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9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5206 , 7 pages
10.12677/design.2024.92248

地域场所精神下的人文景观特性研究

——以安徽宏村为例

翟婷婷1,祝 越2

1南京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4年2月28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19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24日

摘要

人与场所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定义和塑造的:人们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和改变场所,而这些场所又通过其物质和精神属性影响人们。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不同地域的独特环境和历史条件促成了其独有的场所精神,这种精神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精髓和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本文从地域场所精神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人、地域气候、建筑等要素共同塑造人文景观,并以安徽宏村为案例,深入分析了宏村的场所要素、历史演变及其体现的文化特性。宏村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通过人们的主动创造和互动,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从而突显了它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的场所精神。通过研究宏村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文景观的形成,本文旨在为宏村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城市场所精神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

宏村,场所精神,人文景观,徽文化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Landscapes under the Spirit of Local Places

—A Case Study of Hongcun, Anhui

Tingting Zhai1, Yue Zhu2

1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School of Design and Ar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Received: Feb. 28th, 2024; accepted: Mar. 19th, 2024; published: Apr. 24th, 2024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laces is mutually defining and shaping: people rely on their own subjective initiative to create and change places, while these places in turn affect people through their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ttributes. In specific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texts, the unique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regions have led to their unique spirit of place, which reflects the essence of the era’s culture and the core values of reg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irit of place, exploring how elements such as people, regional climate, and architecture collectively shape the human landscape, and uses the case of Hongcun Village in Anhui Province to deeply analyze the elements of plac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example of Hongcun Village shows how,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rough people’s active creation and interaction, a rich human landscape has been formed, thereby highlighting its unique spirit of place as a city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By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ongcun Village and the formation of its human landscape,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ongcun Village and offer new thought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pirit of place in other cities.

Keywords:Hongcun, Place Spirit, Humanistic Landscape, Hui Culture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接壤,但其往往会被周边城市的光芒所掩盖,通俗来说,就是存在感不高,然而这并不影响安徽的人文景观,它有着其他省份、城市无可取代的文化:徽文化,这是徽州最亮眼的人文景观,是几千年来古代徽州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是徽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浓缩了不同的时代背景,是徽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特有场地下形成的场所精神。

人类的诞生标志着文明的出现,人作用于地域环境,并依靠地域环境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场地之多样特征涵盖了自然要素如周边的水体、土壤等,人文遗迹如历史留存、社区纽带,以及象征性元素。这些特征在融合时,共同塑造了场所的独特精神,表现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身份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 。

2. 场所要素与宏村的人文景观

在深入剖析宏村的场所要素与安徽徽文化的交融之时,显而易见,宏村不仅仅因其地理坐标或自然风光而显赫,更因为人文与建筑的和谐统一而成为独一无二的场所。宏村,这一安徽省的象征性村落,不单纯是地理标注之地,实为徽文化历史积淀与建筑艺术精华的集中展现。每一建筑、每一巷道,都是徽州民众与这片土地互动共生的历史印记。

2.1. 地理与自然景观

黄山市,宏村的所在地,以其雄伟的自然景观和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而声名远扬。黄山,不仅仅是自然之美的代表,更是徽文化精神的体现。徽派建筑的特色,例如马头墙、小青瓦屋顶,不仅展现了徽州人对于美学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对于土地的深厚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这些建筑与村落布局的独特之处,既是对徽文化遗产的坚持,亦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及尊重。

2.2. 气候与农业

黄山市之地理与气候条件,赋予宏村及其周边地区以人文景观与农业发展的自然优势。四季分明的气候,适宜的温度与丰沛的降雨,促成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相处,共同铸就了宏村特有的场所精神。这种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不仅在徽派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也在村庄的规划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2.3. 建筑与文化传承

这种与水系环境相适应的独特营建策略,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度理解和尊重,也反映了徽州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如张晓尧 [2] 在其研究中指出,宏村的水系景观空间营建,经历了从自然水系的适应到人工水系的精心构建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塑造了宏村独特的场所精神,也为保护和活化现代传统聚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4. 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

此外,黄山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花岗岩等建筑材料的丰富储备,为徽派建筑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就地取材的便利,减少了人力与物力的消耗。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徽文化与建筑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宏村,作为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场所精神不仅源于其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更是历史长河中人文互动、文化传承与建筑艺术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使得宏村成为了不仅在安徽,乃至在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重要性。

3. 宏村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深度

宏村古称弘村,始于南宋,据传是黟县奇墅村汪彦济为避火灾举家迁移在雷岗山一带定居,便成为最早的宏村。在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尤其是商品经济的萌芽,徽商的崛起同样丰富了宏村的历史 [3] 。

3.1. 徽州文化与徽商的兴起

徽州又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 [4] ,程朱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升华以往的儒家学派,在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纳入其中,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原有儒家思想抽象化、真理化。这就使得人们对于道德伦观念的推崇,国人都有着安土重迁的思想,徽商们在外经商回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建设家乡安置土地,开田修路的同时,也推动了宏村的发展。

3.2. 建筑发展与文化繁荣

徽州一直彰显其地灵人杰的魅力,徽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徽派建筑的发展,徽商们衣锦还乡,以精致奢华的园林来彰显身份,在此地建设气势宏伟的祠堂以求光宗耀祖,或是设立贞洁牌坊来褒扬女性的坚贞,形式多样,因而建筑的类型也多样。建筑材料以砖、石为原料,主要结构仍旧是木构架。在满足功能的同时饰以装饰的作用,因而砖石雕刻精美绝伦,不仅能够体现工匠技艺高超,还反映出当时技术的成熟,社会经济的发达,从中可窥见当时社会的繁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3.3. 建筑布局与自然融合

宏村的建筑布局多依水而建,在平面上呈现一个“牛形”,人们与山水融为一体的自然生态观在今日也是十分值得推崇的。其中最具特色代表的马头墙在今日也经改造重建后保留。马头墙在古代的作用是隔绝火源,因我国古代建筑结构多以木构架为主,且以群居的形式,如果着火则会烧掉整个村镇,因而用青瓦白漆的马头墙来隔断火源,因而又称“封火墙”这大概也能佐证汪彦济因火灾而举家搬迁的故事。整个建筑颜色的选择仅仅以黑白灰三色为主,没有五彩斑斓的琉璃瓦,没有朱红刷漆的柱子,似乎与明清时期的主流建筑风格大不相同,但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下更能衬托其朴素而精致的建筑特色,加之局部饰以精美的雕刻并不抢眼,形式与功能并重的建筑设计则是设计的最高水平。

3.4. 现代发展与文化保护

时至今日,宏村依然以其高昂的姿态屹立于黄山之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宏村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繁荣,深受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所承载的哲学思想影响。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宏村的传统文化生活景观构成了威胁,改变了建筑的原有用途,影响了宏村的文化真实性。1982年黟县成立了对宏村的明清建筑有专门的管理和保护的文物管理所,并且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黟县市政府亦对宏村的维护采取相关措施。2003年3月,宏村镇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标志着宏村正式成为旅游城市。2013年12月,宏村镇政府组建了“宏村乡村客栈联盟”,以协会的形式来对宏村旅游进行统一宣传和营销,对旅游经营户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

4. 宏村的人文景观与文化实践

4.1. 自然与人文融合

宏村的人文景观,深受其壮丽自然景观的影响,黄山的自然风光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徽文化,也为宏村的“旅游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背景。这一切加强了宏村的地域精神,彰显了徽文化的持续发展和演变。宏村,作为徽州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历经千年,形成了自然肌理与徽州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独特风格,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外,宏村的优越自然条件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天然影视拍摄基地,受到众多国内外电影电视制作人及导演的青睐,著名影视剧如《卧虎藏龙》和《苏乞儿》在此取景,进一步加强了宏村的地域精神和文化影响力 [5] 。

4.2. 教育与艺术的互动

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宏村成为艺术家和学生写生的热门地点。各大高校艺术类的写生课和全国各地画家的涌入,促进了当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反映了徽州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承方式。通过提供画材和住宿服务,宏村居民不仅维持了生计,也留住了当地青壮年人口,为宏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宏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独特结合。

4.3. 宏村的民风民俗

徽州的地理优势和“天人合一”、“程朱理学”的哲学影响 [4] ,使宏村保留了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生活景观。汪氏家族的文化教育重视,以及南湖书院的建立,体现了徽州人重教育、重文化的传统。宏村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赛鸟、凤舞等,不仅丰富了村落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吸引游客和研究者的重要因素。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宏村的文化多样性,也反映了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为宏村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

4.4. 民间艺术与农耕文化

宏村的“三雕”艺术和农耕文化生活景观,体现了徽州工匠的巧夺天工和徽州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景观,不仅是宏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

4.5. 饮食文化和民间信仰

宏村的饮食文化和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徽州的土地和历史之中。本地商人大力推销黄山市的特产美食,让旅客能有宾至如归的感受。从宗族文化的视角看,宏村的家族观念和血缘亲情在现代社会面临挑战,而传统的宗族文化、民风民俗和信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系宏村的文化身份和社会结构具有关键意义。

5. 宏村的文化特性与未来展望

在探讨宏村的场地要素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徽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宏村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尤其彰显了三大特性:当地性、长久性以及前瞻性。这些特性是由宏村独特的场所精神所孕育的,为宏村的文化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参照和指导。

5.1. 当地性

宏村在徽州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赋予了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成为了村落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物质基础。这种自给自足的特性,让宏村在进行建筑改造或文化更新时,能够完全依赖本地资源,有效节约时间和成本 [6] 。

5.1.1. 物质资源的自给自足

利用本地的矿产和材料,如石料、木材,宏村不仅维持了建筑的传统特色,也展示了徽派建筑的艺术魅力,同时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1.2. 文化教育的重视

宏村对学生提供门票优惠,展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这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学习徽州的文化和建筑艺术。

5.1.3. 与外部资源的对比

与需要大量进口材料的园林相比,如加拿大的中山公园,宏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更加符合本土文化的发展。

这种依托本地资源和文化进行自我支撑的发展模式,不仅在物质上体现了宏村的独立性,更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上彰显了其自给自足的特性。这是宏村场所精神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它成为研究和探访重点的重要原因,保证了宏村文化的原汁原味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5.2. 长久性

宏村,这一徽州地区的文化瑰宝,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里,文化的长久性不仅体现在古老建筑的砖石之间,更活跃在村落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7] 。

5.2.1. 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在宏村的入口处,固定的书摊和每日更新的报纸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书摊不仅售卖关于徽州历史、文化的书籍,而且通过每天提供最新的报纸,让游客们能够即时了解到宏村乃至整个徽州地区的文化动态和社会发展。这种做法让宏村的文化传承变得更加生动和实在,也架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5.2.2. 敬仰与好奇的文化体验

通过这样的方式,游客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宏村的文化和历史,还能感受到徽州人民生活的现实脉动。这种深入浅出的文化展示,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够对宏村及其背后的徽州文化产生敬仰之情和好奇之心。它使得文化的长久性得以跨越时间的界限,让宏村的文化遗产和精神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尊重。

5.2.3. 文化的珍视与维护

宏村的长久性,根植于每一位居民和游客对这片土地文化的珍视与维护。这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行动,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响,更是向未来的一份承诺。宏村通过这样的文化实践,展示了其独特的场所精神,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历史文化教育场所,让长久的文化得以在这里代代相传,成为宏村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和精神标识。

5.3. 前瞻性

宏村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不仅深深植根于过去的丰富文化土壤中,也展望着未来的无限可能。这种独特的前瞻性体现在宏村对文化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持续追求中,确保了其文化遗产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仍然发挥着活跃的作用。

5.3.1. 积极适应时代变迁

宏村的发展策略明智地平衡了保持传统魅力与适应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传统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对徽州文化的现代诠释,宏村不断增强其文化和社会实践的时代相关性。这种策略使得宏村能够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开放于新的思想和技术,从而让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焕发新生。

5.3.2. 为未来铺路

宏村的前瞻性不仅仅局限于文化领域,也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进旅游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宏村正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础。这种对未来的深思熟虑,确保了宏村在面对未来挑战时的韧性和活力,使其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光发热。

5.3.3. 明确的未来愿景

宏村的发展展现了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明确声明。这种前瞻性思维是宏村场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着宏村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和实践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宏村的这种态度和做法,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持续发展,也为其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宏村的前瞻性使其成为了一个既尊重历史又面向未来的典范。

6. 总结

通过深入分析宏村的场所精神与人文景观特性,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地域场所精神下的人文景观研究,也在实践层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宏村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村落,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展示了地域环境、历史演进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本研究通过对宏村人文景观的系统梳理和深度剖析,明确了地域场所精神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理解和保护其他具有独特场所精神的地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地域场所精神与人文景观特性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跨地域的比较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人文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共性与差异性。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地域场所精神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最后,加强地域场所精神与人文景观保护的实践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策略,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宏村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村落人文景观的窗口,也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具有独特地域场所精神的文化遗产。未来的研究应当致力于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讨地域场所精神与人文景观的深层次关系,为全球范围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章引用

翟婷婷,祝 越. 地域场所精神下的人文景观特性研究——以安徽宏村为例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Landscapes under the Spirit of Local Places—A Case Study of Hongcun, Anhui[J]. 设计, 2024, 09(02): 575-581.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2248

参考文献

  1. 1. 吴海琳.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传统村落景观提升设计[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 2023.

  2. 2. 张晓尧. 徽州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空间营建经验及当今启示[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建筑大学, 2023.

  3. 3. 张毅. 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保护与承传策略研究[M]. 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20.

  4. 4. 冀凤全, 金丽. 徽州传统聚落文化生活景观保护研究——以宏村为例[J].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8, 26(3): 72-77.

  5. 5. 曾勇著. 文化地产战略[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5: 308.

  6. 6. 李明. 从生态民俗角度比较明清苏州与徽州的区域民俗文化[J]. 民俗研究, 2006(1): 137-159.

  7. 7. 苏兴田, 王资演. 伏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 28(10): 27-28, 60, 6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