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ng Research
Vol. 10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8023 , 11 pages
10.12677/AR.2023.104231

行为决策理论视角下农村老年人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意愿提升策略研究

黄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12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6日

摘要

提升老年人意愿是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的关键,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和地方依恋的内容,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借助陕西省的552份问卷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龄、喜欢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和对盘活闲置宅基地风险的态度等15个变量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不同强度及方向的显著影响,其中,农村老年人对盘活闲置宅基地风险的态度对盘活意愿的影响最大,是影响盘活意愿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村集体应当尊重农村老年人的意愿,因户制宜,减小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风险,有序地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

关键词

行为决策理论,农村老年人,闲置宅基地,意愿,Probit模型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Older Adults’ to Revitalize and Utilize Unused Residential 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

Yu Hua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Received: Oct. 12th, 2023; accepted: Dec. 14th, 2023; published: Dec. 26th, 2023

ABSTRACT

Enhancing the willingness of the elderly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use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revitalize the countryside.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 theory and place attachment, the theoretical analytical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 and with the help of 552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probit model is used to carry ou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unused residential land revitalization willingness of the rural older adult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study found that 15 variables, such as age, preferring to live in rural or urban area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 risk of revitalizing unused residential land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directions on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older adults to revitalize unused residential lands, among which rural older adults’ attitude towards the risk of revitalizing unused residential lands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willingness and i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willingness to revitalize the unused residential lands. Local governments and village collectives should respect the wishes of the rural older adults, adapt to the needs of each farmer, reduce the risk of the rural older adults revitalizing unused residential land, and carry out the work of revitalizing and utilizing the rural unused residential land in an orderly manner.

Keywords: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 Rural Older Adults, Unuse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llingness, Probit Model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农村宅基地和住房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伴随着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宅基地闲置现象普遍,加剧了城乡用地矛盾 [1] 。宅基地资源闲置浪费,不仅弱化了宅基地的财产价值属性,而且不利于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农村部提出: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农民是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主要利益主体,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其中,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口居多,明确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响应农村老年人的合理诉求,对提高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效率、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因此,如何提升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值得讨论与关注。

农民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当前的热点话题。现有文献有从宏观层面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模式与路径 [2] 、分析某个试点地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典型案例 [3] 、以及从多重视角分析影响农民盘活闲置宅基地意愿的因素,运用Logistic [4] 、SEM [5] 等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民盘活闲置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其中自变量主要涉及农户基本特征、宅基地基本特征、农户分化、户籍制度、确权、从众示范效应、宅基地制度认知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

同时,也有从乡村振兴 [6] 和代际差异 [7] 的视角分析农民闲置宅基地盘活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另外,还有以省 [8] 、市 [9] 和县 [10] 等不同地域为基础,分析不同地域农民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及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包括以感知价值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推拉理论、前景理论、可行能力理论为视角出发分析农民闲置宅基地盘活的决策过程 [11] [12] [13] [14] [15] 。

这些探索为研究农民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决策提供了诸多思路,但鲜少有文章聚焦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分析影响盘活意愿的因素。故本文以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地方依恋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内容进行拓展,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使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地方政府和村集体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提高农村老年人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农村宅基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提供政策建议。

2. 理论分析

2.1. 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BDT-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是从行为学的角度探讨决策主体进行决策过程的重要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人是有限理性的;(2) 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受知觉上偏差的影响;(3) 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4) 在风险型决策中,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5) 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行为决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行为决策理论为分析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及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作为决策主体,农村老年人的意愿会直接影响决策结果,因此,使用行为决策理论分析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及影响因素具有可行性。

2.2. 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框架

Herbert Simon最早提出“有限理性”观点,他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会受到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掌握全部信息。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会受到经济能力、情感偏好、文化观念、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往往习惯凭经验和惯例进行决策,追求“满意”而非最优结果。农村老年人作为有限理性人,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决策过程是综合考量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与外在条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有限理性选择过程。因此,提出假设1:有限理性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

农村老年人易受外界环境的干预,出现典型的“羊群效应”,在决策时往往有从众心理和“随大流”的习惯,不完全会采用自己已掌握的信息,而是会模仿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做出决策 [16] 。由于信息不对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农村老年人发现自己与村集体、乡里邻居、亲戚朋友等群体的行为和意见不一致或有分歧时,会产生知觉上的偏差,不安感和孤立感促使农村老年人倾向于与群体做出一致的决定。因此,提出假设2:知觉偏差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

相对理性是指决策者由于受到时间、获取信息能力的限制,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进行有限的分析和判断。由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有限,农村老年人对闲置宅基地盘活的信息获取、政策解读、盘活路径的了解程度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意愿。因此,提出假设3:相对理性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

风险态度是指决策者对于风险的态度,个体对风险的不同态度会使其在面对同一事件作出不同的判断和抉择。前景理论认为决策者在面对收益时是风险规避的,在面对损失时是风险偏好的;决策者会依据某个参照点判断收益和损失,通常情况下同等数量的损失对决策者的影响更显著。农村老年人在参照效应的影响下,以目前的收入为基础,预估闲置宅基地盘活前后的收入变动和生活成本变化,在生活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如果盘活闲置宅基地后取得的收益大于取得的固定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一般会考虑盘活闲置宅基地。在损失效应的影响下,同时面对收益和损失时,对损失更加敏感,农村老年人一般会选择规避风险,不盘活闲置宅基地。另外,在确定性效应的影响下,风险规避型的农村老年人面对务农务工取得的确定的固定性收入、盘活后收益和生活质量的不确定性,会倾向于选择确定的收益,不愿意盘活闲置宅基地;相反,风险偏好型的农村老年人在反射效应的影响下则倾向于“赌一把”,愿意盘活闲置宅基地。因此,提出假设4:风险态度负向影响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

利益追求是指人们以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遵循成本—收益原则进行决策。感知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顾客对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之间的比较,感知价值越高,行为趋向越明显。农村老年人在闲置宅基地盘活决策中的感知利益主要包括经济利益(盘活闲置宅基地后获得的收入)和社会利益(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感知风险主要包括经济风险(盘活闲置宅基地效果不佳,增加维护成本)和社会风险(农业生产生活不便,无法适应城镇的生活),农村老年人根据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比较维持宅基地现状和盘活闲置宅基地的相对收益,形成决策意愿。因此,提出假设5:利益追求负向影响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

地方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地方产生的正向情感,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部分组成。地方认同认为个体对地方具有情感依恋和归属感,地方依赖则指出个体与外部环境存在依赖关系。“落叶归根”“祖宅”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老年人对家乡的依恋程度较高,这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宅基地是农村老年人表达对家乡情感的窗口,被农村老年人视为“私人财产”,使他们对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意愿不高。因此,提出假设6:地方依恋负向影响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

基于理论分析、研究假设和调研的实际情况,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

Figure 1.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图1. 理论分析框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23年7~8月的实地问卷调研,选取富县、柞水县和陇县等农村闲置宅基地与闲置住房盘活利用陕西省省级试点县(区)进行入户访谈及问卷调查。根据每个县的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开展工作进度的不同,发放的问卷数作相应调整。通过随机抽样,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552份,问卷有效率为92%,数据的样本特征如表1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 farmers

表1.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3.2. 变量设置

本文选择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涵盖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宅基地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基于行为决策理论和地方依恋的相关内容选取解释变量,变量赋值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Table 2.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2. 变量赋值及描述性统计

3.3. 模型构建

本文中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是因变量,有愿意盘活和不愿意盘活两个选项,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问卷数据存在连续性数据和离散型数据。Probit模型服从正态分布,用于分析自变量变化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解释两者之间发生的概率。因此,选择Probit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模型表达式为:

Y i = β X i + ε i (1)

其中,Yi为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Xi为影响农村老年人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的各影响因素;β为待估计参数;εi为随机扰动项。

4. 实证分析

4.1. 自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采用SPSS26.0软件计算方差膨胀因子(VIF)来衡量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一般来说,如果方差膨胀因子VIF ≥ 5认为存在共线性问题。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5,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Table 3. Independent variable multicollinearity test

表3. 自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4.2. 信效度检验

运用SPSS26.0软件对变量的信效度进行分析以检验问卷数据的可靠性及有效性。信度检验选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本模型测量总表的Cronbach’s α = 0.743 > 0.6,说明抽样调查数据信度较好。

对观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因子分析,得出观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值均大于标准值0.300,KMO值为0.913大于临界值0.700,卡方值为5465.147,P = 0.000,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可解释的相关性,具有较好的效度。

4.3. Probit回归分析

利用Stata16.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Probit回归分析,模型运行结果如表4。伪R2解释模型的拟合程度,越接近1表示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伪R2的值为0.9106,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大部分解释变量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产生影响,变量设计较为合理。

Table 4. Probit model regression results

表4. Probit模型估计结果

表4可知,控制变量层面,年龄(X2)和家中的宅基地闲置情况(X7)在1%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负向显著影响,性别(X1)在10%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X3)、职业(X4)、家庭劳动力人数(X5)、家庭年收入(X6)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不具有显著影响。

地方依恋层面,喜欢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X8)在5%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X9)和对宅基地的满意度(X10)这两项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不产生影响。

有限理性层面,是否已经或打算在城镇购买房屋(X11)和村庄产业发展成熟(X13)分别在1%和5%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是否希望落户并定居当前城市(X12)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知觉偏差层面,村集体认为盘活闲置宅基地是有益的(X14)和亲戚朋友们认为盘活闲置宅基地是有益的(X16)在5%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同村大部分村民认为盘活闲置宅基地是有益的(X15)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对理性层面,能够获取相关政策信息(X17)、对闲置宅基地盘活政策的了解程度(X18)和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路径的了解程度(X19)分别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风险态度层面,对盘活闲置宅基地风险的态度(X20)和面对盘活闲置宅基地的风险是否愿意改变现状(X22)在1%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盘活闲置宅基地是否有风险(X21)在5%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负向显著影响。

利益追求层面,维持宅基地现状的成本高还是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成本高(X23)在5%的统计水平上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具有负向显著影响。闲置宅基地是否有必要盘活(X24)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村老年人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总体上,研究区域受访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意愿偏低,只有约34.60%的农村老年人愿意盘活闲置宅基地;性别、年龄、家中的宅基地闲置情况、喜欢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村集体认为盘活闲置宅基地是有益的等15个变量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在控制变量层面,年龄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影响最大,在解释变量层面,农村老年人对盘活闲置宅基地风险的态度对盘活意愿的影响最大。

农村老年人年龄越大,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越弱,传统“祖宅”、“落叶归根”、宅基地私人所有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宅基地依赖较强,大多不愿意盘活闲置宅基地;宅基地如果只是暂时闲置或季节性闲置,考虑到节假日和春节子女或亲戚探访,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保持宅基地闲置现状;在农村,由于男性需要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所以对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决策更为谨慎,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意愿更低。

老年群体一般更喜欢农村安静、舒适、静谧的生活环境,农村空气清新、生活节奏慢、居住空间宽敞和生活成本偏低等优势使老年人更愿意居住在农村,对宅基地有特殊的情感依赖,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意愿较低;此外,已经或者打算在城镇购买房屋的农村老年人,宅基地已经不是其唯一居所,对宅基地居住功能诉求减弱,财产功能诉求增强,他们更愿意进城居住,盘活闲置宅基地。村庄产业发展成熟更有利于明晰闲置宅基地的盘活路径,农村老年人愿意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概率更高;另外,农村老年人受到从众示范效应的影响,会倾向于考虑村集体和亲戚朋友的建议,如果身边亲戚朋友都认为盘活闲置宅基地是有益的,并且村集体在观念上积极引导,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意愿会显著增强;除此之外,获取闲置宅基地盘活相关政策信息和盘活路径的渠道越丰富,越能够增强政策公信力,农村老年人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政策的理解和认知越清晰,选择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概率越高;并且,面对盘活闲置宅基地的风险,农村老年人的态度越积极,越愿意改变现状,选择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如果他们对盘活闲置宅基地持消极态度,则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意愿会明显减弱。如果盘活闲置宅基地的风险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农村老年人的盘活意愿;如果维持宅基地闲置现状的成本高于盘活闲置宅基地的成本,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村老年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更倾向于盘活闲置宅基地。

综上所述,本文从行为决策理论和地方依恋的视角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村老年人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普遍较低,其中对盘活闲置宅基地风险的态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受文化认知、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老年人通常认为宅基地私有,加上他们的政策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宁可将宅基地闲置,也不愿意盘活或退回村集体;另一方面,盘活闲置宅基地作为一项风险决策,农村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差,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对盘活闲置宅基地持消极态度,这也侧面映射出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后的生活和社会保障措施的优化,才能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

与已有相关文献有所不同,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持续从乡村流动到城市,农村青壮年人口长期在外务工的背景出发,以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农村老年人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农村老年人对宅基地、家乡的依赖和依恋,利用地方依恋拓展行为决策理论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便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农村老年人闲置宅基地盘活意愿的影响因素。

5.2. 政策建议

5.2.1. 尊重农村老年人的意愿

各级政府、村集体应当积极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利益诉求和真实需要,因户制宜,制定多元灵活高效的闲置宅基地盘活方案供农村老年人选择。

5.2.2. 减小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风险

本文中受访的农村老年人愿意参与闲置宅基地盘活的,一般是在城镇已购房,或是已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没有生活后顾之忧的农民。减小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风险可以从完善社会保障和明晰产权界定两方面入手,解决农村老年人盘活闲置宅基地的顾虑。首先,加大相关政策倾斜,完善闲置宅基地盘活后农村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其次,乡镇政府、村集体作为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工作的重要参与方,需尽快开展、完善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使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出租合法化,有效避免经济纠纷,减小农村老年人对于闲置宅基地盘活的心理障碍。

文章引用

黄 雨. 行为决策理论视角下农村老年人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意愿提升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Older Adults’ to Revitalize and Utilize Unused Residential 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J]. 老龄化研究, 2023, 10(04): 1732-1742. https://doi.org/10.12677/AR.2023.104231

参考文献

  1. 1. 张勇, 周丽, 贾伟. 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 25(6): 129-141.

  2. 2. 朱方林, 朱大威. 江苏省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典型模式与实现路径[J]. 农业经济, 2021(11): 102-104.

  3. 3. 张勇, 周婕, 陆萍. 乡村振兴视阈下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安徽省两个案例的考察[J]. 农业经济问题, 2022(4): 96-106.

  4. 4. 刘蕾. 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参与意愿研究——基于定州市农户的调查[J]. 社会科学家, 2019(7): 63-69.

  5. 5. 王兆林, 吴月, 王营营, 等. 农户闲置宅基地市场化配置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成渝地区典型宅改试点为例[J/OL].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3: 1-1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30803.1845.034.html

  6. 6. 栗滢超.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经纬, 2019, 36(5): 49-55.

  7. 7. 张文斌, 王景梅, 姜莉娟, 苏孜, 王一婕.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户宅基地价值观对其退宅意愿影响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35(9): 60-65.

  8. 8. 张宇, 孙萌, 靳晓雯. 基于禀赋效应与棘轮效应的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 35(9): 53-59.

  9. 9. 王兆林, 王敏. 基于TAM-PR的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影响因素——以重庆市为例[J]. 资源科学, 2021, 43(7): 1335-1347.

  10. 10. 闵廷冬, 刘志有, 魏冉, 曲秀武.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宅基地闲置影响因素: 以湄潭县5个镇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 2022, 50(3): 132-140.

  11. 11. 胡银根, 杨春梅, 董文静, 齐琪, 张也, 林书达.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的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决策行为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典型试点区为例[J]. 资源科学, 2020, 42(4): 685-695.

  12. 12. 牛星, 周惠敏, 俞振宁, 吴冠岑.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环境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涉农郊区农户的调查[J/OL].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1-1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11220.1438.004.html

  13. 13. 郭贯成, 陈慧琴. 推拉理论视角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调查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0, 40(14): 138-142.

  14. 14. 庄晋财, 齐佈云. 前景理论视角下不同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决策研究[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2, 21(1): 87-94.

  15. 15. 王俊龙, 郭贯成, 韩述. 基于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36(2): 48-54.

  16. 16. 朱菲菲, 唐涯, 徐建国, 等. 基于高频交易数据的“羊群行为”测度模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8): 129-14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