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5 No.01(2016), Article ID:17094,7 pages
10.12677/ASS.2016.51009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Meihua Liu1, Weimin Cheng2

1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2The Chinese Language Center, Schoo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Feb. 18th, 2016; accepted: Mar. 2nd, 2016; published: Mar. 9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232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particip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nalyses of the mixed-form survey data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rticipants hel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China and the Chinese, and 2) They believed that China and the Chinese had many problem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s China develops fast and has mor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 foreigners come to know more about China and the Chinese. Based on the findings, some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Keywords:International Student, Perception, Survey Study

国际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之调查研究

刘梅华1,程伟民2

1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北京

2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北京

收稿日期:2016年2月18日;录用日期:2016年3月2日;发布日期:2016年3月9日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来自北京某大学232名国际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数据分析显示,超过一半的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人持有好感,认为中国的很多方面令人欣喜;同时,也有很多留学生认为中国存在很多问题,认为不少中国人吵闹、不讲礼貌等。这些结果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据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留学生,看法,问卷调查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和强国,中国在各个领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国和中国人在其他国家人心目中的印象如何也一直为学者所关注[1] -[9] 。其中,尤以新闻媒体报道中的印象研究居多 [5] [7] [9] 。

Adoni和Mane [10] 认为,现实存在有三种方式: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世界的象征存在(如艺术品、文学、媒介等)和主观存在,而个人的主观现实取决于他/她与“此时此地”的距离。由于不了解中国或长期持有的偏见,这些研究显示外媒对中国的报告总是负面多于正面 [1] [2] [5] [7] - [9] 。例如,李新 [7] 分析了两篇针对中国50周年国庆庆典的外媒报道,指出由于西方记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他们在涉华报道中得出反应自己观点的主观结论。周宁 [9] 选取美国东部、西部和中部较有影响力的四家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为样本,以2006年1月1日至5月31日为抽样时间跨度,共随机抽取616篇以“China (中国)”或“Chinese (中国的)”为主题的文章,运用新闻社会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从报道主题、词汇偏见、信源选择、写作手法和冷战思维这五大方面对以上四大日报涉华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作者发现,这些报道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描绘或解读中国及在中国发生的事,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偏见,因此有失客观、公正。Huang和Leung [11] 认为,西方媒体对第三世界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经常持有偏见,将之描绘成坏人。他们针对外媒对发生于2003年的SARS报道分析显示,他们把中国描绘成坏人,而对越南的描绘比较正面,作者认为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Peng [3] 分析了《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在1992~2001期间对中国的报道。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显示,虽然两份时报在此期间对中国的报道提高了,但整体仍是负面的报道偏多。为研究不同国家对中国的国家印象,Xie和Page [5] 向35个国家的民众发放了问卷。结果显示,影响其他国家对中国国家印象的因素是该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因而,穷国或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比经济发达国家的民众更有可能对中国持有好的、正面的印象。

随着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来中国高校留学读书的国际留学生越来越多,以学习汉语为目的的来华学生在其中始终占据很高比例。随着他们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对中国、中国人和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看法也会不断调整,但针对此课题的研究却不多,甚至对他们关于中国和中国人已经有哪些了解、抱着怎样的态度等了解甚少。此类的信息搜集多零星散见于教师的个人经验,缺乏整理归纳。这样的研究现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这正是本研究的目的。笔者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促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生和普通民众树立和展现良好的中国国家和民众形象的自觉,避免主动的文化传播和沟通中的盲目性。

2.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232名北京某高校的国际留学生(汉语进修生)参与了本研究,他们的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他们基本上都是双语或多语人士(包括汉语),在该高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的汉语。其中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非常好、好、一般和差的人数分别是:55 (23.7%)、60 (25.9%)、72 (31%)和45 (19.4%)。

研究工具。本研究根据文献自制了一份混合形式的调查问卷,共包含以下信息:背景信息、汉语水平自测、汉语学习动机、与中国人的交往、对中国人的印象、对中国的看法。本问卷既有选择题,也有李克特量表问题,也有开放式问答题。对中国的看法主要由以下方式获得数据:1题李克特量表问题(1~7,表示“喜欢”的程度越来越高)和3道开放式问答题:“中国的哪些事令你高兴”、“中国的哪些事令你苦恼”和“对中国的整体看法”。对中国人的看法主要由以下方式获得数据:1题李克特量表问题(1~7,表示“喜欢”的程度越来越高)和1道开放式问答题:“对中国人的整体看法描述”。

3. 研究结果

3.1. 对中国的看法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对中国是否喜欢的平均数为5.81 (标准差为1.31),远远高于该量表的平均分4分,意味着超过一半的研究对象喜欢甚至非常喜欢中国。同时,他们对中国的具体看法如表2所示(数字为持该看法的人数及占全体被试的百分比,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3.1.1. 正面看法

表2所示,很多被试认为中国有很多令其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丰富且美味的饮食、便利的交通、友好的人民、辽阔的土地、有包容性,等等。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摘自被试的回答,如“中国的文化有传统,还有很长的历史”(男,韩国);“中国有很多名胜古迹和历史遗物,有旧式的建筑物,还保留着它们当年的面貌”(男,美国);“中国经济有前途,有光明,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男,韩国);“中国国土面积广大,各地区都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固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保存下来民族特色的风俗”(男,日本);“中国在中华思想基础上,能够包容其他民族的多元文化、甚至各个人的不同观点”(男,韩国);“中国幅员广阔,有很多不同的体验,如沙漠体验等,而且每天都有新奇的事物发生”(男,沙特阿拉伯)。

此外,很多被试认为“中国很美,建筑美,风景美”(女,智利)、女性地位高、普通话好听、在中国(很)安全、基础设施(很)好、生活方式健康等。如,一位韩国女留学生写到“在亚洲国家中,中国是唯一实现男女平等理念的国家”;一位日本女留学生认为“标准的普通话像音乐好听”;一位美国男留学生评论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实施少数民族优待政策,从而社会政治情势很稳定”。

与此同时,有些留学生指出,“中国学校的运动环境很好,实现体育的大众化”(男,加拿大);“北京是个奇妙的城市,它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旅游景点”(男,古巴)。

3.1.2. 中性看法

中性看法指被试对中国持有的客观、不带主观情感色彩的看法。这些看法包括:中国人口多、面积(很)大、少数民族多、风俗习惯地区差异大、菜式繁多、贫富差异大、有很多首饰与礼物、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可讨价还价。较有代表性的评论如下:“中国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女,日本);“中国很大,想旅行的地方太多”(男,韩国);“中国有五花八门的菜,每天都吃新的菜”(男,加拿大);“中国个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差很多”(女,俄罗斯);“中国有无穷无尽的变化潜在力”(女,塔吉克斯坦)。

Table 1.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research object (N = 232)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N = 232)

Table 2. International students’ view of China (N = 232)

表2. 留学生对中国的看法(N = 232)

同时,一位韩国男留学生指出中国的交通有时严、有时松,如“交通规定在二环以内太严格,而在三环以外有时候太随便”;一位比利时男留学生认为“人们生活水平比较高,但是农民和外地人的收入比城市还低”。

对美国留学生克里斯而言,“北京是一个很迷人的城市,有很多独特的古代和当代的特质。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或许作为中国未来的一个整体标志,北京的确大有潜质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地位,不止作为零八年奥运举办的城市而已。北京是一个文化,学术和工业的中心,但它同时面临着大约十八个挑战。这些挑战,带来影响甚大的后果,包括史无前例的缺水情况,城市发展到了瓶项位置,以及可怕的环境资源滥用。…”。同时,克里斯认为,“中国传媒对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和我在现实中观察到的并不相同。这对中国年青一代影响甚大。观察大部分中国的广告和宣传,我认为某些公司营造的普遍的或中国人渴望的‘生活方式’是很有趣的。在广告中,许多中国演员们和模特儿们看起来很西化,其行为也很西化。但有时,我会怀疑这种广告和传媒的有效性。因为,他们正代表着一种自相矛盾的议论:在我看来,很明显地,大部分中国人根本不是像媒体塑造的那样生活,这是完全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在中国,出现这些很西化的广告,则表示广告商在向中国人推销西化生活方式。现在,很可能这些西化广告只是受西方媒体的影响,但这可能反映了这些广告商认为中国特别是年青一代,在将自己追求的生活同西方的那一套等同。然而,西化的概念,由某种类型的服装到室内设计,其实都跟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大相径庭。不论是中或西的文化是好还是坏,问题仍然是,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如何在西方和本土媒体具分歧的影响中有自己的一套?”。

3.1.3. 负面看法

表2所示,有很多被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服务不好、贫富差距、官僚主义、商品质量低、卫生条件差、交通标志不明显等,他们认为这些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下面是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评价,如“城市环境不太好,特别是大气污染,空气不新鲜”(男,新加坡);“中国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男,韩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以经济价值的名义,破坏许多有传统文化价值的遗址”(女,法国);“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但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女,德国);“中国首都北京交通标志是不明显的,比如地铁一、二号线站名真难找,陌生的地方开车时应当按照交通标志,但是看起来地名介绍标志不合理或者不存在。地名介绍标志应该根据不认识的人的看法来设计”(男,韩国)。

3.2. 对中国人的看法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对中国人是否喜欢的平均数为5.67 (标准差为1.45),远远高于该量表的平均分4分,意味着超过一半的研究对象喜欢甚至非常喜欢中国人。同时,他们对中国人的具体看法如表3所示(数字为持该看法的人数及占全体被试的百分比,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3.2.1. 正面看法

表3所示,很多被试认为中国人有很多很多的优点,如友好、乐于助人、友善、大方、好客、实在、尽责、认真、有耐心、尊重他人等。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摘自被试的回答,如“这儿的人们很友好,包括酒店人员和其他人,他们都非常和气地帮助我”(男,缅甸);“虽然有时不愿意主动与外国人说话,但我发现当我努力和中国人交流时他们都很友好、热情。特别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如街边小贩、黑车司机等”(男,俄罗斯);“总的来说,我喜欢中国人积极帮助我改善我的汉语。如果我说错了,他们会指出我的错处,对我的汉语学习有很大帮助”(男,英国);“一位中国学生的友善行为改变了我对整个中国人的负面印象”(女,韩国);和“我觉得中国人的优点就是实在。他们一大早就出来就会把自己的事情都做好,我想我能明白中国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迅速了”(男,智利)。

3.2.2. 中性看法

中性看法指被试对中国人持有的客观、不带主观情感色彩的看法。这些看法包括:大多数中国人很匆忙、对其他国家有兴趣、有交新朋友的热切渴望。最典型的是来自法国的一位男留学生的评论,“…使人惊奇的文化上的相似度,那就是人们想交新朋友的热切渴望,这种相似度连在欧洲也是不常见的”。同时,很多留学生都注意到中国的出租车司机们很爱讲话。

3.2.3. 负面看法

表3所示,有很多被试指出了中国人不好的一面,如吵闹、没礼貌、服务不好、不遵守秩序和规则、不讲卫生、歧视黑人、欺诈外国人、想法狭隘等。下面是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评价,如“很多人没礼貌,如挤、推人后也不道歉”(男,韩国);“有很多人以比原价高出很多的价格向外国人销售东西,把我们外国人当成钱,这使我感觉很不好”(女,德国)。一位来自欧洲的留学生(国籍不详)认为,很多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和服务不好,“比如随地吐痰、出租车司机拒绝载客,办公室里的有些人对自己的领域一点也不熟悉,回答不了问题;总体上就是很糟糕的服务”。

Table 3. International students’ view of China (N = 232)

表3. 留学生对中国人的看法(N = 232)

来自非洲的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歧视有色人种,如“最让我沮丧的事情就是中国人不是很愿意和非亚洲人说话或交朋友”(男,南非)。一些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也认为中国人“区别对待白人与其他亚洲外国人,我曾亲身体验到种族、性别歧视”(男,韩国)。

同时,一些留学生认为不少中国人“想法较狭隘,不能思考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女,德国)、“缺乏灵活性”(男,巴西)。此外,很多中国人只会说中文令不少留学生觉得失望。

4. 讨论与结论

本文通过混合方式的调查问卷收集了来自北京某大学232名国际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数据分析显示,超过一半的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人持有好感,认为中国的很多方面令人欣喜,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便利的交通,丰富且美味的饮食、友好且好客的人民、辽阔的土地、有包容性等等。在中国,他们可以获得“便宜的食物和全新的体验,游览名胜,认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男,意大利);可以“学到许多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在这里教书、学汉语是个很好的经历”(男,英国)。因此,他们觉得“在中国过得很愉快,真的真的是来对了”(男,缅甸)。同时,需注意的是,也有很多被试认为中国存在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服务不好、卫生条件差等;认为中国人吵闹、没礼貌、不讲卫生等。这有的是客观原因(如人口众多等)造成的,有的是多年的陋习(如随地吐痰、随处抽烟),有的是社会发展或转型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管是何种原因,这些问题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在对外交流中,作为国人先做到正视这些不足,并坦诚接受外界的批评,抛开所谓的“面子”,就是改变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更有魅力的中国。

现有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学习或工作,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所以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也日益趋于客观、公正(李新2005),而不同于以往西方媒体中对中国长期持有的负面偏多的报道 [1] [2] [5] [9] 。我们的调查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这也进一步说明经济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对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了解很重要 [5] 。

此外,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克里斯的评论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即我们的主流媒体所倡导的主流文化必须有明确而稳定的导向。这个导向应该是以中华文化和文明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而不是任何其他国家或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我们积极融入世界力求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丧失自己,有真正的自信和包容,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同时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来自韩国留学生的评论“一位中国学生的友善行为改变了我对整个中国人的负面印象”。可见友善不仅无国界,更能有助于消除其他国家或种族的人对中国或中国人长期持有的刻板印象或偏见。因此,为改变其他国家或种族的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提升中国人的自身素质,我们需要切实地自我反省,改掉不讲卫生、不讲礼貌的陋习,发扬友善、宽容、积极认真的良好品德,拓宽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提升中国和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结果主要来自于问卷调查,未免过于单一。为更好地了解国际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今后的研究需要从不同角度收集数据(如访谈、日记等)。同时,正如时代在发展一样,中国和中国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那么留学生对中国及国人的看法是否也在变化?一批又一批的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核中国人的看法是否有某些共性?什么因素会改变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也是将来研究的重点。

致谢

本研究先后得到了中科院心理所李岩梅研究员、清华大学心理系博士后衣新发、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龚莺、王阳、郭蓁、孙书姿、高宁、戴云娟、侯健、李园等老师的无私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到“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14年度青年项目”资助,特此感谢。

文章引用

刘梅华,程伟民. 国际留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之调查研究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05(01): 54-60.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6.5100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Akhavan-Majid, R. and Ramasprasad, J. (2000) Framing Beijing. Gazette, 61, 45-59. http://dx.doi.org/10.1177/0016549200062001004

  2. 2. McNelly, J.T. and Izcaray, F. (1986) International News Exposure and Images of Nations. Journalism Quarterly, 63, 546-553. http://dx.doi.org/10.1177/107769908606300315

  3. 3. Peng, Z. (2004)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An Across-Time Analysis of coverag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Los Angeles Time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4. 53-67. http://dx.doi.org/10.1080/0129298042000195170

  4. 4. Seib, P. and Powers, S. (201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ina Coverage of BBC World, CNN International and Deutsche Welle. The USC Center on Public Diplomacy. Figueroa Press, Los Angeles.

  5. 5. Xie, T. and Page, B.I. (2013) What Affects China’s National Image?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2, 850-867. http://dx.doi.org/10.1080/10670564.2013.782130

  6. 6. Xu, X. and Parsons, P. (1997) The Image-Making News Flow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24, 57-70.

  7. 7. 李新. 探析西方记者在涉华报道中表明立场倾向的技巧[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4): 76-80.

  8. 8. 林丽君. 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媒体塑造——以2008三大事件报道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 2009.

  9. 9. 周宁. 美国四大日报涉华报道分析[J]. 新闻记者, 2007(11): 58-60.

  10. 10. Adoni, H. and Mane, S. (1984) Media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 323-340. http://dx.doi.org/10.1177/009365084011003001

  11. 11. Huang, Y. and Leung, C.M. (2005) Western-Led Press Coverage of Mainland China and Vietnam during the SARS Crisis: Reassessing the Concept of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the Other”.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5, 302- 318. http://dx.doi.org/10.1080/0129298050026162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