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Vol. 10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8995 , 5 pages
10.12677/JC.2022.104029

图像学视野下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研究

付劲涛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3日;录用日期:2022年12月3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13日

摘要

导演饺子执导的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上映,继《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优秀国产电影后,又在国内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影片剧情改编自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传统故事为何仍能在当下产生现象级的影响?本文将运用适合研究此类现象的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框架,通过“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图像学阐释”步骤,解析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深层意涵,明晰热潮动因。

关键词

图像学,潘诺夫斯基,《哪吒之魔童降世》,宿命

A Study of the Film “Ne Zha: I Am the Desti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conology

Jintao Fu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Nov. 3rd, 2022; accepted: Dec. 3rd, 2022; published: Dec. 13th, 2022

ABSTRACT

The Chinese animated film Ne Zha: I am the Destiny directed by director Jiaozi was released in 2019.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excellent domestic films such as Monkey King: Hero is Back and Big Fish & Begonia, there has been a wave of discussion about Ne Zha: I am the Destiny in China. The plot of the film is adapted from the Ming Dynasty novel The Romance of the Gods. Why can Chinese traditional stories st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today?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Panofsky’s Iconology analysis framework suitable for the study of such phenomena, analyzing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film Ne Zha: I am the Destiny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mage”, “image analysis”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 and clarify the motivation of the boom.

Keywords:Iconology, Panofsky, “Ne Zha: I Am the Destiny”, Destin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背景

中国动画电影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在60、70年代享誉海内外,但在此之后,中国动画电影陷入沉寂 [1]。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继《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之后,又在中国电影市场掀起一阵国产动画电影热潮。一部优秀的电影涉及大量元素,如剧情、场景、人设、服饰等方面,并把这些元素恰当组合起来方能体现影片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此刻这些元素成为了无声的“讲述者”。现代图像学分析作为一种从艺术领域内诞生并得到发展的研究方法,在解读艺术作品蕴藏的含义,揭示表征暗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具有明显的优势 [2]。因此,本文运用美国德裔学者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方法,尝试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研究对象,以展现影片的象征意义与深层内涵,明晰热潮动因。

2. 理论视角和电影介绍

2.1.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

“图像学”一词的含义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变化,在该词获得现代性的过程中,美国德裔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的梳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试图用语词还原和破译图像背后的实然含义。潘诺夫斯基在《图像学研究》中把破译图像的过程概述成三个阶段,分别为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和图像学阐释 [2]:第一个阶段,是把所观察的对象“悬置”起来,使主观意识与客观实在分离,并朴素地、全面地描述对象;第二个阶段,主体开始进行质询,“加工”初步得到的信息,发现信息的最基本和约定俗成的含义,以及信息间产生的联系;第三个阶段,在前者基础上,通过历史或文化研究,挖掘所观察对象的深层内涵,建构出它的价值世界,总而言之,与被观察对象所处文化背景有着紧密联系。他的电影研究代表作《电影中的风格与媒介》也使用了与图像学相同的意义阐述机制,对电影的分析离不开他对图像学方法的思考 [3]。

2.2. 电影介绍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魔童降世》)是2019年由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出品,以“哪吒”为主人公的中国3D动画电影。剧情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并在神话传说叙事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多种文化资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中国风动画 [4],讲述了哪吒生为魔丸,却与命运抗争,顽强不屈,最终携龙太子敖丙一同拯救苍生的故事。《魔童降世》在内容设计、角色形象、叙事模式等方面大胆突破,其中山河社稷图、陈塘关、龙宫等重点情节场景参考了大量的传统古典山水画元素,体现了我国传统美学的韵味。“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既体现影片对传统故事的一脉相承,也有被赋予现代性的一面,使电影主题更易理解,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契合了消费文化下国内受众的需求。最终《魔童降世》在豆瓣获得8.4的高分和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中国广大观众的认可。

3. 从潘氏学说分析《魔童降世》

画面精美是电影《魔童降世》的一大亮点,此外,影片内还蕴含浓厚的中国风元素。《魔童降世》公开场景概念设计图时,官方微博如是写道,“一片荷叶一世界,一座龙宫亦是牢笼。一场梦境的编织,是无数次对设定的斟酌。汲养于传统,不畏于立新,方得此‘山河’”。“山河社稷图”“陈塘关”“龙宫”等这些重要剧情地点均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元素,犹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架构出的中国风文化背景使国内观众容易对影片有一分亲近感。如若接近一件艺术作品,在本文即电影《魔童降世》,去解读电影的深层次意义和内涵,需要从它的画面表征入手,这也是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要义,因此,本文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为框架分析《魔童降世》,按照由表及里的三个阶段进行探索(三个阶段并非泾渭分明),从而挖掘和分析该影片的意涵。

3.1. 物质题材的描述

在观看《魔童降世》时,不难注意到红色多次出现在影片之中,如哪吒的生日宴会上的红色装饰物、陈塘关百姓驱赶哪吒离开时画面所展现的夕阳红,以及在主角哪吒的服饰与法器上体现最为明显——皆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等,还有哪吒在对抗敖丙以拯救陈塘关百姓时的变身,他的身体更是直接被火焰包裹。影片内另一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颜色是蓝色,以哪吒的朋友敖丙为代表,敖丙的着装与法器呈蓝色冷色调,作为电影的主题色之一,与影片的火红色碰撞,进而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最后,影片的深灰色调主要用于描绘宏大的叙事场景,应用于环境之上。

剧情方面,《魔童降世》表面讲述了威力无穷的混元珠被原始天尊收服,一分为二为灵珠和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转世为李靖与殷夫人之子哪吒,然而申公豹从中作梗,将本属于哪吒的灵珠掉包,使魔珠托生在哪吒体内。哪吒出生后受魔丸影响,性格乖张,街坊邻居皆害怕哪吒,也不许自家孩子同他游玩,但面对旁人的冷嘲热讽和在父母的感化下,哪吒先是同敖丙激斗,救下将被洪水吞噬的陈塘关,后又同敖丙携手奋力对抗降临的天雷,最终成为解救苍生的英雄故事 [5]。

3.2. 约定俗成的解释

基于对电影表征的描述,分析信息象征义及信息间联系。电影《魔童降世》内大量运用红、蓝、灰三种颜色。灰色作为影片高潮部分“雷劫降临”中占比最高的颜色,使整体画面压抑着观众的内心,观众逐渐与心里充满痛苦与不安的哪吒产生共情,从而代入主人公视角,关注影片的剧情走向。在整部电影里,主创人员运用对比强烈的红色与蓝色,而两种色彩均为心理原色之一:红色是一种能量充沛的色彩,不过有时候也会给人留下凶狠和暴力的印象,这与主人公哪吒的人物设计完全吻合:“丑萌版哪吒”性格乖张,以“魔童”形象示人,带了几分恐怖与邪气。当哪吒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时,火红色又彰显出哪吒充沛的生命能量,既突出了他逆天改命的气势,也反映出整部作品积极热烈的底色,观众的情绪体验随之高涨升华。蓝色象征着冷静、知性,作为冷色调之一,符合电影《魔童降世》中敖丙的人物特征和行为逻辑。影片里敖丙的外形俊美,在观众前呈现为身形飘逸、举止儒雅的公子形象,性格上温润如玉,相较于哪吒拥有更为细腻的情感,自幼便扛起了其父东海龙王交予的复兴龙族的重任,这个秘密使少年时期的敖丙背负巨大压力而郁郁寡欢。后敖丙的师傅申公豹掉包阴谋败露,教唆敖丙水淹陈塘关时,此刻蓝色在电影里又成为了困难的象征。最后,在敖丙与哪吒联手抵抗宿命的天雷时,哪吒体内红色的魔丸与敖丙体内蓝色的灵珠混合,迸发出了可以吞噬天地灵气的能力,而红与蓝的色调混合后最终会呈现为紫色,紫色的神秘又暗合两人合作产生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成长”是动画电影里常见的叙事框架,它不仅指向主角的成长历程,而且又能表现主角在困难前披荆斩棘的过程 [1],电影《魔童降世》也不例外。在剧情前期,影片着力刻画“偏见是一座无法移除的大山”,陈塘关百姓忌惮哪吒“魔丸”之子的身份而对哪吒产生误解,哪吒因此自暴自弃,但当他看到父亲企图以性命换生机,感受到父爱并解开心结以后,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宣言,成功救下了陈塘关百姓,他们对哪吒的偏见也逐渐开始松动。敖丙虽为“灵珠之子”,却因妖族身份受到与哪吒相似的偏见,另外其父东海龙王以全身最为坚硬的鳞甲编织成万龙甲,将带领龙族走出泥潭的希望寄托于敖丙,所以在遇见哪吒,二人成为朋友前,笑容不曾在敖丙脸上出现,最后是哪吒用“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喊醒了敖丙,使哪吒在经历原始天尊降下的天雷时,得到敖丙的舍命相救。总而言之,哪吒并没有因为魔丸而大开杀戒,敖丙虽为妖族却也与“心狠手辣”的刻板印象相去甚远,全片反抗天命和打破成见的主题在影片结尾体现的淋漓尽致,哪吒与敖丙也实现了“成长”的一跃。

3.3. 隐藏的文化寓意

潘氏图像学的第三阶段是扩大视野,调动庞大的知识储备分析,来探究艺术作品内“主题”的外延,这十分依赖于研究者的知识积累。电影《魔童降世》的故事母本源自小说《封神演义》,而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经常使用“莲花”来表现高雅秀丽的外表与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种美好意象的能指,例如小说中“莲花转生”的情节使莲花成为贯穿哪吒蜕变的关键符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哪吒的象征,导演饺子同样抓住这一“莲花”母题,从马褂前后的莲花图案、电影主题曲提及的莲花比喻,再到哪吒成长节点的莲花形象,“莲花”被导演饺子赋予了更多意涵,它不再只是高洁善良品质的指称,还可以“是自由逍遥,是接纳世界,是反抗命运,是生命每一次努力的证明” [6]。

提及“反抗命运”,作为母本的小说与新编电影都向受众传递出一种“抗争”的精神,但因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传统故事中,哪吒通过“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方式,鲜明地反抗父权,以对抗传统礼教和宗法制度,进而逃脱封建礼乐的束缚 [7]。在《魔童降世》情节里,导演对传统故事进行了改编,哪吒父母不再站在哪吒的对立面,选择相信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更好的人,影片由对抗父权转为歌颂亲情,让亲情成为了哪吒觉醒的钥匙,哪吒向天大声呼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对身份偏见的鲜明抵抗。

更深一步观看,“宿命”与反“宿命”是传统故事与现代改编最为明显的区隔。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哪吒误伤敖丙,其师傅太乙真人为哪吒辩护时说“虽然哪吒无知,误伤敖丙,但这是天数”,“天数已定,怎能躲避”,体现以“天数”为代表的宿命论,这是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7],而在电影《魔童降世》里“宿命”体现为敖丙的父亲东海龙王为了让儿子永远逃离海底监牢,指使申公豹把魔丸“狸猫换太子”以期拯救龙族,以及作为受害者的哪吒若屈服于现实,向魔丸低头,迎来的结局只有毁灭。然而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以及喊话敖丙“你是谁只有自己说了才算”,使敖丙因友情被救赎,不仅直接表明与命运抗争的反宿命论,体现不轻言放弃的新青年时代精神,而且相比于传统社会的宿命论,与命运抗争更符合当今主流的价值取向,顽强不屈地反抗宿命也更被现代社会所推崇。

4. 结语

本文基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分析过程,以中国3D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分析对象,结合笔者的实际观看体验,从最直接的画面色彩与影片剧情去挖掘与探索电影的主题,可以看到电影《魔童降世》选择性对中国传统故事和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除此之外,影片里还有许多看似“颠覆”的设定都包含导演的良苦用心,经过导演的反复研究和确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与电影剧情、历史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最终电影获得了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在中国电影市场取得骄人的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上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文章引用

付劲涛. 图像学视野下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研究
A Study of the Film “Ne Zha: I Am the Desti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conology[J]. 新闻传播科学, 2022, 10(04): 180-184. https://doi.org/10.12677/JC.2022.104029

参考文献

  1. 1. 贾林铭. 优秀传统文化在动画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创新应用[N]. 中国电影报, 2022-07-27(011).

  2. 2. 王潇霄. 图像学视角下电影分镜的艺术底蕴——以电影《大鱼海棠》为例[J]. 戏剧之家, 2018(27): 94-95.

  3. 3. 孙琳. 论潘诺夫斯基的“电影图像学”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2(7): 14-22.

  4. 4. 成容. 跨媒介叙事下哪吒形象的比较——以小说《封神演义》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 大众文艺, 2022(13): 21-23.

  5. 5. 杨晓梅, 陈宝琳. 中国神话形象重塑性传播特点探析——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 汉字文化, 2021(S2): 58-59. https://doi.org/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1.s2.023

  6. 6. 李孟洋. 传承与重构: 当代动漫电影对神话经典的再诠释——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 今古文创, 2022(43): 101-103. https://doi.org/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43.032

  7. 7. 奉丽群. 论国产动画电影对中国神话的现代性重构——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为例[J]. 新闻知识, 2021(12): 62-6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