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6 No.02(2016), Article ID:16986,7 pages
10.12677/AP.2016.62019

So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Intergroup Threat Percep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Xingxing Yi, Yujie Chen, Yufang Zhao*

Faculty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an. 26th, 2016; accepted: Feb. 19th, 2016; published: Feb. 25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erceived inter- group threat,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steem between them, we surveyed 399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outhwest University with Self-Esteem Scale, Socio-Economic Status Questionnaire and Realistic Group Threat Sca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rsonal socio-economic statu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perceived realistic group threat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 esteem between persona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erceived realsitic group threat is significant.

Keywords:Economic Status, Intergroup Threat, Self-Esteem, Mediating Effect

社会经济地位与群际威胁感

—自尊的中介效应

易星星,陈玉洁,赵玉芳*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6年1月26日;录用日期:2016年2月19日;发布日期:2016年2月25日

摘 要

探讨社会经济地位,个体自尊与群际威胁的关系,以及自尊对二者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使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社会经济地位调查问卷》和《现实威胁量表》,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回收有效问卷399份。结果: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现实威胁正相关,且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显著。

关键词 :经济地位,群际威胁,个体自尊,中介作用

1. 引言

人们将自己所属的群体称为“内群体”,而将“内群体”以外的群体统称为“外群体”。所以,当社会群体形成后,一个群体如果感知到另一个外群体所具有的资源、信念和价值观等各种特征会对他们自身内群体的存在、发展和目标产生威胁时,群际威胁就会产生 (张婍,冯江平,王二平,2009) 。一般来说,低地位群体成员感知到的群际威胁比高地位群体成员要高,因为处于弱势或不利地位的群体在与优势地位的群体相比时,其自尊会被削弱 (Branscombe, Spears, Ellemers, & Doosje, 2002) ,并引发相应的应对行为,如争取社会变革 (Ellemers, 1993) 。但是,也有研究持相反的观点,认为高地位群体成员在某些情况下会比低地位群体成员体验到更高的群际威胁 (Doosje, Branscombe, Spears, & Manstead, 1998)

造成这种矛盾的结果可能跟地位的可渗透性有关。由于群际威胁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即只要群体成员意识到另一个群体对自身所在的群体构成威胁,不管这种威胁是否实际存在,群体成员都会体验到威胁感(Stephan & Stephan, 2000)。因此,虽然高地位群体拥有更多的权力与资源(reference),但是社会等级不具有绝对封闭性,群体成员的构成会发生改变。而在这种动态的转变中,当高低地位群体的边界可渗透时,高地位群体更容易感受到威胁,因为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需要付出努力保持现有的状态不变 (Ellemers, Doosje, Knippenberg, & Wilke, 1992) 。高地位群体在面临地位转变时,比低地位群体感知到更高的威胁 (Scheepers & Ellemers, 2005) ;态度(e.g. prejudice)也比低地位群体更强烈 (Riek, Mania, & Gaertner, 2006) 。因为高地位群体所拥有的资源更多,防止资源流失的动机要更强烈,面临威胁时,高地位群体会试图阻止地位较低群体挑战自己的有利位置 (Van Knippenberg & Van Oers, 1984)

自尊可能是造成这种矛盾结果的另一个原因。意识到自己所属群体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会影响到个人的集体自尊 (Branscombe & Wann, 1994) ;相对于低地位来说,高地位可导致较高的个体自尊水平 (Twenge & Campbell, 2002) 。但是自尊与完美主义倾向存在正相关关系 (韩树杰,王媛媛,李建伟,2007) ,自尊水平越高,就容易有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与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畏惧失败 (王敬群,梁宝勇,邵秀巧,2005) 。所属高地位群体对个体自尊促进的同时,高自尊也会成为个体害怕失败的诱因。高自尊的这种“消极后果”也可能是群际威胁与群体地位复杂关系的可能变量。

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探讨社会经济地位与群际威胁的关系,然后对自尊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考察经济社会地位自尊与群际威胁感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重庆市的西南大学共420本科生做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2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99份(男生152人,女生220人,48人未写性别),有效性达95%,符合心理科学研究的要求,平均年龄18.90岁。测试前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测试后对被试致谢。

2.2. 研究工具

2.2.1.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自尊量表:采用由杨家正博士翻译的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SES)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3) 。该量表最初用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目前是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量表分为10道题目,要求被试在“1 = 强烈不同意”到“5 = 强烈同意”5个等级上评价自己对所列陈述的同意程度(如我觉得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他人是平等的)。其中5道题目反向计分,采用量表总得分成绩,总分越高自尊越高。本测量α = 0.736。

社会经济地位调查问卷:采用陆学艺于2002年编社会经济地位自评问卷 (陆学艺,2002) ,该问卷以父母的经济收入地位、社会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的综合值为指标,反映社会成员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问卷得分越高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本测量α = 0.877。

现实威胁量表:改编自Stephan和Boniecki等人 (张建玲,赵玉芳,2012) 所编制的群际威胁量表,并对其进行双向翻译。现实威胁分量表共有8个项目,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如:农民工得到了有权力的工作职位,就增加了城市人获得由权力职位的难度|城市人占了太多有权力的工作职位,致使农民工很难得到那些职位)。要求被试在“1 = 非常同意”到“7 = 非常不同意”7个等级上评价自己对所列陈述的同意程度,无反向计分。本研究采用量表总得分,得分越高威胁感越高。本测量α = 0.806。

2.2.2.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编码后,录入SPSS FOR WINDOW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社会经济地位、现实威胁和个体自尊的一般情况

首先对社会经济地位、现实威胁以及个体自尊作一般性的描述分析,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个体自尊的得分均值为3.89分,表明总体的自尊水平都处于中等水平。而现实威胁得分均值为5.12分,表明总体的威胁感知比较偏高,而社会经济地位的均值为18.33分,标准差为5.82,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也存在一定差异。

3.2. 社会经济地位、现实威胁和个体自尊的一般情况

相关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现实威胁与自尊三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相关显著表明可以进一步分析诸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及其类型,见表2

3.3. 个体自尊在现实威胁和经济地位中的中介效应的检验

本文采用温忠麟等提出的程序检验中介效应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2004)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中介效应检验的第一类错误率和第二类错误率,对于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都能检验得出。其基

本原理如图1

具体步骤如下:

(1) 检验回归系数c,如果显著的话,则继续下面的第二步,否则停止分析。在本研究中,c是指社会经济地位(自变量)对现实威胁(因变量)的回归系数.

(2) 做Baron和Kenny部分中介检验,即依次检验系数a,b,如果都显著,意味着X对Y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了中介变量M实现的,继续下面第三步。如果至少有一个不显著,转到第四步。在本研究中,a是指社会经济地位(自变量)对个体自尊(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b为个体自尊(中介变量)对现实威胁(因变量)的回归系数。

(3) 做Judd和Kenny完全中介检验中的第三个检验,即检验系数c’,如果不显著,说明是完全中介过程,即X对Y的影响都是通过中介变量M实现的;如果显著,说明只是部分中介过程,即X对Y的影响只是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M实现的,检验结束。本研究中,c’是指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体自尊同时对现实威胁回归中,社会经济地位对现实威胁的回归系数。

(4) 如果系数a、b至少有一个不显著,做Sobel检验。如果检验显著,意味着中介效应显著,否则中介效应不显著,检验结束。

本研究根据上述方法做了三步回归分析,第一步:以社会经济地位为自变量,以现实威胁得分为因变量,求出回归系数显著(0.066***);第二步:以社会经济地位为自变量,个体自尊为因变量,求出的回归系数显著(0.027***);第三步:以社会经济地位、个体自尊为自变量,以现实威胁为因变量,分别求得

Table 1. The individual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realistic threats and self-esteem

表1. 社会经济地位、现实威胁和个体自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realistic threats and self-esteem

表2. 社会经济地位、现实威胁和个体自尊的及相关矩阵

注:** 代表p < 0.01.

图1. 中介变量

的回归系数显著(0.047***, 0.678***),如表3图2

表3图2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地位对现实威胁感知的影响水平存在显著影响,B = 0.066,p < 0.00l,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自尊有着很显著的影响,B = 0.027,p < 0.001。社会经济地位、个体自尊作为自变量同时进入回归方程,对现实威胁感知有显著性影响,B = 0.047,p < 0.00l, B = 0.678,p < 0.00l。通过以上检验,发现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个体自尊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现实威胁感知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

4.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群际威胁感之间存在正相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所感知到的威胁感也越高,即在群体边界可渗透的情况下,高地位群体对来自外群体的威胁感知会更强,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较之低地位群体,高地位群体在面临潜在地位转变时,会感受到对来自外群体更强的威胁感 (Scheepers & Ellemers, 2005) 。使高地位群体感受到更强的威胁感的原因是,其在感知到低地位群体可能会威胁到其地位的时候,有很强的保护内群体地位的动机,担心自己会失去相对的优势地位 。因为较之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群体,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加害怕失去,因而会感受到更多的威胁。

本研究还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Ekehammar, Sidanius, & Nilsson, 1988) 。例如,Rosenberg认为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一个人个体自尊的重要因素,高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权力、成功,从而使其获得更高的自尊 (Rosenberg, Schooler, & Schoenbach, 1989) 。另外,研究结果显示了自尊对群体地位对群际威胁的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增强了对于社会经济地位与群际威胁感知关系的解释,群体地位是通过对自尊水平的影响,从而影响威胁感知。

Table 3. The table of mediary effect analysis

表3. 中介效应分析表

注:*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

Figure 2. Mediary effect analysis

图2. 中介效应分析

在地位发生改变的时候,高地位群体会有更多的需求来维护积极形象,高自尊的个体更害怕失败,更需要维护积极形象。Susanne Täuber and Esther van Leeuwen的研究证明了,在群体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高地位群体会更加的想寻求帮助,以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 (Tauber & van Leeuwen, 2012) 。说明高地位群体由于自尊水平高,对威胁群体地位的群际威胁感知更高。

本文从新的角度解释群体地位与群际威胁之间的关系,首次发现在群体边界可渗透的情况下,较之低地位群体,高地位群体感知到的群际威胁感更强。这与在群体边界不可渗透的情况下(如种族),是截然相反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没有探讨可渗透性影响群际威胁感知的机制,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群体间地位是否可渗透,对高地位群体对来自外群的威胁感的影响,可能由于地位越高,在群体地位可渗透的时候,越害怕失去。

该研究主要是运用调查问卷,可以进一步做实验室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影响因素,如社会认同等等。同样,基于不同的理论研究和威胁本身的特点,群际威胁可以分为现实威胁、象征威胁和社会认同威胁,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现实威胁,以后也可以对象征威胁、认同威胁做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该实验结果验证了笔者的假设,在群体可渗透的情况下,较之低地位群体,高地位群体的会感知到更多的群际威胁,且自尊对群体地位与现实群际威胁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055)。

文章引用

易星星,陈玉洁,赵玉芳. 社会经济地位与群际威胁感—自尊的中介效应
So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Intergroup Threat Perception—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J]. 心理学进展, 2016, 06(02): 151-157.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6.6201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韩树杰, 王媛媛, 李建伟(2007). 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5(6), 528-529.

  2. 2. 陆学艺(2002).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国社会阶层研究丛书. 城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3.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1993).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90.

  4. 4. 王敬群, 梁宝勇, 邵秀巧(2005). 完美主义研究综述. 心理学探新, 25(93), 69-73.

  5. 5. 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等(2004).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心理学报, 36(5), 614-620.

  6. 6. 张建玲, 赵玉芳(2012). 群际威胁与对内群体和外群体支持决策的关系研究①. 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34(4), 152-156.

  7. 7. 张婍, 冯江平, 王二平(2009). 群际威胁的分类及其对群体偏见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17(2), 473-480.

  8. 8. Branscombe, N. R., & Wann, D. L. (1994). Collective Self-Esteem Consequences of Outgroup Derogation When a Valued Social Identity Is on Trial.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4, 641-657. http://dx.doi.org/10.1002/ejsp.2420240603

  9. 9. Branscombe, N. R., Spears, R., Ellemers, N., & Doosje, B. (2002).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Evaluation Effects on Group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744-753. http://dx.doi.org/10.1177/0146167202289004

  10. 10. Doosje, B., Branscombe, N. R., Spears, R., & Manstead, A. S. R. (1998). Guilty by Association: When One’s Group Has a Negative His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872-886.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75.4.872

  11. 11. Ekehammar, B., Sidanius, J., & Nilsson, I. (1988). Social Class Perception and Social Status among Swedish You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3, 41-50. http://dx.doi.org/10.1080/00207598808247751

  12. 12. Ellemers, N. (1993). The Influence of Socio-Structural Variables on Ident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W. Stroebe, & M. Hewstone (Eds.),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4, pp. 27-57). Chichester: Wiley.

  13. 13. Ellemers, N., Doosje, B., van Knippenberg, A., & Wilke, H. (1992). Status Protection in High Status Minority Group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2, 123-140. http://dx.doi.org/10.1002/ejsp.2420220203

  14. 14. Riek, B. M., Mania, E. W., & Gaertner, S. L. (2006). Intergroup Threat and Outgroup Attitud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 336-353. http://dx.doi.org/10.1207/s15327957pspr1004_4

  15. 15. Rosenberg, M., Schooler, C., & Schoenbach, C. (1989). Self-Esteem and Adolescent Problems: Modeling Reciprocal Effec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 1004-1018. http://dx.doi.org/10.2307/2095720

  16. 16. Scheepers, D., & Ellemers, N. (2005). When the Pressure Is Up: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Identity Threat in Low and High Status Group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1, 192-200. http://dx.doi.org/10.1016/j.jesp.2004.06.002

  17. 17. Tauber, S., & van Leeuwen, E. (2012). When High Group Status Becomes a Burden Requesting Outgroup Help and Spying by Members of High and Low Status Groups. Social Psychology, 43, 98-107. http://dx.doi.org/10.1027/1864-9335/a000088

  18. 18. Twenge, J., & Campbell, W. K. (2002). Self-Esteem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6, 59-71. http://dx.doi.org/10.1207/S15327957PSPR0601_3

  19. 19. Van Knippenberg, A., & Van Oers, H. (1984). Social Identity and Equity Concerns in Intergroup Percep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3, 351-361. http://dx.doi.org/10.1111/j.2044-8309.1984.tb00651.x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