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0301 , 6 pages
10.12677/ML.2024.121078

味觉中“酸”和“咸”的语义变化及其文化 心理探究

褚佳琦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 厦门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19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9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31日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代表,其中的五味占有比较重要的研究地位。味觉词汇的使用展现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和使用人群的文化心态。本文就五味中“酸”和“咸”进行分析,基于语料库看“酸”和“咸”的词汇使用变化以及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新的使用义项,通过考察发现,“酸”和“咸”除了客观表示味道和化学用剂以外,较多时间表述消极的状态,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人们文化心理的影响和中国五味调和说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关键词

“酸”,“咸”,共时语义研究,历时语义研究,文化心理

Semantic Changes a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of “Sour” and “Salty” in Taste Perception

Jiaqi Chu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llege of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Received: Dec. 19th, 2023; accepted: Jan. 19th, 2024; published: Jan. 31st, 2024

ABSTRACT

Chinese food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u wei” in food culture hold a relatively significant research position. The use of taste vocabulary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mentality of the user group.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lavors of “sour” and “salty” among the “Wu wei”, based on a corpu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vocabulary usage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semantic meaning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sour” and “salty”, apart from objectively denoting taste and chemical agents, more often represent negative states. The reasons for these states mainly stem from the influence of people’s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values associated with the Chinese concept of harmonizing “Wu wei”.

Keywords:“Sour”, “Salty”, Synchronic Semantic Study, Diachronic Semantic Study, Cultural Psychology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感知词汇中包含着一种基本词汇是味觉词汇,味觉词汇是人类语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相较于视觉和听觉词汇而言,味觉词汇研究较少,对味觉词汇而言还存在着巨大的研究空间。在国内,对味觉词汇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视角下对味觉、嗅觉等词汇进行研究,例如:杨洋、董方峰对汉语基本味觉词“苦”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语义认知的机制研究 [1] 。熊黎、郑厚尧以基本味觉词“甜”的隐喻化入手,结合语料库分析其隐喻结构和特点,根据“常规关系”假说,对这一味觉隐喻的生成机制进行尝试性的研究 [2] 。诸如对味觉进行隐喻探究的研究结果比较丰富。同时这种隐喻研究也进入到了跨语言对比的领域,王静对汉日味觉词“甜”进行隐喻现象的对比研究 [3] ,王银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味觉词“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了系统考察,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英汉对“苦”的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4] 。苏楠、黄广秀以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对“甜”及其衍生混合味觉词进行历时认知隐喻的研究,并从隐喻目的域归类、汉英认知理据对比、隐喻引申规律等方面展开讨论 [5] 。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并涉及到多种语言。其次,对味觉词汇的研究还从引申义和通感进行分析,例如,王大刚、王联国对“苦”的词义引申反映的隐喻性认知思维进行了研究,这也就带来了“苦”的一词多义的现象 [6] 。赵曼尹基于语料库对五个味觉词进行隐喻通感的研究对比 [7] 。赵可对味觉词“酸”、“甜”、“辣”通感隐喻式引申进行了相关研究 [8] 。倪梦、祝敏以通感隐喻为理论基础,基于语料库对味觉词“苦”的语义变化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多部辞书,总结“苦”的通感语义演变实际过程 [9] 。诸如此类研究还有很多,在这里需要提及的一点是,通感和引申义的研究通常是和隐喻研究同时出现,所以针对前人研究而言,味觉词汇中的隐喻研究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对味觉词汇的深入考察最终会用于汉语教学当中,杨蕾拟构建以“味觉词”为中心的汉语词汇教学系统,以具体教材为例,探讨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的新方法 [10] 。柳珂对“甜”这个词义进行中日对比研究,利用语料库分析其在自然语言中使用的差异并将结论启示运用到教学之中 [11] 。跨语言的味觉词汇的对比也可以为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对比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主要研究味觉词汇中“酸”和“咸”的语义演变以及语义演变背后人们的文化心理。关于“咸”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本文中对“咸”的相关研究希望能再次促进味觉词汇更加深入的探究。

2. “酸”的词义变化分析和相关词汇使用

对于味觉词“酸”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赵可以隐喻理论为指导,从通感式隐喻角度探究“酸”词义引申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解释词义派生的发展路径 [8] 。王雅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了汉语味觉词“酸”的概念隐喻,并揭示了其意义特点,王雅萍认为“酸”的味觉投射是以人的生理基础和情感经历为依据的,因此“酸”的投射对象主要是人,无论是在那个认知域中投射,“酸”在这些领域中的隐射大多数为消极 [12] 。对于“酸”的跨语言研究对比,前人也基本是从认知学角度展开。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不少研究会从“酸”的网络用法下手,王馨雨就以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酸”的新义为例进行味觉词新义的多维度考察 [13] 。本节主要是基于语料库对“酸”的语义变化和词汇使用进行分析。

2.1. “酸”的词义分析与词义变化

“酸”是形声字。小篆从酉,夋声,隶变之后,楷书写作“酸”。《说文解字》中“酸”解释为“酸,酢也。从酉,夋声,关东谓酢曰酸 [14] 。”“酸”的本义为醋,如“大苦鹹酸,辛甘行些。”这里引申为像醋的味道或者气味。

《新华大字典》(第3版)中“酸”有如下几种义项:1. 化学上称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物质,与碱中合生成盐和水,跟某些金属化合生成盐和氢气。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大类;2. 像醋的气味或味道;3. 因疲劳或疾病引起微痛无力的感觉;4. 难过、伤心、悲痛;5. 旧时讥讽人的迂腐,一是形容穷苦读书人不大方的姿态,二是形容简陋或过于俭朴而显得不体面 [15]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酸”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个:1. 像醋的气味或味道;2. 悲痛、伤心;3. 讥讽文人迂腐;4. 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而无力的感觉;5. 能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的统称,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 [16] 。

根据以上的相关解释,其他意义是在“醋”这个本义中引申而来。

“酸”最早出现在周代今文尚书《洪范》中“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的酸指的是醋的味道。田清元、刘宏涛、韩鑫基于CCL语料库,对“酸”进行了历时研究,研究时期分为上古、中古和近古,其中上古时期“酸”基于本义在战国、西汉、东汉衍生出了“酸的味道”、“酸痛”、“悲伤”等语义,在中古时期,“酸”又衍生出来了读书人穷酸这一意义,近古时期,也就是宋代到清代这段时期,“酸”产生了因男女关系而产生的嫉妒之义 [17] 。从前人研究的结果来看,“酸”的义项到宋代发展比较完备,且各个义项在今天仍在使用,部分义项在今天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下逐渐产生了比较新的网络用法,在下一小节进行详细说明。

2.2. “酸”的词汇使用情况

通过检索北京语言大学BBC语料库,检索“酸”多领域词条有129894条,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到的是对话领域中的词条,检索对话中“酸”的词条共有45083条。综合来看,“酸”的词汇使用基本符合上一小节中从《新华大字典》(第3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总结的“酸”的义项,其中“因疲劳或疾病引起的微痛和无力的感觉”的义项使用较多,例如“腰酸”在词条中出现362次、“腿酸”出现244次、“手酸”出现222次,除此之外还有脚酸、牙酸、眼睛酸等等,在“像醋的气味或味道”的味觉和嗅觉义项中,出现例如:“樱桃酸”、“芒果好酸”等描写味觉的用法,在作为嗅觉使用的时候出现例如“酸菜酸了”等词条,在讥讽文人迂腐中有相关词条中,例如“穷酸”词条出现164次,表示吧“悲痛”的词条例如“心酸”出现了10889次,在对话中比较少出现关于“酸”的化学术语,这也与口语表达有关。在这里不得不去说明的是新的网络术语,例如“真的友好就别酸。”“又说我酸了我哪里酸了呀?”对于网络术语“酸”的新的义项的出现,欧阳佳丽中探究了“我酸了”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产生的原因以及所表现出的相关情感因素 [18] 。这里的“酸”表达的意思是“我羡慕了,我嫉妒了”,但是其表达“羡慕”和“嫉妒”的意味并没有那么极端,而更多的是表达幽默、戏谑的感情。

在检索语料中发现,“酸”的用法除了客观描述的化学用法和食物气味或者味道酸以外,较多是用来描述身体上的疲倦、心理上的悲伤以及讽刺,例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酸溜溜”等,用“酸”表达消极的情况较多,具体原因在第三节中进行探讨。

3. “咸”的词义变化分析和词汇使用

对于味觉词“咸”的探究比较少,李金兰具体说明了酸、甜、苦、辣的隐喻化的认知结构和语义特征,而对“咸”并没有做一个具体的阐述,认为“咸”是一个孤独的例外,没有在汉民族心理上形成一种心理现象,也不用“咸”来表达其他抽象概念 [19] 。“咸”在其他语言,例如泰语中“咸”就有吝啬小气的意思,具有一定的抽象意义。在汉语词汇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咸”确实出现了除味道等相关义项以外的含义,将在下面两小节进行说明。

3.1. “咸”的词义分析和词义变化

“咸”是会意字,《说文解字》中对“咸”的解释为“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咸”的本义为灭绝,引申为全、都、由此引申为普遍。这里的“咸”并不与我们日常使用的盐有密切的关系,与盐有密切关系,真正表示我们现在所说的像盐一样的味道的是“鹹”。“鹹”是形声字,从鹵,咸声,其本义表示像盐的味道,如今这两个字混为一谈。对于二者发展比较见图1图2

(图片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2%B8/34326?fr=ge_ala)

Figure 1.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word “salty”

图1. “咸”字发展演变

(图片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2%B8/34326?fr=ge_ala)

Figure 2.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haracter “xian”

图2. “鹹”字的发展演变

根据《字源》以及“咸”、“鹹”二字的发展演变,“咸”的出现比较早,大概是在商时期出现,而“鹹”出现的时间要晚于“咸”,大概是在春秋时期出现。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更加追求语言经济性的原则,“鹹”最后取“咸”,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新华大字典》(第3版)中,“咸”的义项主要有如下几个:1. 全;都。2. 盐的味道。3. 姓 [15] 。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咸”主要义项主要有两个:1. 像盐那样的味道。2. 全;都 [16] 。

除了上述的用法,“咸”的语义用法也再逐渐扩展,不同方言区也会有不同的使用情况,下一小节进行详细说明。

3.2. “咸”的词汇使用

基于北京语言大学BBC语料库,在多领域对“咸”进行检索,检索词条数量为31292条。在这里主要使用对话领域中关于“咸”的词条,在对话中检索“咸”的词条有21196条,所占比例较大。根据《新华大字典》(第3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其中“全,都”使用量最多的是在古汉语中,在日常对话中很少会用到,用到比较多的就是“像盐那样的味道”,主要就是用来说明味觉的,例如在词条检索“好咸”共有277条,“很咸”共有399条等。

“咸”的一些用法也逐渐带有隐喻化,不同方言对于“咸”也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粤方言中,“咸”就具有不同的隐喻义,表达一种好色、下流等的意思,比如“咸湿电影”,说明这个电影带有淫秽的内容,其他地区比如“咸水妹”,晚清至民国间出现的寄居上海的广东妓女,专门接待洋人,也被称为是海水妓1。还有例如“咸猪手”也表明受到了骚扰。以上这些词的表达方式也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其他地区使用,有些词因为主客体的消失而逐渐消失。除“色情、淫秽”等表达义之外,还有冷漠、平淡以及描述人的用法,例如“平时不怎么发信息忽冷忽热不咸不淡”、“我们还是一直做朋友比较好,这么不咸不淡地约会也没什么意思。”等,这里的“不咸不淡”就意味着无趣、冷漠、平淡没有新意。又例如“咸鱼翻身”,这里就用来描述一个人身处困境之后的时来运转。根据以上“咸”的用法,基本可以看出相关消极表达还是比较多的。

4. 产生类似词汇使用的心理探究分析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心里文化、制度文化都会在语言文字中有所反映。汉语中的词汇、语法等反映着汉族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作为汉语词汇中的众多例子之一,汉族对味觉词汇的选择表达与义项的引申和扩大同样反映汉族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

4.1. 味觉词的使用反映汉族重饮食的文化心态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充分展现了汉民族对饮食文化的重视 [20] 。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重占有总要的地位且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对饮食有不同的情感价值追求同时又彰显着不同的情感特质。饮食也是一种生活习惯,个人的生活习惯如果被群体适应就成为生活习俗,生活习俗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味觉词“酸、甜、苦、辣、咸”五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会接触到,使社会群体基本都能接触到并体验到各种味觉,用味觉词来描述自己的感觉,接收者会根据日常的生活体验与发出者共情,使用味觉词甚至是其他的有关于饮食的词汇都是汉民族对饮食注重的体现。

4.2. 中华民族注重“五味调和论”

中国烹饪中,五味是本体,调是手段,和是目的 [21] 。五味调和说是由伊尹提出,《黄帝内经》也论述了疾病与五味的关系,主要在于强调五味具有重要性,过量会导致疾病 [22] 。五味调和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中庸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于五味调和的研究,徐霖通过对五味调和的理论渊源和具体内容的探究,强调说明人的食之五味与体之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五味调和与人体的阴阳平衡有着重要的关系 [21] ,这就表明了在汉民族的思想观念中五味调和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味过量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这样的文化思想内涵,上面在探讨“酸”和“咸”的用词时,发现消极意味比较多,这是因为,在这样的词汇表达中,所体验并进一步引申反映在身体部位上例如“脚酸”“手酸”等,都表明过量,过量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这可能是用过量的隐含意味来表达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

5. 结语

与五味有关的汉语词汇使用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心理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对于汉民族为何要使用五味与自身的经历进行联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世间万事万物的联系,这也是因为背后整体联系的价值观念造成的。本文对味觉词的研究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探讨“酸”和“咸”来研究其历来发展的义项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的隐喻义,并就其为什么消极色彩义大于积极色彩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但还不够深入。相关饮食文化词汇的探究依旧是用来探索不止汉民族还有其他相关民族的文化心理的重要课题,也希望本次研究所发现的结果能够再次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分析。

文章引用

褚佳琦. 味觉中“酸”和“咸”的语义变化及其文化心理探究
Semantic Changes a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of “Sour” and “Salty” in Taste Perception[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1): 556-56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78

参考文献

  1. 1. 杨洋, 董方峰. 对汉语基本味觉词“苦”的认知语用分析[J]. 现代语文, 2006(11): 60-62.

  2. 2. 熊黎, 郑厚尧. 汉语味觉词“甜”的认知隐喻研究[J]. 现代语文, 2009(2): 294-295.

  3. 3. 王静. 汉日味觉词“甜”、「甘あまい」的隐喻现象对比研究[J]. 外语研究, 2011(3): 43-48.

  4. 4. 王银平. 英汉味觉词“苦”的认知隐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9(6): 53-56.

  5. 5. 苏楠, 黄广秀. 汉英混合味觉词“X+甜”的认知隐喻研究[J]. 海外英语, 2023(5): 83-85.

  6. 6. 王大刚, 王联国. “苦”的词义引申反映的隐喻性认知思维[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 36(1): 171-174.

  7. 7. 赵曼尹. 通感隐喻: 基于语料库的五个基本味觉词比较研究[J]. 英语广场, 2022(32): 33-37.

  8. 8. 赵可. 味觉词“酸、甜、辣”通感隐喻式的词义引申研究[J]. 汉字文化, 2018(A1): 25-28.

  9. 9. 倪梦, 祝敏. 通感隐喻视角下汉语味觉词“苦”的语义变迁[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23, 35(2): 153-158..

  10. 10. 杨蕾. 对外汉语“味觉词”教学[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8): 167-168

  11. 11. 柳珂. 味觉词“甜”之中日语义对比分析及教学应用[J]. 汉字文化, 2023(22): 28-40.

  12. 12. 王雅萍. 汉语“酸”味觉概念隐喻的分析[J]. 汉字文化, 2019(24): 20-21.

  13. 13. 王馨雨. 味觉词新义的多维考察——以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酸”的新义为例[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43(6): 80-86.

  14. 14. 杨柳.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15. 15. 金春梅, 张秋霞. 新华大字典[M]. 第3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16. 16. 商务国际辞书编辑部. 现代汉语词典[M]. 第7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

  17. 17. 田清元, 刘宏涛, 韩鑫. 概念隐喻视角下古汉语中“酸”的语义演变与认知机制[J]. 现代语言学, 2018, 6(5): 676-684.

  18. 18. 欧阳佳丽.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我酸了” [J]. 文教资料, 2019(36): 69-71.

  19. 19. 李金兰. 味觉隐喻化的认知结构及语义特征[J]. 修辞学习, 2005(3): 56-58.

  20. 20. 王学泰. 中国饮食文化史[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1. 21. 徐霖. 五味调和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中的地位[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2, 19(2): 4-8.

  22. 22. 正坤. 黄帝内经[M].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

  23. NOTES

    1“咸水妹”解释来源于百度百科,发布时间为2022.12.29,网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2%B8%E6%B0%B4%E5%A6%B9/610347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