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7  No. 03 ( 2019 ), Article ID: 30775 , 5 pages
10.12677/ML.2019.73040

Analysis of the Buzzword Construction “I May V Fake N”

Binbin Luo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ICCS, Shanghai

Received: May 22nd, 2019; accepted: Jun. 4th, 2019; published: Jun. 14th, 2019

ABSTRACT

“I may have a fake N” is one of the popular buzzwords in recent years, and it is also a typic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that the construction is an expression, its meaning cannot be directly perceived by 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form and meaning. First of all, I examined the constructive meaning of the online buzzword “I may V fake N”: the speaker did something that did not meet expectations, expressed helplessness, and had the meaning of self-tune. Secondly, the source of the buzzword was mainly the two kinds of sayings of the e-sports circle and the fighting nation in the network, and the reasons of its prevalence are the reaction of reality, the reflection of psychology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meme. Finally, euphemism and self-discipline are the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is buzzword.

Keywords:Network Buzzword, Construction, Pragmatic Value

浅析流行语构式“我可能V了假N”

罗彬彬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5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4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14日

摘 要

“我可能V了假N”是近些年网络流行语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构式。本文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认为,构式作为一个表达式,它的意义不能通过形式上直接感知,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首先,考察了网络流行语“我可能V了假N”的构式义:说话人做了某事未达到预期,表达无奈之情,带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其次,流行语的来源主要是网络中的电竞圈和战斗民族这两种说法,流行动因是反应现实、映射心理、模因传播;最后,委婉性和自我调侃性是此流行语的语用特点。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构式,语用特点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我可能V了假N”是近些年的网络当红流行语,如“我可能喝了假酒”、“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学了假汉语”,表示某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认为做了事情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一种无奈、自我调侃的感觉。从形式上来看,“假”的意思是:不真实、不是本来的,与“真”意思相对。从意义上来说,“我可能复习了假书”并不是真的复习了假书,书不是假的,只是说考试的题目我都没见过,怀疑自己是不是读了假书。构式的意义不能直接从形式上推断出来 [1] ,由此可见,“我可能V了假N”是个典型的构式。那么,“我可能V了假N”这个构式的构式义、流行成因以及语用特点,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2. 构式及构式义的解析

“我可能V了假N”表达我做了某件事情之后,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或者与自己的预期相差较大,有一种无奈之情,有自我调侃的语用功能。通常,这句话不会单说,会提供一个背景信息,然后再说出这句话。例如:

(1) 做纽约高中中文题,我可能学了假汉语。(《深圳都市报》2017年1月16日)

(2) 瞧人家爸爸这书皮包的!我可能有个假爸爸。(搜狐教育2017年2月17日)

(3) 今天是情人节,对恋爱中的人来说,这是个柔情蜜意的日子。然而,对有些人来说,却可能是充满失败和难堪回忆的日子……他们是不是可能过了假的情人节?(中新网,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02/t20170214_15539637.htm,2017年2月14日,孔庆玲)

(4) 每天刷牙还有烂牙?我可能用了假牙刷。(河马医生,2017年4月9日, http://www.wtoutiao.com/p/877jRGz.html)

例(1)说话者在做纽约高中中文题,可是很多题目都不会,所以怀疑自己是不是学了假汉语,对做题时的一个反应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所以说“我可能学了假汉语”。例(2)可以推测,别人家的爸爸包的书皮很好看,而我爸爸包的书皮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样子,所以说“可能我有一个假爸爸”。例(3)中有中有些人过的情人节是痛苦的,和预期中的情人节不一样。所以说“过了假情人节”。例(4)中每天刷牙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反而烂了牙,所以说“我可能用了假牙刷”。这些例句都是用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无奈之情,表达了说话人的自我调侃。

2.1. 构式的常项分析

“我可能V了假N”中的常项有“我”、“可能”、“了”和“假”。“我”表示发出这句话的施事主语,“可能”是一个情态动词,这里修饰的是动词V,表示不确定和怀疑的情感。“了”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放于句中,表示事情已经完成。另外一种用法,“了”放于句末,表示新情况的产生。“我可能V了假N”这里是放于句中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者刚刚完成的”用法。

“假”是个形容词,《说文解字》和《辞海》对“假”的解释为“假,非真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假”的释义为“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与‘真’相对)”。这里的“假”部分可以解释为“不真实的”,当大部分有其他含义。例如:

(5) 当然,如果这世界上少一幅假画,那我将会快乐些。(彼得·梅尔《追踪塞尚》)

例(5)中的“假画”可以解释为“不真实的画”,这是“假”是对“画”的限制和修饰,这里是一种完全否定的用法。

(6) 这样的无锡春节乡宴才更有年味!有你的回忆吗?网友:我可能吃了假年夜饭…… (搜狐网,2017年01月30日)

例(6)中的“假年夜饭”并不是说这是不真实的、虚假的年夜饭,而是说我们的年夜饭和无锡春节乡宴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种落差让自己觉得我的年夜饭是[-色香味] [-年味],我们不难发现“V了假N”中的“假”是一种语用否定的用法。

2.2. 构式的变量

“我可能V了假N”的变量是“V”和“N”,V是一个谓词性的词,N名词。V和N组合在一起是一个述宾结构。如“看书”、“写字”、“放假”、“交男朋友”、“学中文”、“学英文”、“划重点”“上大学”、“进考场”、“上课”“自习”。当然,我们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VN结构都能够进去“我可能V了假N”的构式。

VN结构的类别与特征

A B

看了假书 *自了假习

划了假重点 *自了假学

上了假课 *懂了假事

写了假字 *冒了假险

A组都能够进去“我可能V了假N”的构式,而B组不好进入。

原因在于A组属于离合词,离合词比较自由,能够自由的组合、拆开,语气比较和缓,而B组都是词,类似的还有“淘气、吃亏、狠心、作文、编号、丢人、要命、吃惊、争气”这些都不是短语 [2] 。

2.3. 构式义

综上所述,我们把“我可能V了假N”的构式义总结为是:某人做了某件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或者与自己的预期相距甚远,表达自己的一种无奈之情,带有一种自我嘲笑、自我调侃的意味。

3. 构式的来源与流行动因

3.1. 来源

“我可能V了假N”是2017年第一炮走红的流行语,关于这句话的来源,坊间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是来自于电竞圈。

玩CSGO的队员们喜欢喝酒,发挥不好的时候,就把锅甩给酒:“我可能喝了假酒”、“假酒害人啊”……

二是来自于战斗民族。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引起了中国网友的广泛关注:

俄罗斯的不法商家将含有酒精的个人洗涤用品,制成假酒并销售,导致多人中毒甚至死亡。

于是,“我可能喝了假酒”的梗就在微博上流传。

后来,有网友爆料说,自己2016年旅游的时候,在西安看到了彩色的兵马俑,画风令人颤抖,网友怀疑自己看到的是假兵马俑,然后,“我可能看到了假兵马俑”的梗又流传开来。

真正让“我可能V了假N”火起来的是搞笑期末考试间的一组表情包。这是这组采用了“我可能V了假N”结构的表情包让正值考试周的同学们终于找到了自己成为学渣的原因,例如以下这一组合和考试相关的流行语:

(7) 我可能复习了假书。(人民网——科普中国2017年1月22日)

(8) 我可能拿了假试卷。(闽南网综合,2017年1月14日)

(9) 我可能划了假重点。(人民网——科普中国2017年1月22日)

(10) 我可能背了假知识点。(闽南网综合,2017年01月14日)

(11) 我可能进了假考场。(人民网——科普中国2017年1月22日)

于是,“我可能V了假N”就彻底火了起来。

3.2. 流行动因

“我可能V了个假N”如何成为网络当红流行语的呢?考察发现,主要原因如下:

3.2.1. 反映现实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假的东西,我国经济市场中一直流通这一系列假产品以及假冒伪劣商品,正是因为假商品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人们遭遇太多“假”,故以“假”来戏谑这个社会,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人们的社会心态和对这个社会不满,所以说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3.2.2. 映射心理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许多困难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有趣的网友们为了在充满压力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常常把这些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外界,甩锅给外界,有一种找借口、甩锅的心理。因为当下的压力太大了,暂时的甩锅能过让自己稍微喘口气,这一构式一定程度映射出人们为了获得短暂的快乐倾向于寻找借口和甩锅的心理。

3.2.3. 模因传播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类比达尔文进化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 。模因作为文化基因,一般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语言模因通过交流中的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媒体的出现,复制能力极强,传播速度极快,大大促进了流行语传播的速度,再加上人们的从众心理,只要找到能够充当离合词的VN结构再套上“我可能V了假N”的格式,就能够产生一系列的句子,于是“我可能V了假N”的流行语就广泛在人们口中传播开来了。

4. 构式的语用特点

当实际情况违反人们预期的时候,人们可以选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去表达立场。人们之所有倾向于选择“我可能V了假N”构式,说明它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下面就通过比较来说明“我可能V了假N”的语用特点。

4.1. 委婉性

委婉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时候说话太过于直接可能会使听说双方受到面子威胁,损害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时候使用“我可能V了个假N”这一句式能够委婉地表达自己。试比较:

(12) 为什么另一半有跟没有一样?我可能交了假男友。(新民网,2017年1月16日)

(12)' 为什么另一半有跟没有一样?男朋友可能比较忙。(自拟)

(13) 为什么考试没考好?我可能划了假重点。(闽南网综合,2017年1月14日)

(13)' 为什么考试没考好?我没有复习到重点。(自拟)

通过例(12)与例(12)'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例(12)'的表达比较直接,直面问题的根源,但是似乎大家都不太愿意直面问题,因为面对问题都是一种比较严肃的状态,所以大家愿意选择一种更委婉的方式例(12)来表达自己,说自己可能交了个假男朋友,不仅缓解了自己的尴尬,同时也缓解了男朋友的尴尬。通过例(13)和例(13)'的比较也可以更加容易发现,例(13)'说自己考差是因为没有划到重点,有点严肃痛苦,用例(13)来表达自己可能划了假重点,这样气氛就会更加和谐,语气比较委婉,听话人和说话人都不会显得太尴尬。

4.2. 自我调侃

有时候有些事情没有做好,这时候被自己蠢哭,“我可能V了个假N”可以运用在这种语境中,带有自我调侃的意味。试比较:

(14) 为什么考试没考好?我可能复习了假书。(闽南网综合,2017年1月14日)

(14)' 为什么考试没考好?我可能没有好好看书。(自拟)

例(14)'是正儿八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可能没有好好看书”更像是对自己直接严肃的剖析,可是现在人好像都不太喜欢这种严肃的方式,所以选择例(14)“我可能复习了假书”,其实自己复习的是真的书,用例(14)来表达带有一种自我嘲笑、自我调侃的语气。

“我可能V了个假N”这一流行语具有委婉性和自我调侃的意味,再加上这一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现实生活、映射人们的心理,在从众心理的作用才,这一流行语就逐渐流行起来了。

5. 结语

本文对近些年的网络流行语“我可能V了假N”的构式进行了考察,发现构式中的变项“VN”是一个述宾结构,并且是一个离合词。这一流行语的构式义为:说话人做了某件事情之后,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或者与自己的预期相差较大,有一种无奈之情,有自我调侃的语用功能。“我可能V了假N”主要有电竞圈和战斗民族这两种网络来源;流行的动因是“反映生活”、“映射心理”、“模因传播”;其独特的语用特点是“委婉性”和“自我调侃”。这一构式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在这个浮躁时代下的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回倾向于暂时性地逃避问题,甩锅给其他事物。

文章引用

罗彬彬. 浅析流行语构式“我可能V了假N”
Analysis of the Buzzword Construction “I May V Fake N”[J]. 现代语言学, 2019, 07(03): 300-304. https://doi.org/10.12677/ML.2019.73040

参考文献

  1. 1. Goldberg, A.E. 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 吴海波,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 2. 赵淑华, 张宝林. 离合词的确定与离合词的性质[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1): 40-51.

  3. 3. 吴林. 2014网络流行语“我也是醉了”的模因论解读[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5): 13-1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