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0  No. 02 ( 2022 ), Article ID: 48574 , 4 pages
10.12677/CES.2022.102043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

田静波,贲亚琍,冉秦琴

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22年1月4日;录用日期:2022年2月3日;发布日期:2022年2月10日

摘要

新医科建设给高等护理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通过对修订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建设性意见,探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分析在新医科建设中,建设创新型学习环境、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用好“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等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紧跟新医科建设,以“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医学新理念为指导,对接新时代护理岗位需求,探讨构建护理新型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创新学习上、教师在创新教学上取得双赢。构建系统完善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新医科建设,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An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cal Science

Jingbo Tian, Yali Ben, Qinqin Ran

School of Medicine,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Jan. 4th, 2022; accepted: Feb. 3rd, 2022; published: Feb. 10th, 2022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cal science has brought new changes to higher nursing education. We discuss the training mode of nursing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medical science comstruction by revising the training plan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and adjust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nursing majo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we will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cal science, build an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Internet+” online education platform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Closely follow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cal science and using data analysis, 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 innovative learning and in innovative teaching, respective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by building a systematic and perfect training system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arrying ou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Keywords:Construction of New Medical Science, Nurs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bility to Innovate, Training Model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新医科建设时代护理教育的焦点将发生变移,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创新性学习模型,基于数据学习与评价快速兴起,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彰显时代的特征。实践创新能力是指能力与素质、创新与创造、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多个概念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理论上的重构 [1]。步入新医科建设时代,高等学校护理专业理应将实践创新能力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2. 步入新医科建设时代,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2.1. 新医科建设时代确立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伴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的转变,全球化背景下疾病谱和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也发生了转变。新医科建设给护理教育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为了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对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首先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着力培养能够适应新时期护理事业发展,具有“三全”思维,胜任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2.2. 新医科建设时代修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建议

新医科建设时代,各大医院先后实施数据信息化管理,与新医科建设相关的各种高新技术要求护理专业人才在功能角色上更加丰富,面对领域更加宽广,这就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要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和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新医科背景下护理专业“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特点。

新医科建设时代,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变化,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新医科建设就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基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就要从根本上转变“重疾病、轻预防”、“重操作、轻素养”、“重模仿、轻创新”等观念,以“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医学新理念为指导,对接新时代护理岗位需求,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构建护理与人文、信息技术交叉,与康复、预防保健等相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促进健康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新医科建设时代,社会在发展,健康观念、医学模式在改变。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医生和护士,他们的工作对象虽然相同,但研究内容不同,所涉及的知识结构、种类和关心角度都不尽相同,无法互相替代。护理需要医学、环境、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科研、教育、管理等综合知识,尤其需要应用更多的人文科学知识来为病人服务,更加关注患者、家属及他们的社会背景,践行护理人文关怀。所以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学位课程、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设置除了更加突出护理文化的课程(人际交往与沟通、护理美学、社会学,护理礼仪、伦理学,心理学,跨文化护理学、应用文写作、音乐鉴赏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护士法、护理专业英语)外,还要设置与新医科建设中的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及管理、分析及应用,检索、可视化、安全等相关的课程,尤其是增大专业选修课门数及比例,满足不同学生的创新需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创新学习时间,增加自主选课学习机会,实现新医科建设时代每个学生的课程都不完全相同,留给学生更大的创新学习的空间,使护理教育更智慧,学生定制课程成为常态,以适应新医科建设时代护理教育变革的需求。另外培养计划中修订中还要注重对毕业论文的设计、创新及学分的要求,教师通过批阅学生撰写的论文,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的能力。

3. 步入新医科建设时代,发挥新医科建设优势,建设创新性学习环境

新医科建设时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推动卫生健康行业形成新业态。智能化及新技术对医学教育提出新要求,正在改变医学教育生态。临床诊疗、医疗装备、新药研发、临床技术与决策等呈现出数据化、精准化、智能化的特征,这就要求新一代医学工作者必须适应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新要求。全球化、网络化的知识学习平台,又使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多样化变化。因此,要将最本质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校园中就要建设创新性学习环境,从软、硬件各方面突出对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创新性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快速提升创新能力 [2]。

创新素质教育的课堂,以竞赛为龙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从竞赛中获得创新灵感。。坚持举办校内创新比赛,进行赛前讲座辅导、介绍参赛获奖经验、制定参赛作品的申报标准、明确参加比赛的具体要求。丰富创新活动项目和内容包括技能操作、案例剖析、情景剧展示护理人文关怀、临床数据处理(新医科建设时代与传统护理程序的比较)、角色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完成一个护理场景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使国家、省、市、学校、学院等各级各类竞赛成为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教师首先要了解新医科建设的概念、发展和应用以及在护理领域的需求和影响,灵活改变课程考核方式,把学生能力素质纳入测评范畴,力争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研究、讨论和讲解实践创新设计方案,独立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精神、实践动手和独立工作能力,又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3]。学生可以以实际操作、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调研报告、专利、课件、科技发明制作等多种作品形式作为成果获得创新学分。注重学生“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知识的运用以及整体护理实践能力的考核,尤其是学生在护理实践活动中的语言表达和沟通合作、观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评定 [4]。

实施大学生助教、助研计划,扶持学生科研实践新课题。在新医科建设时代,创新日益成为主动学习和实践学习的代名词。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之中,如翻转课堂,制作PPT,上讲台,互批、互留作业。支持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制作和创造的方式进行学习,逐步终止学生作为现成课程内容的消费者的学习方式,构建创新型学习环境。

4. 步入新医科建设时代,用好“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优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渠道

步入新医科建设时代,师生均可以在网络空间里表达思想,可以利用“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寻找并拥有专业分享。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结合理论介绍一些护理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待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学生,与学生进行分享与交流,变课堂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这些平台打破了传统课堂形态,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学校、教师。教师从不同的学生群体中得到更多的反馈与提升,学生通过教师的专业分享,获得事半功倍的知识量,从中汲取利于自己专业发展的知识并提高创新能力 [6]。

新医科建设时代,教师要时刻保持对开放资源的关注度,形成对信息再利用的敏锐意识。在考试方法上,教师通过对文字库、图片库、教案库的收集,重新释放资源的力量并加以创新,让细节感染学生。改变过去着重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医科建设时代,教师要学会高效运用移动应用程序,拓展重新设计教学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有些护理课程内容游戏化,让学生置身一个护理游戏场景,不同的知识点融入游戏,闯关、协作、互动等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创新学习效果 [7]。越来越丰富的移动程序拓展了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的能力,如护理课程中,很多操作,尤其有关人文关怀的学习,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体验。这样既提升了教师获取创新资源、辅助教师讲解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学习创新活动的能力,实乃一举多得。

5. 小结

新医科建设时代,创新学习将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实践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学校、医院都在应用数据化管理,教师和学生、医生和护士都会与数据产生“化学反应”。教学与学习过程、医疗与护理过程的许多环节都会被新医科建设快速细致地分析。因此,对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显重要。探讨新医科建设时代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护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模式的转型,针对护理专业本科教育特点,大力开展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设计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创新性学习模型,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建立健全创新机制,高效利用“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 [8],是培养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基金项目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WHS20212047。

文章引用

田静波,贲亚琍,冉秦琴.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
An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cal Science[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02): 240-243.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2043

参考文献

  1. 1. 盖逸馨, 段美东. 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J]. 华人时刊(下旬刊), 2015(2): 127-129.

  2. 2. 杨光英.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37(22): 10-11.

  3. 3.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34号[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2020-09-23.

  4. 4. 刘杨, 李宝琴. 新医科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变革与探索[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27): 193-196.

  5. 5. 李莉. 大健康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优化探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6): 120-122.

  6. 6. 姚凤祯, 王贺, 于钦明. “健康中国”战略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 30(6): 1479-1481.

  7. 7. 尚丽丽.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 31(10): 1078-1081.

  8. 8. 以“医学+”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N]. 光明日报, 2020-04-22(0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