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8 ( 2023 ), Article ID: 70916 , 7 pages
10.12677/AE.2023.138892

双减背景下将陶行知生活教育融入师范生 培养模式的策略探析

丁丹雅,梁玉敏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收稿日期:2023年7月14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1日

摘要

“双减”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部署,需将主阵地落实在学校,其前提是全面系统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教学与工作的能力。在这统一变革的教育环境下,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重视“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运用与建设以“中心学校”为基础的培养模式这两个角度论述了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师范生培养模式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习如何站在青少年的立场上观察世界、具备开拓精神敢于自我革命、培养求证精神提高求真能力这三个层面阐释了双减政策下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素养的方法。旨在为师范类高校如何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师范生培养模式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师资保障。

关键词

双减,陶行知,生活教育,师范生培养

On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into the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Danya Ding, Yumin L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Received: Jul. 14th, 2023; accepted: Aug. 11th, 2023; published: Aug. 21st, 2023

ABSTRACT

As a major measur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an important deployment to serve the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double reduction” needs to be implemented in schools, with the premise of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team and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to teach and work. In this unified and chang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how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cultivate a group of young teachers wit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pioneering spirit is an urgent issue that we need to explore togeth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idea into the training model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of emphas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and doing in one” and building a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central school”. On this basis, the methods of effectively improving teacher literacy under the dual reduction policy are explained from three aspects: learning how to observe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enagers, possessing pioneering spirit and daring to self revolution,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seeking evidence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seek truth.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the methods of effectively improving teacher literacy under the dual reduction policy are discussed.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how to integrate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theory into the normal students’ training mode, so as to provide teachers’ guarante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ll- round students.

Keywords:Double Reduction, Tao Xingzhi, Life Education, Training of Normal Student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双减政策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师范生培养理念的融合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其旨在让教育回归本真,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出台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只有从源头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才得以打造。

在“双减”背景下,师范院校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师范生培养理念相融合就能够真正改变未来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老师,真正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师 [1] 。

生活应为教育的中心,生活中各方面都可成为教育的内容。这一理论是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其包含的三方面原理、这三大教育原理构成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 。我们应将其与新时代师范生培养理念进行融合,从而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一) 将生活作为教育的源头活水

“生活之变化是教育的根本意义”,生活与教育经历着同一过程,作为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来源 [3] 。于此同时“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互相感化是教育,化人者也为人所化,“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生活即教育”告诉我们教育是为了生活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活水,同时教育也反向影响着生活,改造着生活。

这种人本主义的教育观要求我们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学校教育工作不能脱离生活,教师可以从生活中获取教育资源,依据生活中实际应用的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也应将“生活教育”作为教学改革手段,将社会生活元素与现代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提升学科素养。“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引导未来教师们在师范院校中就开始形成自身将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意识,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灵感的习惯。

(二) 将社会视为无限开放的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在真实空间上的延展,这一理论指出学习的场所可以是整个社会,这种学校是没有界限的 [4] 。陶行知认为社会是一所伟大无比的学校,则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社会的力量,以符合学生未来成长的需求。

这就需要使社会与学校自然交融,使二者互相支持,引导师范生同学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在社会磨砺中对自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师范生同学应在社会调研中对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思索,这有利于师范生将在学校所学理论与现实中的教育情境进行融合,从而提高自身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与看法。

将社会视为无限开放的学校,这就需要学生拓宽自身的学习视野 [5] 。让学习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书本和校园,而是放眼自身所在的教育片区。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同时思索社会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即时进行记录。

发现问题是根本,解决问题是目标,提出建议是进步。师范生应有思考如何为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的思想觉悟,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为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三) 将运用化为终身学习的目标

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这是对教学方法的阐释。教法应根据学法去制定、学法也应依照做法。此处的教法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学法则是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惯用的方法,做法则是指运用知识的方式。

而将三者融为一体的关键就在于“做”这一字,如何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进行运用,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进行实践,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需重点思考的问题 [6] 。

“真正的做是劳力上劳心”在这里已指出:“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只有自己的思想与具体实践操作进行结合才是真正的做。此处的做包括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在此基础上,应将运用化为终身学习的目标。

行才是知的真正开始。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应在实践得出知识的真谛。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应彻底让学生抛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应切实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整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加工的意识。

“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关于行动、思想和创造三者的关系,行动融合思考才能产生新的想法和思想,从而延伸新的价值。

2. 双减政策下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师范生培养模式的策略

双减政策下如何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积极融入师范生培养模式之中,从根本上转变师范生的思想并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的素养,为在信息化时代培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做准备。

(一) 重视“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运用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技能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挑战,掌握多方面的教学技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更好地适应现代不断更新的时代。

1、加强院校合作提高师范生自主研发课程的能力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提出“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双减带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去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引导师范生发挥自己创造力来打造为学生发展带来更多可能的课程 [7] 。当前的师范院校应加强院校合作,让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主研发课程的意识,提升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所研发课程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需要学校的全方位支持,更需要相应的专家依据实际情况给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例如郑州十一中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师范生结合在师范院校所学理论,依据学生学情制定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师范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中的主体性,调动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2、利用“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微格即微观定格,“微”即小,体现教学技能都有固定的目标和规范 [8] 。“格”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每“格”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乃至可以定格观察它的细部,放大那些难以捕捉、瞬时即逝的表情及方法。理论上,微格教学吸收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课堂教学相互作用分析、教学评价等先进的教学思想。

师范院校实施“微格教学”可以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以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在实施“微格教学”后,就本校师范生进行调查发现,在问卷中“微格教学有助于提高我的教学设计能力”这一选项表示“同意”的同学占75.9%,表示“非常同意”的占20.4%,两项共计96.3%。将师范生在接受“微格教学”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师范生在进行“微格教学”后,在教姿教态、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 建设以“中心学校”为基础的培养模式

陶行知强调师范院校应当重视以中小学为主要实践基地,围绕基础教育展开师范生的培养工作,师范院校可开设从附属幼儿园到附属中学这一完整学段的“中心学校”,这不仅符合陶行知对于“中心学校”的设置要求,也直接为师范生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与机会。

1、采用新型检测方式提高师范生知识掌握水平

在进入“中心学校”进行教学实践之前,师范院校应检验学生是否已切实掌握所学,除了常规的期中期末测验,学校还应定期开展一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活动,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将自己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抽离,真正将自身转化为知识的建构者 [9] 。

就如何增强师范生知识掌握程度这一问题,作为“小先生制”的延续,教师可引导学生轮流将每周所学内化整理并讲述给同学们听,与此同时请其它同学对其所讲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产生“输入即为输出”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一旁观摩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输出,并进行综合测评,对其知识掌握的精准度、讲述的方法等各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2、完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师范院校应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实践类课程的占比。切实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为师范生成功走向教学岗奠定坚实的基础 [10] 。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为提升师范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河北师范大学精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扎实师范生教育教学知识,构建了“通识平台课 + 大类平台课 + 学科平台课 + 专业课程 + 教师教育课程 + 综合素质课程”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实训–实习”各环节紧密结合,通过实习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 双减政策下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素养的方法

“双减”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部署,需将主阵地落实在学校,其前提是全面系统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教学与工作的能力 [11] 。“双减”工作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师范院校更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发展主题,构建培养体系,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的素养,需要我们整体转变自已原有的教学思想,并切实提高教师的素养 [12] 。

(一) 学习如何站在青少年的立场上观察世界

教师应该怀有一颗少年的心,学会从青少年的眼中去观察世界,感受青少年在此年龄阶段的心理变化。对学生怀有一颗爱心,只有真正关怀学生,关心他们成长,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具有一颗少年之心、想学生之想,乐学生之乐,才能成为一名真正走进学生心中的老师。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走进学生心中首先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乐于听学生诉说,做到真正关心学生的生活。同时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记录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思想的转变,以及这些转变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这样的记录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权。这里可着重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内心冲突,比如可以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后自己疑惑与不解,但在听过一节课或读过相应的文章后自己内心发生的变化。

2、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双减”政策之前学生往往奔波于各大培训机构,学习的压力,作业的压力往往让他们倍加疲惫。在这一政策实施之后,学生更多的时间就放在了学校里,而这无疑使校内老师更多了一份责任,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听课的状态往往都反映在作业中,在写作业的时候,一些知识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往往会显现出做作业效率慢,容易开小差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观察力与分析力,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具备一定的辨别力。

(二) 具备开拓精神敢于自我革命

教师应拥有敢入未开化之疆土的勇气与魄力,并应明白不断积累不断学习是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向学生学习、向大众学习。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完善各类延时课程内容,不断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综合素质拓展、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拓展服务,等这些要求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开拓意识与创新精神。

1、教师应敢于自我革命

面对有别于往常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敢于自我革命,拓宽自己的知识外延。将自己的视线转向社会,视察当前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应如何在学生时代打好基础以应对未来新时代的挑战从而更好地在社会中过上理想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为例,该校为培养终生学习者与优雅生活者,要求教师主动开拓课程资源。校内教师组成教研组积极研发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的课程,在周末开设了无人机班和编程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不断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即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即时拓宽自己的知识广度,锐意进取,不断进步。以教研室为新型课程的研发单位,团队协作攻坚克难,激发自身的科研热情。

2、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定期更新知识系统,并于此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应定期阅读相关的教育期刊,并将其中最新的教育理论在定期的教研会中展开探讨,并研发新的教学方式。

打破教学模式化的僵局,将教学真正发展为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记录新的发现,不断记录新的成果,从而展开探讨。

将教学与学生动态共生的模式,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将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并即时鼓励教师发表教研成果提高教师教研热情。

(三) 培养求证精神提高求真能力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要求教师在讲真话、求真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科学、试验、共和的精神。真字当前,教师一方面应从实践中出真知,讲究真知灼见,另一方面也应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得出真知识。

1、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求证活动

双减政策下,学生拥有了更多课余时间,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对真知的热爱,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求证 [13] 。比如中学课堂中的几何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已将教学过程向学生完整展示,课下可引导学生自行拼摆几何图形进行计算,并将这一过程中新的发现与新的思考点和班内同学展开探讨。

各科目的老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知识进行求证与运用,比如语文教师可布置作业使学生在假期带家人参观博物馆自己做一回小导游,切实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14] 。

对知识展开求证就是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凡事求真知的精神,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求证,并在校内养成对问题进行求证与分析的能力。

1、对课内思辨性问题共同展开讨论

教师可定期举办辩论赛,激发学生质疑与求证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辩论赛进行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作为裁判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观察者,对学生在论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会后总结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例如对《史记》中司马迁对李陵这一历史人物的看法,学生们可自行展开讨论。针对一些古诗的理解也可以展开一次辩论赛,在这其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15] 。对具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展开辩论可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历史问题,对语文中古诗词的含义及表达方式展开辩论可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学习中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探讨可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对知识进行二次加工。

针对不同学科的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可有助于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具有较强的思辨力与深度剖析问题的能力。

4. 总结

从本质上来讲,关注“双减”政策归根结底是要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基于目前教育改革形式,重读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其中蕴含的人才培养观进行再审视,并将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师范生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素养,推动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释放学生创造活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师资保障。

文章引用

丁丹雅,梁玉敏. 双减背景下将陶行知生活教育融入师范生培养模式的策略探析
On the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Tao Xingzhi’s Life Education into the Training Mode of Normal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J]. 教育进展, 2023, 13(08): 5723-572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8892

参考文献

  1. 1. 张琦.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师范生培养的启示[J]. 生活教育, 2021(11): 49-55.

  2. 2. 曾诗环.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 2021(25): 83-86.

  3. 3. 钟根鸿. 从低效走向有效, 从有效走向高效——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反思和教学改革[J]. 求知导刊, 2021(22): 12-13.

  4. 4. 杨玲. 谈“社会即学校”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 2021(31): 191-192.

  5. 5. 邵海燕. 社会即学校——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 16(18): 142-143.

  6. 6. 赖亚兰.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对成人学习的启悟[J]. 教育观察, 2020, 9(42): 89-91.

  7. 7. 王长平, 吴文哲. 新时代师范人才高质量培养的若干思考[J]. 教育研究, 2022, 43(4): 142-147.

  8. 8. 王倩.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M]. 天津: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2017.

  9. 9. 钱江.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 3(11): 77-78.

  10. 10. 郑智勇, 宋乃庆, 沈小燕, 何海洋. 在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J]. 人民教育, 2021(21): 46-48.

  11. 11. 李会林, 杨保健, 王国利, 黄小国, 王家和, 杨迎军, 孔冬青, 李雁兵, 赵忠红. “双减”背景下,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1(12): 11-13.

  12. 12. 陈香, 陈玉娟. 以能力指向为目标的高校师范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构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 1(15): 85-86.

  13. 13. 孙颖, 陈伟. “双减”如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铺路奠基——来自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解读[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 13-18.

  14. 14. 孙延娥.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 2021(12): 78.

  15. 15. 赵建平.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处理新策略[J]. 教书育人, 2021(35): 77-7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