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858 , 8 pages
10.12677/AP.2023.1312790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俎晨雪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5日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需要借鉴融合其他的学科,心理学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鉴的重要学科之一。激励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关于如何处理人的需要与动机、思想与行为的科学,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好激励理论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激励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xue Zu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Nov. 13th, 2023; accepted: Dec. 11th, 2023; published: Dec. 25th, 2023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comprehensive process, which needs to learn from other disciplines, and psych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ciplines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learn from. Incentive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psychology, and it is a science about how to deal with people’s needs and motive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which is of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ying incentive theory well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achie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Keywords:Motivation Theo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olog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激励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与时俱进、以学生为出发点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不断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好激励理论将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激励理论概述

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在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深入探索了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并提出了激励理论。激励理论研究了如何将外部刺激转化为内部动力,以强化或削弱个体的行为和意志力。有效地运用激励方法能够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并调动其积极性和自主性。根据研究重点,激励理论可分为三种类型: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关注满足人的需求。这一理论深入探讨需要的具体内容和结构层次,以找到更有效的激励手段。在选择激励方法时,该理论强调必须考虑被激励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并且要随其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策略。其研究焦点集中在被激励者是否有需求“被激励”,也就是说,主体是否有“愿意”的动机去做某件事。这样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更精准地满足被激励者的需求,从而提升激励的效果;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注重通过调整人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来实现激励目标,包括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有效引导和控制能促使人们行为朝预期方向发展;过程型激励理论则关注激励的全过程,从行为产生到结束的变化发展。这一理论的代表——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强调,正确的激励方法需要深入分析刺激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并基于这些结果给予公平合理的报酬和惩罚。只有当受激励者的个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现,他们才会有动力“继续做正确的事情”。这一理论凸显了激励过程中公平性和个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张龙丽,2020)。

激励理论旨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中,激励理论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该理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因此,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工作中运用激励理论,我们可以有效促进沟通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3.1. 调动学生积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措施,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角度出发,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励理论的运用在这里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深入挖掘人的潜能,鼓舞人们奋发向上。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人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人的行为是按照需求、动机、目标的规律逐步发展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循环往复,人的需求层次都会逐渐提升。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理论,能够推动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最终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双赢。这意味着需求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内在驱动力。通过正确运用激励理论,我们可以基于学生的合理要求创造有利条件,提高他们需求的迫切度,并直接或间接地施加影响,形成一种刺激手段。这样做可以推动学生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进入全新的循环(张轩语,2020)。简而言之,激励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心理层面引发他们的心理渴望,进而改变学生的行为模式。这种转变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理运用激励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2. 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和坚强意志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既要系统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又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交融、新理论和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情感变化也愈发复杂,这些因素都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教育者合理运用激励理论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合理精神需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心态,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激励理论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激励理论,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持续进步。长此以往,学生的坚强意志将得到锻炼,毅力将得以增强,勇气将逐渐累积,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更有助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3.3. 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当前,随着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高校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亟待引入激励理论。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具体而言,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考核结果,对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将其树立为典范进行宣传。这样做能够营造出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良性竞争中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这样的教育环境将促使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不断成长,为未来的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优秀的人才。

3.4.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新时期的学生展现出强烈的自主精神和成才欲望,这一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激励理论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理论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人的需求是引发各种行为的关键前提,因此,在采取激励措施之前,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被激励者的需求结构和类型,确保所采取的激励措施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这样的教育方式将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实践证明,相同的激励手段在不同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各异,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独特的。在将激励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强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思想会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因此,传统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为了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并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激励手段。这样的教育方式更具人性化和个性化,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4.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分析

4.1.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取得的成就

4.1.1. 进一步推动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应用激励理论并产生激励效果,教育者应深入理解学生需求,观察并指导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工作上的难题。由于教育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对教育者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单向教学妨碍了学术交流的良性循环。激励理论指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前提,从而促进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这种民主型的双向关系更有助于在大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教师们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构建平等互助的学习关系以及融洽的学习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激励理论,能促进师生交流,营造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学生保持平和乐观心态,更积极地接受课堂知识,主动学习。

4.1.2. 调动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大学生评价反馈体系中,对他人评价的依赖度远超自我评价。分数级制评分标准导致部分教育者过分关注尖子生,而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激励理论则着眼于激发和鼓舞大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和自主性,促进持续进步。它要求教育者信任学生,关爱全体学生,满足后进生渴望得到关注和激励的需求,理性分析他们成绩不佳的原因,重新激发学习潜力,耐心指导他们弥补知识漏洞,并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教师及时回应和鼓励后位生的短期成绩和努力,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业的回报也会提升他们的自我肯定。人的潜力具有多面性,教育者应该根据后位生的兴趣爱好和天赋特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不同能力,以确保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平衡发展。

4.1.3. 进一步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针对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误解,认为教学内容单调强硬、灌输性强的情况,高校教师积极引入激励理论,创新教学方式。教师们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图片、音乐、影像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让鲜活、形象的理论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措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后续所学内容的求知欲望。理论课教师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形势政策变化,将国家、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内容的实用性,从而逐渐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认知。为了不断推进教学内容的创新发展,管理者和教育者积极地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校外实践活动则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教学概念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这种综合性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大学生重新审视理论课教学的意义与目的,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并塑造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2.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4.2.1. 激励载体倾于物质化的现象较严重

现行高校奖励制度中存在众多评选奖项,虽然奖项评选标准涵盖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但学业成绩的要求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学业成绩领先学生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名额分配与学院在校生比例的不平衡也进一步减弱了排名靠后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获得这些奖项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这种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能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对于众多高校奖项,管理者或教育者常常简单地将奖励与奖学金划等号,以不同等级的奖学金作为激励手段。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以分数换取奖金的错误观念。虽然奖学金本身具有培养人才的导向作用,但其激励方式未能充分体现出精神激励的效应。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奖项的综合性和精神层面的激励,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2. 激励的内容不够丰富

教育者采用激励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能够激发他们的回应。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内容更新缓慢,与学生的真实需求之间存在偏差,这一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和完善。由于管理者和教育者规划的激励内容在短期内保持不变,无法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导致激励效果明显减弱。因此,为了提高激励效果,教育者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激励内容,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激励措施能够与实际需求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常常将激励内容聚焦在社会需求上,以提高招生数量和就业率。然而,过度契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专业学科设置,以及过于依赖就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教程,可能导致教育内容僵化、缺乏灵活性,从而削弱学生追求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社会来说,这种现象导致部分工作岗位竞争过于激烈、趋于饱和,而新兴工作领域的发展严重滞后。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高校需要审视这种过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激励模式,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平衡好学科设置与就业需求的关系,并积极关注新兴领域的发展,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4.2.3. 激励的方式使用不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情感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等各种各样的激励方式。这些激励方式在不同情况下发挥不同的功能和效果,有些适用于特定情形,而有些则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重要的是,这些不同的激励方式之间往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因此,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时,应根据教育客体和教育环境的特性,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合理搭配激励方式。然而,一些教育者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仅停留在片面层面,仅熟悉某一种或某一类激励方式,无法实现多种方式的灵活转换与融合,从而使得激励教育方式显得单调、僵化。为了提升教育效果,教育者需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各种激励方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实现更个性化的教育。目前,高校实行的激励方式过于偏向物质化,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情感需求,这可能会加强他们的物质化倾向。同时,过多的正激励可能导致激励对象的自满情绪,而过度的负面激励则可能引发学生的自卑情绪。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在实施激励时,必须注意方法的艺术性,根据时机、个体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方式,避免走向极端,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这样的教育方式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者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需求,平衡物质和精神激励,避免走向极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4.2.4. 缺乏良好的激励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内在需求与环境资源的互动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因此,要科学运用激励理论,需加强与外部环境系统的联系,创造一个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种环境因素不仅限于学校环境,还涉及家庭环境和社会整体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全面考虑这些环境因素,以提升激励效果。要全面提升激励效果,必须综合考虑这些环境因素,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尽管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其生活方式相对单纯,但社会大环境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仍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例如,社会中的腐败渎职现象,无论政府官员、高校管理者还是医职人员,以及个别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引发了全社会对整个学生群体的负面评价。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面作用。显然,不良的外部环境刺激会显著降低资源利用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邵秋男,2015)。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除了校园内的教育,改善社会环境,减少负面刺激同样至关重要。

5. 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对激励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教育者对激励和激励理论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全面性。他们简单地照搬西方管理学中的经典激励理论,没有将其与实际校情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践行。一些教育者仅将西方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视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工具,而忽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性,从而不能实现真正的激励效果。这种错误的理念认知可能导致在实施激励教育时出现目的、任务、内容和方式上的偏离。同时,也容易过度夸大教育实践中的激励效果,造成激励内容过时、激励方式单调的问题。过去,我们曾经过于简单地将激励理解为物质奖励,而未能充分认识到精神激励的重要性。这种做法只关注了外在刺激的手段,强调了对行为的规范,但却忽略了对个体内在需求的满足。我们一味鼓励大学生群体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但却未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和能力差异。同时,我们过分突出了正向激励的鼓舞和激发功能,却未能有效运用惩罚、批评教育等负向激励手段来起到监督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适度的激励才能有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并能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然而,如果我们的教育实践建立在错误的认知理念基础上,那么这样的激励方式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5.2. 忽视大学生需要的层次性和个性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强烈的主体意识,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个性鲜明、精力充沛、敢于挑战。在他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这一关键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肩负着重要责任,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规范。然而,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发展呈现出差异化、参差不齐,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受到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对某些政治问题存在一定的动摇。尽管如此,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能够展现出较强的自觉意识,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但不可否认的是,少部分学生思想素质相对较低,缺乏自律性,偶尔会展现出不文明的行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有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教师才能更准确地分辨出学生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足,并对不同个体的错误倾向进行科学分析和归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摒弃不道德的思想倾向,同时全面理解和尊重他们合理的物质与精神需求。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教师能够促使学生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正确行为选择,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5.3. 激励主体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足

教育主体知识储备的完整度对于激励理论的作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地运用激励理论,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方法论。此外,他们还需要把握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这些专业知识,教师们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明确教育方向和培养目标。激励理论起源于西方的管理学,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管理学相关知识有助于教育者更科学地运用激励理论于教育活动中,进而充分释放激励的潜能,实现最大化的激励效果。激励的根源在于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而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来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教育者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每个学生个体的特殊心理需求。然而,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聚焦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相关学科知识的深入全面学习则相对忽视。尽管入校后的相关知识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但是这类培训却无法有效弥补因激励效果降低而造成的实质性损失。

5.4. 激励外部环境的优化不够

部分高校管理者忽视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的营造,导致校园环境资源的优化不足,限制了激励的作用效果。这一局面未能充分展示良好校风环境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促进作用,这不仅阻碍了高校实现人才招生计划的目标,同时也对培养大学生良好学风造成了不利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础单位,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孩子天生具有强大的模仿能力,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是非评价标准以及行为取向都深深地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家庭环境教育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力。然而,长久以来形成的批评式教育方式深深影响着部分父母的教育思维。当大学生在学业上表现欠佳或展现出非常规行为时,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责备和批评,而非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给学生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导致他们情绪低落、消极应对各种事务。这种扭曲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削弱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作为社会的一员,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当前媒体高度关注的社会环境下,当个别大学生的失范行为被曝光并广泛传播时,很容易引发社会各界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信任危机,破坏人们对这个群体的整体信赖。此外,家庭中长久以来采用的批评式教育方法也会在大学生社会交往过程中留下深远的影响,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中难以建立相互信任和激发积极激励的氛围。因此,仅仅依靠学校的激励措施是不够的,家庭和社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抵消学校激励的正面效果。要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激励的力量,必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全面、积极的激励环境。

6.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对策

6.1. 合理设置目标,灵活使用目标激励

为了有效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升他们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动力,首先需清晰了解目标群体的兴趣和需求。基于这些信息,教育者应合理设定目标,确保它们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从而使目标激励方式更具针对性。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其可行性,也要确保它们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过难的目标可能导致学生感到挫败,而过于容易的目标则可能让他们觉得乏味。因此,教育者需要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有准确把握,确保所设定的目标既具挑战性,又是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只有这样,目标激励的方式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推动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和进步。其次,教育者应努力实现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案。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双重设置短期与长远目标。短期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关注每个阶段的成长进步,确保他们的思想始终与教学目标保持同步。同时,长期目标有助于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未来的信心。通过这种双重目标设置,我们能够激励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学习顺利过渡,使他们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持续的成长和进步。

6.2. 重视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育者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树立自我意识,促使他们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更高效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教育者应使学生意识到思政课并非刻板不变,而是能够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相结合,并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育者应积极优化教学理论体系,深入了解新时代学生群体的文化特点,并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思政课教学设计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动力。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育者应精确运用激励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挖掘他们的潜能,同时助力学生建立起自信乐观的学习心态,实现全面而个性化的学习发展(李晓华,2019)。同时,努力扭转学生对思政课的僵化印象和抵触情绪,以兴趣为引导,推动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模式。通过这样的措施,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全面发展。

6.3. 创新激励方法,挖掘激励方式多样性

为了克服激励理论的局限性,教育者应以创新的视角发掘多样化的激励方式,避免生硬地套用理论。基于对核心理念的深入理解,将理论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推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实现理论的再创造与实际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并引入正负激励和竞争激励的方式。正负激励结合,既以正激励为主,通过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育者也应适当运用负激励,通过适度惩罚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防止他们产生自负心态,从而塑造健康的精神世界。此外,引入竞争机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避免他们满足于现状。合理的竞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危机意识,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过渡。综上所述,教育者在应用激励理论时,应摆脱传统束缚,深入理解理论核心,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激励方法,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6.4. 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个人行为受到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及外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者在科学运用激励理论时,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还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资源的影响。这个外部环境实际上是激励理论实施的重要外部条件。因此,在运用激励理论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和利用外部环境,确保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因此,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科学有效地运用激励理论,教育者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教育环境,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校园文化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作用效果。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改变和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形成一种隐性约束力量,并有助于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相反,消极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堕落腐朽的,会导致学生道德败坏、人生观扭曲,严重阻碍激励作用的正面影响(宋韶彬,赵丽丽,程云波,2016)。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种消极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教育者在设计和规划文化价值观的内涵及宣传方式时,需细致入微,并要注重整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以便增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通过这些努力,使全校师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校园文化价值观的概念与意义。此外,在人际交往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多变的。由于学生在人情世故处理上尚未成熟,教育者应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帮助学生学会互助互爱、相互尊重,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措施的积极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举措,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健康人格的优秀人才(李杰,姜殿坤,2016)。

文章引用

俎晨雪.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2): 6195-6202.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2790

参考文献

  1. 1. 李杰, 姜殿坤(2016). 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理论.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3), 92-93.

  2. 2. 李晓华(2019). 新时期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汉字文化, (23), 118-119.

  3. 3. 邵秋男(2015). 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4. 4. 宋韶彬, 赵丽丽, 程云波(2016).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层次应用.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32(7), 134-135+141.

  5. 5. 张龙丽(2020). 激励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策略研究. 智库时代, (13), 196-197.

  6. 6. 张轩语(2020).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现代交际, (24), 83-18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