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533 , 5 pages
10.12677/ML.2023.112056

汉英委婉语比较研究

——以“死亡”为例

刘海燕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2年12月27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0日

摘要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死亡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话题,由于文化和信仰不同,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忌讳谈论死亡,若必须提及也多会使用委婉语来替代;在西方国家,虽多数人不忌讳谈论死亡,但为表示尊重和礼貌,也常用委婉语代替“死亡”这一词。本文主要从文化、社会身份以及年龄这三个方面对比研究汉英语中“死亡”委婉语的异同以及翻译“死亡”这一表达时的技巧,通过对汉英死亡委婉语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了解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特征,提高翻译水平。

关键词

委婉语,死亡,比较研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 Case Study of “Death”

Haiyan Li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Dec. 27th, 2022; accepted: Feb. 8th, 2023; published: Feb. 20th, 2023

ABSTRACT

Euphemism is both a form of language and a form of cultural expression. Death is an inescapable topic for human beings. Due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beliefs, people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deat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eople avoid talking about death, and if they have to mention it, they often use euphemisms instead; in Western countries, although most people do not avoid talking about death, they often use euphemisms instead of “death” to show respect and politenes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for “death” and the skills of translating the expression “death” from three aspects: culture, social identity and age.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English euphemisms for death will help language learners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nd improve their translation skills.

Keywords:Euphemisms, Death, Comparative Stud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中西委婉语定义

陈望道先生认为“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屈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叫婉转语” [1] 。李军华给委婉语下的定义为:“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言其事或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或言语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2] 。王希杰先生在其著作《汉语修辞学》提到“婉曲”即通过迂回拐弯的方式,以与本意相似或相关的表达将无法或不愿意直接说的话表达出来 [3] 。由此可见,遇到难以直接表达的事情或令人难堪的场合,人们所采用的委婉、含蓄、模糊的表达方式便是委婉语。它可以保证交流轻松自在。

西方对于委婉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提到了委婉语,他认为委婉语是修辞方式中的一种。英语中委婉语是“euphemism”,这个单词源于希腊语,原型是euphemismo。希腊语中,“eu-”意为“好”,“euphemism”意思是“说好话”,Euphemism字面意思是to speak with good words or in a pleasant manner,也就是指用愉快的方式表达容易产生不愉快的言语。《牛津英语词典》给出的解释简洁明了,“Euphemism, a word or phrase used to avoid saying an unpleasant or offensive word”(委婉语,用来避免说出令人不悦或冒犯人的词句)。实用主义的语言学家实用主义的语言学家,巴巴屯吉强调了“面子的重要性,让其他对话者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4] 。另一位实用主义语言学家认为“委婉语的交际策略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礼貌性” [5] 。

总而言之,中西方对于委婉语的定义都体现了委婉语是为了避免不悦、不敬,减少摩擦和冲突,有着含蓄、委婉、间接、令人愉快的特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委婉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让交流更和谐,人际关系更融洽。

2. 汉英死亡委婉语研究

人终将一死。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人们对待生死也有不同的态度。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人们认为公开谈论死亡或是直接说死亡一词是不吉利的,“死亡”一词在中国是禁忌语,为了避开这一禁忌词,便产生了许多描述死亡的委婉语。英语中也有诸多关于“死亡”的委婉表达。本文主要从文化、社会身份以及年龄这三个方面对比研究汉英关于“死亡”委婉语的异同。

2.1. 基于文化的汉英“死亡”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2.1.1. 社会文化

18世纪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猛,创造了许多新职业,带动了娱乐活动发展,创造了关于戏剧、职业、航海等不少的新词汇,其中不乏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例如在刘纯豹主编的《英语委婉语词典中》 [6] 有关于在戏剧影视方面常用的死亡委婉语,如lack out (熄灭舞台灯光)、bow off/out (最后一次露面)、curtain call (谢幕)、drop the curtain (落幕)、fade away/out (淡出)、final curtain (闭幕)、fold (垮掉)、last bow (最后的鞠躬致谢)、last call (谢幕)、make one’s exit (退场)、out of the picture (走出画面)、pass out of the picture (走出画面)、quit the scene (退场)、switch out the lights (关掉灯光)等等。反观18世纪的中国,彼时正是清朝统治时期,发展的依旧是小农经济,并没有新型的职业和娱乐活动。而彼时的中国是没有这样的词汇的。

2.1.2. 丧葬文化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达,土地在人们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依靠土地而生,死后也希望长眠于地下。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和“土地”有关的表示死亡的委婉语,如:入地、入土、归土等。中国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灵魂需要居所,故而常把坟墓比喻成房子,比如:土中宅(坟墓的婉称,因坟墓筑于土中,故称)、幽宅、幽居、永宅等。在英美等国家火葬往往是死者的最终归宿。在《韦氏大学英语词典》中“Cinerarium”(骨灰存放处)、“columbarium”(地下存放骨灰坛的壁龛)指代死亡。西方人多将死者葬于安静优秀的公园,因此衍生了“memorial garden”(纪念公园)、“memorial park”(纪念公园)等词汇婉指死亡。在中国,白色是葬礼的主色,因此“白事”也寓指死亡。与中国不同,英语中用黑色婉称死亡,如“a black letter day”表示“凶日” [7] 。

2.2. 基于社会身份的“死亡”委婉语表达

英美等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人生而平等,死亡面前也是如此,英语里有一句谚语:Popes,kings,beggars 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意思就是说人终有一死,无论是教皇、乞丐、小偷都会面临死亡。因此在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中只有少量表达可以用来区分社会身份的不同。例如,《英语委婉语词典》中表示士兵的死亡可以说:ones last shot或者lay down ones life;水手死去可以用“hit the rocks,under sail-thing orders”表示。

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行儒家思想,等级制的森严,人们的言谈举行必须要符合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可逾越,否则轻则受到鄙视,重则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例如《红楼梦》 [8] 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达,例如第51回中说到“袭人之母业已停床”。小说中袭人母亲处在社会底层,因此使用了“停床”一词,表面意思是停尸在床上,暗指死亡。在第2回中,描述贾夫人的死亡时,是这样说的“贾夫人仙逝扬州城”,黛玉之母出现显赫,不能直接用“死”字,因此说其“仙逝”,该词通常用来形容地位尊贵之人的死亡,上述这些词汇在现代社会不再使用。如今对于政界、演艺、科学等领域著名人士的死,常称之为“陨落”。对于重要人物的死亡称为“逝世”。对于一般人的死亡可称为“过世”。

2.3. 基于年龄的“死亡”委婉语表达

西方国家的人认为年龄是个人隐私,因此英语中表达不同年龄的人死亡的委婉语数量很少。例如,表示短命,早夭可以说是:to come to an untimely end,to be cut of等。表示老人死亡,寿终正寝的有:to end one’s days,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to shut one’s light off,Abraham’s death and burial,die a natural death,die in bed of old age等等。与英语文化国家相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礼仪众多,这也尽数体现在语言表达之中。例如:婴儿死亡是“夭折”;少年死亡是“凋谢”,年轻且满腹才华的男子死亡用“英年早逝”“兰摧玉折”“哲人其萎”等表达;年轻貌美的姑娘之死可用“珠沉玉碎”“香消玉殒”“香消玉沉”等表达;表达老年人之死的委婉语数量也不少,例如:正式用语有:殂落、身故、逝世、谢世、故世、辞世溘逝(忽然逝世)、天年已尽、与世长辞等等,口语化的表达有:玩儿完、咽气、上天了、回老家、去了、走了、没了、不在了等等 [9] 。

3. 汉英“死亡”委婉语中的类同

虽然中西文化差别很大,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包惠南 [10] 等人认为在文化交流和融合过程中,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媒介,文化接触之前是语言接触,语言的融合趋势之中可以体现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趋同,语言的融合首先体现在语言的词汇上。在“死亡”的委婉表达之中,汉英语之间有融合之处,例如英语有to go west它与汉语的“上西天”是一样的意思,都是表示死亡的意思;汉语说表达死亡会用到“见老祖宗去了”,英语也有类似的说法:to be gathered to one’s fathers;sleep with their fathers;sleep with your fathers;汉语中会用“入土了”表示某人之死,英语中相似表达是:to go to ones long home,“long home”指的是“坟墓”;汉语中表示战死沙场会用到“马革裹尸”一词,这与英语中“to 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和“death under shield”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汉语中的“死得其所”,在英语中的表达是:die a worth death,“死而无悔”的英语表达是:die with nothing to regret;“死而无怨”对应的英文表述是:die without grudge。

4. 汉英“死亡”委婉语的差异分析

委婉语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同的经济发展类型,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导致了委婉语使用的不同。中国自古注重农业发展,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家族观念严重,提倡尊老爱幼。而英美属工业经济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注重独立与进取。因此,在两种不同经济的影响下,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自然存在差异。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时间长达两千多年,传统上的尊卑等级关系影响深远。因此人们的语言、行为皆有等级尊卑的影子。西方委婉语阶级性不太明显。它们认为上帝创造了人,人生而平等,“死亡”也就没有阶级性。英美文化是一种崇尚金钱的物化文化,而中国自古以来崇尚节俭。价值观念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语言上的不同。

5. 结语

“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中西方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各自民族文化对各自民族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文化、社会身份以及年龄三个方面对英汉语中“死亡”方面的委婉表达的对比,可以了解“死亡”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反应的不同文化。吸收和借鉴一些优秀的西方文化会丰富本民族语言,也可以避免交际时出现不必要的尴尬,甚至冲突。实现人们跨文化交际成功。此外委婉语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会有新的委婉语出现替代旧的委婉语。因此对“死亡”委婉语的研究还要继续下去。

文章引用

刘海燕. 汉英委婉语比较研究——以“死亡”为例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A Case Study of “Death”[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2): 397-40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2056

参考文献

  1. 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 2. 李军华.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8(4): 162-165.

  3. 3.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3.

  4. 4. Babatunji, A. (2019) Euphemisms as Politeness Strategy in Language Change. Papers in English and Linguistics, 17, 54-70.

  5. 5. Qian, X. (2020) A Tentative Study on English Euphemis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4, 9-12. https://doi.org/10.26689/jcer.v4i2.1010

  6. 6. 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7. 7. 程立, 程建华. 英汉文化比较辞典[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8. 8. 曹雪芹. 红楼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9. 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0. 10. 包惠南, 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