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5973 , 7 pages
10.12677/AE.2023.135437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及其合理性

卢雨琪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收稿日期:2023年4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26日

摘要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台,明确指向核心素质导向,强调深化整体课程,创新大模块课程,强调要梳理教学内容,按照中心知识进行进阶教学,推进基础素质的培育。本文比较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设计的异同点,指出了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并分析了大单元教学与微课之间的矛盾,旨在使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关键词

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

A Large Unit of Instruction Pointing to Core Literacy and Its Rationality

Yuqi Lu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Received: Apr. 19th, 2023; accepted: May 18th, 2023; published: May 26th, 2023

ABSTRACT

On April 21, 2022,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gram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2022 Edition) were introduced, which clearly point to the core quality orientation, emphasize deepening the overall curriculum, innovating the large module curriculum, stressing the need to sort out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in prog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central knowledge, and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basic qualit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large module teaching design and previous teaching design, points out the inner logic of large module teaching and core quality, and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large module teaching and micro-lesson, aiming to make better service for teachers’ teaching.

Keywords:Core Literacy, Large Unit Instruc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又称“新课标”)开始出台。其中,“核心素养”、“育人为本”这些关键词高频次出现,处处都在描绘着一个全新的教育图景。新课标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统整各个领域课程标准的文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统整文档”)。统整文档清晰的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五个改革重点:一是完善了学科教育导向;二是调整了教学内容框架;三是制定了专业质量标准;四是提高了指导性;五是完善了学段衔接。这些要点并不是“单独出现、各自为战”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强关联。这些新变化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需不断地提高思想性、跨学科教学能力、核心素养观、实践应用能力等等。

新课标明确指向核心素质导向,强调深化整体课程,创新大模块课程,强调要梳理教学内容,按照中心知识进行进阶教学,推进基础素质的培育。其中,“大单元教学”这一概念引起一线教师及专家学者的热议。本文基于一线教师及专家学者的文献及作者本人的思考,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以往分析教材在单元中的地位的教学设计是否相同?2) 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之间有何内在逻辑?3) 大单元教学与微课教学是否冲突?

2. 文献述评

2.1. 大单元教学

关于大单元教学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初期,毛振明提出“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更长的学习过程”的课程设置,但此后社会各方对“大单元教学”这一概念的内涵未作准确界定 [1] 。《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材建议中,确定了大单元课程的类别、学时以及具体实施方法等,并给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大单元教学也要求对教材结构的优化,使课本间的联系更加紧凑,使各个单元不再是琐碎的“知识点”。因此,大单元教学的内涵是指在同一教材或运动项目中,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连续“内容单元”,采用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在深层次学习环境中,对单个或组合项目进行教学、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强调一个“大”字,这就意味着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广度较大,程度较深。若想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而且不偏离教学主题,那么必须重视确定核心知识教学目标,围绕核心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层层开展,循序渐进,最终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 。学科素养时代和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下,大单元教学成为必然趋势。它彻底改变了在常规课程中的“教为中心”“知识碎片化”“重教轻评”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以大课题或大项目为重点,对课程的单元知识进行了二度研究的方法教学方式,指向结构性的认知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3] 。大单元教学使得学科教学不在拘泥于“小单元”当中,而是以构建起新的教学形态,将学科教学融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系统中去,使得学科教学变得越来越完美,教学形式越来越合理,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效。

以语文学科为例,大单元教学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大单元教学可以做到语言文道统一,教师通过提炼适合的单元大主题,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使人文性不再游离于语文要素而成为一个缥缈的存在。其次,大单元教材注重知识和行知的整合,大单元教材首先要求语言知识和实际活动相关联,要求学习者在实际的语言场景中掌握,在实际的活动场景中应用 [4] ;其次大单元教学强调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全过程评价,从知识的学习到精神的践行都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帮助教师全方位评价。最后,大单元教学有利于语文活动的有效衔接,大单元教学摒弃程序化文本分析的传统套路,改变听说读写的分项训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追求语文活动在真实情景下的有效衔接 [5] 。

2.2. 大单元教学设计

根据目前高校的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单元”指的不再是强调跨学科、跨学段、综合型的“大单位”,而是一种学科教学单位,这种“小单位”基于学习者的核心素养,是以本科生的认识发展能力和专业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为依据。在对课程教学单元内容知识点进行全面讲解的基础上,老师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与整合安排。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按照教学实践的阶段要求,将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个课程主题 [6] ;授课者以课程原有的单元设置为基准,按照各阶段的课堂教学目标,把全部课程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大模块,以相应话题为线索发展与整合课程,深入提炼和挖掘模块内涵,在遵守学生认知规则的情况下完成系列课程的教学 [7] 。

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成为当前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们热议的话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统筹全局能力、创新能力等,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有的一线教师认为,在大单元教学中不能脱离教材,还是需要围绕整个单元的主题进行授课,但是知识的讲解需要包含整体性、综合性、持续性与渐进性。因此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凸显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8] 。某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并实施大单元教学,全面激活语文课堂的活力与生机,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因此大单元教学设计可采用以下策略: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细化课程分梯度目标、结合课时目标特点,设计不同类型课程、精简单元教学内容,补充课外教学资源、精简单元教学内容,补充课外教学资源 [9] 。

无论是何种具体的策略,大单元教学设计都具备系统分析和整体分析的特点。

3.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以往课时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分析不同

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会首先进行教材分析,不仅分析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还分析了其在整本书中的地位。但这与大单元教学设计依旧存在差别。

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考虑,大课程教学设计是比较宏观的,是对大单元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和综合性练习进行设计;而对每课时的教学设计相对是微观的,这种教学设计针对教材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重点练习,将教学的重难点按照顺序编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从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来看,大单元教学往往不按照教材内的课时顺序,而是按照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中的主题,教师能动地将教材的内容进行编排整合,然后进行教学;而在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改变教材内的课程顺序,而是直接按照教材内的先后顺序,直接进行教学。

从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来看,大单元教学打破了琐碎的知识点之间的鸿沟,不仅重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调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课时教学则很难跳出单个知识点局限,教师在教学时仅仅对重难点进行反复地传授、强调,而未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在复习阶段时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从课程的基本思想出发,大单元课程通常是指按照课标分解下的单元教学或核心素养目标组织课程,而教学内容的组合则通常是以横向的方式;课时教学是指直接按照教材内容组织课程,其方法通常是纵向的。

从课堂教学的方式出发,在大单元课程的开展活动中,课堂设置的教育方式往往有许多种,除了老师的教学,也可能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外参与、分组协作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而课时教学的课堂方式却相对局限,大部分以老师的讲授为主。

从教学的评价来看,大单元教学依据单元目标首先设置评价标准,基于标准进行高效育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而课时教学大多数是在课堂授课结束之后,以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并不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教材分析的时候,教师需要分析教材内容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这样安排的意义。教师不仅需要分析出教材安排的具体位置,并且要揣测教材编写人将教材内容编排在此处的出发点和目的。在分析教材安排时,应该包括前面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本内容与前面所学内容的联系;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拓展或应用;该内容与后面学习的内容有怎样的联系或者在后面的学习中还有怎样的发展。这种教材分析,目的是为了确定教学过程中将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深入分析学校课程与教学,目的是正确掌握学校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但单纯掌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是不够的。由于教学的主体是学习者而并非老师,对于教学目标如何实现、达成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基本情况。

大单元的设置恰恰反映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单元教学的制定和实践明确了“学生是学习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使学习者“经过有引导、有问题、高投入、高感受的过程,并得到有意义的学习成果” [10] 。以此帮助学生把握学科知识重难点,构建整体学习架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情景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大单元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设计中的教材分析是不同的。

4. 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

4.1. 大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2016年,由北师大林崇德博士牵头的项目组推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学新课程,二零二零年基于时代需要进行了修订,各个学科的教学总体目标升级迭代为学科发展总体目标。这标志着国内的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由过去的“双基要求”“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教育总体目标”转变。新发布20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基本继承了此前的二千零一十七版至二千零二十修订版中学课程改革方案与基本教学标准的核心理念和主旨,中国发展核心素质教学时代已然到来。这也就是说,课程的教育效果要更多地由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记忆,逐渐转化为课程中核心素质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质和人生观的培养。这也就需要教师不仅是教授各学科知识,还必须由课程的逻辑性转向培养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应用迁移的基本素养,真正做到五育相融,立德树人。

大单元教学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并成为一线教师较为推崇并积极实践的新型教学方式。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课程设置是贯彻立德树人、落实双减方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的重要渠道。

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有大思想、大情境、大目标。将离散的事实与知识集合起来,从而形成整体意义。最关键的是,大概念、情境、大任务都具有很大的迁移作用,可以应用于在新环境中处理具体问题。但是一个大教材,如果缺乏对大概念、大情境、大任务的“透视”,一篇篇文章、一个个案例很可能只有浅显的联系,根本没有深入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也只是碎片式的知识点,根本没有深入迁移的应用 [11] 。

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要依据课标,把握教材,读懂学情,提炼大主题或大概念,叙写大单元目标和学业评价。依据相关设计理念,进行教学结构化活动设计和分课时规划表及分课时实施与反思改进的结构化过程。领会和实践“精而深”即“少即多”的教学思想,聚焦于重点、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4.2. 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大单元教学为手段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教育建议中,明确提出“创造现实而富于含义的教学情景,突出语文的实用性”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育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注意充分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作用,使学习者在活动逐渐发展内涵”。

新课标中多次强调通过情境创设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个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们必须利用好情境创设,才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提出实施大单元教学。大单元课程的开展是教学向育人的飞跃,能使学生从了解课程实际走向对课程认知,使课程核心思想扎根于实际问题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课程实验而掌握课程,达到教学世界与知识世界,课程实验与生活实践的双向结合。

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在语言学习的进程中,学习环境的选择与营造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十分关键。这主要是因为,语言学习的教材(作品)通常都是由作家们用祖国语言文字精神所营造的特殊的时空间,而这些特殊的时空间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理。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时空,就形成了文学创作的情景。而学习汉语的文学创作过程,是在“披文以入情”,也就是在经过对语言文字的练习,走进创作的情景,体会感受,领略并掌握了创作的情、意、理 [13] 。在诸多特级教师、名师的课例中几乎都很注重情境性。孙双金教师的作品《景阳冈》以及他的情智语言,王崧舟教师的《去年的树》还有他的诗意语言,都创设了孩子们可以身临其境的情境,以至于让他们真正获得了情感、激起了思维、激发了语言、享受了审美,也感受到了某种文化。而作品的实际情境,对学习者而言,有的相对较为陌生,有的理解则有一定困难。倘若老师们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语言基础,细心挑选并创造一种学生相对较为熟悉并与创作内容相对切合的教学情景,使学习者在这种真切可感的教学情景中练习创作,那就缩小了学习者与作品间的距离,从而更加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让其沉浸在创作的情景当中,加深对创作内容的认识,把获得的创新知识融于固有的认知结构。

大单元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自由、自主探索。它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整合了语文教学的所有要求,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规定的学习内容与复习要求,将知识技巧、思维方式、探究模式、情意态度等,融入到每一种学习任务当中。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教学则是以落实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式指导教学人员的活动。因此,通过大单元教学这种手段,可以使新课标中强调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

5. 大单元教学与微课教学并不冲突

近年来,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资源逐渐开放,个性化学习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校势态,知识共享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成为新的趋势。知识的获取渠道、课程资源的种类、老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14] 。学习早已不仅限于传统教学,而已然变成了一个随时都可能出现的行为。

在学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背景下,逐渐涌现出了一个以移动学习、小块化教学及结合了现代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为主的混合模式。另外,随着微博、微信群、微广告、微视频等“微”信息形态在正如火如荼的传播中,也使越来越很多人产生了对碎片化教学的需要,渴望将学习的过程短小精悍。于是,微课便应运而生。和传统课堂比较,微课堂时间短、教学内容精、主要讲解知识点凸显,能够对传统课堂的内容加以补充,同时也能够利用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移动设施,让学习者群体能够接受碎块化、移动化的教学,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共享 [15] 。

不管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又或是高中生、大学校园,微课都频频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微课堂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但教学内容简单而且还具有趣味性,可以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力。在微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让抽象的文字知识点显得更为生动有趣、形象,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简单。微课堂教学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习者集中精力学习,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环境中,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16] 。从实际的教学角度来看,微课类型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教学进度以及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微课的类型,为学生提供碎片化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活动 [17] 。

在新课标倡导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下,广泛实施的微课教学是否违背了大单元教学的目的呢?

大单元教学就是站在更高层的视角上,以一学段当作总体通盘考虑,跨年龄段地实现知识点的合理迁移,逐步重构适应课堂实际的新知识体系,使课堂教学与教学内容无所重叠,课堂环节也要紧凑,课堂教学内涵倍增的这种课堂教学思想与授课方法,也就是从单篇(单章)主体课堂教学发展到大单元主体课堂教学,继而又发展到小单元主体教育。大单元教学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周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易事。

作者认为,大单元教学更多地其实是一种全局化的、系统化的视野。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将整本书的知识点按照某些主题进行重组和编排,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情境性和整体性。实质上知识点、重难点并没有增减。但所有的部分都应该服务于全体,微课堂是以讲解某一个知识点为宗旨的,以“短、小、精、悍”为其最大的特征。“短”:指的是时间短。微课堂的教学内容通常在十分钟以内,是通过对课程进行“碎片化”的方式,把教学信息展示在所有学习者眼前。另外,课程开发所需的时间也很短,授课人可以快速地将课程传递到学生的手中,以便快速完成学习。“小”:指的是知识点小。虽然微课传授的是碎片化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点其实是微而不碎的。施教方依旧能够把这部分内容加以结构化的安排,构成相应的微课活动,使内容具有独特性,也具有完整性。这一的教育模式让学习者的选择与自由大大地提高,同时也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精”:说的是微课堂中所介绍的知识点,是对基础知识的一次全面提升。它强调对“窍门”的掌握,包括解题的关键、困难、疑问等信息。“悍”:指的是效果的强悍,即利用微课讲解过程中,达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掌握,可以随需而学、即学即用、快速实现行为的转变,学习完毕后立即就能跟着操作。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做到快速地知行合一。

对老师而言,微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一种探索统编课程、革新教学方法、提高老师专业水平的活动。老师们只有在通过从全局的角度了解、钻研了整个课程之后,才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整理各节微课的重点以及与微课之间的结合,进而达到了学习效果与作用的最大化。同时,微课的教学也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同样需要教师以大单元教学的视野分析所教授的内容。

6.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课程在基础教育变革与发展中起到了无法取代的巨大功能。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论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是微课的教学都提供了一个系统、全局的视野。本文比较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设计的异同点,指出了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并分析了大单元教学与微课之间的矛盾,旨在改进教师的教学,使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文章引用

卢雨琪. 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及其合理性
A Large Unit of Instruction Pointing to Core Literacy and Its Rationality[J]. 教育进展, 2023, 13(05): 2775-2781.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5437

参考文献

  1. 1. 毛振明. “大单元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体育教学改革思考之五[J]. 浙江体育科学, 1994(5): 5-8+61.

  2. 2. 颜雯. 构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化路径[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24): 134-136.

  3. 3. 余清华.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12): 46-48.

  4. 4. 蔡惠英. 追求理解: 运用逆向设计优化语文“大单元”实践探索[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12): 48-52.

  5. 5. 潘若兰.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 38(12): 23-27. https://doi.org/10.16165/j.cnki.22-1096/g4.2022.12.006

  6. 6. 孟亦萍. 让大单元教学设计成为语文课改新路径[J]. 语文建设, 2019(14): 67-70. https://doi.org/10.16412/j.cnki.1001-8476.2019.14.020

  7. 7. 曹玎辰. 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 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 2022(12): 60-61.

  8. 8. 陈改春.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索[C]//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 [出版者不详], 2022: 1470-1472. https://doi.org/10.26914/c.cnkihy.2022.041236

  9. 9. 陈明.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运用策略探究[J]. 吉林教育, 2022(30): 85-87.

  10. 10. 于宝忠, 崔利新, 张国昶. 基于核心素养,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以“钠”主题教学为例[J]. 化学教与学, 2019(1): 45-49+64.

  11. 11. 丁维佳.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245/d.cnki.gnjsu.2021.001220

  12. 12. 辛丽丽.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https://doi.org/10.27280/d.cnki.gsdsu.2021.001170

  13. 13. 戴晓娥. 情境 任务 活动——指向语文素养的大单元教学探索[J]. 基础教育课程, 2019(10): 7-11.

  14. 14. 苏俊锋. 微课在小学篮球教学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https://doi.org/10.27042/d.cnki.ggztc.2021.000030

  15. 15. 方娇莉, 潘晟旻, 刘明. 程序设计微课教学设计方法研究——以递归为例[J]. 计算机教育, 2016(5): 116-120. https://doi.org/10.16512/j.cnki.jsjjy.2016.05.030

  16. 16. 廖仲麒.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教学研究——“双减”背景下提升可视化微课教学的有效路径[C]//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一). [出版者不详], 2022: 205-208. https://doi.org/10.26914/c.cnkihy.2022.054638

  17. 17. 戴美娟. 关于小学英语微课教学的分析[J]. 教育界, 2022(32): 56-5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