企业、院校之间自发的合作交流等,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政府间合作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

3.3. 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社会环境不佳

两地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中职教师队伍结构建设的不适应。自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四川和重庆两地的产业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两地产业发展比例不均衡,成都、重庆两大区域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市第三产业所占比较高,平均占比在50%及以上;而其他中小城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特性,产业发展不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中职学校中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二是两地产业发展的极化现象,两大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产业发展速度都远超其它城市,由于两大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师范毕业生将更愿意留在中心城市发展,这就导致川渝两地出现其他城市的人才流失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4. 川渝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化对策

4.1. 完善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体系

1) 逐步完善具有针对性的中职教师准入制度

当前中职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与普通高中教师的认证制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师认证制度下,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机遇,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省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探索以“综合素质 + 专业技能”为核心的认证标准体系,完善职业技能评价的“双证书”制。在两地协同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建立两地中职教师联合认证制度,针对两地共同产业开展职业教师专业认证,成立联合认证委员会,并进一步完善专业认证的监督机制。

2) 优化中职学校兼职教师编制制度

兼职教师作为中职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群体,对提升中职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当不断完善兼职教师的聘任、流动、保障、退出机制,提高兼职教师的职业认可程度。在川渝两地间建立完善兼职教师的联聘、互聘制度,开展兼职教师跨地区、跨学校轮岗制度。根据工作成果考评和专业性质不断完善兼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对于优秀兼职教师给予补贴奖励。

3) 进一步优化中职教师的各项保障制度

在两地省级政府的统筹下,各地市政府不断完善中职教师的补贴制度和标准,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和民族地区中职教师的待遇水平。教师的福利待遇应当充分体现差异化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职称的教师,给予不同的工作安排和职责赋予。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于持有特色专业技术的中职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

4) 不断改进中职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制度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川渝两地生师比离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加强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一是省级政府层面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两地产业实际发展水平完善中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考核评价标准;二是以师范院校和中职院校为主体,加强政校企之间的合作,在建立完善联合培养培训制度的前提下,以产业为导向,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在两地特色产业发展背景下建立一批示范性师范院校和示范类优秀专业。

4.2. 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加强两地政策协同建设

川渝两地师资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两地政府的政策支持,针对区域发展特色和产业发展情况,完善区域化政策体系,明确各主体之间的职权关系 [13] ,同时,区域政府应当落实扩大中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专业优秀教师和企业内专家进入中职学校任教。在省级政府统筹下,各地区政府充分借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职教协同发展模式,尝试“分段式合作”,“集团化合作”、“园区式合作”等多种模式 [14] ,不断优化两地间教师资源共享、联合教学、联合实训等多项政策措施。同时,还应对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4.3. 中职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共育师资

1) 建立校企师资共享平台,统筹优质中职师资力量

第一,发挥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在打造中职教育联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建立优质师资共享平台,建立区域间中职教师共享联盟,定期开展知识交流共享会、学术论坛;对于川渝两地的师范院校和中职院校中的示范专业,可以建立示范中职院校联盟和示范专业教师交流平台,实现校与校、专业与专业、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第二,两地中职院校开展校际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协同发展的经验,在教师聘任上可采取联聘、互聘等形式 [15] 。

2) 契合产业发展,打造“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

第一,在教师的职前培养上,各师范院校应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完善长期合作机制,对教师的培养采取“理论+实践”结合的模式:打造“理实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和培养机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抓住川渝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成都、重庆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建设一批示范性、代表性的中职院校,通过建设院校–企业联合实训基地、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等来打造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二,在教师的职后培训上,中职院校应鼓励专业教师前往企业实习培训,与企业建立联动培训机制,教师在企业内充分学习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参与企业轮岗,学习行业内新兴技术;鼓励教师在企业实训中取得各项证书,并以此作为其职称评定、工作考核的评价标准 [16] 。第三,在中职教师的考核方面,邀请企业内技术专家和高级工程师等对培训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价,使教学和实践充分的结合贯通。

3) 区域间中职院校积极开展教师合作交流

川渝两地地域广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域差异,职业院校应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招聘专业教师。例如川西民族地区可根据当地发展的高原牧业、高原生态产业等招聘专业教师并开展针对性专业培训两地中职院校之间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在省级政府统筹下,各地方政府可以建立地方中职院校专业教师交流平台,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开展中职专业教师专业发展交流会,建立“双师型”中职教师联盟、开展中职教师学术交流论坛、示范院校教师参观活动日等,体现区域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综上所述,四川省和重庆市中职师资规模还有待扩大,在继续增加专任教师数的基础上应适当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不断优化生师比结构。两地应紧紧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机遇,协同合作打造中职教育高质量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中职教师的规模,优化中职教师的质量结构,在多元主体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区域间教师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协同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实现区域间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期能更好地为两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文章引用

陈璐欣,杜学元.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川渝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审视
A Surve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Chongq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J]. 职业教育, 2023, 12(03): 292-300. https://doi.org/10.12677/VE.2023.123045

参考文献

  1.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EB/OL]. http://edu.sc.gov.cn/scedu/c100494/2021/10/21/ f2a23c68b96f4a5fa9775558f51052c7.shtml, 2021-10-21.

  2.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出台推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向两地师生全面开放[EB/OL]. http://edu.sc.gov.cn/scedu/c100494/2021/11/15/ 49ce72beecf549f984f09188da53d6f9.shtml, 2021-11-15.

  3. 3.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情况解读[EB/OL]. http://tjj.cq.gov.cn/zwgk_233/fdzdgknr/tjxx/sjjd_55469/ 202204/t20220401_10581361_wap.html, 2022-04-01.

  4. 4. 陈嵩, 马树超.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区域分析[J]. 职教论坛, 2005(19): 10-12.

  5. 5. 张洪华, 曹晔.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配置的省份比较及区域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 2017, 38(15): 45-51.

  6. 6. 谢蓉, 孙玫璐.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研究[J]. 职教论坛, 2013(3): 33-36.

  7. 7. 王伟.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 2017(2): 97-103.

  8. 8. 朱德全.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测度模型建构[J]. 教师教育学报, 2016, 3(4): 53-63.

  9. 9. 林克松. 我国省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比较[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4(1): 84-90.

  10. 10. 赵敏, 袁潇. 东、中、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 教育与职业, 2021(23): 75-81.

  11. 11. 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1-12/14/content_5660672.htm, 2021-12-14.

  12. 12. 《四川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EB/OL]. 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22/2/9/ 4fa3ad8a07f242be84bbca579dd57105.shtml, 2022-02-09.

  13. 13. 王长平, 吴文哲. 新时代师范人才高质量培养的若干思考[J]. 教育研究, 2022, 43(4): 142-147.

  14. 14. 王伟哲, 闫志利. 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 动因、模式与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15(30): 8-12.

  15. 15. 李霞. 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 22(5): 7-11, 16.

  16. 16. 常冬梅. 协同创新视角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 教育与职业, 2019(6): 59-63.

  17.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