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Vol. 12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0597 , 6 pages
10.12677/CnC.2024.121008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下衣”类常用词研究

李海洋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13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29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7日

摘要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表示“下衣”这一义位的词可细分为裙装和裤装两类,检索出的常用词有“裳”“裙”“裈”“袴”四个。“裳”“裙”的产生时间早于“裈”和“袴”,“裙”在这一时期的口语中正逐渐取代“裳”,“裈”和“袴”的使用在口语中也逐渐增多。传世文献中四词的用例与出土文书正相反,“裳”的使用明显多于“裙”,“裈”和“袴”的使用频率也很低。这正突显了《吐鲁番出土文书》的世俗化特征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也反映了吐鲁番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多种文化交流与融合之地。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裳,裙,裈,袴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mon Words of “Underwear” in “Turfan Unearthed Documents”

Haiyang Li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Dec. 13th, 2023; accepted: Jan. 29th, 2024; published: Feb. 7th, 2024

ABSTRACT

The word “Underwear” in “Turfan unearthed docum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skirt and trousers. The commonly used words retrieved are “Shang”, “Skirt”, “Kun” and “hakama”. “Shang” and “skirt” were produced earlier than “Kun” and “Hakama”. “Skirt” was gradually replacing “Shang” in spoken language during this period, and the use of “Kun” and “Hakama” was also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spoken language. The use cases of the four words in the handed down documents are opposite to those in the unearthed documents. The use of “Shang” is obviously more than that of “Skirt”, and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Bu” and “Hakama” is also very low. This highlights the s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urpan unearthed documents” and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al color, and also reflects that the Turpan region has been a place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since ancient times.

Keywords:“Turpan Unearthed Documents”, Shang, Skirt, Kun, Hakama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常用词演变研究是当下汉语词汇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已经产出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 [1] “词汇的发展”一节论述了一些基本词的发展演变,并专门列出了“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一节,后张永言、蒋绍愚、汪维辉、李宗江等诸位先生撰写了一系列常用词研究的著作。汪维辉先生第一次使用常用词演变研究为题发表了《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一书。蒋绍愚先生认为,对词汇史做整体而系统的研究,现在条件还不成熟,但可以从局部做起。因此本文受诸位学者启发,以《吐鲁番出土文书》 [2] 为出发点,采用断代研究的方式,探究晋唐时期表示“下衣”这一概念下的词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吐鲁番出土文书》在时间上处于汉语史的中古时期,它反映的年代集中在东晋至隋唐年间,该阶段汉语正处于大变化时期,以其为时间节点,可上溯先秦,下启近代。从内容上讲,《吐鲁番出土文书》存有种类繁多、数量可观的世俗文书,具有口语性、同时性的特点,能够忠实地反映当时当地的语言面貌。

“下衣”即“下体之衣”,这一概念自古有之,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只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词来记录。先秦有裳无裤,这一结论为众多学者所接受,在现存先秦史料中确实不见“裤(袴)”的用例。《釋名》曰:“上曰衣,下曰裳。”明确指出“裳”为下衣。《说文解字》 [3] 中“裳”“裙”互训,可见二者关系之密切。有关“袴”的说法较多,所产生的异体字也非常多,如《方言》:“齐鲁之间谓之䙭,或谓之襱,关西谓之袴。”《说文解字》中也记录了与“袴”有关的许多词,如“衤突”“襗”“裈”等。现代汉语受复音化趋势的影响,表示“下衣”类的词多是以“裙”“裤”为核心构成的合成词,而古代汉语中“下衣”类称名多为单音节词,这不仅体现在传世文献中,出土文献中也存在这一特征。据检索,《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表示“下衣”类的常用词有“裳”“裙”“裈”“袴”四个,下面将结合传世文献及字典辞书对文书中这四个词的来源及分布做进一步的分析,并选取同一时期的文献与文书中的“下衣”类称名词作比较,以凸显吐鲁番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2. “裳”“裙”“裈”“袴”来源及释义

2.1. 裳、裙

《说文解字》将“裳”作为异体字附于“常”后,释作“下帬也。从巾尚聲。裳,常或从衣。市羊切。”该字最早见于金文,读音应同“常”。又在“裙”下释“下裳也。从巾君聲。裠,帬或从衣。渠云切”。二者互训,所指相同。“裙”字最早也见于金文,但晚于“裳”字。二者产生时间虽相似,但在先秦文献中却以“裳”更为常见。据记载,中国冠服制度在在夏商已见端倪,至周日趋完善。商周时期的服装形式,主要是上衣下裳制 [4] 。《诗经》中只见“裳”,不见“裙”。如《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又《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可见“裳”在先秦时期在“下衣”这一义位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裙”在先秦文献中仅《庄子》一例,即: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裙”的广泛使用自魏晋始,多见于小说等口语性较强的作品。如《搜神记》《三国志》《世说新语》等。“裳”与“裙”的区别应与口语和书面语之别有关。

2.2. 裈、袴

《说文解字》将“裈”作为异体字附于“㡓”后,释作“也。从巾軍聲。褌,㡓或从衣。古渾切”,段玉裁引“《方言》:褌,陳楚江淮之閒謂之䘴。《釋名》:褌,貫也,貫兩腳上繫腰中也。按今之套褲,古之絝也。今之滿襠褲,古之褌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㡓,自其兩襱孔穴言曰幒。方言:無之袴謂之襣。郭云:卽犢鼻褌。” [5] 据段玉裁解释,裈不同于袴,属于满裆裤。据考察,裈多穿于内,即段玉裁所说“浑合近身”。古之裈分两种:一类曰膝裈,四角,长及膝,可外穿;一类曰犊鼻裈,三角,无裤管,内穿。袴是绔之异体,《说文》只收“绔”字,释为“脛衣也。从糸夸聲。苦故切。”段玉裁指出“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㒳脛,古之所謂絝,亦謂之褰,亦謂之襗。”所谓“脛”指的就是小腿,所以说“袴”既不同于裈,也不同于今天的裤,指的是两条裤管。据考察,“袴”作保暖之用 [6] 。“裈”与“袴”最早可见字形为小篆字形,产生时间较晚。据历史记载,我国裤子的穿着历史源自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但史书只记载“易胡服”的史实,胡服具体式样今已不详,所以“裤”一类服饰具体最早产生年代尚不明确,大致可推至战国末期。

综上所述,“裳”“裙”“裈”“袴”四个词从所记录字形上看,产生时间均早于出土文书。“裳”“裙”出现时间较早,尤其是“裳”,属于上古汉语常用词的遗留。“裈”与“袴”产生时间较晚,可能存有地域上的差别,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二者皆有用例。下文主要从文书出发,探讨“裳”“裙”“裈”“袴”四个词在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的使用情况。

3. 文书用例及分布考察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裳”“裙”“裈”“袴”四词使用频率不同,并且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其中“裳”共出现7次,“裙”出现61次、“裈”出现26次,“袴”出现59次。“裳”的使用频率要远低于其他三个词。从“裳”出现语境来看,文书中“裳”皆与“衣”共现,如“韩渠妻□命早终,谨条随身衣裳杂(63TAM1:11 (页5),与衣构成“衣裳”这一固定结构,构词能力也大大减弱,可见在这一时期的吐鲁番地区“裳”在“下衣”这一义位中已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裳”的用法多是承古而用。

“裙”出现频率最高,在文书中既可单独使用,如“故面衣一枚故孺(襦)一枚故衫一枚故首衣一枚故裙一枚(75TKM90:19 (页116)”,共有9处。也可与其他词相组合,与裙相搭配的词多与质料、颜色有关,构成“x裙”结构,如“白縺(练)裈一立紫碧裙一立白絓袜一立(59TAM305:8 (页3)”;另有“裙”与“褶”“衫”“襦”等上衣类构成“裙x”结构,如“一具,井(锦)凌(绫)裙褶一具,细布裙衫一具,奴婢十具。(60TAM335:10 (页253)”。从组合方式上看,“x裙”结构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相一致,颜色类为外围词,质料类更贴近核心,如“黄绫裙”“白绢裙”“缦紫红小缬裌裙”,现代汉语“白色纱裙”“蓝色牛仔裙”等,“裙”的组合能力直到现在依然很强,由此可以体现出其稳定而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其取代“裳”而保留至今的原因之一。至于“裙x”在现代汉语中多与裙的部位有关,如“裙腰”“裙褶⑤”“裙裤”等,另有引申义构成的词与“下衣”这一义位无关,暂且不论,“裙x”结构并不常见,一方面与词的复音化规律有关,现代汉语单音词已不再占据优势,所以单音形式表示上衣类的词存有不多;另一方面也与思维方式有关,今天多为“上衣 + 下衣”的形式,如“衬衫裙”之类,“下衣 + 上衣”的组合方式较为少见。

“裈”与“袴”皆是指裤子一类的下衣,但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袴”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裈”,这应与两者实际所指的用途有关,“裈”为贴身衣物,其形制款式不如外穿的“袴”丰富,在记载中自然数量较少。现代汉语[有裆±]下衣类皆为“裤”所替代,所以在现代汉语中除成语外几乎不见“裈”的用例。从其搭配功能上看,“裈”除与颜色、质料一类的词搭配外,还常与大、小之词组合,如“故縺(练)襦一领故绢小裈一立(59TAM305:17 (页3)”“故絓大裈一立 (75TKM96:15,16 (页29~30)”,应与前文膝裤、犊鼻裤相对应。“袴”与“裙”相当,既有单用的,又可与其他词相组合;既可以构成“x袴”结构,也可以构成“袴x”结构。其中较为特殊的搭配为“皮袴”,如“用造皮袴。(69TKM48:8 (a) (页163)”“后用造皮裘,皮袴(69TKM48:4(a) (b) (页165)”其他下衣类质料皆为丝织布帛一类,唯独“袴”出现皮质,一方面与“袴”用来御寒保暖的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中原服饰文化与西域服饰文化的交融。

总的来说,《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裙”“裈”“袴”三个词更为常见,也更具地域特色。从其所出土墓葬来看,该类词皆出自文书中的随葬衣物疏,根据侯灿(1990)以及孟宪实(1993)的研究,“裳”“裙”“裈”“袴”四词大多都出自一二阶段写实性的随葬物品清单以及以祈求冥福为主要用途的财产证明文件,不仅反映了《吐鲁番出土文书》同时性的特点,也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墓葬文化,反映了各种文化在此地的交流与融合。

4. 同一时期“下衣”类常用词比较分析

“裳”“裙”“裈”“袴”四个词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跨度较大,从十六国时期至唐皆有用例。故本文选取该时期传世文献四本,即《世说新语》《搜神记》《唐诗三百首》《野朝佥载》,统计“裳”“裙”“裈”“袴”四个词在其中的使用频率,以和《吐鲁番出土文书》形成对比。其中,《世说新语》《搜神记》和《野朝佥载》均为小说体裁,口语性较强,与《吐鲁番出土文书》仅存在地域上的不同;《唐诗三百首》相对来说,书面性质更强,与《吐鲁番出土文书》应存在较大差异。下表1即为各词在各本书中的用例

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different documents in the same period of “Shang”, “skirt”, “Kun” and “Kakama”

表1. “裳”“裙”“裈”“袴”同一时期不同文献使用频率统计

从上表1可以看出,“裳”在传世文献中用例十分广泛,尤其是在书面语更强的文献中,较之其他词,使用频率更高。“裙”与“裳”在口语性强的文献中使用频率相差无几,但在唐小说中更胜一筹,这也说明了“裙”具有更强的口语色彩。“裈”与“袴”的使用都不多,应与二者产生时间有关,相较于“裳”和“裙”,二者产生时间晚。且二者世俗性更强,在这一时期应尚未广泛使用。另是否还有地域方言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与《吐鲁番出土文书》相比,这一时期传世文献中裙装类词语的使用明显多于裤装类,这反映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在服饰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体现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从作品性质上来讲,传世文献中的作品多为文人创作,尤其是唐诗,多仿古作品和个人色彩,而《吐鲁番出土文书》多为史实杂事的记载,这也导致了二者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同。

5. 结语

本文对《吐鲁番出土文书》中表“下衣”义的“裳”“裙”“裈”“袴”四个词从历时与共时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探讨,一方面分析了该类词的来源以及在文书中的用例,发现“裙”对“裳”既存在承继关系,同时也存在竞争关系,说明在这一时期正是二者产生替换的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裈”与“袴”的使用开始逐渐增多,但由于“裈”着于内的性质,其使用频率不如“袴”频繁,这也为后来“袴”改换字形但一直使用至今,“裈”则逐渐隐退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与同时期传世文献的对比发现了该类词在地域以及语体使用方面的不同。“裳”“裙”“裈”“袴”四个词应细分为两类,一类为“裙装”,一类为“裤装”。在出土文书中裙装类“裙”的使用明显多于“裳”,而在传世文献中正相反,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出土文书中裤装类的使用皆多于传世文献,且有不同于传世文献的组合方式,不仅说明了出土文书更贴近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充分体现出中原地区与西域在服饰文化上的不同,更反映了吐鲁番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多种文化交流交融之地。

基金项目

本项目由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民族交融视角下新疆名物研究——以吐鲁番出土文献为中心) (项目编号:XSY202301024)。

注释

① “裳”“裙”“裈”“袴”四个词皆有异体,本文只取其在《吐鲁番出土文书》四册本中的常见字形,即文中所呈现的形式。

② 即: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③ 文书中共计8次,但有一例为《急就章》古注本用例,不属于文书同时期语言资料,所以本文不计入此列。即:“为裳共里不借是(蒭)(高昌延昌八年(公元五六八年)写《急就章》古注本60TAM337:)

④ 原文如下:“树叶锦袴一枚,腰带具黄绫裙一枚,腰攀具□□(高昌章和十八年(公元五四八年)光妃随葬衣物疏72TAM170:77 (页144))”

“脚一具穴跟履一两白绢裙衫一具手衣一具(高昌重光元年(公元六二〇年)缺名随葬衣物疏一件72TAM205:2(页360))”

“故缦紫红小缬裌裙一(73TAM206:42/10-14,42/10-9 (页331)唐质库帐历(?))”

⑤ 该处“褶”不同于上文“褶”,上文“褶”指的是穿在外层的夹衣,多归为上衣类。该处褶指的是衣服摺叠而形成的印痕。

⑥ ccl语料库检索中仅“虱处裈中”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的用例。

⑦ 所有数据均出自ccl语料库检索。《野朝佥载》是唐代笔记小说集。唐张鷟撰。六卷。记隋唐两代朝野遗闻,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有的为《资治通鉴》所取材。其中亦多怪诞不经的传说。

文章引用

李海洋.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下衣”类常用词研究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mmon Words of “Underwear” in “Turfan Unearthed Documents”[J]. 国学, 2024, 12(01): 51-56.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1008

参考文献

  1. 1. 王力. 汉语史稿[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2. 2. 中国文物研究所, 编. 唐长孺, 主编. 《吐鲁番出土文书》(全四册) [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2.

  3. 3.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4. 4. 周汛. 中国服饰的演变历程[J]. 上海艺术家, 1996(3): 3-16.

  5. 5.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6. 6. 郑桦. 說“褲子”的由來[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0(5): 27-3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