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08 ( 2023 ), Article ID: 70676 , 9 pages
10.12677/ASS.2023.128639

农村老人社区居家养老参与意愿研究

——以台州市为例

沈楚楚,王佳略,刘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收稿日期:2023年7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16日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老人养老现状与需求以及社区居家养老参与意愿,为相关部门更高效处理乡村老人养老问题提供有效建议。文章以台州市为例采用实地走访、入户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老人养老现状及需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老人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展开调查与分析。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影响农村老人接受所在乡村养老服务意愿的因素。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低、独居、月收入较高和享有高龄津贴的女性老人更愿意接受乡村养老服务;另外,接受过养老服务、对服务满意度较高的老人更愿意接受养老服务。

关键词

农村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倾向得分匹配,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

Research on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Elderly Comm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Home Care

—Taking Taizhou as an Example

Chuchu Shen, Jialue Wang, Gan Liu

School of Economics,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Jul. 9th, 2023; accepted: Aug. 4th, 2023; published: Aug. 16th, 2023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eds of the rural elderly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ty home care, it also provides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deal with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more efficiently. Taking Tai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a combination of field visits, household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eds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upply of home-based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rural communitie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lderly about home-based elderly care services,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elderly to accept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male elderly women with low education level, living alone, higher monthly income and old age allowance were more willing to receive rural old-age services. In addition, the elderly who have received elderly care services in their villages and have high satisfaction with the services are more willing to accept elderly care services.

Keywords:Rural Pension, Community Home Care, Tendency Score Matching,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关乎我国未来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城乡倒置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当中,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相比城市较为落后,又受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影响,使得家庭规模缩小,而城镇化伴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大大增加,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加深了农村养老的困境。

在养老方式上,我国农村主要有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随着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的实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家庭养老资源供给减少,但需求不断增加,这种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传统家庭养老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家庭养老被迫逐渐向社会化过度 [1] ,但社会养老的单一选择又存在诸多困境。因此拥有政府政策加持、多方经济力量辅助、老人情感需求偏好 [2] 、既不割裂老年人社会网络,又可减轻家庭照料负担 [3] 等诸多优势的社区居家养老便成为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本文在探究农村老人养老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农村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提供方向与建议。

2. 方法概述

2.1. 有序logistic回归

Logistic回归分析一般可分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为分类数据,有多个选项且各选项见可对比大小时常用有序Logistic回归,步骤如下:

1) 确定变量,根据研究目的,以被调查者对养老服务的意愿情况为因变量,分别从个体特征中、健康状况中、家庭特征以及经济特征中选取共14个变量为自变量;

2) 根据因变量的分布特征、选项个数特征选择合适的连接函数,一般使用默认的logit连接函数;

3) 对模型进行平行性检验;

4) 运用模型似然比检验,对整个模型有效性进行分析;

5) 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对模型结果进行解读,分析农村老人参与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

2.2. 倾向得分匹配

图1以研究“是否接受过所在乡村养老服务”X1对被调查者“乡村老年养老服务接受意愿”Y的影响为例,被调查者个体特征、健康状况、经济情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其服务接受情况和接受意愿,将这些变量称为协变量集Xi。为处理协变量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均产生影响的问题,利用匹配思想,将未接受组的个体按照协变量集中变量特性,根据“距离”相近的方式与接受组中的个体进行匹配,使得匹配后的个体除是否接受过养老服务外无显著差异。倾向得分法的具体操作步骤通常如下:

1) 选择协变量,将上文有序Logistic回归所列变量分别与因变量、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以倾向得分匹配所选因变量与自变量逐步回归得到相关变量的并集作为协变量;

2) 估计倾向得分,一般使用logit回归;

3) 进行倾向得分匹配;

4) 根据匹配后样本计算平均处理效应。

Figure 1.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schematic diagram

图1. 倾向得分匹配原理说明图

3. 结果分析

3.1.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属地走访、入户问卷和访谈,其中调查对象为台州市6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基本信息、养老现状、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了解程度和参与意愿三部分。调查方法为多阶段分层抽样,首先,根据主要地形特征将台州市九个县(市、区)分为两层,按1:1的比例从两层中各抽取两个县(市、区)。按照定额抽样的方式规定每个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15个老人,共抽取16个村。本次调查共发放2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率为83.3%。

3.2. 养老现状

问卷调查中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四个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台州市农村老人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同,为1:1.1;年龄上,66~75岁的老人占比最大,为36%;受教育水平方面,农村老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小学及以下的老人占比达到78.5%。基于农村老人从事单一职业难以维持家庭开销的假设,本次调查将职业问题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务农”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4.5%,从访谈中得知,山地丘陵平原的农村老人多以务农为生,部分老人于下雨天等空闲时间在家做草帽、竹夹、礼品卡等手工补贴家用,而海边渔村的男性老人年轻时多以打渔为生。

经济特征方面,月收入在1500~3000元的人数最多,占比达到45.5%,这部分人群的收入以养老保险为主;经济来源主要为养老保险为老人占比达45%,自己劳动维生的老人占比38%;享受农村养老保险的老人占68%,养老保险尚未在农村地区实现全覆盖。另外,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和高龄津贴均不享受的老人占比为17%。

健康状况方面,完全能自理的老人占75.5%,大多数农村老人认为自身状况尚好,健康问题以“三高”、骨科疾病、心血管疾病为主。视具体情况选择就医方式,寻常配药前往乡村卫生院或镇(街道)医院,身体严重不适会选择区、市级以上正规医院,也有部分老人基本不去医院。

家庭情况上,大部分被调查老人目前有配偶,且生养2~3个子女。与子女同住、与老伴住在一起和自己一个人住是目前台州农村老年人居住的主要方式。与子女同住的大部分老人帮助子女带小孩、照料家务,而靠子女赡养照顾的比例较低。认为家庭关系和谐的老人占81%,大部分老人认为家庭关系较好,没有较大冲突。

3.3. 养老需求

生活照料方面,调查样本中大多数老人日常生活主要靠自理,在自身情况难以自理时才会转向配偶、子女甚至乡村、专业护工寻求帮助。对于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陪同办理复杂手续”的需求最高,占比为46.5%;其次是“帮忙干重体力活”和“帮忙家电维修”,占比为41.5%和38.5%。将三种农村老人主要的居住方式和其日常照料需求做交叉表,结果说明独居老人对于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更大。

医疗护理方面,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免费体检的老人占比78%,医疗护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及以上的老人占比95.5%,经济问题是老人医疗护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较大原因。台州市农村大多数老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开展健康检查”和“提供健康咨询”等日常生活的预防疾病措施和“陪同看病及取药”、“提供特殊时期护理服务”等患病时期的帮扶措施成为农村老人医疗护理方面的主要需求。男性老人对自身健康的信心度比女性老人高,女性老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更大、更多元。

文化娱乐方面,被调查者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是“看电视、刷手机”、“聊天、打牌”和“散步”,部分被调查者也有养花、钓鱼、看戏、跳舞的爱好。大部分农村低龄老人忙于生计和操持家务,不感兴趣、没有时间、经济限制成为他们不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原因;中高龄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限制了其老年文化娱乐生活质量水平。大部分老人对于现有的文化娱乐现状感到满意,有相当一部分老人认为生活的经济条件都难以保障,谈何文化娱乐活动。

精神慰藉方面,68.5%的老人认为自己“一般没有孤独的感觉”或“一点也没有孤独的感觉”。将个体特征与孤独感做交叉表分析得出,相较男性,女性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年纪越大、自理程度越低的老人,孤独程度越强;独居老人的孤独程度最强。在希望得到的精神慰藉服务中,“家访聊天”和“组织社交活动”为老人的主要需求。

4. 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关于对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了解情况,不了解的调查者占比达到52.5%,超过总调查人数的一半。被调查者了解养老服务的主要方式为乡村工作人员上门宣传以及邻居好友相告,信息传递方式主要为口口相传。被调查者中接受过所在乡村的老年养老服务的占比为61.5%,医疗护理和福利发放为所接受主要服务,仍由较大一部分老人没有接受过此类服务。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所在乡村提供的养老服务,占比达到75.0%,可见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所在乡村的信心和信任度较高。

4.1. logistic回归分析

首先确定变量,以被调查者对养老服务的意愿情况为因变量,并设定“不愿意 = 1”,“观望态度 = 2”,“愿意 = 3”。基于前文分析,选取个体特征中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中的自理能力和就医方式选择,家庭特征中的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子女数量、家庭关系,经济特征中的月收入、经济来源、是否享有农村养老保险、是否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否享有高龄津贴,共14个变量为自变量。

经检验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且通过平行线检验验证,即满足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比例优势”假设。另外,本文选取因变量满足唯一,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故使用有序Logistic过程进行分析。模型拟合信息、拟合优度检验、偏差检验结果,认为模型拟合效果好,即选取的自变量对因变量存解释作用。对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进行整理,仅保留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

表1所示为回归结果,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月收入以及是否有高龄津贴对老人的接受意愿存在显著影响。男性老人相较女性老人对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意愿较弱;相较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老人,学历为初中、小学和未受过教育的老人接受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意愿更强,尤其学历为小学的老人接受服务的意愿最强,相较独居老人,与子女、老伴同住的老人接受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意愿较低;相较月收入800元以下的老人,月收入1500~3000元的老人接受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意愿更强;另外,没有享受津贴的老人对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接受意愿更弱。

Table 1.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collation

表1. 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整理

注:其中***、**、*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4.2. 倾向得分匹配法

进一步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探究影响被调查者接受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意愿的因素。分别以被调查者是否接受过乡村老年养老服务(X1)、对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满意度(X2)为自变量,以被调查者对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接受意愿为(Y)因变量,在控制协变量的基础上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根据被调查者情感倾向,对满意度进行重新编码,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归纳为满意,赋值为1;将“一般”、“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归纳为不满意,赋值为0。

Table 2. Stepwise regression results for each variable

表2. 各变量逐步回归结果

将上文有序Logistic回归所列变量分别与因变量、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以倾向得分匹配所选因变量与自变量逐步回归得到相关变量的并集作为协变量,结果如表2所示。例如,以是否接受过老年养老服务(X1)为自变量,则协变量为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经济来源、是否享有养老保险、就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

分别绘制匹配前后接受组与未接受组、满意组与不满意组倾向得分的核密度分布函数图,观察可知匹配后倾向得分密度分布虽仍存在差异但有较大程度改善。认为倾向得分匹配的匹配质量较好,满足共同支撑假定,因果推断所得结论的外部有效性较强,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匹配分析。

用1:1近邻匹配法对接受组与未接受组、满意组与不满意组进行倾向得分匹配,计算出被调查者对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接受意愿的处理组平均处理效应。如下表3所示,以是否接受过、满意与否为自变量所得ATT值均为正值,且t值均大于1.96,即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接受过养老服务、对现有养老服务满意均对提高接受意愿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具体而言,在控制协变量一致的情况下,接受过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老人比未接受过的老人,接受意愿提高一个等级的概率为37%。接受过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老人对养老服务的接受意愿更强,即老人对乡村所提供老年养老服务认可度高且对老年养老服务有潜在需求,乡村开展老年养老服务有助于提高老人接受服务的意愿。控制协变量一致的背景下,对乡村现存老年养老服务持满意态度的老人较不满意老人,接受意愿提高一个等级的概率为44%。切实感受过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对乡村现有老年养老服务满意度高的老人更愿意接受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可以看出,相较口头宣传农村老人对自身体会与感受更为看重。

为评估倾向得分匹配的质量,对匹配前后处理组与控制组的平衡性进行检验。从检验结果得到,分别以是否接受过和满意与否为因变量时,相比于匹配前,匹配后各协变量的偏差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大多数都降为10%以下,说明倾向得分匹配有效的降低了接受组与未接受组之间的差异。另外,匹配后各变量通过t检验,说明匹配后各协变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倾向得分匹配通过平衡性检验。

Table 3. PSM estimation of the effec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on willingness to accept

表3. 自变量对接受意愿影响的PSM估计

考虑到接受过乡村老年养老服务、对乡村老年养老服务满意增强接受意愿的平均处理效应可能受匹配方式影响,采用半径匹配法和核匹配法来重新估计乡村老年养老服务接受意愿的平均处理效应,以检验结论的稳健性。

Table 4.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表4,从更换匹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可知,使用半径匹配法与核匹配法所得乡村老年养老服务接受意愿的ATT值十分相近。两种不同匹配方法下,在控制协变量一致时,接受过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老人比未接受过的老人,接受意愿提高一个等级的概率分别为45%和48%;对乡村现存老年养老服务持满意态度的老人较不满意老人,接受意愿提高一个等级的概率分别为52%和55%。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效果方向一致,并且两种方法下ATT值的显著性也与前文所得结论相同,因此认为前文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得到的结论是稳健的。

5. 总结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较低,主要经济来源为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是农村老人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台州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尚未全面,仍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老人不享受农村养老保险。没有农村养老保险的低龄老人主要靠自己劳作维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劳动能力的下降,子女供养才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并且在调查中发现靠子女养老的老年人,其经济收入普遍较低。

大多数农村老年人能够自理,生活照料需求存在临时性、间断性的特点。绝大部分的受访农村老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良好,虽存在着一项或多项疾病的情况,但生活依然能够自理,因此大多数老年人所需要的生活照料需求存在临时性、间断性的特点,而真正需要长期持续照料的老人比例极小,且这部分老人均以高龄老人为主。受文化程度、特殊技能和体力的限制,农村老人对“陪同办理复杂手续”、“帮忙家电维修”、“帮忙干重体力活”等相关需求相对较高。随着老人日常自理能力的下降,基本生活照料需求的占比逐渐升高,且独居老人对于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更大。

农村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经济状况成为其主要因素。95.5%的受访老人认为现在看病较为方便,且台州市农村每年一次老人免费体检的普及率较高,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只是仍存在“看病贵”、“吃药贵”、“医疗保险报销水平低”、“不住院不能报销”等问题,经济问题成为老人医疗护理方面没有得到满足的较大原因。“开展健康检查”和“提供健康咨询”等日常生活的预防疾病措施、“陪同看病及取药”、“提供特殊时期护理服务”等患病时期的护理帮扶措施及医疗费用补助成为农村老人医疗护理方面的主要需求。

大部分农村老人文化娱乐生活较为单一,更多忙于维持生计和操持家务。大部分台州市低龄农村老人忙于生计和操持家务,不感兴趣、没有时间、经济限制成为他们不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原因;中高龄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限制了其老年文化娱乐生活质量水平。

一定比例的农村老人会感到孤独,孤独感与老人自身特征显著相关。超过三成的受访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孤独的感觉,且不排除真实情况中老人孤独的比例比此比例更高的可能。女性,高龄,自理能力越差,无配偶,独居的老人会更容易感到孤独。在老人希望得到的精神慰藉服务中,“家访聊天”、“组织社交活动”、“电话问候”为期望较高的项目。

虽然大部分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不了解,但是相关接受意愿较高。超过半数的老人对所在村居家养老服务不了解,其余老人对养老服务大多是听说过的状态,大多数老人愿意接受所在乡村提供的老年养老服务。在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月收入以及是否享有高龄津贴对老人的接受意愿存在显著影响,是否接受过乡村老年养老服务以及对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也对老人接受所在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农村老人较为务实,相较于口头宣传老人更加注重自身体会与感受。接受过乡村老年养老服务的老人、对乡村老年养老服务表示满意的老人,对此服务的接受意愿更高。

当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滞后于需求,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农村老人因受教育程度低、身体条件不佳、农村人口“空心化”等因素,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以及精神慰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养老服务需求,但乡村老年养老服务供给滞后于需求,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乡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处初期,存在服务覆盖面不够广、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场所利用率低、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的问题;二是乡村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中,除医疗护理服务有专业人员提供外,主要由村干部、妇女协会、志愿者以及被聘请的本村或邻村人员组成。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度不高,服务人员大多非全职,服务力量较为薄弱。三是台州市各地区间因经济、人口特征等因素的差距,在居家养老服务上存在较大差距。乡村经济状况好,则老人的养老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若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且政府的帮扶力度不够,就容易出现居家养老意识缺乏,居家养老服务缺失的情况。

5.2. 对策建议

1) 加大经济发展拓宽经济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和农村领导班子应依托地方特色产业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 [4] ,通过培训种植技术、招商引资的方式,为农民打通生产、运输、销售的路径,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在农村养老事业上,当地政府应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主动划拨专门的财政预算给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而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应积极承担提供养老服务的责任,通过村内自筹、向上争取、社会及企业捐献等方法,成立专项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经费,为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持续动力。

2) 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监管体系。调查中发现同一乡镇的不同乡村之间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差别较大,部分乡村并未设有规范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文化礼堂、老年中心等形式为老人提供活动场所,也有乡村所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多时候处于闲置状态,康复训练室、阅览室等使用率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缺少系统的监督管理体系。当地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小组,并联合民政、人社、残联等各部门,统筹当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规划,全面负责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监督、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

3) 完善村单位居家养老服务及平台。乡村的养老资源多数用于高龄、体弱多病、经济困难的老人,而低龄、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老人可以享受的服务非常有限,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群体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例如可以对低龄、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增加更多的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服务供给,而对家庭经济情况较为困难、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提供居家服务的就业岗位,以帮助老年人实现自养。除此以外,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与当地卫生院、文旅等部门间的合作联系,增强资源互通。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可分为公共设施平台和互联网信息平台:在公共设施平台方面,持续推进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场所的建设,加强场所运营的管理和设备器材的维护。当前关于乡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尚未建设起来,而打造当地的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能减少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对称,有利于整合多方资源力量,从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效率,例如老人(或家属/邻居代老人)可以在平台上发送其需求订单,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在平台上承接订单,并提供一对一的居家养老服务。如此,即便老人的子女远在他乡,仍可以通过平台寻找服务人员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 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目前乡村居家养老服务没有专门成立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主要由村干部承担,而由于工作内容繁多,村干部又时难以兼顾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除了招聘专业的服务护理人才,村中身体健康有空闲时间的低龄老人、留守妇女等是未开发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上岗前需要加强其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水平和服务水平。乡村领导班子可积极挖掘本地的志愿者服务力量 [5] ,通过吸引回乡的大学生高中生参与实践、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等方法,有效组建并运营志愿者团队社群。

5) 以适老化宣传引导老人参与服务。应注重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通过分发宣传册、广播播放、工作人员上门讲解等各种方式使农村老人及其家属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和认识,通过引导老人享受服务、参与活动,让老人真切感受到乡村养老服务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从而转变其对于家庭养老的固有观念,学会向乡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寻求帮助甚至成为乡村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一员,提升全村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美德。

文章引用

沈楚楚,王佳略,刘 干. 农村老人社区居家养老参与意愿研究——以台州市为例
Research on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Elderly Comm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Home Care—Taking Taizhou as an Example[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08): 4677-468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8639

参考文献

  1. 1. 俞贺楠, 王敏, 李振.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 2011, 19(1): 202-205+219.

  2. 2. 蒋焘阳, 蒋杰.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 法制与社会, 2017(20): 183-184.

  3. 3. 龚静怡.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 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72-74.

  4. 4. 黄俊辉. 政府责任视角下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研究[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0: 119-151, 311-321.

  5. 5. 仙蜜花. 农村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预测与发展的策略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1: 105-13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