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08  No. 02 ( 2019 ), Article ID: 28895 , 5 pages
10.12677/ASS.2019.82035

On Xi Jinping’s Practical Path of “Entering Classroom” of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Xi Wang, Fangfang Luo

School of Marxism, Chengd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Jan. 28th, 2019; accepted: Feb. 11th, 2019; published: Feb. 18th, 2019

ABSTRACT

Promoting Xi Jinping’s socialist id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classroom in the new er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leadership and discourse pow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upplement the “calcium” of college students’ spirit, and to train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Xi Jinping’s socialism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entering the classroo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enter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etting, with “entering the teacher’s mind” and “entering the teaching plan” as the key points, with innovative teaching form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s the key points, with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learning community”, “entering the student’s mind”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s the goal, and with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long-term effective leadership. The mechanism,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 are the guarantee. In addition, the new era urgently needs to clarify the misunderstandings of teaching tasks and teaching missions,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Keywords:Xi Jinping’s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Entering Classroom, Route, Significance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课堂”的实践路径

汪希,罗芳芳

成都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收稿日期:2019年1月28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11日;发布日期:2019年2月18日

摘 要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建设、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要以“进教材”、优化课程设置为前提,以“进教师头脑”、“进教案”为关键,以创新授课形式、教学方法与技巧为重点,以构建“学习共同体”、“进学生头脑”、提升学生学习实效为目标,以建立长效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与考核机制为保障。此外,新时代亟需厘清教学任务与教学使命上的认识误区,增强实效性。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路径,意义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要回答新问题、完成新任务。党的十九大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 ,更是当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遵循和理论资源,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高校学习、研究、宣传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鉴于此,当前应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与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做到“吃透精神、讲透内容、讲活方法、讲懂学生”。从而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新时代合格人才的培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等提供实践基础。

2.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重大意义

对于高校来讲,首先课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渠道。其次,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主阵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1. 有助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建设

高校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话语权建设,最重要的就在于用理论武装自己。如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不主动占领师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等思潮必然会在高校泛滥起来,伺机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有助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思想与理论力量之基;有助于扎实地推进思想交锋交融而又和谐的高校舆论建设,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凝聚高校教师队伍力量、提升高校学生群体强大的创新性与创造力,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

2.2. 有助于补足当代大学生精神之“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 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当前大学生大多数是95后、00后也紧接着登台,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果的直接享有者,切实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也要看到,国门打开后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市场,加之市场经济存在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尤其是市场经济逐利性等观念势必会反映和进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给我国社会主流价值带来严峻挑战。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等错误观念已在大学生群体一定范围内滋长与蔓延,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民族观,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2.3. 有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合格的、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有助于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进而有助于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最终成长为民族脊梁、国家栋梁。

2.4. 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理论素养、政治觉悟

教师是高校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力量主体。只有教师真学、真懂、真信和真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够切实做到为学生成长和成才服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创新性和时代性,有助于推动教师更好的研究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3.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路径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教师队伍、辅导员群体的全力推进,需要教材、教法、课堂、体制的完善与创新,也需要提升大学生的认知度、积极性、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进而切实增强时效性。

3.1. 以优化课程设置和进教材为前提条件

优化课程设置,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是实现“进课堂”的前提。贯彻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以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纳入重点教材系列。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受到各方强烈关注。鉴于此,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尤其是各门课程的重复内容,明确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热点,协同安排好每门课每一章节的教学建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基础性工作。以本科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当前应着重在2018年版本的基础上,除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更要将内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更应仔细研读教材的前后部分内容,避免重复赘述。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还需要把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的讲话》、《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上的讲话》等重要精神增加进去。从而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第一学科”切实建设好,提升这个“第一学科”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

3.2. 以“进教师头脑”、“进教案”为关键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根本在教师,必须首先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师头脑”。鉴于此,各级教育部门、高校要利用相关会议、学术论坛、培训轮训等平台,对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促使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出一大批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科研能手,使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共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学一步并且要深学一层,从教案抓起,完善授课讲义和PPT,使用最新教学案例,创新和充实授课内容。

3.3. 以创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巧为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政治性极强的课程,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更应该通过启发性的教学、专题性的讲授、问题性的引导,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和实际问题。所以,应该努力做到在强化第一课堂的同时,大力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开展诸如专题性的研讨、演讲比赛、学术沙龙;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尝试教学,打破教育的“真空地带”。总之,要把“读(原著)、听(讲授)、谈(讨论)、看(媒体)、走(实践)、写(论文、心得)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3] ,为学生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下坚实基础。

3.4. 以构建“学习共同体”、“进学生头脑”、提升学生学习实效为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界的“双主体” [4] 理论强调: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二者并不是对立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为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需要把教师主导性作用充分调动起来,把授课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日常生活关注的问题、读书学习困惑、理论学习的欲望密切地结合起来,构建“学习共同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和“点头率”,实现师生“同频共振”。

3.5. 以建立长效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与考核机制为保障

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与考核机制,使学习和研究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创新责任机制与考评机制等。具体来说,学校党委要加强统一领导,加强学习、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顶层设计,统筹发挥各个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师队伍的作用。同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对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给予专门的表彰和奖励。

4. 余论

回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社会各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与实效性给予了越来越高的评价。但在教学使命与教学任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亟待厘清的若干误区,这些误区得不到及时厘清的话,很可能影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实效性。

一方面,就教学使命而言我们应认识到,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绝不是一个“短期化的、应景式”的教学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高校应扎实地学习、宣传和贯彻,从而使这一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体系“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重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为完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探索,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立足于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在“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探索中,不断学习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另一方面,就教学任务而言我们应认识到,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绝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及其教师的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党建、民族、宗教、国防外交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专家学者一道,不断地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这一重要思想进入各种“课堂”。与此相适应,其它研究领域的老师、党务工作者、辅导员队伍、所有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也都承担着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重大政治任务。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Q2017004。

文章引用

汪 希,罗芳芳.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的实践路径
On Xi Jinping’s Practical Path of “Entering Classroom” of Socialist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08(02): 237-24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2035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18-19.

  2. 2.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106-107.

  3. 3. 周文东. 对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的理性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26): 67-68.

  4. 4. 陈占安. 关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1(19): 4-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