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9  No. 10 ( 2019 ), Article ID: 32638 , 5 pages
10.12677/AP.2019.910210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 Adaptation

Jiayue Li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Received: Oct. 2nd, 2019; accepted: Oct. 17th, 2019; published: Oct. 24th, 2019

ABSTRACT

School adap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chool adapt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dolescent’s current growth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chool adaptation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school adapt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Keywords: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 Adaptation, The Research Review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研究述评

李嘉悦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4日

摘 要

学校适应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适应状况对青少年当下成长以及一生发展都意义深远。本文介绍近年来关于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研究成果,涉及学校适应的界定和影响因素等内容,并对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 :高中生,学校适应,研究述评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人生的两个课题即是发展和适应,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适应无疑是其当前的首要适应问题。在高考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生不仅要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社会技能为其社会化做准备,来自学业和心理双重压力,使其学校适应不良问题表现突出,这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两个部分论述,力求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 研究现状

2.1. 学校适应的定义及组成

迄今为止,具有广义、多元的等特征的学校适应变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学校适应的界定主要有四种取向:第一种是过程取向,Birch和Ladd (1997)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的学校表现、对学校的感情和态度以及参加学校活动的程度。强调与个体学校的交互的过程;第二种是结果取向,学生和学校环境、学校活动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称之为学校适应,这类界定强调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业水平、人际关系、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结果(陈君,2003);第三种是状况取向,这类取向总结前两大类,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表明学校适应既是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又是互动后的结果。如Ladd,Kochenderfer和Coleman (2010)指明学校适应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且取得学业成功的一种状态;侯静(2013)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快乐地参与学校活动,包含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参与学校活动和情绪适应方面的成功。第四种是能力取向,这类侧重个体是如何与学校环境互动的,是一种方法上的掌握,如刘万伦和沃建中(2005)认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交往技能和调节技巧等,强调的是技能技巧的获得。

关于学校适应的组成。由于多元化的界定,学校适应的内容结构也未成体系。但是,国外学者对学校适应的内容研究一向聚焦在一些具体范畴,如认知适应性、角色适应性、人际技能和职业适应等。而国内学者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学校适应结构的划分也不尽相同,我们发现学习、人际、环境和自我调适等方面是学校适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2.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研究方法

目前测量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在采用多个量表来综合测得学校适应。第二种则采用某一具体量表测得其状况。目前,高中生学校适应研究中采用的比较多的是《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 (侯静,2013)来测量。此外还有部分研究采用汤万杰,王钢和张大均(2008)开发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张克文,李占江和邱炳武(2002)开发的高中版的《学校生活适应量表》。

但是研究学校适应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量表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具体量化,一直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量表;其次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实验范式的研究。

2.3.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研究内容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上,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文华,2010):

主体因素,包含人格特点、气质类型、人口学变量等等;个体因素对学校适应的影响是主导性的。个体不同的人格特征导致其学校适应水平不同,杨晓霞(2014)研究中发现学校适应与大五人格均显著相关。陈会昌和张红梅(2007)等发现人格建构复杂性高的中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比较强,学生的适应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张爱平(2016)针对892名高中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性别在学校适应上差异显著男生学校适应水平低于女生;高一年级的学校适应状况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到了二年级适应水平降低,且高二年级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最低。

客体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家庭和学校因素等;这类环境变量也对个体的学校适应状况影响重大。首先,学生群体作为既定环境下成长的个体,他们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据来自多方面所营造的良好环境,亦或是较于依赖周围环境的有力支持。范兴华,方晓义,刘杨,蔺秀云和袁晓娇(2012)指出,一般来说,获得社会支持越丰富,适应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是影响学校适应的重要环境因素,高中生的社会支持越多,学校适应越好(侯静,2014)。其次,高中阶段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度过,良好的学校归属感、健康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等都是影响学校适应的重要学校因素。研究表明(包克冰&徐琴美,2006)发现高中生良好的学校归属感可以预测在学生的学校适应。强烈的学校归属感主要来自于教师和同伴等方面的支持。高中阶段,学生与教师、同学朝夕相对,因此教师是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他人,其领导行为会影响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状况。郑日昌和廉串德(2002)研究发现高一新生感受到的教师民主行为与他们的学校适应呈正向相关,与权威和放任型的教师领导行为呈负向相关;除了教师支持外,良好的同伴关系也非常重要。Gorrese (2015)研究中指出,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更多地是从同伴那里获得情感需要,同伴依恋关系的不同会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在发展过程产生不同的轨迹走向。谭千保,张英,龙莎莎和蒋旺(2014)也指出特殊群体——留守高中生的同伴依恋能预测学校适应状况,高中学习过程中来自同伴的肯定,同伴给予的情感等帮助可以促使个体良好地学校适应。第三,家庭因素对学校适应影响巨大,家庭经济收入学校适应的之间相关显著,较高的家庭经济收入预测较好的学校适应。另外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学生学校适应状况最好,而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学生的学校适应相对最差(宋爱芬,张向葵,&高丽,2007)。

主客体交互作用,如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等。个体不是被动的接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地与环境在互动。面对压力事件,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适应水平也不同,个体采用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其学校适应。张爱平(2014)研究发现高中生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和其学校适应水平呈显著相关,并且应对方式各维度可以显著预测学校适应的各维度。心理弹性作为一种个体面对压力事件时的保护身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可有效的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王亚可(2017)研究发现高中生的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呈负相关;李欣(2017)也发现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及其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心理弹性越好,学生更能良好地学校适应。

综上分别梳理了多因素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但是研究者更是着重地探讨某一中特定的因素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从综合角度进行探讨的比较缺乏,研究比较单一局限。

2.4.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研究维度

从研究维度上来看,没有系统研究整个高中整个阶段的适应情况,从纵向维度上看,主要集中在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以时间为线索(高一至高三)追踪进行研究的研究较少;从横向维度上看,研究结果比较分散,但大多是相关关系研究。

3. 研究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高中生学校适应已有不少成果,研究者无论对学校适应的界定或者其组成的划分等问题都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如缺乏更为精确的测量工具,缺乏对高中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系统探讨,缺乏对学校适应本质以及诸多影响机制的探明。

学校适应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科学地界定学校适应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以往的调查范式外,未来开展相关的实验设计研究十分必要。此外,个体身处社会大环境中,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在研究中综合考虑多因素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也十分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

4. 指导意义

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问题并不罕见,缓解高中生学校适应不良是促进其心理健康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高中阶段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促进高中生良好的学校适应对其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意义重大。因此,现有研究成果对教育者和管理者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尤其是教师和同伴,来自教师的支持能有效地领导学生前行,改善其学校适应不良的状况。提高同伴之间的依恋,发展良好的同伴友谊,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学校适应,融入班级、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因此,我们需要让学生感知到更多来源不同的社会支持,进而全方面地提高其学校适应水平。

因此,关于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研究还需不断深入,以启发教育者和管理者发展良好的教育模式,未来相关的研究结果得出有意义的教育启示,指引高中生群体良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以便将来完成人生的适应课题。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_ 0855。

文章引用

李嘉悦.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研究述评
A Review on the Stud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 Adaptation[J]. 心理学进展, 2019, 09(10): 1730-1734. https://doi.org/10.12677/AP.2019.910210

参考文献

  1. 1. 包克冰, 徐琴美(2006). 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 心理学探新, 26(2), 51-54.

  2. 2. 陈会昌, 张红梅(2007). 对中学生的人格建构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心理学报, 39(1), 129-134.

  3. 3. 陈君(2003).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 博士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4. 4. 范兴华, 方晓义, 刘杨, 蔺秀云, 袁晓娇(2012).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 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心理学报, 44(5), 647-663.

  5. 5. 侯静(2013). 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1(3), 385-388.

  6. 6. 侯静(2014). 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2(11), 1670-1675.

  7. 7. 李欣(2017). 高中生家庭功能、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10(12), 235-235.

  8. 8. 廉串德, 郑日昌(2002). 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领导行为关系之初探. 心理发展与教育, 18(4), 61-64.

  9. 9. 刘万伦, 沃建中(2005). 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1(1), 87-90.

  10. 10. 宋爱芬, 张向葵, 高丽(2007). 青少年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 29(4), 17-21.

  11. 11. 谭千保, 张英, 龙莎莎, 蒋旺(2014). 返乡农民工子女同伴依恋和学校适应行为研究——基于2625份调查问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5(1), 38-42.

  12. 12. 汤万杰, 王钢, 张大均(2008). 高中生适应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6(12), 1366-1368.

  13. 13. 王亚可(2017). 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心理弹性、人格特质的中介作用. 硕士论文.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14. 14. 文华(2010). 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 博士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15. 15. 杨晓霞(2014). 高中生学校适应的研究——人格特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硕士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16. 16. 张爱平(2014). 高中生应对方式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17. 17. 张克文, 李占江, 邱炳武(2002). 学校生活适应量表的修订报告. 健康心理学杂志, 10(4), 284-285.

  18. 18. Birch, S. H., & Ladd, G. W. (1997). 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5, 61-79.

  19. 19. Gorrese, A. (2015). Peer Attachment and Youth Internalizing Problems: A Meta-Analysis. Child and Youth Care Forum, 45, 1-28. https://doi.org/10.1007/s10566-015-9333-y

  20. 20. Ladd, G. W., Kochenderfer, B. J., & Coleman, C. C. (2010). Classroom Peer Acceptance, Friendship, and Victimization: Distinct Relational Systems That Contribute Uniquely to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8, 1181-1197. https://doi.org/10.1111/j.1467-8624.1997.tb01993.x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