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9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5205 , 5 pages
10.12677/design.2024.92247

双碳视域下乡土建筑的生态美学探析

付金鑫,张思悦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收稿日期:2024年2月28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19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24日

摘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乡土建筑是乡土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中华文脉延续起显著作用。文章结合生态美学观对乡土建筑进行梳理,探讨两者结合可能性,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得出符合生态美学观的乡土建筑设计原则,旨在对双碳战略背景下的乡土建筑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生态美学,乡土建筑,双碳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ual Carbon

Jinxin Fu, Siyue Zhang

School of Ar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Feb. 28th, 2024; accepted: Mar. 19th, 2024; published: Apr. 24th, 2024

ABSTRACT

Achieving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 is a solemn commitment to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s a key component of vernacular culture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ontinu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the two, expounds it in combination with actual cases, and obtains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aiming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ual carbon strategy.

Keywords:Ecological Aesthetic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Double Carb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双碳战略是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2021年10月2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1] 碳达峰与碳中和意味着绿色低碳及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达成人、自然与人居空间三者之间的无缝整合,其过程是动态的、生态的。生态美学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以人为本”的绝对化思想,而是从以人类为中心转换到以人类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共同体为中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然转变,生态美学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并重新构造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乡土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其建造与当地生态环境及文化脉络相联系,并使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当地材料建造的,与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及经济相互协调的乡村建筑。正是两者存在的共性,是乡土建筑的发展与生态审美之间沟通的桥梁之基础。为进一步实现符合生态审美的乡土建筑建设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2. 生态美学与乡土建筑结合的可能性

生态学是对自然界中生物成分及其非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其在我们进行设计、制造、使用和再利用等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否认的核心作用。生态美学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 [2] 。曾繁仁结合大卫·雷·格里芬及马丁·海德格尔等人观点,将当代生态美学概念范畴定义为“生态论的存在观”、“四方游戏说”、“诗意的栖居”、“场所意识”等七方面,打破旧有的“人类中心论”观念,致力推动当今人类与生态环境友好发展型美学观念。乡土建筑作为建筑类型中的一种,是结合当地不同乡土文化及生态环境由居民自行设计建造的生活空间,具有本土化、非专业化、自发性、传统性、反映民族或地域文化的特点 [3] 。根据生态美学和乡土建筑在观念和定义上的共性,两者之间存有产生关系的概率,并体现在以下三点:一,在参与性方面,伯林特“首先,无利害的美学理论对建筑来说是不够的,需要一种我所谓的参与美学” [4] 。这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分美学理论,生态系统在人类出现之前便已存在,人类需要与自然进行适应性互动。麦克哈格在描述当地修建住宅的过程中指出只要人们对大自然的发展历程、材质与类型都十分熟悉,便可创建出适用于此地的房屋,这种住宅能适应时代进步和人们的需求,富有表现力与耐久性 [5] 。通过人和自然生态的相互参与实现当地乡村建筑与所在环境的和谐共存。二,生态性方面,大卫·雷·格里芬在《和平与后现代范式》一文中指出“现代范式对世界和平带来各种消极后果的第四个特征是它的非生态论的存在观”,既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续丰富,亦为当今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提供理论依据 [6] 。乡土建筑有别于城市化建筑,其趋于内向型,自出现以来往往便可实现自给自足。在规划方面迎合场地,适应地域特征充分与环境融合,用材,选地,取之自然,适应自然,回归自然。三,情感性方面。海德格尔通过对荷尔德林的诗解读,针对当时错误的“技术的栖居”提出“诗意地栖居”这一重要生态美学观,让人类能够美好的与大地生活共存 [7] 。而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无论是单纯性的掠夺,或双方适应性共生都会出现情感的表现。乡土建筑生于乡土环境,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生活于乡土环境中的人们由于宗法制度、封建理制、血缘关系等原因与建筑一同沉淀和传承着当地记忆,诉说着当地情感。综合上述三点,得出将生态美学与乡土建筑相结合是合理且可行的。

3. 乡土建筑的生态美学内涵

城市化“千城一面”的情况侵蚀到农村发展,致使农村原始自然生态环境急速丧失,传统乡土建筑发展更趋向“如何为乡村经济创收如何来”的情况,大批乡土建筑为迎合经济发展出现与之本质相违背的不合理建设。如济南朱家裕村传统村落,大批乡土建筑在成为大众化旅游景点的同时,其文化、生态环境及原始乡土建筑材料等也正经历不同程度流失与损坏。双碳战略下的乡土建筑生态美学营造不再以单纯的经济观点角度出发,只考虑如何经济带动乡村发展,而以生态审美观为主,贴合当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基调,对之前乡土建筑观念进行反思,思想焦点不应只驻留在处理经济与建筑及文化的紧张关系中,而应顺应时代,聚焦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生态问题中。乡土建筑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突出乡土建筑整体性的美学观念,以生态学为基础,扩宽了乡土建筑研究内容,由单纯的“人类中心论”,片面强调经济创收带动乡村发展,转变为人、人造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三者和谐共存局面。生态美学观念下的乡土建筑在原乡土建筑地域性、人文性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再改进,从“共生”的角度感知人与自然无缝整合所产生的乡土建筑的美。这使得乡土建筑生态美学具有记忆性与互动性。

3.1. 记忆性乡土建筑美学

“我们把这个使用具得以相互联属的‘何所往’称为场所”,在海德格尔看来,“场所”是与人生活紧密相联系的事物的相对状况 [8]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熟人社会”的概念 [9] 。指出生活于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对周围的人是熟知的,对物也是熟悉的。由此会产生诸多记忆,对人对物的记忆在具备情感的人的平常生活中被提及,生活于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长久的生活在同一个场地环境,彼此产生共同的记忆,唤醒他们此种记忆的方法是营造生态美学中的场所意识。通过对乡土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将凭借听觉视觉等器官所体现的传统的审美转为触觉知觉等接触的感受器也在审美过程当中起作用的新的生态审美。从而使得乡土建筑因为场所的塑造重新具备属于本地的乡土记忆。

3.2. 互动性乡土建筑美学

在物理学关于熵的叙述中,一个完全封闭的孤立的系统中,其任一一种不间断状态,都会随时间的流失而不可避免的持续减少。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向着平衡完整方向发展,在这种平衡状态维持过程中,一切不相等的因素都可能会消失。生态美学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美学思想,主张人类走进自然,与自然互动。笔者认为,人类从自开始便未超出自然,人类诞生后的首要任务一是需要食物、二便是寻求遮挡风雨的庇护之所,从起初人类与自然便紧紧相联系。自始至终乡土建筑的发展并不是人类凭借一己之力所完成的成果,其是人与自然系统不断认识不断相互促进的结果。所以真正的美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如对于当地自然材料、地域环境足够了解和熟悉的人,建造出适合当地整体要求的建筑,并且建筑材料取之自然,回归自然,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

4. 乡土建筑的生态美学营造原则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使乡土建筑保持其自身存在状态,通过现代技术及理念实现生态审美的表达和适宜的居住功能,是生态美学观下的乡土建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前文对于乡土建筑生态美学内涵的阐释,乡土建筑作为乡土环境中所生成之物,笔者将从乡土建筑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统一,乡土建筑材料及乡土建筑文化三方面出发,结合实例对乡土建筑的生态美学营造原则进行阐释。以构建乡土建筑之生态审美。

4.1. 乡土建筑的有机之美

处于天然环境下的乡土建筑有机的与周边生态进行融洽互动,达成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禹王根据水的流向确定疏通开凿的位置,从而“疏胜于堵”,造福于民。根据土质条件,地势高低开垦种植,使得庄稼得以适宜的生存下去。人作为建筑的生产者,明确其自身与建筑所处空间环境的关系,主动适应环境,才能打造出符合生态审美的适应性住宅。如葛如亮在设计习习山庄时,因山就势,因地制宜,保持原有的山石结构,对建筑二层的楼板支撑作用,并将清风洞的凉风通过设计引入建筑体内,使得建筑整体内部温度可以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对应习习的“习习凉风”之意。山庄内院落、窗洞的设计体现出传递出传统乡土气息,更包含着建筑与整体周围生态环境的无缝融合。其美学价值与周围的自然一同被体现,具有生态美感。再如李晓东设计的篱苑书屋强调了生态美学的完整性,将人造空间与大自然共同凝结成统一的物体,秉持建筑于自然中生长的理念,采用当地乡土材料柴禾秆,做到不损坏自然,最终回归自然,塑造生态系统与建筑及人三者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感。

4.2. 乡土建筑的材料之美

杨经文在《设计拯救地球》中所提到的生物整合的概念,指出自然界中的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物质和系统相互结合过程中,不仅是需要达到一种无缝整合,在材料上亦要创造出在物质解体后不会对生命体造成伤害的植入物 [10] 。国内以往的传统乡土建筑在获取材料过程中会采用毁坏土地的方式烧制土烧砖,导致建筑自身与周围环境不再平衡,造成环境受损。生态美学观的介入,使得乡土建筑材料朝向生态的、绿色的、环保的方向发展。路易斯·康曾说过去表达就是去驱动,如果想要做出某些效果,就必须跟自然商量,将建筑与生态之间建立联系的物质载体之一便是材料。如刘家琨根据民间建造方法所学习到的再生砖与大孔砖的新的使用方法。不仅应用于乡土建筑中,在商业建筑中也可实现乡土材料的新生。再生砖的内部结构由于断砖的制造方法显露出来,在材料基础本身增加了别样的美。大孔砖不但用于屋面绿化种植为其提供方便,并且将孔朝外打造良好通风条件。

4.3. 乡土建筑的文化之美

人们需要一种文化记忆指引来到达家园。如雨果所说“没有哪一段历史文化不被建筑写在石头上”,而文化的产生得益于人类的出现与人们的参与性活动,这使文化成为乡土建筑审美的另一角度。农村居民大量进城工作,或脱离原先自己的乡村生活范围,进入新的集体式规划小区,使得原先的乡土生活方式产生变化,其中原因便是对乡村底蕴深厚的“文化”元素的忽视。对文化消失的漠视,使得乡土建筑与人的距离变远,缺失了熟悉感。乡土建筑的营建是包含了文化元素,一片地域内有着相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通过情感的交融形成该地独有的文化精神。乡土建筑成为乡土文化中血缘关系、封建礼制、宗法制度等非物质成分的特殊承载物体。乡村历史悠久长河中所诞生的不断发展的文化依托建筑实体得以表现,并提取转译,重新阐释利用于建筑及周围环境的审美设计当中。使生活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形成对文化的传播推广,同时乡土建筑不断结合当地乡土文化进行改良,促进文化审美与乡土的整体联系。如在水石设计对奉贤李窑村的改造设计中,迎合该村落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蕴藏在该村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此后引入新兴产业,将农、商、文、旅结合在一起,多业态组合、支撑,促使新的生态文化审美,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真正做到一村一特色。

5. 结语

乡土建筑作为人类与自然相互适应后诞生的产物,既具备人与建筑之间的文化维度,也蕴含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的自然属性。生态美学关注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性,及个体与周围生存环境的内在完整性,乡土建筑之生态审美意识通过人类切实的实践行为得以具体呈现,使得主客体观念模糊化从而达到平衡的审美状态。在乡土建筑中进一步体现文化、材料、与自然共生等观念,将产生出新的美学价值。站在生态美学视角思考双碳战略下的乡土建筑发展,可以更加深入地扩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章引用

付金鑫,张思悦. 双碳视域下乡土建筑的生态美学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s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ual Carbon[J]. 设计, 2024, 09(02): 570-574.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2247

参考文献

  1.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C]. 中国企业改革发展2021蓝皮书. 2021: 451-456.

  2. 2. 曾繁仁.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 文学评论, 2005(4): 48-55.

  3. 3. 保罗·奥立佛. 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

  4. 4. 阿诺德·伯林特: 环境美学[M]. 张敏, 译. 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6.

  5. 5. 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6. 6. 大卫·雷·格里芬. 后现代精神[M]. 王成兵,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7. 7. 海德格尔.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 孙周兴,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8. 8.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陈嘉映, 王庆节, 译. 上海: 三联书店, 1987.

  9. 9.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5.

  10. 10. 杨经文. 设计拯救地球[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