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6 No.07(2017), Article ID:21351,6 pages
10.12677/ASS.2017.67125

The Development and Basis of the “Lifeline” The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anping Lin

School of Marxism,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Jun. 22nd, 2017; accepted: Jul. 6th, 2017; published: Jul. 13th, 2017

ABSTRAC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the lifeline of economic work and all other work, i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tatue and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fter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practice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 each historical period. The “lifeline” theory,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scientificity and politic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outcome of the sinification of Marxism. It kept developing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s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it is the response to the special conditions of the nation and the party, as well as the guideline of the construction, reform and opening in the new period.

Key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feline Theory

论中国共产党“生命线”理论的发展和依据

林丹萍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收稿日期:2017年6月22日;录用日期:2017年7月6日;发布日期:2017年7月13日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党在长期实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总结经验教训,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认识探讨的理论成果。“生命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科学性和政治性所决定的;在党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是对中国特殊国情和党情的回应,是党在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主要领导人对思想政治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并由此提出了“生命线”重要论断。“生命线”理论是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和不断深化的理论成果。

2. “生命线”理论的发展变化

“生命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的阐述,即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如同是保障党的事业的生命的发展和延续的根源所在。从“生命线”理论的内涵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

“生命线”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在1932年7月21日《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政治工作在红军中有决定的意义,……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 [1] “生命线”理论由此形成并不断发展深化,1934年7月,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王稼祥、周恩来和朱德都提出了“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这次会议使得“生命线”的论断系统化、理论化。1944年谭政《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无以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 [2] 并提出了“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 [3] 的思想领先原则。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一切政治工作为着前线胜利的思想,是我党独立领导红军进行武装斗争的产物。同时形象说明了政治工作是我军的重要武器,保证了军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和阶级性质。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复杂的国内局势和冷战的国际政治格局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思想政治工作要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做好舆论和思想准备。1945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4]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成为最重要的任务。1955年底,毛泽东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5] 此论断的提出,奠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提出应辩证看待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相互作用。“是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不能孤立的去做”,因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 [6] 将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至“统帅”和“灵魂”的高度,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在“生命线”的指引下,我党发动和团结了全国人民的力量,推翻了“三座大山”,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2.3.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文革时期“生命线”理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出现了片面夸大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失误,错误的把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要矛盾,将思想政治工作引入“歧途”。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逐步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中继承和发展了“生命线”理论,重新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服务于经济工作的地位之上。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论断。邓小平一再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 [7]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不论什么时候“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并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实践需求,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8]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提出了要“切实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论述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重要论断,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9]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线”理论经历了由政治工作到思想政治工作再到思想政治教育;从军队的“生命线”到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再到经济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重要工作的不断发展,党的“生命线”理论也将不断与时俱进,其科学内涵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包含了引导、保证、服务和教育四层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要政治优势”作用,使“生命线”作用的外延扩展,内涵加深。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起来,与党的基本路线联系起来,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充分说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丰富,使命重大,将“生命线”理论提高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人本主义高度。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3. “生命线”理论的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视之为“生命线”,是因为“生命线”理论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党的“生命线”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与时代变迁的“中国化”产物,也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本质、对象、目标和方法等,决定了“生命线”理论具有科学性。

3.1. “生命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生命线”理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中国化产物。首先该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最集中的体现是社会意识可以作用于社会存在,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当时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0] 因我国的特殊国情,要取得革命的胜利仅仅靠暴力、经济或科技实力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启蒙我国人民的思想,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一起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11]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 [12] 。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为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指明方向和道路,同时引领人民正确发现并掌握和利用好经济发展规律,保证经济工作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顺利进行。另外“生命线”理论契合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人是政治动物也是“能思想的存在物” [13] ,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是人的核心素质之一。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教育,尤其是思想教育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14] 。因此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的思想意识,开发人的精神潜力,培养先进的、崇高的思想和时代精神,并将时代精神内化为人民的精神动力,变成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科学性所决定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科学性和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密切联系,它的科学性与政治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辩证统一的。

思想政治教育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马克思主义一样,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内容和系统的规律,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的系统的、理论的、全面的科学内容,包括以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还有探索出了系统的按照人的思想行为转变形成规律进行教育的方法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因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维持社会稳定而得以存在的,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承担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的科学,它要服务和服从于其意识形态的要求,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高度统一的科学性和政治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又是符合统治阶级实际需求的,所以可以作为“生命线”并且应当长期坚持。

4. “生命线”理论的实践根源

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理论并不是“空中楼阁”,凭空建立的理论,而是扎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过程中的总结的经验成果,经历了长期、多次的实践检验。“生命线”理论是党在不同时期实践探索所得出的成果,是长期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4.1. 中国特殊国情和党情的特殊应对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建党之初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党情所决定。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无法独立自主,经济落后封闭,人口众多且贫穷落后,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个情况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面临着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与反帝反封建,解放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科学的理论思想的指导,然而漫长的封建社会和不彻底的思想启蒙运动导致小农经济的旧思想、旧道德和根深蒂固的封建残余持久的影响我国人民,工人阶级无法自在地产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顺利进行,只能通过“外在的灌输”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工人阶级共产主义意识的生成,促进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结合。另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占我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因为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思想落后,无法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先进动力。因此要想发动和团结农民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必须通过和加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改造中国的农民阶级,使之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成为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4.2.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顺利进行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有组织的、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思想建党,思想建军;深入到工农群众中间,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我党、我军最可靠的同盟军,推动中国革命任务顺利完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虽然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此时的中国在如此薄弱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更加强大的理想信念的指引,毛泽东曾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 [1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鼓励和激励作用来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激发他们的建设激情,集中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前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生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无不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和作用。

4.3.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新时期的方向指南

新中国成立后不是没有遭受过失败,十年文革的惨痛教训和有1989年的政治风波等都是因为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迷失了正确方向的结果,由此可看出“生命线”理论是党的经验教训的发展。其次“生命线”理论是改革实践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是一个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体制转型的大变动时期,尤其是我们现在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一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就有可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同时我国还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需要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等多元思潮的渗透。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新时期的人们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冲击,为了改革的顺利有序推进,就必须做好稳定工作,为改革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实需要迫切要求“生命线”理论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完善。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科学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党情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历史阶段的实践经验都验证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不可削弱,必须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充分发挥其在保证和引导党和国家事业的社会主义正确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章引用

林丹萍. 论中国共产党“生命线”理论的发展和依据
The Development and Basis of the “Lifeline” The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06(07): 886-891.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7.6712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中央档案馆, 编.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8册[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305-315.

  2.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编.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 第21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202.

  3. 3. 中央档案馆, 编.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4册[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 199.

  4. 4.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3.

  5. 5. 中央办公厅.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6. 6. 毛泽东, 著,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编. 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803.

  7. 7. 毛泽东, 著,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编. 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48.

  8. 8. 江泽民, 著,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编. 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74.

  9. 9. 习近平.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报, 2013-08-20.

  10. 10. 马克思, 恩格斯, 著,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

  11. 11. 马克思, 恩格斯, 著,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52.

  12. 12. 毛泽东, 著,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编. 毛泽东文集: 第2卷 [M]. 北京: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1993.

  13. 13. 马克思, 恩格斯, 著,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09.

  14. 14. 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294.

  15. 15. 毛泽东, 著,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编. 毛泽东文集: 第8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124-12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