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3547 , 9 pages
10.12677/AP.2023.133159

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 “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模式研究

——以云南省怒江州多个易地搬迁安置点为例

陈瑜婕1,宋曌2,龙茜1*

1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云南 昆明

2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收稿日期:2023年1月5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3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31日

摘要

本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微菜园”的构建与推广为背景,通过非参与式观察、田野实验和半结构式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环境心理学在乡村振兴易地搬迁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人员走访观察了怒江州泸水市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537户搬迁居民及部分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其中30名对象进行了追踪及深度访谈,收集整理质性材料2万余字,基于环境心理学提出模型假设,通过程序化扎根理论进行开放式编码后,从原始数据中找到概念的类别,使用概念和分类来定义所收集的数据和现象识别、概括分类为125个概念,66个子类属;再通过主轴式编码建立“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范式,将各个类属有机联系起来;最后通过选择性编码将之前开放式编码中的66个子类属归属成了搬迁居民分离创伤反应、异地搬迁安置点环境瓶颈、搬迁居民疗愈需要、“微菜园”中疗愈行为活动、“微菜园”中疗愈环境感知、“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疗愈因子、异地搬迁安置点循证设计8个类属,并阐发出故事线,构建出易地搬迁安置点“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模型。本研究最后讨论了此模型对易地搬迁安置点项目中政策落实、社会经济效益及心理健康的效应,证明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可有效应用于解决乡村振兴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生态心理学,“微菜园”疗愈空间,乡村振兴,易地搬迁

A Study on the Healing Space Design Model of Micro-Garden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Based on Programmed Grounded Theory

—A Case Study of Resettlement Sites in Nujiang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Yujie Chen1, Zhao Song2, Qian Long1*

1Students’ Affairs Office,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and Cultures,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an. 5th, 2023; accepted: Mar. 23rd, 2023; published: Mar. 31st, 2023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relocation through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field experiment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micro-gardens” in several centralized resettlement sites in Nujiang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researchers went to 8 relocation sites, 537 displaced homes, and several local government staff in Lushui City, Nujiang Prefecture. Thirty of them were tracked, give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more than 20,000 words of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compiled. After open coding by programmed grounded theory that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the model proposed by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 collected data and phenomena were identified and classified into 125 concepts and 66 subgenera by using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Next, spindle coding was used to build the paradigm of “causal condition → phenomenon → vein → mediating condition → action/interaction strategy → result” to link each category naturally. The 66 subgenera from the initial open coding were finally divided into eight subgenera through selective coding: separation trauma response of relocated residents, environmental bottlenecks in resettlement sites, healing needs of relocated residents, healing behavioral activities in “micro-gardens”, perception of healing activities in “micro-gardens”, “micro-gardens” healing space design, healing factors in “micro-gardens”, and evidence-based design in relocation sites. In order to create a model of “micro-garden” healing space design for relocation sites, the eight categories of healing factors, evidence-based design of relocation sites. The story line which elaborated in 8 categories was created, and a “micro-garden” healing space design model is built for the resettlement sites. This study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the effects of the healing space design model 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socio-economic benefit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the relocation settlement project, demonstrating that theorie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 Healing Space Design Model of “Micro-Gardens”, Rural Revitaliz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研究背景

云南省怒江州在脱贫攻坚政策下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全州10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迁入城镇、住上楼房。当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统一安置,在各个社区中开启新生活。而与此同时,搬迁人员,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及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中老年妇女,在搬迁社区中如何更好的解决提高生活条件、调整生产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等方面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适应性问题(刘升,2020)。怒江州相关行政机构和负责人聚焦“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持续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调动安置点人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动性。

以泸水市上江镇和谐社区为例,该社区是怒江州建设、安置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共搬迁安置2556户10,003人(脱贫户2466户9735人),现有居民10,477人。很多搬迁群众即使住上了楼房,对土地的依恋依旧很深。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诉求,同时也能有效解决他们的“菜篮子”问题,和谐社区于2021年开始规划在社区周边空地开发“微菜园”,2021年7月“微菜园”项目开始建设,按照每块9平方米左右的面积,社区将其分成了60个大块537个小块,优先由社区残疾户、重度残疾家庭、抚养孤儿的家庭报名,并进行抽签和签订协议。

2.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易地搬迁是动员型城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是推进精准扶贫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实现形式(閤小操,陈绍军,2021)。“异地扶贫搬迁”是基于我国本土国情下的特有概念,国外关于“易地搬迁”的概念更多是基于生态保护视域下的,以“生态移民”为主要论述点,即迁出地生态环境的脆弱、生产资源的医乏是迫使人们进行的移民行为,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分类、产生原因、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生态移民研究、移民研究的主题及案例等多个方面(李开林,2018)。而我国的易地搬迁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但“移民”或“搬迁”都意味着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甚至需要改变长久的生活模式,对于搬迁居民来说,是一种不小的“丧失”,如果不能顺利处理“丧失”带来的创伤,在从原有的生活环境系统中转移到新的社群系统,势必会带来一系列适应性问题(陈瑜婕,宋曌,2022)。

目前,国内易地扶贫搬迁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近年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王鑫(2020)分析了异地搬迁安置点的老年人群体在个人、家庭、社区、政策这四个维度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并提出社会工作参与促进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建议及政策措施;岳晓萍(2017)认为在搬迁后,居民的业余活动、人际交往、社区支持力度以及个人自信心等是影响搬迁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朱天贺(2019)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小组工作的方法对适应困境进行介入,帮助组员找到归属感。以上研究较多关注移民搬迁的原因和过程,其中关于易地搬迁适应性的研究也更多聚焦于宏观原因及社会工作方面,在已有的研究中却鲜少有关注到“搬迁”这个行为对个体带来的分离性创伤,同时也几乎没有研究聚焦于搬迁后对“空间”和“生命”属性的激活与运用,通过挖掘个体积极资源,增强心理韧性来帮助搬迁居民顺利度过适应性问题,而这正是本研究的切入点。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人的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20世纪60年代,社会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法和理论视角出现,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经济与人文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刘怀玉,2017),“空间”由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共同呈现,物质空间是被感知的空间,精神空间是被构想的空间,社会空间则是生活的空间(张晶晶,2021)。一个“足够好”的人居空间应是以上三元空间的结合体,通过物质空间中的排列、摆设,更好的投射精神空间中的内容,从而为社会空间增加更多的可能性,恢复活力。

研究发现,园艺疗法能够减缓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对解决适应问题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人际关系的顺畅与交流,提高生活质量(黄淑燕,江龙,2020)。本研究以园艺疗法、具身认知、生态学等理论为依据提出“微菜园”疗愈因子模型,通过植物、植物生长环境及与植物相关的各种园艺操作活动,以生命隐喻的方式对个体的分离创伤进行疗愈,维持和恢复人们身体和精神机能,以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在此模型的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易地搬迁的对象的特殊性,在乡村社区化的空间中,活化了“空间”物质、精神及社会作用。

综上,可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李雪飞,李树华,2021),对异地搬迁安置点的居民及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尝试构建易地搬迁安置点“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模型,以为进一步开展异地搬迁安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被试

本研究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选择怒江州泸水市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537户搬迁居民及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中共选取30人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居民20名,工作人员10名,男性12名,女性18名,平均年龄为40.43。

3.2. 研究工具及过程

本研究综合前人文献及研究者、访谈对象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的工作经验,自编《异地搬迁安置点居民进行“微菜园”种植行为有疗愈效果的因素调查研究开放式问卷》(居民版/工作人员版)、《异地搬迁安置点居民进行“微菜园”种植行为心理体验质访谈提纲》,对此30名居民及工作人员开展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不事先设定访谈时长,以访谈内容的结束为终止点,访谈的最短时间为25分钟,最长时间为1小时24分钟,平均为53.3分钟。剔除寒暄等内容,最终收集有效资料2万余字,根据程序化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质性研究分析,采用Nvivo 12Plus软件对资料内容进行编码分析,三级编码由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组成,由此初步构成模型。

4. 研究过程

4.1. 开放式编码示例

在数据编码的第一阶段,需在原始数据中找到概念的类别,然后使用概念和分类来定义所收集的数据和现象识别。如表1所示,将原始数据概括分类为125个概念,66个子类属。对于仅出现一次且难以被进一步抽象的概念,保留概念本身的作为子类属(见表1)。

4.2. 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连接类属及其子类属的过程,通过建立“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各个类属有机联系起来。本研究将之前开放式编码中的66个子类属归属成了搬迁居民分离创伤反应、异地搬迁安置点环境瓶颈、搬迁居民疗愈需要、“微菜园”中疗愈行为活动、“微菜园”中疗愈环境感知、“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疗愈因子、异地搬迁安置点循证设计8个类属(见表2)。

Table 1. Example of open coding process

表1. 开放式编码过程示例

Table 2.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ass genera and subclass genera of axical coding

表2. 主轴式编码类属与子类属的关系

4.3. 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整合和完善理论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发现能够统领其他类属的核心类属,并阐发出故事线,说明类属之间的关系,发展出新的理论(见表3)。

Table 3. Exemplary models in the class of “relocated residents’ healing needs” and “micro-garden healing space”

表3. 以类属“搬迁居民疗愈需求”“微菜园疗愈空间”为例的典范模型

通过对8个类属的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微菜园疗愈空间”可以作为核心类属来统领其他类属,进而形成一条可以阐释“微菜园”在激活异地搬迁居民积极心理特质,疗愈分离创伤模式的故事线:在分析“搬迁居民分离创伤反应”和“异地搬迁安置点环境瓶颈”的基础上调研“搬迁居民疗愈需要”“疗愈行为活动”和“疗愈环境感知”,通过“疗愈因子”营建“‘微菜园’疗愈空间”,并为完善“异地搬迁安置点循证设计”做出努力。

5. 研究结果

5.1. “微菜园”疗愈因子模型

根据以上结果,以“微菜园”疗愈因子模型结构为反应变量,以“‘微菜园’中的疗愈行为活动”和“‘微菜园’中的疗愈环境感知”为解释变量,本研究构建了“微菜园”疗愈因子模型(见图1),此模型还有待定量研究的验证。

Figure 1. “Micro-garden” healing factor model

图1. “微菜园”疗愈因子模型

5.2. 易地搬迁安置点“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模型

将本研究发现的故事线融合景观设计的时序流程“设计定位→前期分析→设计过程→最终目标”,得到如下易地搬迁安置点“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模型(见图2)。

Figure 2. Design model of “micro-garden” healing space for relocation sites

图2. 易地搬迁安置点“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模型

6. 讨论

6.1. 政策落实视角:从“微菜园”到“微景观”的发展

基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下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怒江州通过“微菜园”推广和建设,在满足搬迁农户“自种、自食、自销”蔬菜的同时,围绕新建覆盖一批、巩固提升一批、示范引领一批“三个一批”的思路,力争把各个搬迁社区微菜园打造成花园式、公园式群众安置点。首先,政府相关机构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对社区周边零散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整理,根据社区具体情况尽量公平地在搬迁农户中进行分配,使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因土地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区居民资源争夺产生的纠纷,让社区搬迁群众能在新的居住空间中实现邻里和谐。其次,当地政府通过对“微菜园”前期及附属设施的建设,防患于自然灾害隐患、满足群众生产灌溉需求、明确户(地)界线,让搬迁农户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打造自己的小菜园。

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社区基本采用立名字牌的方法来标注所属土地,相对缺乏个性和美感,对一些文化不高、识字有限的农户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调查人员也发现,部分农户在自己的菜地周围搭起矮篱,并在篱笆周围种植花草来区分与别家农户的土地边界。在一个集中种植区,当部分农户的微菜园能别具一格时,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社区种植户会更加投入在自己的微菜园打造中,从而潜移默化把集中安置区逐渐建设成“社区花园式农田”。

6.2. 社会经济效益视角:为社区群众提供就业,增加安全感与归属感

“微菜园”是一项惠民便民工程,就社会管理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其目的是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异地扶贫搬迁完成后,“稳得住”和“能致富”就成了接下来集中安置社区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目前,除了少数安置点正在推行“上门送餐服务”,解决失能或部分失能生活不便人员就餐问题,社区还积极利用公益性岗位,特别针对缺乏其他社会劳动技能的妇女打造“暖心食堂”,一方面“微菜园”中的收获能够直接供给食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社区中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但目前除了对于成熟蔬菜瓜果的使用外,在培育与种植的其他阶段行为活动功能尚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许佳君,郑娜娜,2019),在后续的“微菜园”开发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具有云南本土特色的文化,发展草木染、鲜花食品加工等多元的活动,让有经济效益的行为活动覆盖到种植的全阶段中,不仅能够高效利用时间,增加居民参与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巩固居民的安全感。

6.3. 心理健康视角:发展具身认知式生命教育,增加心理韧性预防危机

“微菜园”的建设一方面通过植物成长过程中隐喻性表达,能够很好的活化大脑前额叶皮层,有效的缓解“注意力疲劳”,另一方面参与打造“微菜园”也是建立“栖息地”的过程,这样的建设性行为能够让异地搬迁居民对于优化人居环境有足够的参与感,帮助居民更好的体验到投入生产时的忘我感受。

目前,“微菜园”在健康方面的作用主要集中在防治、缓解易地搬迁后产生的适应性身心问题,但随着“微菜园”的发展与普及,沉浸式的园艺操作能够更好的为居民诠释生命的隐喻性概念(苏·史都华·史密斯,2021;乔治·莱考夫,2022),无论安置点的居民职业、受教育水平有何种差异,隐喻性的表达都能够借由植物、感知觉与运动经验等发挥作用,通过身体经验传达生命的本质——修复与再生,经历过搬迁的群体绝大多数都有着“丧失”的议题,而处理创伤就需要一种“无条件的拥抱”,这正是“微菜园”能够提供的作用,即安全的依附关系。当居民在这样具身认知式的生命教育中逐渐获得更多的经验时,不仅能够很好的缓解“丧失”的创伤,也能够增强心理韧性,激活未发生危机的预防因子,更好的维护身心健康。

基金项目

“202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具身行为经济理论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研究》(2022J0464)。

文章引用

陈瑜婕,宋 曌,龙 茜. 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微菜园”疗愈空间设计模式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多个易地搬迁安置点为例
A Study on the Healing Space Design Model of Micro-Garden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Based on Programmed Grounded Theory—A Case Study of Resettlement Sites in Nujiang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3): 1333-1341.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3159

参考文献

  1. 1. 陈瑜婕, 宋曌(2022). 空间“隔离”时代下的剥夺感对虚拟偶像产业消费的影响. 商情, (6), 113-115.

  2. 2. 閤小操, 陈绍军(2021). 重启与激活: 后扶贫时代易地搬迁移民生计转型与发展研究——以新疆w县p村为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35(5), 15-21.

  3. 3. 黄淑燕, 江龙(2020). 休闲农业观光园中园艺疗法功能区配置分析——以沙县马岩山庄为例. 林业勘察设计, 40(4), 53-56.

  4. 4. 李开林(2018). 江口县易地扶贫搬迁周屯安置点适应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5. 5. 李雪飞, 李树华(2021). 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的康养型居住地产景观设计模式研究. 住区, (4), 105-115.

  6. 6. 刘怀玉(2017). 三元空间辩证法视角中的城市问题研究——以列斐伏尔与哈维为例. 见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编),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 (p. 17). 北京燕山出版社.

  7. 7. 刘升(2020). 城镇集中安置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6), 94-100.

  8. 8. 乔治•莱考夫(2022).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浙江大学出版社.

  9. 9. 苏•史都华•史密斯(2021). 你的心, 就让植物来疗愈. 国家图书馆出版品预行编目资料(台).

  10. 10. 王鑫(2020). 随迁老人社会适应与社区工作介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11. 11. 许佳君, 郑娜娜(2019). 易地搬迁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与社会融入——基于陕西省西乡县的田野考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1), 58-68.

  12. 12. 岳晓萍(2017). 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昆明市H社区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大学.

  13. 13. 张晶晶, 王平(2021).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理论探析.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41(1), 78-88.

  14. 14. 朱天贺(2019). 城市“老漂族”社区融入的小组工作实践.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长春工业大学.

  15.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