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Vol.06 No.04(2017), Article ID:22873,8 pages
10.12677/GSER.2017.64030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rtyard in Shanxi

Yujiao Liu, Guohua Wang*, Yuanyuan Hou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Received: Nov. 9th, 2017; accepted: Nov. 22nd, 2017; published: Nov. 29th, 2017

ABSTRACT

Shanxi is located in the Loess Plateau with diverse terrain and different climat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ustom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of Shanxi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different areas of residential also show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show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anxi dwellings 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dwelling patterns of Shanxi,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yle and style of courtyard, cave, kiln and other Shanxi dwellings, and analyzes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Shanxi residential unique history and culture have a huge potential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broad market prospects. Especially in this period of Shanxi economic depression, the promotion of Shanxi residential protection and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ultu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tourism.

Keywords:Shanxi Residential Area,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Resources

山西民居院落特征简述

刘宇娇,王国华*,侯圆圆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9日;录用日期:2017年11月22日;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9日

摘 要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带,地形多样,气候纬度地带性明显,因此南北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差异显著,不同地域的民居亦表现出各自独特的特征。本文按照不同纬度山西典型民居类型,阐明了山西民居的地域分布特征,简述了合院式、窑洞式、窑院等山西民居样式和风格,并对其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山西民居独特历史文化性,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山西大力发展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对促进山西民居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山西民居,自然地理环境,地域特性,旅游资源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民居也称“民宅”,是指不同地域人们的居住建筑 [1] 。由于各地民居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不同,就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建筑,这些建筑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充分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文化。中国疆域辽阔,历史久远,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地域民居的样式和风格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作为区域自然环境与区域文化相融合的物质载体,中国民居的演化与发展,既体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安徽的古民居、山西大院等。

山西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与皖南民居齐名,素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在现有的民居专题性研究中多偏重于结构与装饰等建筑价值的方面:黄才华对窑洞建筑的结构进行分析 [2] ,王金平从建筑装饰和技术分析王家大院的人文内涵 [3] ,薛林平对山西民居中的墀头装饰进行总结和归纳 [4] ,田惠民、赵静对木雕装饰艺术浅析 [5] [6] ,柯秉飞以三多堂的门窗装饰艺术特征为视角进行研究总结 [7] ,韩建华简要论述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 [8] 以及申琳阐述了山西大院建筑装饰中的“铺首”的艺术特征 [9] 等。而对山西民居院落特征的研究报道很少。

山西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一部分,目前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山西独具魅力的民居,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同时,民居的保护性开发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区域空间方位划分出山西典型民居类型,阐明了山西民居的地域分布特征,简述了合院式、窑洞式、窑院等山西民居院落样式和风格,并对其形成条件进行分析。

2. 山西民居院落特征

山西省位于我国内陆,境内地形起伏,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民居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亦类型多样。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不同,故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形式与结构。按照区域空间方位划分,可分为晋北合院区、晋中窑院区、晋南窑洞区、晋东南楼院区四个民居综合区划(见图1),以及各区划典型民居院落(见图2)。

一、晋北合院区

晋北合院区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带,地广人稀,地形多为平坦的平原,河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民居建筑比较分散,民居建筑以院落为单元进行修建,主要以四合院为主(见图3)。首先,在造型上精美的门楼最突出,可分为广亮式、抱厦式和垂花式等不同种类。大户人家门楼前设有下马石、上马石、

Figure 1. Shanxi’s location in china and Shanxi residential comprehensive zoning chart

图1. 山西在中国的位置和山西民居综合区划图

Figure 2. Typical residential courtyard in Shanxi

图2. 山西典型民居院落

Figure 3. North Shanxi courtyard characteristic chart

图3. 晋北四合院特征图

拴马桩和灯,便于出行和照明。进了门楼,正面建有影壁,走入侧门,就是四合院。院落主要为窄长形式,长度一般是宽度的两倍。窄长的庭院冬暖夏凉,同时又可以防止黄土高原春秋季节风沙的侵扰。小型四合院只有一进院落,大型四合院有二进、三进等。四合院内房屋门窗朝内开,构成一个相对封闭、具有防御意味的围合空间。庭院内坐北朝南的正房三间,东西左右两侧东房三间,西房三间,南房三间,并各设耳房一间。晋北四合院院外高耸的山墙和院内精美的饰物将院落“外雄内秀”的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增添了四合院的艺术魅力。三雕艺术,大到门楼或影壁,小到屋顶脊端的小兽,乃至山墙上的饰物都能体现出四合院的精心刻画之处。与同属北方类型的北京四合院相比,晋北四合院外表朴素无华,千篇一律的平房灰墙与灰瓦构成了庭院的基调,同时为房屋内部精细和华丽的做工提供了背景和衬托。这与北京四色彩鲜艳的油饰与彩绘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四合院多为北京内城大户,多为达官贵人,而山西多为商人居多。

晋北民居大院主要是两进两出或三进三出的阔院式布局结构 [10] 。院落布局多坐北朝南,南北纵长比东西横长要长,便于采光。这主要是由于晋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风沙强烈,冬季光照不足,温度低,寒冷干燥且时间长。降水较少,屋顶结构多为平顶式屋顶或坡度较缓的屋顶。平顶式民居,即为平房。缓坡屋顶的民居为瓦房,又分为稍独房和安架房。晋北合院民居,木制框架是最常见的构造体系。晋北寒冷干燥的山区分布杨、榆、和华北落叶松等林木,其中榆木木性坚韧,抗挠曲强度好,是建造山西民居梁镖的首选材料 [11] 。地面上立木柱,木柱上架木梁,构成房屋骨架。屋顶的重量,由上传到下至地面。而架梁大都为“抬梁式”,这种形式适于山西民居屋面厚重,承载量大。砖木混合结构由两种独立的结构组合而成,即砖石窑洞和木框架结构。

二、晋中窑院区

晋中窑院式有三合院和四合院两种类型,背崖面沟,靠崖挖窑,窑前建院,院内盖房,由拱窑和木质结构的房屋组合而成的院落民居(见图4)。通常民居以血脉关系为纽带,由家族成员居住,院落布局遵循长幼顺序,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平遥古城的冀氏老宅坐东朝西,正房从外面看是砖木构楼房结构,从里观却是砖窑洞式结构,上层楼房是框架式砖木结构,窑洞两侧是无梁窑,起支撑固定的作用。这主要由晋中中部地区,地形较平坦,以独立式窑洞为主,这类窑洞用土坯打洞,内部砌砖,亦称箍窑。有的为两层,下层为拱窑上层为平顶。如果两层都为箍窑,则称“窑上窑”。而西部地区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以靠崖式窑洞为主。靠崖式窑洞呈曲线或折线型分布,土块较稳固,可建多层窑洞,下层窑洞的屋顶作为上层的前院,一层层倒退的形式布置,目的是减少底层窑洞的负荷量,防止坍塌。加之降水集中,屋顶结构多采用单坡屋顶 [12] ,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风沙。

三、晋南窑洞区

山西石楼县龙山文化中的传统民居是中国最早的窑洞建筑 [13]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黄土质地稳固,直立性强,利于开挖且不易塌陷。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从院落布局结构上分为:独立式、下沉式、靠崖式(见图5)。晋南芮城和平陆县主要为下沉式窑洞又称地窨院,是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而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有条通往地面的通道,坡度、高宽适中,方便人和牲畜的进出,通道的上端设为大门,屋顶结构为坡顶形式,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雨水较多、空气潮湿的气候,屋顶山墙多采用五花山墙式样,既美观,又有防火功能。火炕又是窑洞式民居一大特色,由于墙体处于山体中,并以黄土为主要的天然建材,墙体厚重,挡风、御寒能力强,但冬季寒冷漫长,室内温度并不能满足人体对体温的需求,因此借助火炕作为一种取暖设备。火炕紧靠室内墙壁而建,通常与灶台相连,内部有孔道,把做饭的余热传给炕体,从而达到取暖的功效。

Figure 4. Central Shanxi Kiln-courtyard characteristic chart

图4. 晋中窑院特征图

Figure 5. South Shanxi cave dwelling characteristic chart

图5. 晋南窑洞特征图

四、晋东南楼院区

晋东南地区由于山地环绕、资源短缺、用地紧张,体现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有效利用和节省,通常将四合院的正房或厢房建成二层楼房形式,后罩房可达三层,具有这种特征的院落便称为楼院 [1] (见图6)。二层楼布局形式有独院式和多进院。独院式多采用三间二层楼四面环绕而成,二层有相通的木制走廊。多进院落与独院式的院落形式大体相同,院落由垂花门或过厅分隔。一层用于人们居住,二层用于储藏粮食和杂物,既避免地面潮湿、又防止粮食腐烂。这主要是由于相对降水量较多,同时又影响着院落根基和屋顶结构。院落根基用石条修砌,为了防止日晒雨淋而导致房屋破损。屋顶结构为坡度较陡的一出水和两出水形式,目的是促进雨水的排泄、减少雨水聚集、减轻屋顶的承受力,进而避免屋顶损坏。又由于年均降水少,视水为一种“财源”的象征,屋顶向内倾斜,即“肥水不外流”。而在晋东南山区,则用片石材料代替瓦顶,形成一种独特的民居类型——石板屋式民居。由于交通不便,从外运输砖瓦不易,于是较多地使用易于开采的片石。

3. 山西民居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山西民居旅游资源的开发,可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或游客密集的区域集中开发,以某个民居旅游点为中心,并串联一系列的民居旅游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延伸,最终形成紧密相连的山西民居旅游网络。从全省的角度来看,民居旅游资源中宣传力度最大的属晋中商贾大院,开发较为成熟。以晋中商贾大院为龙头,并结合系列的大院开发。如果省外游客想参观晋中大院,晋北、晋南、晋东南则是必经之地,因而可借此机会做大量的宣传工作,从而迅速提高知名度。同时还要考虑充分展现旅游景点的景观风貌,景观之间既体现区域连续性,又要体现动态效果。通过观赏角度的变化获得不同的观赏

Figure 6. Southeast Shanxi storey courtyard characteristic chart

图6. 晋东南楼院特征图

效果,例山西民居从外观看高大雄伟,从内观看三雕内秀。山西民居旅游资源独特历史文化性,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山西大力发展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兼顾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打造山西民居地域特色旅游产品,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相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致谢

本文由山西师范大学校基金资助(ZR1608)。感谢审稿专家给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文章引用

刘宇娇,王国华,侯圆圆. 山西民居院落特征简述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rtyard in Shanxi[J].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06(04): 265-272. http://dx.doi.org/10.12677/GSER.2017.64030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马润花. 明清山西民居地理初探[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01.

  2. 2. 黄才华, 王泽军. 窑洞建筑的结构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0(1): 46-48.

  3. 3. 王金平, 阎宇晶. 从建筑装饰风格看王家大院的人文意蕴[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5(4): 7-12.

  4. 4. 薛林平, 刘烨. 山西民居中的墀头装饰艺术[J]. 民俗民艺, 2008(5): 114-117.

  5. 5. 田惠民. 试论山西民居的木雕艺术[J]. 学术论坛, 2005(6): 44-46.

  6. 6. 赵静, 高国珍. 浅析山西民居木雕图案的特点[J]. 中国国外教育, 2009(8): 163.

  7. 7. 柯秉飞. 清代山西民居装饰艺术特征研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8(1): 208-211.

  8. 8. 韩建华. 论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之美[J]. 大舞台, 2015(2).

  9. 9. 申琳. 山西大院建筑装饰中的“铺首”研究[J]. 山西建筑, 2016, 42(27): 198-200.

  10. 10. 张晓丽. 晋北传统民居生态经验与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3.

  11. 11. 白文博. 山西合院式民居不同地域形态特征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1.

  12. 12. 韩朝炜. 山西晋中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13. 13. 张长寿, 郑文兰, 张孝光. 山西石楼岔沟原始文化遗存[J]. 考古学报, 1985(2): 185-208.

  14.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