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Vol. 11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1014 , 8 pages
10.12677/AAM.2022.114241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毛 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2年3月26日;录用日期:2022年4月21日;发布日期:2022年4月29日

摘要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决定性因素,理论上,社会保障的风险防范功能可以稳定或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支出的增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何种影响是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议题。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社会保障对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保障是否存在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可见,社会保障是否能增加居民消费支出,需要具体分析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提出建议:加大底层保障力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社会保障差距,推进保障服务改革。

关键词

社会保障,居民消费,居民可支配收入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Level 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 China

Qian Mao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Received: Mar. 26th, 2022; accepted: Apr. 21st, 2022; published: Apr. 29th, 2022

ABSTRACT

Income is the decisive factor affecting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theory, the risk prevention fun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can stabilize or improve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ectation, release consumption potential and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t is a topic of common concern for many scholar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on consumer spen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securi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t can be seen that whether social security can increase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requires a specific analysis of residents’ income level.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bottom security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fund; narrow the social security gap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security services.

Keywords:Social Security, Residents’ Consumption, Residents’ Disposable Incom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社会保障以国家和政府为基础,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为生活困难的公民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四个要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待遇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对居民的储蓄和消费有重要影响。与西方社会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发展缓慢,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人口风险不断增加,探讨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社会保障对我国消费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点,许多学者正在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并且找到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方法。尽管学界已经认识到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但是研究多从社会保障覆盖率、个人缴费率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定性研究,本文从可支配收入的角度对社会保障的消费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剖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及在推进社会保障改革中有限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原因。

1.1. 国内外文献梳理

国外对于社会保障和消费关系的研究与国内的早期结论相比有所不同。Leland (1968)的预防储蓄假说指出社会保障有自动安定器的功能,熨烫经济变动,通过减轻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减弱居民的预防储蓄动机,进而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1]。根据Hubbard (1987)的实证分析,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比挤入效应大,即社会保障支出使居民消费下降 [2]。Blake (2004)研究养老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他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了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于社会保障和居民消费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观点 [3]。姜百臣等人(2010)利用我国的1982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入效应 [4]。曹普桥等(2015)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农村社会保障强度低的情况下,社会保障支出不能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社会保障支出超过阈值,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5]。综上所述,社会保障能否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还没有形成共识,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的测定方法不统一;第二,国内现有的研究忽视了社会保障体系的碎片化、内容的差异、由此产生的心理效果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鉴于此,本文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性支出变量情况下的新的居民消费函数分析社会保障对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考察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正向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及提高居民收入的建议。

1.2.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社会保障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可以得出消费者为了达成最佳的边缘设定计划了相当长时间内的个人消费开支。从个人生活周期整体来看,消费者个人生活的发展呈现一定规律,年轻时个人收入少,消费冲动及精力等消费条件会促使消费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的生活随着收入逐渐增加,超过消费,收入的余力还可以偿还之前的债务,为年迈的生活进行一定的储蓄;随着中年退休后,收入下降,消费又随之超过收入,出现负储蓄形式。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对其他一些储蓄与消费现象也有解释,例如高遗产税会促使人们减少遗留遗产从而增加自身的消费行为,与之相反,低遗产税率会对人们的储蓄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以及对消费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会对储蓄行为有减少的影响。

显而易见的是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差异。消费者生命周期理论强调或关注消费者的长期生活,甚至是消费者一生的消费生活的计划,从而达到最大的满足度。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则是利用短息分析,在一定时期内将消费与可支配收入联系起来。

2. 模型的建立

2.1. 变量选取

本文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作为实证模型分析的基础,将社会保障性支出变量引入到模型中来,得出存在社会保障性支出变量情况下的新的居民消费函数:

C t = α + β 1 Y t + β 2 N S S E + U t (1)

α :表示截距项, β 1 β 2 :表示各变量系数,Ut:为残差,Ct:居民各年消费支出水平,Yt:为居民各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NSSE:为国家的社会保障性支出。

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根据所建立的计量模型,选取了2013~2020年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居民消费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因为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国家社会保障水平,而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又反作用于居民的消费水平。数据均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对2013~2020年数据进行的统计描述,居民消费水平从2013年到2020年居民消费水平逐年递增,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C = α + β Y ) 也逐年递增。根据经济学凯恩斯一般消费理论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得出推论: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正向效应。见表1

投资、消费、进出口被统称为“三驾马车”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洲市场长长时间停滞不前,中国市场在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发展中也受到严重制约。国内经济复苏的不景气是引发中国投资萧条的原因,从而使增加当前消费成为刺激经济增长以及摆脱金融危机的唯一途径。但是,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动力不足,由于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意愿严重不足,直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而所谓的“三车马”被调侃说是“夹在两匹马之间(进出口和投资)”。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可支配收入都在逐年提高。见图1图2

Table 1.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data from 2013 to 2020

表1. 2013~2020年数据进行的统计描述

Figure 1. Change trend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and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图1. 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趋势

Figure 2. Change trend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and national financi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图2. 居民消费水平和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变动趋势

图1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人民的生活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表明了这个居民在这一时期内的直接消费能力,这是衡量居民收入高低、消费能力以及家庭消费能力范围的重要指标,因为它是可控的,可以用于消费、投资、购买股票和资金、存款。这一指标增长得越快,即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快,这也是反映其强大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可支配收入指标是判断收入高低的主要依据,如果这一指数高于其他指标,例如,与物价相比,如果这一指标高于物价上涨,那么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如果低于物价上涨,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水平实际上下降了。

图2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过去和现在的收入,还受未来收入和支出的影响。社会保障的一般属性是国民收入社会化消费的再分配形式。通过立法手段,国民的可支配收入被迫在社会成员的特殊情况下被重新分配从而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基金购买和支付两个方面影响消费者支出。

2.3.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现状及问题分析

社会保障基金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现状总结如下:一是推迟消费。指当期消费基金在一定时间内延期使用后的使用情况;二是均衡消费。这层含义中的一种解释是指劳动者在给定时期内的收入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使用值。社会保障将收入和消费与时间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社会调节剂,维持每个劳动者一生中稳定的收入。另一种解释是平衡不同收入水平劳动者的贫富差异,满足低收入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简言之,社会保障基金的消费理念是在即期的消费减少的情况下,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消费环境,减少了未来消费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不用担心老龄化、疾病、失业等问题,可以在现有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合理消费。

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更为直接。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福利是具针对特殊人群的,主要获得的是老年人、失业者、伤者、低收入者和其他救济以及优抚对象。它可以立即用于消费、年老、健康、残疾、辅助、灾难、贫穷帮助和基本安全等方面。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在推进社会保障改革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仍存在一定问题。

1)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缓慢,从而导致人们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预期越来越高。近期一些社会研究机构调查了人口储蓄的动机,在过去劳动积累补偿未确定和在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医疗和养老的支出大幅增加。因此,必须节省不必要支出,进行储蓄。这些储蓄动机已经成为一些地区除“住”和“行”以外的第一储蓄动机,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顺利升级。

2) 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特别是三资、私企和个体参保人数少,这又加大了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3) 在企业改制中,社会保障管理出现了空白。由于下岗职工的重组和分配方式不同,一些地区没有很好地解决下岗职工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流动时如何衔接社会保障的问题,而另一些地区则把这个问题推到了新改制的非国有企业。这使一些劳动者陷入了没有养老金和医疗补偿的退休困境。

4)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面窄、来源单一导致失业保险作用小,失业救济金直接发放到失业者手中的比例虽逐年有所增加,但比例仍偏小。

5)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目前需要被强调的是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需求问题。当前,因病致贫或因贫致病已对部分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产生严重威胁。

6) 社会救济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97年,1160万人生活在城市贫困的处境之中,这是各级政府提供社会救济的基本对象。截至1998年4月,全国已有400个城市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60%。城市贫困人口225万得到了生活的最低保证,约占全国城市贫困人口的20%。首先,社会救助的范围很小,其次一些城镇职工的帮困资金仍然为被困难职工领取到位。

3. 社会保障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3.1. 单位根检验

为了防止出现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伪回归现象,首先进行时间序列数据变量的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见表2

Table 2. Cointegration test results

表2. 协整性检验结果

根据t值与1%、5%和10%水平下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CZZC和XF分别在99%和95%的概率下拒绝原假设,证明可以认为两个时间序列数据具有平稳性,不存在伪回归的现象,所以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本文选取了2013~2020年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居民消费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总体上检验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国家财政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见表3~5。

结果表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水平也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国家财政社会保障越高,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其次我们从数据分析结果中得出R方为0.990,即意味着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着99%的影响。

3.2. F检验——显著性检验

F值用于判定模型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国家财政社会保障中至少有一个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影响,如果呈现出显著性(P值),则说明所有变量中至少一个会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影响关系。这就说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对模型有显著影响。

Table 3. ANOVA analysis results

表3. ANOVA分析结果

a. 因变量:居民消费水平;b. 预测变量:(常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财政社会保障。

Table 4. Model coefficient analysis

表4. 模型系数分析

a. 预测变量:(常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财政社会保障;b. 因变量:居民消费水平。

Table 5. Model summary analysis

表5. 模型汇总分析

3.3. 拟合优度检验

R方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R方的值越接近0,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

由回归参数估计结果可得,样本决定系数R方 = 0.990,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度较好。

最后得出线性方程: L N C t = 1.450 L N Y t + 0.457 L N S S E t 4026.398

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提高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建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以下薄弱环节。

4.1. 加大低层保障力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促进消费支出。同时,随着我国“深水区”改革的深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为失业、养老和疾病造成的贫富差距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保障措施。此外,还必须为收入分配向中低收入部门倾斜、缩小各部门收入差距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当前,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强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金字塔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生存保障体系的完善。大中城市要努力做好保护工作;在农村和落后地区,必须接受符合条件的穷人,确保其最低生活水平和基本需求。其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社会最低生活水平也需要相应调整。最后要继续增加国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援助。虽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仍有大量低收入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这是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最低生活保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应当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本帮助。

4.2. 加强保险资金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大高于过去,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新问题。中国历史上没有关于养老金积累的惯例,养老保险制度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建立起来。经常性收入和统一缴费账户的变化,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陷入亏损的尴尬境地。2013年,中国养老保险出现亏损,且亏损持续上升。中国现有的一些安全体系正面临挑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过程的安全运行。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托管、运营的规范性监管,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为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3. 缩小社会保障差距,推进保障服务改革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基本损害赔偿责任贯穿全国。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递企业的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在申请违约金时,我们应区分担保价格是否单独处理。被保险快递公司或快递公司造成的故意损害,赔偿以实际损失为基础,不限于可预见的损失;对于非上市快递,根据合同法关于可预见损失的规定,赔偿限额不能简单适用于高于实际损失、低于确定赔偿金额的赔偿限额;对于损害赔偿金的支付,消费者不仅有权追究快递企业的违约责任,而且有权对快递企业进行赔偿。但是,对于不具有竞争性的产品,也要追究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责任,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引用

毛 倩.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Security Level on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 China[J]. 应用数学进展, 2022, 11(04): 2281-2288. https://doi.org/10.12677/AAM.2022.114241

参考文献

  1. 1. Leland, H. (1968) Saving and Uncertainty: The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Sav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2, 465-473. https://doi.org/10.2307/1879518

  2. 2. Hubbard, R. and Judd, L. (1987) Social Security and Individual Welfare: Precautionary Saving, Borrowing Constraints and the Payroll Tax.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7, 630-646.

  3. 3. Blake, D. (2004) The Impact of Wealth on Consumption and Retirement Behavior in the UK.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14, 555-576. https://doi.org/10.1080/0960310042000233863

  4. 4. 姜百臣, 马少华, 孙明华. 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11): 32-39.

  5. 5. 曹普桥, 李冰枫.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门槛效应[J]. 社会保障研究, 2015(4): 61-6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