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1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0845 , 7 pages
10.12677/ASS.2022.114208

以红船精神引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 三重逻辑

徐跃辉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22年2月22日;录用日期:2022年4月21日;发布日期:2022年4月28日

摘要

红船精神是建党精神谱系之首、革命精神之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红船精神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理论上高度契合、在逻辑上相互贯通,主要体现在历史使命一致性、价值导向同一性、文化渊源同根性、目标主体重合性。新时代,以红船精神引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三重逻辑。即:以开拓创新意识为依托的方法逻辑,以奋进实干精神为引领的实践逻辑,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主体逻辑。

关键词

红船精神,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三重逻辑

The Triple Logic of Leading the Second Centennial Goal with the Red Boat Spirit

Yuehui Xu

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Feb. 22nd, 2022; accepted: Apr. 21st, 2022; published: Apr. 28th, 2022

ABSTRACT

Red Boat spirit is the first in the pedigree of Party building spirit and the source of revolutionary spirit,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red boat spirit and the second Centennial goal are highly consistent in theory and logical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nsistency of historical mission, the identity of value orientation, the identity of cultural origin and the coincidence of target subjects. Leading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spirit of logic and the third year of struggle, that is: the method logic based on the consciousness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he practical logic led by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and the subject logic centered on “real people”.

Keywords:Red Boat Spirit, The Second Centennial Goal, Triple Logic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 红船精神作为建党精神谱系之首,是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展示,在引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进入新阶段、迈向新征程。如何在当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间的转型升级,是党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必然面对的价值选择。

2. 耦合:红船精神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逻辑

红船精神作为建党精神谱系之首,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动力,注定要引领完成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 [2]。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继续成功的前进方向、发展目标的总体规划。红船精神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两者在历史使命、价值导向、文化渊源、目标主体上耦合相连、一脉相承。

2.1. 历史使命的一致性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首次表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定为自己的行动纲领,义无反顾担负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详尽阐述了未来发展目标,是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阐述,是新征程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明灯。我们应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为引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事实证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弘扬红船精神的内在追求,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使命任务,两者历史使命具有一致性。

2.2. 价值导向的同一性

红船精神的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坚持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红船精神是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树立的价值理念,更是我们新时代红船精神重要的价值导向与本质特征。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人民实践活动中来,到指导人民实践活动中去,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当代价值遵循。红船精神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都强调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都是为中华民族前途奋斗的家国情怀的彰显。弘扬红船精神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价值导向具有同一性,能够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与精神力量。

2.3. 文化渊源的同根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为强大的文化根基。红船精神带有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所积累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准则的深刻印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缩影。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阶段性目标与规划,其制定和提出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它所具有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求真务实的理论内涵、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汲取。红船精神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文化底蕴上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底蕴色彩和价值内涵。

2.4. 目标主体上的重合性

古语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年红船能航行至今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广大人民群众是红船精神的目标主体,红船精神的三大内涵均围绕人民群众而展开。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党领导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代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突出贡献。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主体,更是完成这个目标的实践主体。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围绕人民现实生存而展开,在解决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中得以实现。只有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才不会偏离方向,误入迷途。红船精神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目标上具有重合性,均是围绕广大人民群众而展开。

3. 溯源:红船精神三大逻辑的历史渊源

红船精神的本质要义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3],三大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分别对应体现了方法、实践和主体三大逻辑。

3.1. 方法逻辑:勇于革命、不断创新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对早期党员群体在革命探索实践过程中勇于革命、不断创新精神品质的提炼升华 [4]。他们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在探索中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最早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并成立工会。在他们一次次探索实践中,找到了科学理论的指引,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的成立也标志着早期党员群体最先领导广大群众走上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此后,党员群体在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的革命、建设首创性的措施,中国民主革命发展迈向了绝无仅有的新阶段。这一系列探索可谓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前行方向,体现了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开创性,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事业独一无二的创举。勇于革命、不断创新的方法逻辑正是对早期党员群体身上这种敢为人先、与时俱进高尚品格的概括总结。

回顾百年峥嵘岁月,正是凭借着这股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压迫并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带领百姓迈向了改革开放新时代。在勇于革命、不断创新的方法逻辑的引导指示下,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方法逻辑启示我们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争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引领者与创造者。

3.2. 实践逻辑:脚踏实地、接续奋斗

红船精神所蕴藏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对早期共产党员群体追求革命真理、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接续奋斗精神状态的概括升华。“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5] 在国家危亡时刻,早期党员群体不拘泥封建教条束缚,而是选择不知疲惫地探索革命真理,以求进步。在思想转型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中国革命领导力量——坚持和坚信无产阶级的领导;在与非马克思主义者三次论战中,他们明确了人生目标——为解放劳苦大众、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他们收获了可贵的精神品质——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接续不断地向人生最高理想迈进。脚踏实地、接续奋斗的实践逻辑正是对早期党员群体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维护马克思主义真理精神品质的凝练升华。

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断奋斗和脚踏实地的猛劲,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推行了改革开放、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奋斗精神蕴含了脚踏实地、接续奋斗的实践逻辑,正因为有一批批这样百折不挠、扎实肯干的奋斗者,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有机会接续完成。方法逻辑启示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鼓足干劲、脚踏实地,接续奋斗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3.3. 主体逻辑:以人为本、为民服务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是对早期共产党员群体建党实践活动中以人为本、无私付出优良品质的提炼升华。可以说,在当时一穷二白、封建落后的中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早期共产党员群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以陈望道、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党员,他们舍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为共产主义事业隐姓埋名而奉献一生。在实际的建党过程中,早期党员群体始终选择把维护和实现无产阶级利益放在一切工作首位,敢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奉献一切,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崇高信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主体逻辑正是对早期党员群体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坚定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崇高品质的提炼总结。

从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毛泽东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邓小平提出的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再到习近平所讲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6] 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秉持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群众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主体逻辑启示我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波澜壮阔的历程中,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上,密切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4. 实践:红船精神引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重逻辑

从方法论层面上讲,红船精神蕴含方法、实践、主体三大逻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动力导向。新时代,红船精神的三大逻辑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具体的价值导向和方法指引。

4.1. 方法逻辑:以开拓创新意识为依托的谋篇布局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7] 要想改变世界,必然要有开拓创新、敢拼敢闯的精神品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进入新的历史节点对改变旧貌、焕发新颜的时代宣告,要想顺利完成“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间的转型升级,我们需要勇于革命、不断创新方法逻辑的指引。

4.1.1. 除旧布新,制定新行动指南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在浙江南湖一艘红船上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将来建党工作的具体安排,其中包括建党纲领以及目前工作任务等,还选举产生了以陈独秀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机关。回顾红船会议召开过程,不难发现它是一次有组织有目标有规划的会议,先后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为其后建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与理论指南。迈入百年新征程,我们需制定一份崭新、科学的行动指南,规划落实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去年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我们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开创性提出了百年新征程的新目标、新举措,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新方向、提供新引擎。该份《建议》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布局指挥起草制定,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纲领性文件,更是今后多年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科学指南。

4.1.2. 弃旧图新,坚持新战略布局

党的一大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纲领指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标、发展方向等,但它在很多方面直接引用了共产国际纲领的内容,是一个不完整、不全面的纲领。1922年,共产党派代表出席了国共一大,从而接触到了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随后召开的中共二大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明确指出“帝国主义的列强在八十年侵略中国时期之内,中国已是事实上变成他们共同的殖民地了。” [8] 由此可见,党的纲领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而形成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其形成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初步提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巩固完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四个全面”第一个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常态的创新之举,是我们顺利完成两个百年目标之间更新换代、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我们务必要坚持好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1.3. 破旧立新,坚持新发展理念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当时中国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知识分子指引了新的方向,我国民主革命道路有了新的理念指导—马克思主义。1919年10月,李大钊分别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七号、第八号上刊登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该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内容与三个理论基础,是我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该文章的影响下,一大批爱国青年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正确不正确,先进不先进,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全文贯穿一条清晰主线——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五大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其中我们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放在了第一位,这是党在编制五年规划建议以来首次将创新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我们应当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将其贯穿到未来规划发展全方位和全领域。

4.2. 实践逻辑:以奋进实干精神为引领的发展道路

恩格斯曾说,“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7] 他立足于实践批判了唯心主义者怀疑和否定人认识世界可能性的错误观点,从而指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要想发挥好红船精神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力导向作用,我们需要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实践逻辑的指导。

4.2.1. 与“世”俱进,搭建合作共赢国际关系

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是共产党与国际共产主义首次成功合作的典范,为了召开这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作了很多工作。1921年,马林在上海与李达、李汉俊等取得了联系,经过沟通协调,马林建议早期共产党员应尽快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此外,来自莫斯科的维金斯基还秘密在上海组织成立早期共产主义小组,为一大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积极推动了二大的召开 [8]。由此可见,从建党之初开始,我党就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交流。进入新时代,我党应继续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为载体,秉持合作共赢、与“世”俱进的外交理念,与多国建立友好伙伴关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选择,更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朝着公平正义方向发展的正义之举。

4.2.2. 立足国情,主动谋划筑牢经济基础

1919年,李大钊在掌握工人群众实际生活情况后提到:“换一句话说,就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 [9] 此时的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共产党员意识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开始组织成立产业工会,调动广大工人群众通过暴力革命来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谋划筑牢无产阶级自身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门槛,谋划好经济基础尤为重要。建党百年来,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蜕变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进入十四五规划新时期,我们应坚持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强基固本,谋划筑牢经济基础。

4.2.3. 审时度势,推动“两个大局”良性互动

红船会议是在遭受到了法租界搜查之后被迫转移到南湖红船上中共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是以王会悟为主的早期革命群体在紧急情况之下的明智选择,该次转移保留住了中共一大重要与会成果,体现了早期共产党员群体审时度势、锲而不舍地接续奋斗的崇高品质。总书记曾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决心和信心所在。我们应该理性、辩证看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精准把握世界格局、国际形势、外交关系的变化对我国发展的深远影响,强化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双联通、双循环,充分发挥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领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推动“两个大局”实现良好互动 [10]。

4.3. 主体逻辑: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是人民意志坚实的捍卫者、引领者和践行者。红船形象地描绘了党与人民的密切关系,人民是湖中之水,党便是水中之船。只有真正做到依水行舟,才可以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离不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主体逻辑的指引。

4.3.1. 走进人民,关照人民现实生存

1920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一文动员工人反对剥削、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陈独秀更是亲自深入到工人中进行调查研究,他曾会见织袜女工吴莲溪并帮助她们成立了织袜工会。在“南陈北李”号召下,一大批知识分子走出书房,走进工厂,与工人并肩战斗。早期建党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组织发动群众,就先得走进人民群众,了解百姓现实需求。建党百年以来,党在编制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之前,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基层,展开实地研究,掌握了解基层第一情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贫困县、贫困村实地考察,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带领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切实履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首个五年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走进人民、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制定新规划。

4.3.2. 组织人民,引领人民思想意识

早期共产党就一直注重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多次尝试带领人民追寻真理、解放思想。在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早期党员群体的一系列活动遭到了当时封建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恐慌,他们反对一切改变现状的革命运动。为引领人民思想、巩固革命成果,早期党员群体与非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问题与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展开了论战。通过这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的思想也进一步得以解放。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完成之际,我们应立足社会现实,抓住建党百年关键时间点,组织开展好一系列庆祝表彰活动以及党史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引导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走进共产党、热爱共产党,为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广泛群众基础。

4.3.3. 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中共一大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对工人的领导,注意在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中发展党员,在反对军阀官僚的斗争中,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在该决议的指引下,早期党员积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敢于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牺牲奉献一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风雨兼程,访贫问苦,实际调研了解群众生活需求。在新的历史阶段,要想满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我们需要在就业、教育、社保、税收、公共服务等方面同时发力,完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则需要建设比小康社会更加全面系统的社会,即美好社会。美好社会的建成同样需要我们党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11] 红船,从波澜壮阔的建党百年历程中驶来,是中国党建党精神谱系之首;红船,终驶向第二个一百年奋进新征程,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导向。当下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弘扬好以红船精神为首的建党精神,赓续党员精神血脉,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文章引用

徐跃辉. 以红船精神引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三重逻辑
The Triple Logic of Leading the Second Centennial Goal with the Red Boat Spirit[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04): 1529-153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4208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07-01日) [N]. 人民日报, 2021-07-02(002).

  2. 2. 刘建军. 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J]. 思想理论教育, 2021(8): 12-17. https://doi.org/10.16075/j.cnki.cn31-1220/g4.2021.08.002

  3. 3. 习近平. 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 人民日报, 2017-12-01(002).

  4. 4. 吕延勤, 赵金飞.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 红船精神[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7.

  5. 5. 毛泽东选集: 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514.

  6. 6.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8. 8.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央档案馆, 编.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 [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2: 67-77.

  9. 9. 李大钊. 再论问题和主义[N]. 每周评论, 1919-8(35).

  10. 10. 李开庆. 建党百年视域下红船精神的新时代价值[J].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21(3): 29-33.

  11. 11. 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讲话[N]. 人民日报, 2017-11-01(00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