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7 ( 2023 ), Article ID: 69226 , 7 pages
10.12677/AE.2023.137731

信息类行业高校红色通信精神教育路径研究

郭曦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3年6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24日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信息类行业高校的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红色通信精神教育重视度明显提高,红色通信精神的认同感显著提升。在巩固现有成就的基础上,信息类行业高校的红色通信精神教育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课程体系建构有待完善,教学方式比重有待平衡,资源整合创新有待突破。信息类行业高校的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结合其专业特色与优势,探索主要路径。首先是增强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系统规划,其次是改进红色通信精神教学模式,最后是推进红色通信资源优势创新。通过开创特色鲜明的红色通信精神育人体系,提高信息类行业高校学生对红色通信精神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切实提高学生红色通信精神素养。

关键词

信息类行业高校,红色通信精神,思想政治教育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Path of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in Information Industry Universities

Xi Guo

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Received: Jun. 15th, 2023; accepted: Jul. 13th, 2023; published: Jul. 24th, 2023

ABSTRACT

Since the ent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new era,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in information industry universities. The importance of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education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n the basis of consolidating existing achievements, there is still significant room for optimiza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in information industry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propor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needs to be balanced,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innovation needs to be broken through. The education of the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in information industry universitie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hat should explore the main path by combining it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Firstly,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planning of the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education system, secondl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and finally,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the advantages of red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By creating a distinctive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education system, we aim to increase the enthusiasm and particip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promoting and educating the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literacy.

Keywords:Information Industry Universities,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红色通信精神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早期通信工作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扎根红色通信事业所形成的精神特质,为红色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内生动力。信息行业高校特指在信息领域影响深远,具有深厚专业背景和明显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先后领导创办了一批信息类行业高校,传承和发扬红色通信精神,为红色通信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就此而言,红色通信精神与信息类行业高校有着天然的联系、深厚的渊源,是其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的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目前为止,学界关于信息类行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研究,留下深入探讨的空间。基于此,研究如何将红色通信精神更好地融入信息类行业高校的思政教育之中,对于促进新时代红色通信事业的发展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已有成就和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信息类行业高校开展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主要路径。

2. 信息类行业高校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现有成就

党在领导我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红色通信事业,成为我国高速发展着的现代化信息通信事业的雏形。与此同时在创立红色通信事业的革命探索中又有其自身的“意义世界”,那就是红色通信精神,红色通信精神与其他精神形态一道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石,融入了民族精神的血脉,是熔铸在中国革命的文化品格。红色通信精神内在包含了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勤奋学习、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对党忠诚、严守秘密的坚贞精神和戮力同心、协作奋进的团结精神。红色通信精神内在地表达了党的通信工作者在战争实践中从“应然”到“实然”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信息类行业高校作为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素养、红色通信精神和家国情怀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信息类行业高校的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已经取得很大成就,红色通信精神教育重视度明显提高,红色通信精神的认同感显著提升。

2.1. 红色通信精神教育重视度明显提高

作为党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红色通信事业在革命战争时期立下了不朽功勋,取得了非凡成绩。应运而生的红色通信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品格,是一代代通信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和理想追求,为信息类行业高校强化人才培养思想根基和战略定力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也为信息类行业高校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育人教材。近年来,为扎实推动信息类行业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培养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信息化人才,将教育成果转化为信息类行业高校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建设实效,信息类行业高校普遍增强了对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重视程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雕塑群和挂像等形式凝固了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红色基因,为培育和践行红色通信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竖立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长征路上办学”、李白烈士人物雕像等雕塑群,彰显了寻根红色通信精神的价值旨归。诚如时任校党委书记的陈治亚所说:“这些雕塑,再现了老一辈革命者在艰苦的环境中,矢志不渝办学育人的伟大精神和坚强意志。这种精神与学校发展血脉相连,直观定格了学校历史中的发展片段,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师生,必将振奋和激励一代代西电学子树立崇高理想和目标,奋发图强、永远向上。”2021年北京邮电大学在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的联合指导下,创排了党史学习教育原创舞台剧《寻找李白》。话剧以李白烈士为原型,讲述了在不同时空情景下寻找李白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将五个故事巧妙地串联起来,细致鲜活地演绎出了我国邮电事业拓荒者舍生忘死的民族大义与炽热坚定的理想情怀。时任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表示,“该剧将党史搬上舞台,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立体生动的思政大课,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力量,奋勇前行。”

2.2. 红色通信精神的认同感显著提升

信息类行业高校学生思想活跃,习惯于主动搜集信息并内化,又因其价值体系建构尚未完全成熟,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近年来,信息类行业高校通过一些创新性教育尝试克服学生对传统灌输方式的逆反心理,通过和谐氛围和集体舆论的创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潜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提高了学生在意识、情怀、思想等方面对红色通信精神的认同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群雕和挂像的形式推动促进了学生对通信史、校史、知名校友的了解与认识。据调查,学校共悬挂了科学家画像和文化活动照片690余幅,院士校友挂像和校史照片挂像75幅,能够同时满足学生对艺术交流与时空对话的诉求,做到了物理空间的展示和精神空间的延伸。学生路过图书馆及走廊的挂像时,往往为其吸引驻足。参演话剧《寻找李白》的北邮学子,通过人物小传,剧本诵读,亲身演绎等形式体会革命英模真实平凡又雄伟壮烈的一生,体悟、学习红色通信精神内涵并将其呈现于话剧舞台之上。话剧展演取得了广泛而又强烈的反响,引发了在校师生对红色通信的热切讨论,不少学生在该剧的影响下加入红色宣讲团,成为红色通信故事的传播者,还有学生在红色通信精神的感召下投身军旅,跨越时空延续“电台重于生命”的报国情怀。

3. 信息类行业高校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当看到,在巩固现有成效的基础上,信息类行业高校的红色通信精神教育仍然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课程体系建构有待完善,教学方式比重有待平衡,资源整合创新有待突破。

3.1. 课程体系建构有待完善

课程体系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环节,具有涉及范围广、层次丰富、影响持久等特点,是高等教育中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相当程度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类行业高校开展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必须完善它赖以生存的现实土壤即相关课程体系。

一方面,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中,应当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及学生自身成长特点,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但遗憾的是,多数信息类行业高校尚未设置专门的红色通信教育课程,在其相关专业课程中也鲜少提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仍有部分高校未开设红色通信相关课程,而是延续了以往的分科教育和窄口径的课程设置,在强调教育深度的过程中牺牲了学科历史的厚度,局限于高校优势学科的发展而淡化了对意识形态的引领宣传,致使信息类行业高校在人才培养路径、学科课程设置、思想体系建设等方面遭遇瓶颈。

另一方面,教育部的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提出了“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要求。但从目前部分信息类行业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思政课教学和红色通信精神教育衔接得不够紧密。在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专业化发展、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以及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阶梯式、递进式、一贯制方面的顶层设计,尚存在跟不上、不满足、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

3.2. 教学方式比重有待平衡

教学课堂是高校实施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导向功能和育人功能成为红色通信精神教育主渠道。但个别信息类行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意识不强,作为构建课堂主体的思政教育队伍总体较为年轻化,将红色通信教育融入教材,纳入思政课话语体系的能力尚待提高。部分高校教师遵循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专注追求课堂效率。而一些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忽略了对思想教育深层资源的考察研究,课堂教学有时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逻辑的传输完成就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和教师任务的完成,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与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未能充分显现。他们认为只要思想内涵丰富、知识储备充足、课程设计合理就能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但这往往会加速学生独立探索和主动学习能力的退化,甚至丧失其主体性与独立性。将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简单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而将其学习领悟、人格培养、素质提升、意志锻炼、能力转化等综合性目标简化为知识传播这一特定性目标,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战斗力和感召力。

部分思政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过度依赖也可能使红色通信教育陷入泛化瓶颈,使其娱乐有余而教化不足,对红色通信精神要义的理解与阐释浅尝辄止。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各大高校特别是信息类行业高校在进行红色通信精神教育时,会较多地采用PPT展示、纪录片和老电影展播等手段。这些依托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形式,却也使得部分教师陷入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的误区。因此,在课堂上,他们更多地关注电脑演绎的形式,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对话,单纯的人机对话取代了富有生命力的人与人的对话,无法关注到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发展。

3.3. 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统筹推进高校课程协同育人,是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形成协同效应,在育人过程中增强协调联动,使各门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职责,最大程度发挥协同育人效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间协同合作、共同发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高校课程协同育人机制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建立的,要发挥好思政课程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做补充,隐性教育的显著特征更易于被学生群体接纳,应同样予以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 ,表明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联动的总体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的价值引领同质效应及其课程内容的差异互补为高等教育形成协同联动育人机制提供可能。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学校确实在育人过程的协调联动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但仍有部分信息类行业高校存在学科互动失灵、观念互启乏力、教育互构缺失等不足。

从体制机制来看,多数信息类行业高校未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建设的有效衔接和协作机制,没有建立起富有针对性的教师队伍培养方略和顶层设计。专业教师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缺乏系统性认识,导致课程思政设计的思想性及创新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则对行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和学生的情感共鸣与互动交流,不能深刻掌握思政教育“三贴近”的理论方法。从教学内容来看,思政教师认为红色通信与信息类课程息息相关,应内在包含相关建构,无需在理论传导和价值培育等方面作过多强调。而专业课教师则认为爱国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上一定存在切合学科发展特色的课程设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沟通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确立,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教育管理等方面各自为政,呈现出条块分割、相对独立的问题,教育界限分工的不明晰导致红色通信教育出现一定程度的盲区。

4. 信息类行业高校提升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主要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扮演好排头兵的角色。信息类行业高校的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增强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系统规划、改进红色通信精神教学模式、推进红色通信资源优势创新,实现内涵式提升和外延式拓展上的同步推进。

4.1. 增强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系统规划

第一,调整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结构。红色通信精神是信息从业者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行业高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调整思想教育结构,强化红色通信精神的教育实效。一是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建设信息类行业高校的思想教育结构,避免单一化、集中化的思想教育模式。必须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设置,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以新的角度和方式理解红色通信精神。二要强调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应对不同需求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形成梯次衔接的思想教育结构以平衡各层次发展需要。红色通信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开展不同侧重的红色通信精神教育,为学生从事信息前沿研究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本科为信息类专业的红色通信教育以课程思政为主,辅以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等隐性教育作支撑。硕士、博士阶段均须设置红色通信教育相关课程,重点加强硕博红色通信教育的学分比重,推进思想教育与学科教育协同发展,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提高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健全红色通信精神教育体系。健全和优化红色通信精神教育体系,明确信息类行业高校红色通信精神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层次、职业发展水平和社会认可度之间的关系,强调思想教育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突出红色通信教育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的基石作用,保障课程体系建构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全面增强红色通信精神的教育效能。信息类行业高校应当充分挖掘红色通信发展历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我国通信领域的革命事迹、杰出案例、突出成就纳入专业教材,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开设中国科技发展史、中国通信史、红色通信人物史等相关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建立专业学习的系统化思维,辩证而又积极地看待我国通信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增强建设网络强国的自觉心与自信心。

第三,构建红色通信精神教育机制。构建红色通信精神教育机制,是信息类行业高校开展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根本保障。红色通信精神教育机制的创建要坚持战略上的前瞻性、内容上的深刻性和形式上的创新性。以思政课教师为中坚,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整合红色通信精神教育资源,系统规划、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推进教育、管理、服务全方位育人,增强红色通信精神教育效能。一方面,要增强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2] 在体制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联动和整合贯通。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责任分工和激励保障制度,并落实到具体办法中来。另一方面,要制定并优化红色通信精神实践教学路径。红色通信精神教育要紧紧围绕信息类行业高校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发展规律,找准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关注点、切入点、结合点。将红色通信精神充分融入到信息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来,推动其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价值追求,从而实现红色通信精神的内在价值。

4.2. 改进红色通信精神教学模式

第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思想社会化的基本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红色通信精神宣传教育的主战场。一方面,要推动建立党史、校史、通信史等红色通信相关的思政内容体系,增进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学队伍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互相支撑教学内容设计及课程结合点,构建一套能够保障红色通信精神教育不断取得实效的思政内容体系。另一方面,要根据信息类行业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特征,推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开创灵活机动、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将信息传递与吸纳反馈过程充分融合,推动实现翻转课堂,以不同视角剖白红色通信精神的价值意蕴。

第二,深度融合信息类课程思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专业学位课程占据了相当部分的课程设置和学分比重,极大程度决定了高校学生未来就业的实践水平。因此,信息行业高校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必须深度融合课程思政,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孤岛化”等问题,促进学生理解信息行业对从业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求,理解红色通信精神对培养爱国情怀、思辨能力和适应职业规范的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开展信息类课程思政教学,就是要充分挖掘本门课程客观存在的、科学合理的红色基因和思政元素,灵活运用专题研讨式、案例穿插式、隐性渗透式等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第三,构建立体化交叉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是保障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红色通信精神教育的评价体系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及规律,按照校内外系统以及多层次参与的形式建立,以充分考虑教育评价的客观性、综合性和全面性。一是积极推进信息类行业高校系统内部的评价机制建立。校内评价应当充分整合信息类行业高校学生个人发展、行业需求、办学目标等核心要素,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学生行为的整体性和多面性。二是借助校外机构的力量,收集就业单位对信息类行业高校学生的综合看法及评价。评价标准既要涉及思想、态度、情感等精神因素,还要包含能力、业绩、考勤等具体行为和行为习惯。红色通信精神教育效果的体现必然是滞后于红色通信精神教育本身的,个人精神意识的内在转化和行为外化也需要在教育后的一段时间才能显现,所以单次评价的测试结果往往不够完整、准确,应当在常态化、动态化的条件下进行纵横对比以形成对教育效果的科学评判,构建长效立体化交叉评价机制,从而达到以评促建的教育目的。

4.3. 推进红色通信资源优势创新

第一,深化校史宣传和研究。国以史殷鉴,校以史明志,校史是学校文化与精神的永恒传承,其特有的辨识度,鲜明的时代性,极强的亲和度与正向的引导力,备受学生青睐。 [3] 对于信息类行业高校来说,红色通信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背景,若脱离了校史蓝本漫谈红色通信精神,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推进红色通信精神教育必须追根溯源,深入挖掘信息类行业高校的历史根基和演变历程,提升红色通信精神的育人层次和格调。纵观信息类行业高校的精神文化发展现状,凡是着眼于校史文化宣传和校内资源运用的高校,往往更具有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其学生的精神境界和职业素养也更加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深化校史宣传和研究不是仅凭校方或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充分融合校内外资源及网络资源,大力提升信息类行业高校学生对校史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二,充实校园文化活动。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 红色通信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和价值铸造,寓于信息类行业高校的文化载体之中,校园文化也为红色通信精神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和情感背景。信息类行业高校的文化活动应当以红色通信文化为背景,在遵循红色故事、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的叙事逻辑中诠释“通信报国”的价值追求。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充实与提高,除增设校史长廊、通信展等校园文化景观外,还可以开展文化活动以满足学生对红色通信的精神期待。

第三,巩固实践教育成果。红色通信文化为信息类行业高校实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素材,培育红色通信精神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教育作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流于表面,要从学科内容出发,精心组织策划,使学生“想参与”、“有收获”、“真实践”。在充分掌握时代特征和高校学生思想行为方式的基础上,将红色通信精神的宣传教育寓于生动鲜活的实践当中,促使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把握其精神实质,以满足信息类行业高校学生的情感期待与成才诉求。

5. 结语

回望革命历史,在红色通信精神的引领下,党的通信工作为党中央决策部署提供了依据,有力保障了党和人民军队的通信联络和作战指挥,为中国革命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强调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这就对信息类行业高校植根红色通信历史,深挖红色通信故事,传播红色通信精神提出了内在要求。基于此,研究信息类行业高校红色通信精神教育路径,有助于引育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红色通信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奋力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文章引用

郭 曦. 信息类行业高校红色通信精神教育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Path of Red Communication Spirit in Information Industry Universities[J]. 教育进展, 2023, 13(07): 4644-465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7731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2. 2.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03-19(01).

  3. 3. 武俊爱. 校史资源似明珠[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9): 56-57.

  4.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72-17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