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ng Research
Vol. 10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72978 , 7 pages
10.12677/AR.2023.103133

马克思幸福观视阈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的困境与出路

赵梦园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8月5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2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2日

摘要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思想家们探讨的永恒主题。马克思幸福观融思想性、实践性、现实性、科学性于一体,在幸福的实现方式上对于老年人群体具有积极的契合性与创新性。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出,构建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当前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面临着经济供养水平低、人力支持缺乏、精神关爱匮乏、健康状况渐差等问题,为此,需要在马克思幸福观的指导下,通过发展乡村经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老年文化、推动医养结合等渠道,切实维护农村留守老人基本权益,提高留守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键词

马克思幸福观,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

The Dilemma and Way out of the Care Service for the Left-Behind Elderly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Concept of Happiness

Mengyuan Zhao

College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Aug. 5th, 2023; accepted: Sep. 12th, 2023; published: Sep. 22nd, 2023

ABSTRACT

Happiness is the eternal pursuit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eternal theme discussed by thinkers. Marx’s view of happiness integrates ideological, practical, realistic and scientific, and has a positive fit and innovation for the elderly group in the way of realizing happiness. 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elderly in rural area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it is urgent to build a care service system for left-behind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t present, the care services for the left-behind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re facing problems such as low level of economic support, lack of human support, lack of spiritual care and poor health. Therefo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s concept of happiness,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safeguard the basic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left-behind elderly in rural areas and improve the sense of gain, happiness and security of the left-behind elderl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developing rural elderly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support.

Keywords:Marx’s Concept of Happiness, Rural Left-Behind Elderly, Care Servic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区域迁移,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出现大量空心村。农村养老服务业的供给和老年人实际需求满足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农村留守老人的关爱服务处境和出路面临重大挑战。在我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地提出了要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问题推到新高度,在党召开的十九大当中,再次强调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问题的重要性 [1] 。这说明从政策上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已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但是农村关爱养老服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实现幸福养老困难重重,这就需要立足于马克思幸福观,针对问题,探讨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路径,从而满足广大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能够有效遏制住民生问题的激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2.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2.1. 幸福的构成要素

马克思幸福观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主要由幸福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三个要素构成。幸福的主体就是现实中的人,是针对于“抽象人”而言的,是已经摆脱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生活环境,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现实的从事生产实践劳动的个人,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化的人。幸福的客体就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包含着人的、能动的物质世界,不以人的知觉与表象为本体,也不是自古就有的自在世界。马克思认为,感性社会由感性存在与感性活动两部分构成,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的活动是感性活动,贯穿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的始终,感性存在、自然史、人类史是相互制约的。现实世界的形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整个世界应当被看作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幸福的中介就是连接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人类劳动,自由自觉的劳动过程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幸福感,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存在价值,发展人的自我潜能,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同时为实现人的幸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与精神食粮。

2.2. 幸福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认为,人类幸福与社会幸福具有一致性,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追求社会幸福并不是要放弃人的自然欲求,人们可以通过正当的劳动将内心的美好与憧憬变为现实,在此基础上,人们获得物质资料与精神资料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主要体现为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之根本,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提升;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保证与进一步升华,个人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马克思认为,幸福说到底是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结合,要坚持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共进共享性。物质幸福是精神文明的保障与依托,是人们从物质层面的生活中体验到的幸福感,物质的满足是实现美好幸福生活的基础。精神幸福是人们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幸福感,是幸福的关键组成部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是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之上上升到精神层面得到。对于物质幸福而言,精神幸福是更高一层不能同日而语的幸福。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与幸福享受具有完美契合性。劳动为享受幸福创造财富,人们也可以在劳动创造过程中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幸福来源于辛勤劳动,幸福带给人类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带给每一个人进步与展现自我的机会;劳动和幸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劳动是达到幸福的根本,享受幸福是劳动的成果,幸福是劳动与享受的一体。

2.3. 幸福的本质

其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向度,马克思曾说,由于社会关系、生产条件、人们的社会存在的不断改变,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改变 [2] 。在幸福观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幸福是建立在现实的物质生活生产的基础之上,实践是幸福的前提和根基,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历史与幸福的主体,每个人通过辛勤劳动获得身心愉悦,同时创造的财富由社会共享,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幸福。其二,基于唯物辩证法角度,马克思认为,在思索幸福问题上离不开批判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借助对传统基督教幸福观的批判,真实的超越了其狭隘视阈,指出人类要追求现实幸福,同时克服资本逻辑导致的主要矛盾,获得身心发展,实现自我解放。在实践的行为方式上,马克思以现实为尺度,指出实践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是人的幸福的一种直观的表现方式,人追求和谐的生存发展状态的实践活动是幸福实现方式。其三,基于人学角度,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最终着眼点是人生幸福问题的探讨,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财富得到满足感的同时,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们感受到更大的幸福,共同实现人性复归、需要异化消失的共产主义社会。

2.4. 幸福的实践路径与最终归宿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3] 这就深刻表明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分为物质领域、精神领域两个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发生关联,创造出人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物质生产是人们最基本的发展基础,精神生产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与满足。人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幸福。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幸福指数。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在社会环境中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自身见识,这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去解决自然中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双向互动是获得幸福的过程。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料,人类在实践中为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马克思的幸福实践观为修复人与自然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支撑,是人与自然走向新的和谐统一的根本路径。

马克思认为,幸福的最终归宿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使人们摆脱对物的束缚,追求兴趣爱好的挖掘与发展潜能的拓展,能够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最高境界。幸福是关于人的本体论的问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表现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的多重复杂社会关系的全面开拓与扩展、人的活动以及职业构成的丰富性的发展。人类普遍幸福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要重建马克思幸福观的在场性,必须运用马克思幸福观对当下重大时代问题的实践进行反思,构建现实性的人类幸福终极目标实现理论体系 [4] 。

3. 老有所依:当前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面临的困境

3.1. 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水平低,盼望老有所养

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的发展是改善其他问题的物质基础。在农村,养老经济并不发达,老有所养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首先,单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导致收益提升缓慢。土地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很多农村人多地少,农业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率不高,导致农民收入仅能维持温饱,没有额外的经济能力参与医疗保险。其次,农村失地农民收入不稳定。由于土地征收制度的实施,国家给予失地农民一些有益的养老保障措施,但是并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由于土地征收,大部分农村失地农民依靠进城打工获得收入,但是他们文化程度不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导致他们短时间内难以进入新型社会角色,只能从事劳动量巨大的社会底层工作,收入偏低且具有极不稳定性,加上很多子女的工作收入不稳定,经济压力大,无力承担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最后,老人晚年生活窘迫。农村留守老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加上晚年身体素质较差,饱受病痛的折磨,没有经济实力为自己看病,也不愿意成为子女的包袱,通常都是小病演变成大病,最终为时已晚。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收入,很多子女将自己的孩子寄养在父母家中,无疑增加了留守老人晚年生活的压力。

3.2.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缺乏人力支持,祈盼老有所依

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缺乏人力支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其一,家庭照料一直是农村老人主要的生活照料方式,但是由于城乡人口加速流动、家庭小型化导致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主体缺失。一方面,对于子女来说,一直被城市的工作与生活紧紧牵扯着,如果回去照顾老人就代表家庭收入的减少甚至丢失工作,对于留守老人来说,往往不愿意成为子女的“包袱”,宁愿牺牲自我也成全子女的事业,因此面临“子女有家回不了”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乡土情结与依恋情绪、城市生活习惯的差异等,大部分老年人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归属感不强,因此选择回农村颐养天年,也不情愿与子女共同在城里生活,出现了“父辈有家,去不了”现象。其二,社会力量介入照料面临阻碍。“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家庭养老一直是主流,对于其他养老方式都不怎么被接纳。农村留守老人普遍认为,入住养老机构是对子女的耻辱,养老机构只有无儿无女的人居住,入住会承担被嘲笑的风险,自己的晚年生活应由子女承担,因此对于家庭之外的照料方式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在农村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社会,具有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子女将老人送进养老机构将顶着孝道谴责的压力,因此,孝道的使然阻碍了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进程。加上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老人们无力承担社会养老服务的相关费用,导致入住养老机构意愿较低。

3.3.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关爱匮乏,希望老有所乐

养老问题不仅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是不容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由于角色转变产生心理落差,缺少子女关心,产生了精神关爱匮乏的问题。首先,社交空间有限,易导致老人自我封闭。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休闲娱乐场所显得异常匮乏,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有待扩大,交际范围窄小,生活单调无味。对于智能设备的使用,由于受到视力以及安全因素等影响,老年人不愿接触这陌生的新事物,导致年轻人无耐心教,老年人无耐心学。由于子女外出,一般是通过电话慰问与回家探望等方式来与农村留守老人保持情感沟通,老年人精神慰藉得不到充分满足。第二,文化设施不健全,精神生活空虚。在农村环境中,由于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导致精神文化建设并不高。政府在对农村的财政补助集中于扶贫攻坚上,公共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并不完善,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前提是衣食无忧、病有所医。由于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面临病痛与经济窘迫的影响,因此对于参与文娱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第三,思想保守,娱乐活动难以展开。由于农村老人观念落后保守,对待娱乐文化以传统思维为主,学习素质差,导致他们没有兴趣与能力参与跳舞等新事物的文化活动,心里坚守传统文化底线,导致精神上的空虚寂寞。

3.4. 农村留守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差,渴望老有所医

身心健康因素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感知关爱服务体系的关键因素。其一,农村患病老人数量居多,很大程度上是与老人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加上在农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依附土地生活,长期劳作,身体机能下降,节俭意识增强,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缠身。老人们健康观念较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就医意识亟待增强。其二,在农村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一方面是基础医疗环境卫生差,缺乏基础性的诊疗仪器,无法为老年人提供精确的服务;常见医药配备不足,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用药情况复杂,但是对于基本药物,农村卫生室没有足够条件储备,对于一些价格昂贵且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外的药物,老人们无支付能力;乡镇卫生院应急能力有限,对于老人们身体突发状况无计可施,老人们医疗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缺乏针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专业医师。老年人的疾病具有多发性、常见性、综合性等特点,一种疾病可能会引起其他潜在性病变,这就需要老人们自己掌握一些日常医疗预防常识,提高自身保健意识。但是在农村,缺乏能够给老年人宣传讲解老年医疗常识、简单实用的身体健康保健措施的专业老年医师,同时卫生院的许多医护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看病全凭经验,很难精确定位老年人病因,加上农村医疗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农村医疗水平直线下降,无法保障老年人真正的老有所医。

4. 马克思幸福观视阈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

4.1. 发展乡村经济,夯实养老物质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此夯实农村养老物质基础是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关键。首先,通过因地制宜提高农民收入。土地是农民最为主要的谋生载体,也是农村经济的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应通过促进土地流转,采用集中经营的方式增加农业产量。相关部门应加强教育引导,转变农民传统的守旧思想,学习新技术,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手段来发展农业,促使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投入的调节作用,充分利用乡村生态、文化资源,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优先发展农村特色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强农村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发展非农经济不仅为农村留守老人增加收入,也可以吸引外流的青壮年返乡创业,促进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增加农村收入。其次,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政府要意识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给予农村集体经济充分补贴,引导其改革创新发展。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特色,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最后,大力发展农村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产业,不仅能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有效应对老龄化问题有一定助益。农村可以依靠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形式丰富等特点,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老龄产业,比如旅游观光型老龄产业、温泉养生保健型养老产业等,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将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老人组织起来,给予一定酬金,同时满足老人物质与精神需求。

4.2. 提高认识,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要构建幸福乡村,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必须进入正轨,建立一支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强养老服务专业技能的普及。为了更好的践行家庭养老,政府应积极的向老年人及相关家庭人员提供保健及养老技巧的培训,财政局及民政局等部门应联合起来发展与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并进行积极规范,聘请专业人士做养老护理的知识讲授,持续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其次,建立培训管理机制,根据老年群体具体的服务需求,来实现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在保障农村老人老有所依的基础上,促进他们老有所乐。最后,多渠道培养专业的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人才。一方面加强学校教育,实现定点定向人才培养。相关技能培训学校应当联系实际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同时做好人才培养相关教学奖惩机制,激励教师勇于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与学校输送人才协议聘请专业人士来讲解养老技巧,提高养老专业度。另一方面,针对基层实现良好的精准支援安排,实现培训带教计划的制定与完善;在人员技能水平能够满足实践需求的情况下,安排到医疗机构为留守老人提供日常照料等服务,通过多渠道补齐关爱服务人才缺口 [5] 。同时发展绩效考核机制与服务评价体系来激发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4.3. 加强精神敬老力度,发展农村老年文化

老人们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着共同的追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应进一步丰富他们精神世界。第一,举办特色老年文化活动。我国乡村文化蕴含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文明与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跟和脉。在文化特色十分鲜明的农村,结合各地区文化特色,举办别拘一格文化活动,不仅可以满足老人精神需求,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赓续。同时老年文化活动的形式要不断更新,征求广大老人们的真实想法,积极发挥老年人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二,发展农村老年教育。老年人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提升农村老年教育的地位,教育活动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迎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可以传递一些高雅文艺知识。其次,加强对农村老年教育的宣传。不仅可以通过鼓励引进的方式将城市的老年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思想境界,而且可以借助远程教育的方式,让农村老年人获得更加丰富新意的教育资源。最后,探索多种类型的农村老人教育活动,利用“线上 + 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满足老年人学习各类知识的需求。第三,丰富农村文娱设施。针对农村老年人精神空虚的现状,政府应加大农村休闲娱乐场所建设的资金投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除了阅读室、棋牌室,也可以建设运动健身场地,同时定期检查维修设备,给予老年人更多精神上的关爱,让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多姿多彩。

4.4. 推动医养结合,搭建老有所医新平台

医养结合是将传统养老与医疗服务结合有效发挥各自优势的养老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需求,而且有效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因此政府应健全相关机制,推动医养结合新平台健康发展。第一,对乡镇级医院的综合设施进行规范化建设,不断整合与更新农村的医疗资源,提高床位周转使用率,从而提升农村医疗机构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乡镇医院应当完善奖惩机制,鼓励医疗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聘请相关专家坐诊,给予农民便捷的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第二,健全农村医疗保险机制。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实现好合作医疗与医疗保险机制的推广活动,实现城市与农村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保障农村老人老有所医。与此同时,逐渐提升医疗费用报销档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合理详细的报销制度。第三,加强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整合。一方面,是要不断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加大医疗扶贫力度,可以通过降低医保起付线、扩大医保保障等措施,尽快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医的难题。另一方面,是将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行业进行有机结合,适当为农村留守老人开辟一条专门性门诊的绿色通道,也可经常性组织医务工作者下乡做好老年人疾病的检查与预防工作,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5. 结语

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农村青壮年外流城市,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已经成为不可忽视且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幸福观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助力于真正实现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关爱服务体系的完善关乎广大农村留守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关系到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高质量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留守老人幸福,不仅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而且是不断渐进发展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携手合作、努力推进,共同实现农村留守老人群体幸福养老的美好愿景,使得“养老”变“享老”,共同守护幸福“夕阳红”。

文章引用

赵梦园. 马克思幸福观视阈下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的困境与出路
The Dilemma and Way out of the Care Service for the Left-Behind Elderly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Concept of Happiness[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03): 1021-1027.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3133

参考文献

  1. 1. 李晓航. 吉林省安图县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长春工业大学, 2020.

  2. 2. 孙民. 论马克思幸福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J]. 贵州社会科学, 2017(6): 25-31.

  3. 3. 经丽婷. 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解读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15(4): 17-19.

  4. 4. 王鲁宁.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建构与现实性阐释——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东岳论丛, 2015, 36(7): 135-142.

  5. 5. 姜欣欣. 空心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湘潭: 湘潭大学, 202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