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11 ( 2023 ), Article ID: 74840 , 7 pages
10.12677/ASS.2023.1211847

联合培养研究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考察

吕俊

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3年9月18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30日;发布日期:2023年11月7日

摘要

以协同育人理念引领联合培养研究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既是数字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基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的整体考量,更是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长期探索出的宝贵经验。在高等教育工作的新形势下,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高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之间的协同机制不健全、各部门之间协同育人的合力与效能有待提升,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有待走深走实等等。对此,本文提出“顶层设计–协同育人–跟踪考核”的全过程实践路径,着力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打造“双师制”的育人主体,推动“育学”与“育人”的双向融入;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评价,设立多元化定制化的协同育人方案;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机制,调动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协同育人的实践走深走实见实效。

关键词

联合培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Innovation in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A Stud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Jun Lv

College of Marxis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Sep. 18th, 2023; accepted: Oct. 30th, 2023; published: Nov. 7th, 2023

ABSTRACT

Leading the path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with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s not only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complexity and difficul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media era, but also an overall consid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ork in the new era. It is also a valuable experience that universities have explored for a long tim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ork,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jointly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s also faces new challenges, such as the imperfect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joint training bases,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synergy and effectiveness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mong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the need to deepen and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full process practical path of “top-level design -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 tracking and assessment”, focusing on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of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working mechanism of integrated linkage; create a “dual teacher system” as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two-way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Focusing on the process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and customize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optimize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the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to deepen and achieve practical results.

Keywords:The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指出要“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完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机制”,这为联合培养研究生指明了推进思路与着力方向。作为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方案,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还能依托高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和实验资源,推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断获得提高。而随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不断推进,如何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1] 。故此,本文着眼于当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试图回答如何定位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内涵,以及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推进协同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协同育人主体的有效衔接、切实提升协同育人的实践效果等问题,以期为推动协同育人的实践走深走实见实效提供理论参照。

2. 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工作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不断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故此,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2.1. 引导科研工作,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与本科生教育不同,研究生的学习内容更加深入和专业化,更加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而联合培养研究生,实际上就是引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方向,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动力,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贴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所以,加强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动力而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研究生明确自己的科研动机和目标,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和动力。通过传达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以及介绍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够激发研究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其更加积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从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即以科学精神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促进学术道德建设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素质,如诚实守信、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学术规范等 [2] ,从而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自觉遵守相关学术道德与规范,而这些基本素质直接影响到学术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过程中,积极鼓励研究生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权威,这有助于他们在科研工作中打破思维定式,寻求创新突破。从强化团队协作精神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在科研工作中,往往需要多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而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这将使研究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互相帮助、分享成果。

2.2. 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服务奉献精神

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仅需要关注个人的发展和学术成就,还需要关注社会发展。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公益精神和奉献精神,使其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通过了解国情、民情和社情,使研究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意义,并主动承担起自己的重任。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公益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组织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研究生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其爱心、奉献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促进研究生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研究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社会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建设。这种参与和实践可以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其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培养研究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素养。通过教育引导,可以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从而在面对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这种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力恰恰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2.3. 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成为一种趋势,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可以使研究生接触到更多高水平研究课题,为研究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科研空间,更丰富的科研资源,切实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双方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推动科技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保证联合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从而促进研究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这有助于研究生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对,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和科研任务。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研究生的道德素质。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基本规范等知识,可以帮助研究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非常重要。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研究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爱好和提升人文素养,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3.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通过对联合培养基地的实地调查,发现培养主体和教育形式与手段方面虽然提出了改革方案,但是在思政育人方面联合培养基地并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学校层面,联合培养基地及基地导师主要以履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工作,在政治学习、组织活动、生活关怀、心理辅导等方面有待加强。此外,从改革实践的具体情况来看,目前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思路,但是亟需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参与其中,提供更为精准且全面的联合培养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在方案制定、跟踪指导、考核评价方面给予更为专业的指导。

3.1. 高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之间的协同机制不健全

在联合培养研究生中,高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然而,高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之间的协同机制并不十分健全,这导致在具体实践中经常存在沟通与衔接不够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和有效性 [3] 。

首先,高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之间的沟通机制不够完善。在联合培养研究生中,高校和来拟合培养基地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双方在沟通与协调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障碍。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高校和联合培养基地可能无法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目标达成一致,也无法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其次,高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之间的教育目标可能存在偏差。高校注重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而联合培养基地则更注重研究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由于目标偏差的存在,高校和联合培养基地可能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此外,高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情况也并不充分。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育师资,而联合培养基地则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由于资源不共享,高校和联合培养基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能无法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使双方的教育资源无法真正有效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利用。

3.2. 各部门之间协同育人的合力与效能有待提升

实施协同育人的实质是摆脱思政课的单一育人渠道,充分发挥其他主体和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良好格局。但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育人存在一些困难,思政课教学单位与校内各部门,尤其是与联合培养单位的协同合作存在现实梗阻。虽然思政课是关键主体,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而往往受到各自职责、人员、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各部门之间协同育人的合力与效能有待提升。

从多元主体的协同要求来看,导师是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责任主体,对于研究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然而,现实中部分导师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可能更注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大多导师由于其学科的专业属性,往往不了解如何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与研究生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的技巧和方法。此外,导师也未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责任和作用,大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而与自己无关 [4] ,这从根本上导致了无法有效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工作。

3.3.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有待走深走实

工作理念关乎着工作的效果与方向。绝大数学校和教师都尚未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实际上的协同育人大多是空有其名的“空架子”,并未实施和开展真正的有效行动。在联合培养研究生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是否能走入人心,也直接关乎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而影响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和有效性。

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协同育人的必要性,所以绝大数教师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正是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这些教师可能无法真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无法有效地帮助研究生学习实践中吸收和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大多联合培养基地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教学只需传授思政和专业知识给学生,而不必花费时间和精力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生涯等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认知外部职业环境的新视角。事实上,这种片面观点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力和综合能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有待走深走实的集中体现。

4.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推进协同育人的着力方向

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反映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也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方面。对此,继续推进改革的实践将遵循“顶层设计–协同育人–跟踪考核”的全过程协同育人路径展开。

4.1. 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

顶层设计能够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从前提上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行,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协同育人工作有效开展。故此,必须要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建立健全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这是联合培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是制定明确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规范。这些规范应明确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活动、实践环节等,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联合培养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二是制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案。这其中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三是制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间进行合作的政策。例如,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服务,鼓励各方共享资源,互利共赢,推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四是制定相关的人事政策,以保障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实施。例如,制定针对导师和研究生的考核政策、奖励政策等,鼓励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五是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联合培养研究生中的重要地位。例如,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鼓励研究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

4.2. 打造“双师制”的育人主体,推动“育学”与“育人”的双向融入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一种新型的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依托联合培养平台即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平台,构建“双师制”是有效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路径 [5] ,能切实推动“育学”与“育人”的双向融入。而所谓的“双师制”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同时配备学术导师和科研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在“双师制”的共同育人中,虽然二者专业培养的职责分工比较明确,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术导师和联合培养基地导师可以互相补充,共同担负研究生的专业学术培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育学”与“育人”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术导师可以从理论高度引导研究生,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积极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课程内容,培养其科学研究能力和理论素养。联合培养基地导师则可以从实践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实际科研工作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应忽略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是专业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因此必须注意辅导员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即通过三方联动真正落实协同育人。

4.3. 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评价,设立多元化定制化的协同育人方案

注重过程性评价,设立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策略。相比于大学本科教育,研究生群体的学业压力较大,科技创新特点鲜明,故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与学生的切身需要相关联,制定多元化的培养方案,以学术促思政,以思政带学术,不断丰富育人载体,提高联合培养研究生思想境界。尤其是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在过程性评价中,不仅要关注研究生的学习成果,还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成长,通过定期的目标设定和进度评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

具体而言,一是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每个研究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因此,应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研究生的潜力。这需要导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出既能满足学术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培养计划。二是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大多以单向性地传授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可以引入互动式、讨论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三是结合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应该结合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可以组织研究生参加社会服务、实习、实践研究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在联合培养中,团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团队项目、研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五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除了课堂教学,还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以帮助研究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4.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机制,调动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建立,不仅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和评估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发展观,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与此同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机制,完善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机制,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作为职称评聘与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5] ,将极大地调动教师在协同育人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来看,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相互补充,以及纵向衔接与横向联动相协调等原则。在评价主体方面,需要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自评与互评,同时引入社会评价机制,让学生、家庭、社会都参与评价,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加强对协同育人中协同共建等方面的考核,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呈现思政课的质量和效果。具体而言,一是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建立综合的评价标准,不仅包括学术研究成果,还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而是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考试和论文评审,还可以引入口试、实际操作评估、小组讨论、项目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以更全面地了解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建立实践考核机制。联合培养研究生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可以建立实践考核机制,将实践成果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以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五是引入导师评价。在考核中,可以引入导师的评价,通过导师的观察和指导,更全面地了解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动态。六是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馈。鼓励研究生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反馈,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也可以根据反馈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基金项目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实践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吕 俊. 联合培养研究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考察
Innovation in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Joint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A Stud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11): 6190-619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11847

参考文献

  1. 1. 马永红, 刘润泽, 于苗苗. 我国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内涵、类型及发展状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7): 12-18.

  2. 2. 张新厂, 钟珊珊. “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 57-60.

  3. 3. 赵康, 杨媛, 李峰, 等. 基于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3): 44-49.

  4. 4. 吴恺.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多主体协同模式和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 39(8): 92-97.

  5. 5. 董怀智, 戚英喜, 汤文庭. 联合培养人才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25): 27-2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