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05 No.01(2017), Article ID:19794,8 pages
10.12677/CES.2017.51008

Enjoying the Interest in Process Evaluation, Mixing Chinese Learning Group Together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Chinese Learning League Evaluation System

Ji Ma

Education College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eceived: Feb. 6th, 2017; accepted: Feb. 20th, 2017; published: Feb. 23rd, 2017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searchers do an experi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to design a new Chinese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during a whole year. It tries to develop a more interesting and procedural evaluation system to stimulate the Chinese learning interests of students and to compromise Chinese micro-learning community.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is new evaluation system attemp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standard designing, rules operation, reward system and feedback reflection by the record of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student’s feedback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although Chinese learning league system has some disadvantages, it is still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attempt in the aim of protec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and creat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Keywords:Procedural Evaluation, Chinese Learning, League, Micro Learning Community

享受过程评价乐趣,融合语文学习团队

—语文学习联赛制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马冀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台湾 台北

收稿日期:2017年2月6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20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23日

摘 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鉴于评价制度对教和学的重要影响,研究者用一个完整学期的时间在初中一个班级进行新的语文评价体系尝试,试图用一种更有趣更偏向过程的评价模式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融合语文微型学习共同体。本研究从实际操作的记录出发,从制定标准,操作规则,奖惩系统以及回馈反思等方面对这种新型评价体系的尝试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者相信,尽管语文学习联赛系统有一些缺点,但它依然是一个正向的、重要的尝试,旨在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过程性评价。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语文学习,联赛制,微型学习共同体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研究背景

2013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教育改革一个重要大门的开启。文件中提出:

但总体上看,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突出表现为: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生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1]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2013)。

尽管这个文件的对象是学校,但是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评价制度中重要的缺陷在于:1) 忽略过程,强调结果;2) 忽略整体判断,强调个体高低。对学校和教师的评判标准直接影响到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许多研究者开始重视学生评价体系改革,认为,评价体系改革将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最为困难的一部分。

而在语文学科方面,蒋文华提出:“语文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考试与评价体系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 [2] 。另一位研究者说的则更为直白:“人们常说高考是根指挥棒,对学生的学和教师教的方向有着强制性和暗示性。在这种情境下,人们很难期望教育改革能有明显的成效,只有对语文教育评价进行同步改革,整个语文教育改革才能形成体系性互补,最终从源头上解放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落实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3] 。而当前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仍然无法应试教育的舒服,仅仅以分数来评价学生,“低分学生常被老师冷处理……高分学生一次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内心惶惶不安,片面追求高分……” [4] 。可以看出,语文评价体系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在实践方面,有许多教师进行了自己对语文评价系统的尝试,他们各有侧重,也各有收获,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薛忠滨老师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研究,提出“升级式”评价体系,更多强调“强调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即变语文学习为‘语文游戏’,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5] ,着眼于评价的极力与发展功能。张志抒老师在《关于语文学科评价制度及作业改革的探索》一文中提出,“调动兴趣,彰显个性,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6] ,是他进行评价体系改革的重点和目的。从中,我们可以意识到,有一部分教师是能够认识到语文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并且明白,语文评价体系改革的方向,归纳为几个关键词,那就是“兴趣”、“过程”、“个性”。但是,这些评价体系,仅仅是立足于个体评价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近些年来,国人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团队”。研究者在自己的另外一篇未出版论文《个体评价与共同体评价在语文活动中的权衡初探》中提出“个体评价和共同体评价,在语文评价体系中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本研究,除了兴趣、过程和个性,团队也应当是一个评价的重要方面。另外,制定一个评价体系首先需要有大框架,以往的评价体系总是各自为政,一次考试考完以分数作为评价,这之间并没有足够的联系,联系不足,形成性评价就难以凸显。

为此,研究者本人想到了竞技体育中的成熟模式——联赛制。所谓联赛,就是由可持续、多轮次、相互关联的竞赛组成的大型赛事。研究者使用联赛制度将语文活动与考试整合起来,以联赛作为框架,用小组对抗赛的模式来进行,班级内的小组两两对应,如同两支比团体赛的球队,由组长选择同学和对方两两对阵。每个同学的胜利将获得一个小分,而小分更多的那一组则获得本轮比赛的胜利,在积分榜上获得三分,平局则得一分,输掉比赛不得分。在学期结束的时候,积分最高的那个小组即为冠军,而获胜次数最多的同学则为个人冠军。同时,在对学生个人评价方面,使用个人得分与小组积分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本学期的表现。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联赛中会设立得分榜,头衔,免做贴等多种奖励的形式,同时也会对违规的学生进行惩罚。

研究者本人对联赛的设想是基于联赛的一些特点。联赛的最基本特点是首先是多轮次,也就意味着一次期末考试定输赢就成为过去。其次,联赛的每一轮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以一种稳定而又变化的形式出现,教师能够更好地在不直接接入的情况下掌控班级的学习——作为规则的制定者。第三,联赛是以队伍的形式进行,但每个人在其中又必须发挥作用,也就能够兼顾个体与整体,符合小组评价体系。第四,这种在游戏中学习的感觉,更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他们对评价本身的兴趣也比原来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以联赛制作为大框架来进行语文自主学习的评价,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将联赛制应用到班级学习评价中,又面临着很多问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接下来,研究者将对语文联赛的开展进行介绍。

2. 联赛制度的实施

联赛的开展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准备、联赛开展,人员调整,整体评价。

2.1. 联赛的准备

语文学习联赛制度借鉴了体育竞技联赛的一个躯壳,在真正落实到教学评价中之前,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研究者目前实行的语文联赛准备工作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定:被动技能、小组对抗模式和联赛赛程制度。

1) 被动技能

在开展联赛之前,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小组的强弱授予一部分同学以被动技能。被动技能简而言之就是为每个学生都设计一套适合学生当前学习状态的可变的要求,这种要求在语文自主和一般学习时以一种属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要求是学生不可以使用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自动触发,因此,命名为被动技能。该称谓取自电子竞技。

语文联赛中最重要的被动技能是“擒王”和“擒王”,这两个技能与联赛直接相关,会直接影响到该同学在联赛中的作用。其他技能则会配套地保证联赛制度在其他领域的开展。

“擒王”一般被授予平时表现不突出,但是有潜力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超长水平的学生;“近卫”一般被授予平时上课和作业等语文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两者以一种挑战者和被挑战者的地位出现,理论上每组都会有一到两个同学被授予“擒王”和“近卫”,这些同学的发挥将影响全组在联赛中的表现。擒王和近卫的解释如下。

擒王:在语文联赛中,你可以选择别的组中带有近卫头衔的同学进行比较,如果你胜,则你们组则只需要剩下的同学中有一场胜利,即可获胜。

近卫:带有“近卫”的荣誉称号,小组中的主力成员,一旦他们被击败,小组很有可能在比赛中失利。

可以看到,“近卫”和“擒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保证小组间比赛的平衡,让整体实力偏弱的小组能够有机会翻盘,同时,在晋升制度的配合下,也能从精神上给予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动力。

2) 小组对抗模式

语文联赛每一轮的比赛中主要采用小组两两对抗模式,也就是说,每一轮比赛都会以一定的顺序将各个小组两两分配进行对抗,和球类体育竞技联赛的规则基本相同。

采用小组对抗赛模式的目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为了配合学校整体采用微型学习共同体,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同时给予每个微型学习共同体内部以足够的联系性;其二,是为了增强联赛制度的竞争性,从制度上,给予每个微型学习共同体压力,增加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小组对抗是主客场制的,每个队伍在联赛中都会有一半的主场赛和一半的客场赛,就如同体育比赛一样。这种主客场制目前仅影响选人的顺序。

3) 其他规则补充

在联赛开展的前期,还应该对联赛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并且补充一些规则。比如对作弊的惩罚,对胜利者的判定,晋升制度等。

在确定了被动技能、联赛制度之后,语文联赛就有前期的保障了,这些制度应该在联赛开始之前进行一段时间的试实施,保证学生能够对规则有一定的熟悉,这样才能为语文联赛之后的正式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

2.2. 联赛的开展

每一次联赛的开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选人,比赛,评判,回馈。

1) 选人对阵

在进行比赛之前,对阵的小组需要根据一定的顺序将组员进行两两对阵。这里推荐使用“主队1→客队1、2→主队2、3→客队3、4→主队4、5→客队5……”这样的方式进行对阵选择。

选人对阵是联赛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语文联赛的精髓。这个规则来自于电子竞技团体赛的选人,也是考验团队的重要环节。在选人过程中,共同体负责人可以根据自己共同体中同学的强弱,来进行布阵。加上“近卫”和“擒王”以及暴击规则(过大差距将获得1.5分的得分)的搭配,使这一阶段变得更为有趣,战术更加多样。

2) 比赛

选人结束后,各个小组按照对阵参加测试、考试或者语文活动,并根据之前指定的联赛规则来进行约束。语文联赛制度可以适应很多形式的回馈,例如语文手抄报、朗诵比赛、小组上课等等。

3) 评判

比赛过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胜负判断,这种表现可以是分数,等第或者是相对的优劣判断。每一组队员获胜将积一个小分,小分较多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本轮积三分,平局则积一分。联赛

Table 1. Personal scores (part)

表1. 个人得分榜(部分)

采用积分制每一轮中小组和个人都会由胜负获得积分,记入积分榜,另外小组所得的小分也将被记录,记入小组得分榜(表1)。

4) 回馈

语文联赛所采用的回馈方式是赛后通讯。每一次获胜的小组将有一次写小组本轮联赛情况的通讯稿,教师将把所有的通讯稿组合在一起,成为本轮联赛最后的通讯。现行许多评价制度的缺点,就是面对评价的结果时,学生的心理压力非常巨大,何不采用一种有趣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来通报评价结果呢?

通讯,在语文联赛中更是被当成一种奖励,因为只有胜者才能够写通讯,而且胜者能够带着自己的感情色才去写,这多多少少对于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精神鼓励,因此学生写通讯的积极程度特别高。而且,一部分语文学习不太理想的同学在写通讯时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文笔,都大大超乎教师的预计。每一次读通讯时,全班同学都非常期待,而且经常笑声满堂,非常开心。因此笔者认为,以通讯这样的形式来回馈评价,是个收到奇效的尝试。

2.3. 人员的调整

联赛的每一轮都会带来积分上的变化,同时为了去标签化,联赛中对于近卫和擒王的头衔将进行实时变动。学生在连续获胜几轮或者连续排名前几名之后,将会获得近卫头衔,而相反,连续失利和连续排名靠后,则将会被授予擒王。具体的轮次和排名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来进行制定。笔者所使用的是三轮晋级退级制,也就是连续三轮的表现将影响学生的头衔。

人员的调整在给联赛带来动态平衡的同时,也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动力。给予近卫同学压力,也给予了普通同学和擒王同学奋斗的目标。笔者班上的一位金世开同学,用了半个学期的时间,摆脱擒王的头衔,晋升为了近卫。

2.4. 整体的评价

每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必然要根据学生和小组联赛上的表现,给予学生和小组一个评价。对于小组的评价比较简单,积分最高的小组获得学期冠军,以此类推(表2)。

对于个人的评价就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个评判体系必须包括小组的表现与个人表现,两者相结合,

Table 2. Panel score table

表2. 小组积分表

同时又能给学生个体在整个联赛中的表现予以评价。因此个人评价总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得分。每一次比赛胜利为一分,平局为零点五分,失败不得分,如果暴击则得到一点五分。

最后该生在全部联赛的总得分就是个人得分。个人得分在最后结算时将乘以一个权重系数,得到最后个人得分部分。

2) (小组积分 + 小组得分)乘以系数。这个系数一般在50%至65%左右。

3) 平衡分。由于本学期联赛制度仅在语文中开展,小组间会有一些不平衡,有的组近卫特别多,有的组后进的同学比较多,这就需要在个人评价时给出分数的平衡。一般来说,平衡分的公式如下:

平衡分 = (全班平均每组近卫人数 − 本组近卫人数) + (本组擒王人数 − 全班平均擒王人数)。

这个平衡分直接加在乘以权重系数后的个人得分上,然后计入总分。

因此,综上所述,个人评价的得分为:

(个人得分 × 个人权重系数 + 平衡分) + (小组积分 + 小组得分) × 小组权重系数

也就是说,团队的分数站到个人总评价的大部分。但是个人的发挥依然是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

3. 语文联赛评价制度的回馈与反思

3.1. 学生调查回馈

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联赛评价制度后,总体来说,语文联赛制度是成功的,这种评价制度给了教师一个完整的平台来评判语文学习中学生的表现。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行,笔者渐渐意识到联赛制的一些优点,但是评价制度的落脚点应当是学生,那么学生究竟对语文联赛制度如何看待,研究者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学生对语文联赛的形式是否喜欢?

有97%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这证明,语文联赛的确是一个让学生喜爱的评价制度,脱胎于体育竞技和游戏的语文联赛,更加符合当前学生的口味,让他们摆脱枯燥生硬冰冷的分数,爱上评价,轻松面对评价。

2) 语文联赛是否能够增加你语文学习的动力?

76.4%的学生选择了“能够增加”。这说明语文联赛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能够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呢?85.5%的同学认为,免做贴这样的奖励机制,给了他们动力。67.6%的同学认为语文联赛的对抗赛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41.1%的学生把联赛中的晋级制度认为是促进他们学习的最大原因。而14.7%的同学则因为有趣的通讯而更想获胜。

3) 语文联赛和其他科目的考试相比,哪一个压力更大?

仅有0.8%的学生认为语文联赛压力更大一些,这证明了联赛制度在缓解学生压力上的作用,同时也让研究者打消了对联赛中晋升制度、通讯、胜负制等给学生带来额外压力的疑虑。

4) 你是否希望下学期继续实行语文联赛制度?

这个问题最能够反映学生对于语文联赛的整体看法和评价。结果是让研究者欣慰的,94.1%的学生希望下学期继续实行语文联赛制度。这说明学生对于语文联赛制度从整体上来说是非常认可和欢迎的,这也直接证明了语文联赛制度在这个班级实行的成功。

3.2. 学生调查反思

但是语文联赛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联赛的信度和效度到底如何?这样的安排对于每个小组来说是否公平?语文联赛有什么缺点?为此,研究者总结了学生在问卷中反应出来的问题。

1) 你认为一个学期语文联赛结果是否能够反应你本学期的语文状况?

这是个关乎语文联赛信度的问题,由于语文联赛化分数为战绩,这个战绩能否反应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47%的同学选择了“能够反应”,53%的同学选择了“不能反应”。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语文联赛中的比赛结果,不能够反应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

2) 你是否认可由联赛成绩换算得出的期末平时分?

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不认可,占到总人数的70.5%。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数据。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联赛最后根据评判规则,通过公式换算出来的平时分并不认可。

这两个问题是反应语文联赛信度和效度的关键问题,研究者认为,学生对于联赛制信度效度的质疑原因有两个,其一,小组组员的对阵是由组长进行选择的,而不是他们自己挑选对手,因此,一部分同学会将失败归结于选人环节。其二,小组的分组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所以自然会有强组和弱组,弱组的同学认为自己实力不足,因此将失败归结于小组的分配。

一般来说,平时分是根据学生每一次考试的平均分算出来的,为此,研究者将学生的平均分排名与换算出来的联赛最后个人得分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联赛最后个人得分前十名同学与他们在平均分中的排名的相关度是0.41。而后十名的同学个人得分与他们平均分中的排名是0.505,这两个资料都属于中等程度相关,虽然没有学生所反映的那么强烈,但是也能够反应出语文联赛最后个人得分与传统平均分所得结果的差异。语文联赛结合了小组表现和个人表现,势必会出现与单纯的个人平均分评价存在差异的情况。究竟哪一种更能够反应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并且符合当前团队合作取向的评价,研究者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3) 你认为语文联赛存在以下哪些缺点?

20.5%的同学认为,语文联赛太过于繁琐。这也是研究者所观察到的现象,语文联赛相对于单纯的分数比拼来说是相对繁琐,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因此,研究者不建议平时过于忙碌的班级和教师开展。

26.4%的同学认为,语文联赛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是考试,就必然有压力。值得庆幸的是,有这种压力的同学比例并不算高。

17.6%的同学认为,语文联赛的意义不大,不实行也没有关系。对此,研究者相信,既然有非常高比例的同学喜欢和支持语文联赛,那么语文联赛的意义就非常明显,在今后的联赛实施中,需要更加关注这一部分同学,并且完善制度,让他们觉得更有意义。

11.7%的同学认为对阵不公平。这个比例对于全班同学来说已经是相当低了,一个制度不可能完美无缺,选人制度虽然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认可,但是并不代表它没有改进的空间,接下来,研究者本人也希望能够用更好的方式来进行对阵的选人。

3.3. 语文联赛的部分经验总结

就一年来的语文联赛实行状况,笔者总结出以下经验,仅供今后的研究者和教师进行参考。

第一,讲清规则,及时通报。语文联赛相对于其他制度稍显复杂,教师需要在实行之前向全体同学通报全部规则,并且征求他们的同意。如果规则有任何变化,也需要经过全班认可,并且及时进行通报。

第二,及时调整,及时回馈。语文联赛特有的晋级制度,对于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却要求及时地进行人员调整,每一次比赛之后,都要对人员的变化进行回馈,否则会影响联赛的操作。另外,通讯也是一个非常需要及时回馈的部分,否则,学生对这一回馈环节的兴趣将渐渐淡化。

第三,安抚输家,肯定赢家。每一轮的联赛都会有输掉的小组,这个时候就要利用小组导师和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失利进行分析与安抚,否则连续的失利会影响学生对于联赛的信任度。而获得胜利的小组,也需要老师的及时肯定,否则会影响他们对于联赛的兴趣。

4. 总结

语文联赛的实质并不是创立了一个额外的方式,或是以填表格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而是在当前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基础上,以一个更为新颖和合理的形式来组织考试,合理化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评价,环节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面效果,可以算是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形式。

总的来说,语文联赛制度在保护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增强共微型同体团队意识方面,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足够多的好处,同时,作为一个评价制度,它能够很好地完成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功能特质,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方面都能发挥基本准确而有效的作用。虽然在平衡性和复杂性方面稍有漏洞,不过相信在今后的继续实践中,研究者和教师能够借用之前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改善语文联赛评价制度,使其能够更加符合自己班级的实际需求,引领评价制度改革。

创新才能改变,快乐引领学习。笔者相信,以评价制度为先导的教育改革即将拉开大幕,素质教育的时代即将到来,届时,我们的学生将能够在校园中快乐的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快意畅游,这些都需要教师和研究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与突破。不论结果如何,敢于创新,敢于挑战,都是中国教育之大幸。

文章引用

马 冀. 享受过程评价乐趣,融合语文学习团队—语文学习联赛制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Enjoying the Interest in Process Evaluation, Mixing Chinese Learning Group Together—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Chinese Learning League Evaluation System[J]. 创新教育研究, 2017, 05(01): 45-52. http://dx.doi.org/10.12677/CES.2017.5100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EB/OL]. 教基二2号.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306/153185.html, 2013-6-3.

  2. 2. 蒋文华. 全面接轨语文课程标准: 多元改革考试评价制度[J]. 陕西教育(教学), 2010(3): 9.

  3. 3. 张艳. 科举考试对当今语文评价体系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 4. 张翠萍. 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06.

  5. 5. 薛忠滨. 享受每一天全新的自我——构建“升级式”语文评价体系[J]. 新课程(上), 2012(1): 188.

  6. 6. 张志抒. 关于语文学科评价制度及作业改革的探索[J]. 小学时代(教师), 2012(5): 10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