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7 No.03(2018), Article ID:24092,4 pages
10.12677/ASS.2018.73046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College English”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r Academic Studies

Yuhong J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Received: Feb. 27th, 2018; accepted: Mar. 13th, 2018; published: Mar. 20th, 2018

ABSTRACT

Chinese universities usually focus on the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as the mission of College English. However,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cannot be confined to this function, but should push the boundary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extending College English from communication function of language to academic cognitiv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not simply combines the courses of College English with Science-Technology English materials, but to incorporate the academic thinking and practic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uch as the research-based teamwork so a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competence of the students. This is instrumental for those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at targets on building themselves into World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It also helps to upgrade the status of College English in China and an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path to College English in China.

Key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cademic English, Research Team Project Based Approach

大学英语发展方向探讨

—从语言交往能力到学术认知能力的提升

蒋育红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2月27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13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20日

摘 要

中国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探讨大多在语言交往能力上。但大学英语的目标不能总限制在语言交往能力;在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将其扩展到以提高学术认知为目标,特别是在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形势下,在中国研究型高校中,推行真正的“学术英语”,即不是简单的将科技内容加到英语中,而是通过小组课题研究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提高学术能力的内容及教学方法,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提供更宽的思路。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学术英语,小组课题研究教学法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大学英语与科技英语

在我国高校中,大学英语被归类于公共英语,相当于技能提升课程。关于大学英语的目标和本质的探讨有很多。有观点认为“大学英语的本质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即不仅仅是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校各院系的学科领域里的知识通过何种语篇方式、语类体裁、修辞结构和语言手段建构和传播的,以便交给学生,使他们能在他们各自的学科领域里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 [1] : p. 7)。

这种看法有新意,但终归还是强调英语的交流功能。的确,英语都被作为对外交流和沟通的媒介。随着英语逐渐成为“全球英语”(global English),特别是在科学与技术中,英语逐渐成为科技理念及知识传输的最主要的媒介。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全球有28,100个活跃的、同行评议的英语学术期刊,另外还有6450个非英语期刊 [2] ,可见英语已成为科技世界的通行语言。对于母语为非英语的学者,用英语发表论文,有利于其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的关注及引用率和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因此,很多人会赞同:“我国科技人员应该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国际话语权,即能够用英语直接阅读本学科的国际期刊文献,了解本领域世界前沿发展和研究情况,能够用英语在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期刊上进行熟练的交流”( [1] : p. 3)。

大学英语可以定位于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上,但大学英语的任务不应仅限于提高大学生对国外文献的阅读能力,参与国际会议的听说能力,把自己论文翻译成英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能力,还可以扩充到型塑学生学术能力,将大学英语的功能和作用延展,提升大学英语的层次上。

我国很多高校在开设大学英语的同时还开设科技英语,以科技文章和科技词汇为讲课内容,从而有别于以日常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大学英语。但如果没有实质的区别,只是题材和词汇的不同,那么科技英语也只能是大学英语下的一个学习内容,而不能成为独立的课程。科技英语的存在价值应该在学术能力培养方面。现在的大学英语与科技英语看似是两种不同的课程,而实际上在目标和方法上并没有大不同。在研究型大学,大学英语应该向真正的“学术英语”发展。

2. 可行性探讨

Medina-Jerez和Campbell说,科学英语教学有两个迷思(myth),一个是科学英语只教科学术语,第二个是科学与语言不能同时学习( [3] : p. 54)。具体到中国还有另外一个迷思,即中国高校的英语学习者应该归类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学习者”,还是“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EFL)”。

首先,中国高校英语学习者(包括研究生)都应该被通称为“英语语言学习者(ELLs)”。这样的归类法,可以部分解决中国大学英语的政策性问题,进而在大学院系设置上及在政策层面促进大学英语的发展、拓展思路。

这样的归类对于学术英语教学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借鉴多民族和移民国家的经验,如美国亚利桑那州所推行的“结构化的英语沉浸式(structured English immersion, SEI)方法。“SEI是一种能够被英语学习者接受同时又能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的教学方法”( [4] : p. 52)。在很多地区,这个理念已经取代了双语和EFL教学项目,给ELLs提供更受欢迎的教学方法。虽然这个教学法受到一些批评,但其理念再结合相应的教学方法可应用到我国学术英语教学中,逐步取代所谓的“双语教学”,从而减少重复课程设置,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学术英语的目标,不在于让学生单纯熟悉英文的学术术语,而应该在于利用科学的英语语言让学习者交流对知识的理解,包括建构解释方法以及在循证的基础上参与论证(argument)。这个目标没有偏离英语的交流功能,而是以英语为媒介,理解知识和概念进而让学生去思辨及论证。这绝不是科学词汇的理解,还需要加入论证的过程。这也是对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和教师的巨大挑战。

应用科学术语是外语学习者最主要的概念上的障碍。而对于语言学习与科学不能同时兼顾的看法,Gomez等认为:“幸运的是,研究表明,科学教学方法既可以完成教(给学生)科学内容的任务,也可以完成英语语言技能的任务”( [4] : p. 52)。

每个专业领域有其自身的学术特点,但在认知和思维上,国际学术界已经形成某些共识。Medina-Jerez 和Campbell认为,科学语言发展模式经历三个层级,第一级是参与基本人际交流技能,第二级是参与和探究学术认知语言技能水平,上升到第三级——能够解释、详述和评价的认知学术语言能力( [3] : p. 55)。学术能力提高的过程就是从最初的认识词汇上升到概念学习的过程。

3. 方法探讨

当今国际上依然趋向于把学科分成四类且每类都有相应的教学及评估方法,即“严格的纯知识类”(hard-pure),“严格的应用类”(hard-applied),“软的纯知识类”(soft-pure)、“软的应用类”(soft-applied)。“严格的纯知识”的教学通常是“典型的固定式的、积累性的、量化评估的,教学与学习活动是专题讲座和讲座型的,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5] 。考核也常常倾向于有明确对错答案的考试问题。而软学科——不管是纯知识还是应用性都倾向于用文章和研究项目方式,强调知识应用和整合,通常以论文或解释的形式( [6] : p. 23)。

作为软应用类的大学英语,要想与严格的纯知识类或严格的应用类(如临床医学)学科相结合而形成针对性的学术英语是个巨大的挑战。采用传统的课堂灌输、讲解词汇的方式很难同时提升英语语言水平与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科学概念、提升认知是可能的,这可以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采取“小组课题研究”教学法,即学术英语的课程核心应该是“基于课题研究的”框架结果。

Dilly Fung认为在当代的学位教育中,学习的主要方式应该能体现像研究者那样主动的、思辨的和分析的探究方式。让学生参加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活动,包括开展项目调查、形成相关的思辨性论点及调查结果,再加上同伴评议、知识的传输和公共参与。这样的方法可以在各级教育中应用,本科一年级就应开始”( [6] : p. 20)。一个实际的例子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一所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历来很重视研究,其科技史系主任讲,绝大多数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都要参与某种形式的研究——实验室或在图书官或档案馆。

具体说,学术英语应该是基于课题研究的课程或以课题研究为导向。学生要开展课题研究和探询问题,磨练相关的技能和技艺。因此,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在以知识产生为导向的传统教学中,教学就是知识传输。而在“小组课题研究”的方式下,教师把学术名词和概念揉到教学中;学生通过查阅英语文献,用英语相互交流,达到对学术术语、概念的理解,同时提高了英语口语与阅读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调查项目的设计,学生还掌握、形成或强化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思辨能力的提高。与专业语言教师不同,学术英语的教师不用专注在英语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词义和语义五部分上,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日常英语与其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正式的、学术英语的不同,引导学生在报告其研究成果过程中,使用更为正规的学术英语 [7] 。

在具体操作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专业都趋向于利用各种技术,摆脱传统的、把学生束缚在固有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像研究者那样自主思考和学习实践,比如充分利用网络教学MOOCs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给予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活动的权力。

基于研究的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把严格的纯理论类的概念强行插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找出与学科相关的社会与科学议题,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利用二手资料,采用系统回顾等方法检索专业文献,或是在本科生中利用报刊文章。

另外十分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利用其社会交往语言技能来讨论学术题目。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团队合作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得出结论。通过小组报告来展示研究结果。最后的展示及报告是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锻炼和展示,学生要很好的理解并应用科学术语,在在循证基础上论证,展示其思辨能力和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学习的最高级阶段就是评价和交流信息的阶段。而交流可以在学生间、学生老师间多方面开展;在团队协作的过程练习掌握术语,提高语言技能。逐渐发展科学语言能力,提高英语语言准确性。

4. 结语

用英语开展小组课题研究的学习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认知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的循证研究,但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使学生从被动的灌输者转向主动的参与者,而参与对语言习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语言学习与科学学习不是矛盾或挤占彼此时间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以研究项目小组为基础(导向)的教学和学习应该成为学术英语的主流方向,从而脱离传统的科技英语课堂学习的诟病。为大学英语的存在及发展拓宽思路。

文章引用

蒋育红. 大学英语发展方向探讨—从语言交往能力到学术认知能力的提升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College English”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for Academic Studies[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07(03): 280-28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3046

参考文献

  1. 1. 蔡基刚. 中国高校英语教育40年反思: 失败与教训[J].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5): 1-7.

  2. 2. Mabe, M. (2015) The STM Report: An Overview of 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 4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 The Netherlands, 7.

  3. 3. Medina-Jerez, W. and Campbell, T. (2015) Myths about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How to Overcome Misconceptions and Help ELLS Learn Both Science and English. The Science Teacher, 82, 54-55. https://doi.org/10.2505/4/tst15_082_04_53

  4. 4. Gomez, L. and Jimenez-Silva, M. (2010) From Speaking to Writing in the Structured English Immersion Science Classroom. Science Scope, 34, 52.

  5. 5. Jessop, T. and Maleckar, B. (2016) The Influence of Disciplinary Assessment Patterns on Student Learning: A Comparative Study.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1, 697. https://doi.org/10.1080/03075079.2014.943170

  6. 6. Fung, D. (2017) Learning through Research and Enquiry, Connected Curriculum for Higher Education. UCL Press, London, 23. https://doi.org/10.14324/111.9781911576358

  7. 7. Becher, T. (2001) Academic Tribes and Territories: 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the Culture of Disciplines. 2nd Edition,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ckingham.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