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0304 , 6 pages
10.12677/ML.2024.121079

浅析先秦经典中“危”字的字义

袁晔瑞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22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9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31日

摘要

“危”字是古代经典中的常用字,“危”及其义项的发展演变对于古代汉语词义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文中采用认知语言学的多义词由核心本义引申的理论,分析了先秦经典中的相关语料,归纳得出,“危”字的本义是在高处而畏惧,进一步引申为危险、危难,忧惧、畏惧,高、高耸,端正、正直,偏、侧等义。

关键词

“危”,字义,核心本义,引申义

Analysis of the Word Meaning of the Word “Wei” in the Pre-Qin Classics

Yerui Yu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Received: Dec. 22nd, 2023; accepted: Jan. 19th, 2024; published: Jan. 31st, 2024

ABSTRACT

The word “Wei” is a common word used in ancient classic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Wei” and its meaning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word meaning in ancient Chinese. The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extended from the core original meaning, analyzes the relevant corpora in the pre-Qin classic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ord “Wei” is to fear at high places, and further extended to hazard, peril, fear, threat, high, towering, upright, integrity, partial and side meanings.

Keywords:“Wei”, Word Meaning, Core Original Meaning, Extended Meaning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语言学,提出了“意义隐喻机制”和“意义概括方法”,为多义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标准。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是一个范畴,该范畴有一个核心本义,核心本义通过以隐喻和转喻为主的方法引申出其他义项,而文字的核心本义可以通过研究文字的使用案例来概括得到。本文就将采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概括的方法来研究“危”字。本文分析选取的语料主要来自于《论语》《左传》《庄子》等。除了作为人名、地名的用法之外,本文研究了《左传》中的全部“危”字句,选取《左传》作为研究的依据是因为《左传》的篇幅较大,故事情节完整,可以从叙事中推演文字的准确含义,并且“危”在《左传》中出现了19次,语料适中。选取其他先秦典籍是为了覆盖尽可能多的典型用法,进行分类、归纳,以期概括出来的结论严谨准确。

2. “危”字的释义

“危”字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考古学家在已经发掘出的甲骨文中发现了“危”字。“危”是会意字,其字形呈现为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是腿骨字形。其本义是“在高而懼也 [1]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危”字的词义也随之变化。本文对“危”字语料进行归类,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义项,但不包含用于名称的义项,如人名、地名等。

(一) 指危险,危难,危急,危亡

在先秦时期,“危险”是“危”字最常用的义项,引申出“危急、危亡”,同时“危险,危害”还可以作“危难,困难”解。

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 [2]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处在危险境地的国家不进入。

2、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 [3]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士人遇见危险时肯献出自己的生命。

3、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左传·襄公十年》 [4]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这是危险的办法。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左传·襄公十一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处于安定要想到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防备就没有祸患。谨以此向君王规劝。

5、君昏不能匡,危不能救,死不能死,而知匿其暱,其谁纳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国君昏昧不能纠正,国君危险不能救驾,国君死亡不能以身殉,只知道把自己所亲爱的人藏匿起来,有谁会接纳我们?

6、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我怎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还是要奉告的。

7、姜其危哉。(《左传·昭公三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姜氏恐怕危险呀。

8、弃礼违命,楚其危哉。(《左传·昭公十三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抛弃礼义而违背天命,楚国大概危险了。”

9、吾闻之,小国忘守则危,况有灾乎!国之不可小,有备故也。(《左传·昭公十八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小国忘记守御就危险,何况有火灾呢?国家不能被轻视,就因为有防备。

10、吴新有君,疆埸日骇,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吴国新近立了国君,边境一天天紧张。楚国如果发生战事,您恐怕危险了!

11、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如果经历艰苦,使上面的人陷入危险,反而名声显扬,发动祸难的人就要为此而奔走。

12、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左传·哀公七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百姓由城邑来保护,城邑由德行来保护。丢掉了信和仁两种德行,就危险了,还能保护什么?

13、知必危,故不言。(《左传·哀公七年》)

此处“危”指危险,明知必有危险,为什么不说?

1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此处“危”指危难,这里比之“危险”,解释为“危难”更合句意,“国家如果处于危难不能解救,国家即将颠覆不能扶持”比“国家如果处于危险不能解救”更为妥当。

15、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左传·恒公五年》)

此处“危”指危难,意思是自己估计他的国家将发生危难,因此没有再回国了。

16、孝而安民,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罪也。(《左传·闵公二年》)

此处“危”指危害,意思是与其危害自身而加快罪过的到来。

17、国危矣。(《左传·僖公》)

此处“危”指危难,意思是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了。

18、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左传·定公四年》)

此处“危”指危急,意思是国家正在危急之时,诸侯正怀有二心,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袭击敌人,不也是很困难吗!

19、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左传·成公十二年》)

此处“危”指“危难”,意思是一起救济灾难危难,救援饥荒祸患。

20、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庄子·人间世》)

此处“危”指危难,意思是风吹波浪容易动荡,有了得失容易出现危难。

21、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将往投迹者众。(《庄子·天地》)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况且像这样,那一定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就像那高高的观楼和亭台,众多事物必将归往,投向那里的人也必然很多。

22、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庄子·秋水》)

此处“危”指危险,意思是不是说他们逼近水火、寒暑的侵扰和禽兽的伤害而能幸免,而是说他们明察安危,安于祸福,慎处离弃与追求,因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他们。

23、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

此处“危”指危难,安全与危难相互变易,灾祸与幸福相互生存,寿延与夭折相互交接,生还与死亡因此而形成。

24、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庄子·列御寇》)

此处“危”指危难,意思是告诉他危难的处境来观察他的节操。

25、高而不危,所以常守贵也。(《孝经》)

此处“危”指“危险”之意。

(二) 忧惧,戒惧

1、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战国策·西周策》)

此处“危”指“忧惧”。意思是犹如树木的树根和枝梢更迭盛衰,事物的强弱也会因时而变化,臣私下替你齐国感到忧惧。

2、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荀子·解蔽》)

此处“危”指“戒惧”。杨倞注:‘危之’,当为‘之危’。‘危’,谓不自安,戒惧之谓也。王天海《校释》:‘危’者,高而戒惧也。言其处心专一而至危惧,其美誉满侧也。学者对“危”的注解较为一致,“危”释为“戒惧”

(三) 高,高耸

1、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庄子·田子方》)

“危石”指高大的石头,此处“危”就指“高”。

2、子以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庄子·盗跖》)

此处“危”指“高”,意思是你用甜言蜜语说服了子路让他死心塌地地跟随你,使子路去掉了勇武的高冠,解除了长长的佩剑,受教于你的门下,天下人都说你孔子能够制止暴力禁绝不轨。

(四) 端正,正直

1、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

此处“危”字字义与“危险”无关,“危言危行”指说话正直,行为正直;“危行言孙”指行为正直,但说话要谦逊谨慎些。”这句话是教臣子劝谏君主的话,国家有道君主开明时,臣子可以不必可以降低身份,可以大胆劝谏,既然是劝谏的话,那一定是正直的话了。因此,“危”在这里指“端正、正直”。

2、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庄子·缮性》)

此处“危”指端正,正直,意思是古时候保全自身的人,不用诡辩来巧饰智慧,不用智巧使天下人困窘,不用心智使德行受到困扰,秉正地处在自己的位置和回发自己的本性,又何须一定得去做些什么呢!

(五) 偏,侧

1、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庄子·山木》)

“危行侧视”指的是在拓棘枳枸之类带刺的灌木丛中行走的姿势,在这里,“危行”不能解释为“端正的行走”,“危”与“侧”对文,因此译为“偏,侧”较为合适,“危行”就是偏着身体或者侧着身体行走。

2、敢问正道直行则不容于世,隐道危行则不忍,道亦无灭,身亦无废者何若?(《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隐道危行”与“正道直行”反义对举,“危行”与“直行”意义相对,“危”就是“不直,偏侧”之意。

3、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无所履者,凡在言也。(《荀子·荣辱篇》)

“危足”杨倞注曰:“危足,侧足也。”此处“危”即“侧”也,可译为“不正的,偏颇的”。

3. “危”字释义分析

上文归纳了在先秦时期“危”的各个义项,“危”字从字形上看,仿佛人站在高处,害怕的样子,其本义就是“在高处而惧”,所以“危”引申出“高”的含义,并由“在高而惧”引申出“畏惧,戒惧”义。其中“危险”义项是“危”字最常用的义项,由本义“在高而惧”引申而来,又由“危险”义引申出“危亡、灭亡”之义。另外,“危”还可以作“危难、困难”讲,这些义项通常用于国家或个人的境遇中。“危”字还从“正直”义项,引申为“偏、侧”,这是词义的反训。“危”字的“正直”义看似与“偏、侧”义冲突,但两者是能够统一的。

4. 结语

文中通过对先秦语料的归纳,并使用认知语言学的多义词由核心本义引申的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危”字本义指高处而畏惧,进一步引申为危险、危难,忧惧、畏惧,高、高耸,端正、正直,偏、侧等义。词义演变的根源在于人们认知活动的进步和事物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对“危”字词义的系统研究还比较稀缺,因此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随着词义研究的深入,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对“危”字词义的探讨,必将更加完善。

文章引用

袁晔瑞. 浅析先秦经典中“危”字的字义
Analysis of the Word Meaning of the Word “Wei” in the Pre-Qin Classics[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1): 562-56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79

参考文献

  1. 1. 时金科. 先秦经典中“易”字的释义研究——以《左传》《易经》为主要语料的考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2(5): 83-94.

  2. 2. 唐迪. “危”字字义的历时演变[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6): 38-41, 62.

  3. 3. 左丘明. 左传[M]. 第1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 1137.

  4. 4. 王叔岷. 庄子校诠[M]. 第1版.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14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