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7 ( 2023 ), Article ID: 69127 , 5 pages
10.12677/AE.2023.137727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黄丽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3年6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12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21日

摘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部分提出了文化意识,体现其价值取向。英语教学中也存在着文化教学,培养中国文化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其文化自信、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英语教师和学生忽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本研究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以此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以及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文化意识,中国文化,初中英语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Awarene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Li Hu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un. 13th, 2023; accepted: Jul. 12th, 2023; published: Jul. 21st, 2023

ABSTRACT

The core quality part of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22 Edition) puts forward cultural awareness and reflects its value orientation. Cultural teaching also exists in English teaching. Cultivating Chinese cultural awareness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students’ sense of identity of Chinese culture, enhancing their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helping them form correct valu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At present, for various reasons, Englis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o as to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ability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Keywords:English Core Competence, Cultural Awareness, Chinese Culture,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包含着文化教学。今年来“文化意识”的观念不断被更新与补充。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立德树人的强有力保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教育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如何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培养人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2. 文化意识

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文化意识提出了不同看法,美国语言学家Hanvey (1979) [1] 提出文化意识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文化要素的敏感程度。鲁子问(2010) [2] 也根据人们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将文化意识划分为4个层次。其中《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3] 中对文化意识的描述比较详细,其指出文化意识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识、态度和行为选择。本文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突出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有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对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文化意识已然成为初中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当前中国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注重操练语言知识,忽略讲解中国文化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不少学者指出部分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仍仅将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没能很好地利用文本所提供的内容去挖掘、讲授文本背后所传达的文化知识,这使得“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只停留在口号层面,其中于巍(2021) [4] 认为教师的英语教学几乎都围绕学生的语言学习,不考虑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这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教材中含有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但教师漠视这样的课文,更没能做到以教材为切入点,给学生输人更多的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次年,李思颖,龙璐(2022) [5] 也指出相同现状,即有的英语教师在英课堂上总是着重考查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文化教学。面对这种问题,王蔷(2017) [6] 早已意识到,并指出主要是英语课时较少、阅读材料有限、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等几方面的原因。同时,英语作为主科,不少教师还担任着班主任等职位,不仅要教学,还要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意为着要花更多时间备课,所以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进行文化教学是对自我和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这导致教师在备课或上课中忽视对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

3.2. 缺乏对文化教学理论的学习

其次,部分教师不太了解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理论与策略。也就是说,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在英语课上融入中国文化、如何加强学生的中国文化意识和提升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尽管较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具备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化教学理念的英语教师少之甚少。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给学生布置与文化相关的阅读资料,但这些阅读资料也主要与国外文化相关,对中国文化的补充较少。除此之外,有一部分教师自身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不知道在课堂上用英语给学生补充哪些恰当的中国文化,长此以往,忽略对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

3.3. 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缺陷

Hughes (1989) [7] 指出测试对教学起到反拨作用,也就是说合理的中国文化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反过来促进教师开展培养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教学工作。目前,由于中国文化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缺陷,导致旨在培养初中学生中国文化意识,促进个人发展的英语教学得到不有效实施。通过对现状的深入调查分析,发现评价方式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二是终结性评价中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的考察相对语言知识的考察来说较少。

教师对学生是否完成中国文化意识目标进行的评价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比如每周一考、每月一考、中期考试、期末考试等,其通过学生的成绩反馈相关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中国文化意识培养目标达成的巨大潜力。其次即使在作为终结性评价手段的试卷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也微乎其微,相比于文化测试,更多的是针对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听力、阅读、写作技能的考察。综上所述,依据Hughes的理论:合理的测试带来的是积极的效果。那么反过来也就可以得出:倘若学生终结性评价中对文化内容的考察过少,就会导致教师得不到来自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因此,教师也就没办法调整自己的中国文化教学,在课堂上就更不可能关注形成性评价的使用,长此以往教师就会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可有可无,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4. 培养中国文化意识的策略

4.1. 树立正确的中国文化教学理念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自身对中国文化教学的意识不强,这便很难看到他们能做到关注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现实中的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将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视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极少部分的教师能有意识地在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文化,并关注学生中国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因此,教师有必要树立正确的文化教学理念。杨莉莉(2022) [8] 提出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培养自身中国文化教学意识。即教师要认识到文化教学不是语言教学的附属之物,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这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分割。语言的学习不单单是单词的积累,语法的理解。离开文化教学,语言学习便会变得枯燥,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教学,注入语言的灵魂,最终促成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实现育人的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可采取定期研讨会议,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文化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自己也应多读相关文件,和中国文化书籍,改变教学理念,体会到中国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2. 学习相关中国文化教学理论

不少学者如束定芳(1996) [9] ,杜锐(2018) [10] ,刘娜(2023) [11] 对中国文化教学十分重视,提出相关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要加强学习相关中国文化教学理论,丰富教学方法,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首先要加工教材文本,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在教学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多方面的功能,它能具体而集中地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和影响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文本进行精细加工,教师不应仅仅着眼于教授文本内的语言基础知识,也应对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挖掘,并且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进行相关中国文化内容补充,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中有许多中国文化,教师应挖掘其中的文化意义,向学生介绍“the Great Wall”, “the Terracotta Army”等事物背后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提升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同时,采取情境教学法,创造相关文化情境。良好的文化情景是进行文化教学不可或缺的条件,无论是显性的情景交际活动,还是隐形的文化熏陶,都需要教师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亲身体验,让学生扮演相关文化中的角色,又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内容,教师可以化身导游,学生扮演成游客,让学生在旅游中感受真实的语言文化氛围,通过交际引导他们理解并发扬中国文化,以实现文化教学的目标。

4.3. 完善评价方式

测评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测评中适量增加文化因素,将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语言学习有效结合,突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考察,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身份的认同和文化自信。针对评价方式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积极运用形成性教学评价和完善语言测试中对中国文化的考察两条途径来实现教学评价的文化导向。对学生文化意识的评价方式需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方式也要求多元化。佟显峰(2022) [12] 提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其中就要求要进行多元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可以有效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可充分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评价方式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但在当代的课程价值取向中,发展的中心和落脚点都归于学生。因此,课程评价必须对学生这一发展主体有一个清楚、完整的认识,以便更好地突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也应积极参与评价,通过小组互评、同桌互评等方式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文化意识内容,让学生重视文化知识,有意识地提高文化敏感度。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出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方式,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学生任务完成度,回答的积极度等多方面相互评价,或者自评,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测试手段,在语言测试中适当加强对中国文化的考察力度,测试中将部分阅读材料换成中国文化的材料,写作部分同样可以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如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节日,中国名著等,更好发挥测试对未来文化教学良好的反拨作用。

5. 结语

初中是英语教育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做好学生中国文化意识培养工作非常必要。英语作为对外沟通、国际交流的语言工具是一个国家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英语教学既包括语言技能的教学,又包括文化意识的培养,而文化中也包含着中国文化意识,意味着学习中国文化不可忽视。鉴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实现初中英语教学中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其中国文化意识的多重目标,中学英语教师应把语言教学与相关文化教学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做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重视。总之,英语学科发展任重道远,而突出文化意识培养则是关键的一环。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共同努力。英语教师应当综合利用多种资原,学习和科学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实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是课程思政的体现,对英语教学,文化传承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还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讨和研究。

文章引用

黄 丽. 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Awarene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J]. 教育进展, 2023, 13(07): 4623-462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7727

参考文献

  1. 1. Hanvey, R.G. (1979)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Newbury House, New York, 53-54.

  2. 2. 鲁子问. 英语教学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17.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4. 4. 于巍.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J]. 海外英语, 2021(9): 150-151.

  5. 5. 李思颖, 龙璐. 从英语教学模式探究“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J]. 海外英语, 2022(22): 178-180.

  6. 6. 王蔷.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 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 英语学习, 2017(2):

  7. 7. Hughes, A. (1989)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23-189.

  8. 8. 杨莉莉. 基于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研究分析[J]. 海外英语, 2022(3): 230-231.

  9. 9. 束定芳. 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 外语界, 1996(1): 11-17.

  10. 10. 杜锐. 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 教学研究, 2018, 41(2): 118-124.

  11. 11. 刘娜. “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实施策略探究[J]. 海外英语, 2023(2): 136-138.

  12. 12. 佟显峰.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2(49): 102-10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