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08  No. 10 ( 2018 ), Article ID: 27201 , 11 pages
10.12677/AP.2018.810175

A Review of Mental Health—Literature Metro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Superstar Knowledge Discovery System

Weili Chai1, Huoruiming Luo2, Can Wang2*

1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2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Sep. 30th, 2018; accepted: Oct. 15th, 2018; published: Oct. 22nd, 2018

ABSTRACT

Mental health is a common topic in the field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ut different fields have put forward different views with unique features on the definition of mental health. In order to explore widely used definitions of mental health, and review relative fruits in this field, the author referred to the Medalink, CNKI, and many literatures, using econometric analysis in superstar found system.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end, we find, in metrological analysis, that among the types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definition of mental health, the number of periodicals is more than that of newspapers, papers and books. In the treatises involving the definition of mental health, the literature from culture, science, education and sports accounts for 49% of the total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ture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ccounts for 28.7% of the total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medicine and health category accounted for 13.8%,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circles accounted for 2.34%,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science accounted for 1.51%,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the military and economic fields accounted for 0.85%, literature accounted for 0.59%, and the proportion of any single category in other disciplines was less than 0.5%.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nd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ave the largest number of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 exploring mental health standards. The results of nearly 1/3 have been funded by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 the results of over 1/4 belong to the key projects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und, and the results of about 1/4 have been funded by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fund projects.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of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finition of mental health in domestic different fields has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adaptation”, “challenging and opposing adaptation”, “survival or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stage of “integration and essential exploration”. The pluralism of different fields and the vague “mental health” itself has contributed to the pluralism and controversy of the mental health definitions. Do not blindly follow the West, focusing on the local statu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xploring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nswers to many problems.

Keywords:Mental Health, UP-STAR, Econometric Analysis

心理健康定义的探索发展——基于超星发现系统的文献学计量分析

柴伟立1,罗霍瑞铭2,王粲2*

1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2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18年9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2日

摘 要

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常见话题,但社会各学界对心理健康的认定标准至今也众说纷纭,不尽相同。为了探索心理健康的定义,回顾其探索发展的成果,本文从百链和CNKI搜寻所需要的专业数据,以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手段,通过查阅历年文献,并借助超星发现系统作出计量分析,整理分析了国内的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探寻心理健康定义及其研究的发展规律,并尝试通过回溯历史发展,预测未来的探索趋势。计量分析发现:涉及心理健康定义的文献类型中,期刊的数量明显多于报纸、论文和图书类;在涉及心理健康定义探讨的论著中,来源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的文献占据文献总量的49%,来源于哲学、宗教类的文献占据文献总量的28.7%,来源于医药、卫生类的文献占比13.8%,来源于政治和法律界的文献占比2.34%,来源于社会科学总论的文献占比1.51%;军事和经济领域的相关文献各占0.85%;文学占0.59%;其它学科任一单一类别占比均低于0.5%。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在心理健康标准的探索方面理论成果数量最多。以心理健康标准为立项课题的科研项目,有近1/3的成果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超过1/4的成果属于教育部基金支持的重点项目;大约1/4的成果得到了省市基金项目的资助。对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国内不同学界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定义经历了“适应”阶段、“质疑和反对适应”阶段、“生存还是发展”的百家争鸣阶段,以及整合与本质探索的阶段。多元的学科流派和“心理健康”本身的模糊性促成了心理健康标准的多元和争议,而不盲从西方、扎根本土现状和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发掘或许能为诸多问题的答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理健康,超星发现,计量学分析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8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830号建议明确提出“加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同时教育部在回复十二届人大与政协提出的诸多关于校园霸凌、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等问题的相关提案时均提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尽管“心理健康”成为了国家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词汇,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界定却仍然众说纷纭。究竟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如何?本文作者选择以超星发现系统对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界定及标准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选择计量分析为研究手段,从宏观的角度综合探讨心理健康研究的各个方面,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初步预测。

2. 数据来源及依据

有了互联网的帮助,各种文献资源变得唾手可得,一种新的整合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发现系统应运而生,其具体步骤为:第一,提前在后台建立专门的索引库;第二,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检索框,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搜索工作一步到位。提前统计好数据,并且制定相应的预索引能够切实提高人们搜索的便捷程度,此类系统也符合现阶段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刘段,2014)。2014年,西南民族大学创造性地引入了全新的中文发现系统——超星发现,该系统的拥有庞大的资源,仅仅主题词表的数量就达到了40余万,纳入作者库有600余万,纳入机构库更达到了30余万等等。这些丰富的资源很好的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搜索需求,对于提高用户的搜索体验来说效果明显,并且为检索服务综合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本文以超星发现系统为工具,从百链和CNKI搜寻所需要的专业数据,以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手段。打开超星发现搜索界面,在搜索框输入“心理健康标准”字样,并选择精确搜索,结果有1842篇论文符合搜索的标准。其中,有37篇是在1989年以前完成的,但是其中大部分文献查不到具体数据及出处,因此参与本文统计分析的只有1989年至2017年的1805篇文献。为了探寻国内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成果及趋势,全方位获取关于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的具体信息,本文综合整理分析了现有的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探寻心理健康标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探寻一个广泛适用的心理健康标准。

3. 数据的计量分析

3.1.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文献数量统计分析

表1数据中,可以得到1989~2017年期间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论研究成果。我们选择的分析对象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论文等等,下面将一一列举。

首先是图书,到2017年为止,就国内学术界来看,心理健康标准的专业书籍达到113部,其中最早出版的心理健康标准书籍是1991年,随后1992年出版一部,1993年出版2部,1994年出版1部,1995到1999没有出版相关书籍。2000年至2015年每年出版的书籍均多于2本,2016年为0本,2017年为2本。

关于期刊,1989至1993年期刊数量较少,1994年有一个明显的增长,这是由于该时期《教育研究与实验》发表了一组关于心理健康概念与心理健康标准的讨论的文章,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至2011年期刊均分布不均,但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2年至2017年有减少的趋势。

关于学位论文,一般收录硕士、博士的学术论文。2000年(包括2000年)之前仅有两篇学术论文,并且都出现在1999年~2003年;到了2005~2012年,论文的数量较之前有大幅度上涨,在此期间,每年至少有超过七篇心理健康标准领域的学术论文;2013年至2016年又有所减少,2013~2106年的数量都稳定在4~7篇的范围内,但是到了201年,这一数量有急剧下降,为0篇。

关于会议论文,从表1可以看到研究心理健康标准的会议论文有75篇,从1993年开始,才逐渐出现。在头一年,也就是1993年,有一篇,1993年~2000年期间,一共出现了4篇,从200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井喷式迎来爆发增长,2001~2010之间就出现了55篇,到了2011~2017年,有下落到了只有16篇。

Table 1. Statistics of literature quantity of mental health standards research (Data source: Superstar discovery)

表1.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文献量统计(数据来源:超星发现)

然后是报纸,发表于报纸上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文章在2000年之前几乎没有,仅有1999年的1篇,2000年至2009年共69篇,2010至2017共64篇。

表1可以看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文献中,期刊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四种类型,多数学者通过期刊发表自己的认识,这也是国内心理健康标准没有统一认识的一个反映。

3.2.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学科分析

表2可以看出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学科分布,其中“其它”包含了自然科学总论、艺术、语言文字、数理科学和化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历史地理、生物科学、农业科学等。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科学问题,还与教育、哲学、医药、政治、社会等有密切关系。从统计数据来看,对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著中,最多的是关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共691篇,占文献总量的41.32%;其次是哲学、宗教类,共407篇,占文献总量24.04%;接下来是医药、卫生类,共193篇,占11.54%;其它依次为政治、法律33篇,占1.97%;社会科学总论20篇,占1.19%;军事12篇,占0.71%;经济13篇,占0.77%;文学8篇,占0.47%;其它学科类别286篇,占17.10%,其中单一类别占比均低于0.5%。

3.3.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作者分析

专注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并且理论研究成果达到3篇及其以上的学者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对象。据表3可知,符合这一标准的学者人数为21,他们都是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佼佼者,有的发表的论文数量高达12篇,也有的发表了10篇,有的发表了9篇;除此之外,有两位发表的数量为7篇,有1位发表的数量达到6篇,5篇的是2位,4篇的则有六位,剩下的7位都是发表了3篇。

综合分析其单位发现(见表4),发表论文数量达到7篇这一标准的学者大多数来自于国内13所大学,其中最高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共20篇;其次是安徽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均为17篇,福建师大、西南大学、中南大学三大高校发表的具体数量分别为14篇,11篇,10篇。不难发现,在心理健康标准研究领域,高校学者做出的贡献往往最大。在现阶段,鉴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特点,高校往往汇聚了大量的科研精英,他们不但受教育水平极高,而且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平台,因此,在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自然容易成为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

3.4.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基金分析

表5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成果中,其中有将近1/3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具体数量为12篇;而有11篇则是属于教育部基金支持的重点项目,比例达到27.50%;有10篇则是省

Table 2. Chinese subject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Data source: Superstar discovery)

表2. 中文学科分类统计(数据来源:超星发现)

Table 3. Statistics of authors of mental health standards research (Data source: Superstar discovery)

表3.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作者统计(数据来源:超星发现)

Table 4. Statistics of relevant institutions of mental health standards research (Data source: Superstar discovery)

表4.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来源:超星发现)

Table 5. Mental health standards research fund statistics (Data source: Superstar discovery)

表5.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基金统计(数据来源:超星发现)

市基金项目资助范围,达到了总数的1/4;3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论著,占7.50%;有2篇则是属于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范围,占5.00%;获得其它基金项目资助的论著有2篇,占5.00%。近年来,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提出以来,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正如我们的发现,关于以心理健康标准为立项课题的科研项目,不少都获得了国家、教育部或者省市等不同单位的资金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的高水平也有了更大的保障。

4. 国内心理健康标准的发展

4.1. 萌芽阶段

笔者查询到最早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记录为1984年10月《光明日报》刊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从文献量统计来看,1994年之前,每年的文献量均在10以内。1993年2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应试教育”这一概念彻底不再使用,转而采用“素质教育”。所谓素质,即身、心素质的综合叫法。而心理素质指的是平和的心理特性,心理健康则指的是良性的心理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心理素质的具体信息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状况得到具体反映,因此,教育界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可能亦是促成1994年文献量较多的原因。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标准的提出较为零碎,且多数来源于非心理学界的学者,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均离不开“社会适应”。由此,笔者认为,1995年之前均可视为国内心理健康标准探讨的萌芽阶段,其特点是对“社会适应”的认同。

4.2. 争鸣阶段

1995年,张海钟教授鉴于自己的研究,公开发表了《评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一文,在此文中,作者对将社会适应作为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这一观点提出质疑。作者的观点是:在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环节,道德的重要性不应该受到忽视,其在文中指出只有品德达标的人,才具备心理健康的基础条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所遵从的道德准则,所提出的道德观念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道德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争议也是心理健康标准制定时需要考虑的。张海钟先生提出,将符合社会进步潮流的人生哲学、价值观、道德观作为社会适应的前提条件。

同年柳夕浪先生“从哲学家的心理病态说起”,文中以“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先生为例子,认为其小时候受神经症的影响,但是其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因此,也不能说森田先生心理不健康(柳夕浪,1995)。

1996年,江光荣教授在其论文中写道:“希望可以进一步对心理健康标准研究息息相关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在文中,江教授对前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两大方法论进行了论述:首先是“众数原则”,该原则实施的基础是假定所有的人心理行为并无异常,是常态分配标准的集中展现,该原则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能够保障心理健康标准客观量化,便于比较和分类,易于操作,故多数心理测验遵循这一原则,之前盛行的社会适应论其本质也是采用了众数原则。其次是精英思路原则,该原则体现的是绝对标准,按照该原则,个人内在发展水平是衡量心理健康程度主要的参考依据,典型的有罗杰斯的“机能充分发挥”,奥尔波特的“成熟”,弗罗姆的“有创造力”等。标准应该是多数人甚至全部人认同的且相对稳定的存在,因此简单的遵从众数或者精英原则都无法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江光荣教授指出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分歧根源不在方法论上,而在于影响方法论的更深层、更基本的人性观、价值依据、文化与人性等问题上,如人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均认为人是生来具有天性的,而行为主义则主张人没有天性只有习性,这些基本认识的冲突是心理健康标准争议的最根本来源。学界均认同“适应与发展是人生的两大基本任务”,以此作为心理健康考察的基本对象显然是可行的。至此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的两组最大争议已然明了:遵循众数原则还是精英思路;重视适应亦或提倡发展(陈平,2016)。江光荣先生认为适应与发展最终均作用于心理机能,因此心理健康的评估是对心理机能的评估,同时,江光荣先生还提出这样的观点“长期以来,人们都未能对心理健康形成科学的认识,而且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认为行为的社会价值等因素也属于心理健康范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本人的观点是应该缩小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范围,心理学家同样应该如此,不忘初心,恪守本分,不应该涉足与自己研究无关的领域”(江光荣,1996)。

同年,周燕(1996)在其论文《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中以美国学者丹尼斯·朗提出的“过度社会化”质疑遵循众数原则的心理健康标准;并指出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仅仅局限于个人,而国外已拓展至群体、机构乃至社会;并提出,国外则更提倡从个体的发展角度评估心理健康。

1997年,胡江霞在《教育研究与实验》发表文章以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定义心理健康。胡江霞认为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从心所欲”,即做人的内部准则,其次是“不逾矩”,主要表现在外在适应环节,二者的协调统一是关键所在。时代不同,“欲”和“矩”亦不同。

1998年,张海钟教授在《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几个关系》中指出众数原则无法对待天才人物,精英原则则表明社会中大部分人均心理不健康,因此不能两者均不能取;关于适应与发展,其认为适应即为众数,发展即为精英,指出当社会失范时,先适应还是先发展就成了问题,这背后隐藏的问题实际上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否与价值判断相关。

1998年,马祥林在《心理健康标准应注重社会性》一文中指出,心理健康应包括社会性与个体性两个方面;个体既可以适应社会,又有可能改造社会;社会改革既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也可能为心理健康带来威胁……企图提出一个综合的心理健康标准,然而无果,最后以鲁迅先生的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为结语。

1999年,许亚和朱正国在参考前人研究理论结果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心理矛盾论:心理健康往往不是固定不变、没有生命力的体系,而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过程。究其本质而言,心理健康即心理波动不断发生、不断平复的循环过程,即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因此,在评价心理健康的过程中,重点应该主要集中在:第一,科学评价所谓的心理矛盾;第二,探究处理矛盾的行为倾向;第三,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达到心理发展的自觉意识;第四,在失败面前表现出的积极心态。同年,刘宣文(1999)在其论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说,其基础标准不外乎生存标准和发展标准。陈光磊则认为坚持适应和发展的原则,更重要的是发展性原则(陈光磊,1999)。

1995年至1999年,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论文数量上升,这一时期的成果里,有对“社会适应论”的质疑,有对“心理健康”分歧的分析,有结合国外文化视角的探讨,也有对本土化心理健康界定的尝试。整体上,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

4.3. 整合阶段

2001年,叶一舵教授在《东南学术》发表文章,在兼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次对心理健康标准进行再认识,由此得到的结论是:究其本质而言,心理健康即适应,并重新定义“适应”为“所谓适应,在心理健康领域即主要表现在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体可以基于外部的变化进行针对性的调节,进而产生相应的反应,避免产生主体和客观环境之间存在失衡的问题”。所以,个体的适应往往可以全面体现其心理健康状况,基于个体纵向适应的观点来看,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可以分为生存适应标准和发展适应标准,它们一起作用,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结构,如图1

2001年张海钟教授对百家争鸣的盛景做出综述,并指出共产主义社会还没有彻底实现,现有的社会机制只能满足部分人的充分发展,还无法满足所有成员均得到充分发展,故而生存性社会适应与发展性自我实现的先后主次问题便成为了争议的焦点,适应与发展不仅仅是心理学的问题。横坐标代表的是众数原则和精英原则,纵坐标则代表社会现实适应以及个体理想发展状况,如图2,卫生学的标准是立足当下,趋同众数;教育学的标准则是立足理想,趋同精英。

Figure 1. Mental adaptation

图1. 心理适应

Figure 2. Different criteria

图2. 不同的标准

2004年,石文山,陈家麟在《心理科学进展》上发表《心理健康:从系统资源管理的视角来看》,提出把心理健康分为5个操作维度,心理健康的实践任务就在于促进个体对其生命活动的有效管理,使其能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承担起责任。

2005年,马桂兰在《谈心理健康的标准化问题》中指出,心理健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前提下,其具体的指标应是不同的。

2008年,张忠在其硕士论文《论道德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认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之间是既相对独立,更存在一致性与依赖性的关系。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中立原则的适用范围以及实施价值干预必须坚持的原则。

2010年,兰茜发表《多元文化下的心理健康标准》,在文章中,作者分析指出,心理健康标准是特定文化下的产物,心理健康标准应当是一个体系,在此体系内不同社会群体应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

2012年,梁宝勇发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的文章,在文中,作者首次提出了“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作为心理素质影响心理健康的理论模型。

如果说20世纪末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趋势是百家争鸣,那么21世纪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趋势便是对纷杂理论的整合。整合的二维模型、跨学科的整合、多元论以及心理素质理论模型(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2004,2009)的提出,让“心理健康”的发展呈现“整合”的态势,故为整合阶段。

5.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笔者综合运用了超星发现系统对国内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作了计量分析,并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国内心理健康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时流行的以社会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出现张海钟教授,柳夕浪教授等人对这种广泛的适应提出质疑;江光荣先生明确了生存与发展,众数与精英两组矛盾,自此进入了百家争鸣的阶段;跨入21世纪,统合的适应二维模型、跨学科的整合、多元论等体现了多角度整合的态势。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国内的探索经历了从“萌芽”到“争鸣”,再到“整合”的景象。

与国际相比,国内心理健康的发展仍然滞后,而在参考国际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和实践环节还存在不少缺陷,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内容角度来看,存在盲目西化的特点;第二,在价值取向方面,往往过多的向生存标准倾斜。有学者提出,我们不能一味的复刻西方的观点(周燕,2003;田宏碧,陈家麟,2003),笔者认为从传统文化视角着手的研究,才是真正的本土化。从“十五而有志于学”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古人很早就提出了自会随年龄改变的心灵状态;“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圣先贤中不乏已达到圆满自在状态的大觉悟者,但不论出世还是入世,在通往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古人不仅不会排斥现代人所谓的“心理不健康”,更会辩证的视其为促进发展、推动历史、使命达成的必修功课。

距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尚无共识,但不同领域学者提出的观点却反映了其领域视角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和理解,体现了在不同的人群视角中,心理健康的理想境界。大多数时候,就各领域而观,心理健康皆为一种相对的状态,不存在绝对的心理健康,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达到这种理想的指标(曹光法,姚本先,2008)。而这种理想的状态,借由传统文化的视角,或许是我们的自我不断突破与成长的最高境界。而通往它的旅程,本身即是一个可能经历和突破各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循序渐进的自我修炼与自我实现之旅。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民族高校大学生常见精神障碍快速筛查工具的编制和初步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柴伟立,罗霍瑞铭,王 粲. 心理健康定义的探索发展——基于超星发现系统的文献学计量分析
A Review of Mental Health—Literature Metro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Superstar Knowledge Discovery System[J]. 心理学进展, 2018, 08(10): 1509-1519. https://doi.org/10.12677/AP.2018.810175

参考文献

  1. 1. 曹光法, 姚本先(2008). 基于国内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审视与反思. 卫生软科学, 22(2), 117-119.

  2. 2. 陈光磊(1999). 从心理健康标准看学校心理辅导. 菏泽师专学报, 21(1), 34-36 + 67.

  3. 3. 陈平(2016). 心理健康衡量标准的学术争议及争议原因讨论. 心理医生, 22(11), 250-251.

  4. 4. 胡江霞(1997). “从心所欲不逾矩”——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2, 44-48.

  5. 5. 江光荣(1996).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3, 49-54.

  6. 6. 兰茜(2010). 多元文化下的心理健康标准. 新一代, 423, 241.

  7. 7. 梁宝勇(2012).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 心理与行为研究, 10(4), 241-247.

  8. 8. 刘段(2014). 发现糸统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学位, 武汉市: 华中师范大学.

  9. 9. 刘宣文(1999). 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研究, 3, 42-46 + 57.

  10. 10. 柳夕浪(1995). 个性培养与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研究与实验, 4, 48-50.

  11. 11. 马桂兰(2005). 谈心理健康的标准化问题. 港航论坛, 1, 62-64.

  12. 12. 马祥林(1998). 心理健康标准应注重社会性. 昆明师专学报, 20(3), 26-29.

  13. 13. 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2004). 论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4), 567-571.

  14. 14. 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200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及其实证研究. 心理科学, 32(2), 258-261.

  15. 15. 石文山, 陈家麟(2004). 心理健康: 从系统资源管理的视角来看. 心理科学进展, 12(4), 554-560.

  16. 16. 田宏碧, 陈家麟(2003). 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 心理科学, 26(4), 704-708.

  17. 17. 许亚, 朱正国(1999). 心理矛盾与心理健康. 赣南师范学院院报, 1, 73-75.

  18. 18. 叶一舵(2001).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 东南学术, 6, 169-175.

  19. 19. 张海钟(1995). 评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 教育研究与实验, 4, 44-47.

  20. 20. 张海钟(1998). 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几个关系. 健康心理学杂志, 6(3), 332-335.

  21. 21. 张海钟(2001).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争鸣综述及其进. 心理学探新, 21(79), 42-45.

  22. 22. 张忠(2008). 论道德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硕士论文, 扬州市: 扬州大学.

  23. 23. 周燕(1996). 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 教育研究与实验, 3, 48-52.

  24. 24. 周燕(2003). 评西方心理健康标准在中国的移植与应用. 广州大学学报, 2(9), 50-5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