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8000 , 8 pages
10.12677/ML.2023.1112835

近六十年本土化英语名词词簇的特点及变迁

吉洁

外交学院英语系,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6日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正在逐渐演变为世界通用语,非英语本族语者倾向使用带有区域特色的英语进行交流,呈现“英语本土化”现象。中国的本土化英语既包括各语言层面上的中国特征,也包括中国文化的移入,即用英语来表述中国特色社会文化。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基于语料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在语言各个层面展开。本研究通过建设近六十年的历时语料库,探索本土化英语名词词簇在这段时期的发展变迁,也从一定程度体现了中国社会近半个多世纪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焦点变迁。

关键词

本土化英语,名词词簇,历时语料库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Indigenized English Noun Clusters in Last 60 years

Jie Ji

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Nov. 9th, 2023; accepted: Dec. 13th, 2023; published: Dec. 26th, 2023

ABSTRACT

As English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lingua franc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non-English native speakers began to use English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resenting “nativization”. China’s indigenized English not only ha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varied linguistic levels, but also expr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rpus linguistics, corpus-based empirical research of indigenized English was conducted at all linguistic level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achronic corpu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indigenized English noun clusters in last 60 years. The results also reflect China’s focus shift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diplomatic areas.

Keywords:Indigenized English, Noun Clusters, Diachronic Corpu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正在逐渐演变为“世界通用语”(lingua franca),非英语本族语者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英语本族语者 [1] 。非英语本族语者倾向使用带有区域特色的英语进行交流,呈现“英语本土化”(nativization)现象,如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香港英语等。中国作为全球英语学习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2] [3] ,不可避免会形成本土化的英语变体。这既包括各语言层面上的中国特征,也包括中国文化的移入,即用英语来表述中国特色社会文化 [4] 。

英语本土化常与“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中式英语”(Chinglish)等概念一并探讨 [5] [6] 。1980年,葛传椝首次提出中国英语概念,并指出各国情况各异,我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需要表达,如Four Books (四书)、eight-legged essay (八股文)、May Fourth Movement (五四运动)和four modernizations (四个现代化)等。葛认为“这些英译文都不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而是China English” [7] 。李文中 [8] 认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并提出中式英语是“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可见,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英语,而非错误的中式英语。

近十年中,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基于语料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在语言各个层面展开 [9] - [15] 。这些研究较多居于当时的语料,研究该时间本土化英语的特点。本研究拟通过建设近六十年的历时语料库,探索本土化英语名词词簇在这段时期的发展变迁。

2. 研究方法

鉴于涉华报道数量庞大且检索词繁多,本研究抽取与北京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建库。一则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其相关新闻中必定有较多表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本土英语;二则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新闻语体中常常被转喻为国家整体,以北京为检索词常常能更准确地锁定相关报道。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周报》自1958年创刊起至2017年的全部涉京报道,库容大小为9,047,900词。《北京周报》是中国最早也是唯一的国家级英文新闻周刊,是中央级重点对外宣传刊物,报道绝大多数由中国人所写,是本土化英语的较佳代表。由于大部分2000年之前的报道都没有被数字化,而仅被扫描成图片pdf格式,因此需要用ABBYY FineReader识别pdf新闻,并逐一进行人工校对,然后对语料进行清理并进行词性标注,并对所属年份标注元信息。

本研究选取BNC语料库中的新闻媒体语料作为参照语料库,库容大小为18,425,081词。通过PowerGrep生成2词至5词名词词簇表,并通过计算对数似然率值,得到关键词簇表即本土化词簇。借助元信息,将六十年划分为每五年一小段,共12个时间段,并查看各个关键词簇的历时分布情况。

3. 研究结果

表1. 政治术语及政治词簇的历时分布情况

表2. 团体、机构、国家类词簇的历时分布情况

表3. 经济、科技、文化类词簇的历时分布情况

表4. 外交及关系类词簇的历时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本土化名词词簇可按照语义分为以下四大类别:政治术语及政策,表示团体、机构、国家的群体性名词,表示经济、科技、文化的名词,以及表示外交及关系的名词。下文将分别展开分析。

1) 政治术语及政策

这类词簇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时代感较为突出,体现出明显的历时变化。表1筛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4个名词词簇进行分析。在1958~1962年间,最常使用的词簇有“社会主义革命”“帝国主义侵略”“大跃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这些词簇在1958~1962这五年内使用最频繁,之后递减,直到90年代后几乎不再出现。再如,像“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词簇在1963~1977年间出现最多,在80年代之后便很少再出现。而另外一些表示特定政策的词簇,可能之前从未出现过,直到某一时期突然涌现。例如“改革开放”在80年代后涌现,而“一带一路倡议”直到2013年之后才出现。除了以上时代性较强的词簇之外,还有一些词簇几乎贯穿于所有时期,例如“社会主义建设”“五年计划”“和平统一”“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协商”等,体现为各个时期普遍关注的政治议题。

2) 团体、机构、国家

本土化英语中还经常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性名词词簇,如团体、机构和国家等。表2筛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8个名词词簇进行分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例如,1958~1962这五年内,经常出现的词簇有“解放军”“社会主义阵营”“统一战线”“公社成员”“红军”等词。在1963~1972年间,出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贫下中农”词组。在1973~1982年间,“第三世界”“两大超级大国”和“四人帮”等词簇使用频繁。这些词簇都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在其他时间段使用频次较少。而有的词簇如“国际社会”一直都有出现,但在2008年之后使用频率更加频繁。还有很多群体性词簇几乎贯穿于所有时期,如“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常务委员会”等常设机构,以及“海外华人”“传统国人”“政府与人民”等始终关注的群体焦点。

3) 经济、科技、文化

前文所归纳的政治性及群体性词簇通常带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中国特色,仅在中国语料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频繁出现,在其他时间段极少或完全不出现。而表3中的经济、科技及文化类的词簇,在国外语料中也经常出现,但在中国语料中的使用频率明显较高,是中国经济、中国科技、中国文化更为关注的对象,也可被归为本土化英语。且这些词簇几乎出现在所有时期,在有的时期出现略多,有的时期出现略少。表3中的大多数词簇,如“国民经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产值”“生产力”“乒乓球”等,并不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体现为贯穿各个时期的关注焦点。而有些词簇可能在某个时期引起更多的关注,例如“农业生产”“粮食产量”“钢铁”“水利”“垄断资本”“核武器”在1958~1962年间得到更多关注;“外汇”“外资”“合资企业”“增长率”在80~90年代得到更多关注;“科学研究”“科学与技术”“经济增长”在90年代以后得到更多关注。

4) 外交、关系

在中国语料中还有一类名词词簇显著高于国外语料中的使用频率,那就是表示外交和关系的词簇。这类词簇大多也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却能整体呈现出近六十年中国外交关系中的关键词(表4):“世界和平”“独立自主”“友好关系”“合作”“互相理解”“平等互利”等等。其中只有少量词簇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例如“反抗”“内政”主要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双边关系”在进入21世纪后使用频率增加。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自建涉京报道历时语料库,初步探索了近六十年本土化英语名词词簇的发展变迁。研究发现,本土化英语名词词簇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政治术语及政策,表示团体、机构、国家等群体性名词,表示经济、科技、文化的名词,以及表示外交及关系的名词。其中前两类带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中国特色,后两类更多体现为贯穿各个时期的中国焦点。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在政治、群体、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焦点变迁。本研究所归纳出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英语表达发展历程,对本土化英语的翻译研究与实践亦有一定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

本研究由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六十年涉京报道中本土化英语的多维变迁”支持。

文章引用

吉 洁. 近六十年本土化英语名词词簇的特点及变迁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Indigenized English Noun Clusters in Last 60 years[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2): 6225-623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2835

参考文献

  1. 1. Kachru, B.B. (2005) Asian Englishes: Beyond the Cano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2. 2. Crystal, D. (2008) Two Thousand Million? English Today, 24, 3-6. https://doi.org/10.1017/S0266078408000023

  3. 3. Jiang, Y.J. (2002) China English: Issues, Studies and Features. Asian Englishes, 5, 4-23. https://doi.org/10.1080/13488678.2002.10801095

  4. 4. 李文中. 英语全球化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影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3(3): 131-134.

  5. 5. He, D. and Li, D.C.S. (2009) Language Attitude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in the “China English” Debate. World Englishes, 28, 70-89. https://doi.org/10.1111/j.1467-971X.2008.01570.x

  6. 6. 杜瑞清, 姜亚军. 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3(1): 37-41.

  7. 7. 葛传椝. 漫谈由汉译英问题[J]. 中国翻译, 1980(2): 1-8.

  8. 8. 李文中.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1993(4): 18-24, 80.

  9. 9. Alvaro, J.J. (2013) Political Discourse in China’s English Language Press. World Englishes, 32, 147-168. https://doi.org/10.1111/weng.12006

  10. 10. 陈新仁, 曹燕黎, 陈露. 中国英语的语用视角——基于央视9套《对话》节目中国英语使用状况的分析[J]. 中国外语, 2014(3): 12-18.

  11. 11. 范勇. 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样本分析——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2009-2010)的一项实证研究[J]. 中国翻译, 2012, 33(4): 112-116.

  12. 12. 方宗祥. 英语名词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现象——“propaganda”个案研究[J]. 外语学刊, 2012(2): 77-80.

  13. 13. 高超, 文秋芳. 中国语境中本土化英语的可理解度与可接受度研究[J]. 外语教学, 2012(5): 53-58.

  14. 14. 李文中. 中国英语新闻报刊中的词簇[J]. 中国外语, 2007, 4(3): 38-43.

  15. 15. 俞希, 文秋芳. 中国英语报章中评价性形容词搭配的本土化特征[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5): 23-2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