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9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1178 , 13 pages
10.12677/Design.2024.91094

从电影《封神第一部》探寻中国神话内涵和 殷商美学设计

李文清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8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26日

摘要

电影《封神第一部》是一部基于中国上古神话《封神演义》以及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所创作的电影史诗,其恢弘的画面和宏大的神话背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引起了国内观众对中国本土神话的热议。《封神第一部》电影本身的匠心制作及其中国神话内涵、殷商美学一跃成为焦点话题,其中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元素、精妙绝伦的青铜器具、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细节满满的花纹图案更是引发了上至历史学家、美学家,下至普通观众、自媒体创作者的一次大规模“封神”热潮,对中国神话和殷商历史的研究被推上了能为更多人所了解的大平台。

关键词

封神第一部,中国神话,殷商美学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Mythology and the Aesthetic Design of Yin Shang from the Movie “Creation of the Gods 1”

Wenqing Li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Nov. 28th, 2023; accepted: Dec. 18th, 2023; published: Feb. 26th, 2024

ABSTRACT

The film “Creation of the Gods 1” is a film epic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myth “The List of Investitures” and the Shang Dynasty, the second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Its grand picture and impressive mythic background have attracted many aud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causing domestic audiences to discuss Chinese native mythology. The craftsmanship of the film itself,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mythology, and the aesthetics of Shang Dynasty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topic. Among them, the intertw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 the mythical elements full of mysterious atmosphere, the exquisite bronze utensils, the magnificent palace buildings, and the detailed patterns have even aroused the interest of historians and aesthetes, ordinary audiences and media creators of large-scale “Creation of the Gods” boom. The study of Chinese myth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Shang Dynasty has been promoted to a large platform for more people to understand.

Keywords:Creation of the Gods 1, Chinese Mythology, Yin Shang Aesthetic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从电影《封神第一部》的官方纪录片以及中国电影频道对其主创团队的访谈节目中可以得知,电影《封神第一部》的故事背景取材于明代许仲琳创作的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电影中人物的服装、道具以及宫殿建筑和装潢主要源于殷商历史的真实记载和博物馆中文物的复刻,加以神话传说色彩,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封神”美学。基于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以及对中国神话和殷商美学的兴趣,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电影中的神话内涵和美学设计进行研究。

2. 电影《封神第一部》神话背景:《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作为中国神话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之作,其讲述的故事脍炙人口,代代相传,已经几乎成为了中国人对于本土神话故事的集体记忆。在《封神演义》的世界观中,世界由上仙、中神和下人组成,分为仙山洞府和三界。仙山洞府就是元始天尊的“昆仑山阐教”和灵宝天尊的“碧游宫截教”,而三界分别是天帝统治的天庭,人皇纣王统治的人间以及女娲统治的妖界。

《封神演义》全书一共一百回,“开局一首诗,结局一张榜”,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在《封神演义》中,一切故事的开端明面上是纣王在女娲宫题了一首轻浮女娲娘娘的诗,于是女娲派下三位千年妖精下凡颠覆纣王的统治,也就是人间和妖界的矛盾;而在暗线中,则是元始天尊创建的“阐教”与灵宝天尊创建的“截教”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而阐教截教的斗争在人间的表现就是武王伐纣过程中两方势力的死伤。天庭最高管理者之一的鸿钧老祖又认为天庭建立缺少人手,于是派弟子姜子牙持封神榜下凡对武王伐纣战争中牺牲的有能之人进行封神,也就是天庭的“阴谋”。在这样的神话史诗的背景下,以武王伐纣为主要剧情的故事线徐徐展开,而《封神第一部》则是讲述武王伐纣故事的前传,即《封神演义》的第一至第三十三回:妲己入宫,纣王暴虐,姜子牙持封神榜下凡人间,朝歌局势动荡。

2.1. 电影《封神第一部》在人物塑造上的沿袭和创新

电影《封神第一部》承袭了《封神演义》的人物关系框架。人间商王殷寿建都朝歌,八百诸侯称臣,将儿子送入朝歌做质子,其中西伯侯的次子姬发,也就是未来的武王也位列其中;妖界千年狐狸精下凡,附身在冀州侯苏护的小女苏妲己身上,入宫成为纣王宠妃;天庭元始天尊选择了不在十二金仙之列的子弟姜子牙持封神榜下凡封神。《封神演义》的人物阵营是围绕周武王姬发和商纣王殷寿展开的,如果从亲密关系进行划分,那么姬发的父兄以及姜子牙、杨戬、哪吒等是姬发阵营,而姜王后、太子殷郊、文曲星比干等被列为纣王阵营;但如果从人物的最终选择来看,以死劝谏的姜王后、比干以及各地诸侯应该都能够归入武王阵中。

除了保持《封神演义》中大部分的固有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定位,电影《封神第一部》在经典文化及神话结构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新的创新诠释,将封神故事的价值观进行当代化的评判和选择。其中最为明显也是最亮眼的创新,就是在“苏妲己”这个角色上的全新塑造。在《封神演义》以及口口相传的封神故事中,苏妲己一直都是“红颜祸水”、“祸国妖妃”这样的负面形象,《封神演义》甚至将纣王荒淫无度、商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归结于苏妲己;而纣王被苏妲己迷惑至此也全是因为其惊人的美貌和魅惑君主的高超手段。但电影《封神第一部》却为苏妲己“平反”了。苏式妲己,乃是刚烈勇敢的侯府贵女,她不愿投降,也不想独活,于是在父兄牺牲之后也自刎而亡,九尾狐狸精附其死身,进宫追随纣王,是因为狐狸精想要感受人间的情爱,作为交换,它将用法力协助纣王得到永生,掌控天下。纣王荒淫只是为了无尽的权力而不是因为苏妲己的美貌;比干掏心也只是因为纣王的贪婪而非妲己的挑唆。纣王于妲己,是初到人间体会情感的动物对主人本能的依靠和喜爱;妲己于纣王,是能给他提供无上权力和地位的天赐法宝,二者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故事里的暴君和妖妃,苏妲己也不再是导致王朝颠覆的罪魁祸首。

2.2. 电影《封神第一部》中对应《封神演义》的故事发展脉络

电影《封神第一部》的剧情对应的是《封神演义》里的第一至第三十三回,将重点放在了殷商都城朝歌,特别是质子们的成长和选择,淡化了哪吒、妲己以及纣王身边的大臣们等人物的故事线。首先电影一开场就定位在了“反贼苏护”的冀州战场,直接改变了“开局一首诗”的《封神演义》开端,也就因此淡化了纣王荒淫的刻板形象和女娲对武王伐纣事件的参与。在冀州之战过后,电影的重头戏也开展起来。殷寿设计杀殷启,夺王位,大兴土木,开启了暴政;与此同时,姜子牙受命协杨戬、哪吒下凡封神,申公豹为夺封神榜化身法师辅佐纣王。再往后,东西南北四大诸侯商议“反商”、西伯侯占卜知天命难违、龙德殿纣王命令质子弑父袭爵、伯邑考以死救父这几场大戏将散落在《封神演义》第八、九、十一、十九回的细枝末节提炼出来,用电影语言加强了戏剧冲突,塑造成为姬发情感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影片的结尾是太子殷郊午门斩首,姜子牙躲过申公豹的追击持封神榜逃离,姬发杀死纣王后策马回到西岐,而纣王在九尾狐的法力下死而复生。这些片段是对《封神演义》故事的再创作,原著中只有殷郊殷洪午门斩首,并没有姬发刺杀纣王回还西岐,增加这个桥段还是为了电影本身服务的,不同于《封神演义》,电影《封神第一部》的主旨是人的成长与选择,因此在结尾姬发选择杀死自己曾经无比崇拜的纣王,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就代表了角色的成长转变以及选择,也为后续武王伐纣的故事增添了合理性并且埋下了伏笔。

2.3. 电影《封神第一部》蕴含的中国神话内涵以及神话元素设计

电影《封神第一部》包含的神话故事纷繁复杂,其中牵扯的人物囊括天庭、妖界、人间,但归结其所有人物所有情节的动机,不过是“封神”两个字。天庭代表不可违背的“天命”,所有人的结局和历朝历代的寿命都逃不过天庭的宿命;妖界掌握着无边的法力,企图在这场大战中获取更多的权力;人间的人皇不想受天命摆布,想要将“封神”之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神话的精神内涵,就是人敬畏天地,但天地虽创造我,却不能主宰我。电影中殷寿即位时让比干“敬问国运”,得到的结果是将会有天谴,殷寿并没有选择自焚祭天,而是选择动用九尾狐的法力来延长自己的寿命,以更加专政的方式治理国家,与天庭叫板。虽然纣王在故事里是反面角色,但其表现出的对天命的“不尊”却实实在在是中国神话内涵中最突出的内核:天有宿命,而人却不断抗争。此外,在影片的最后,姬发与纣王搏斗并最终杀死纣王时说出的那句:“天不杀你,我杀!”也体现出了中国神话故事的精髓: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上天命定的结局。

电影开篇就用了一幅壁画(图1)来介绍《封神》故事的背景,这个壁画提到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封神榜在昆仑仙境等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配合极具神话色彩的壁画形式,开门见山地将观众拉入了神话故事之中。

Figure 1. Mural

图1. 壁画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即位大典上玄鸟造型(图2)的出现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吟唱向观众直观展现了中国上古神话元素。人物服装上神兽的纹样、殿宇中造型神秘的青铜雕像、龟甲上的占卜裂纹、城门外的两尊饕餮泥塑让观众在观影全程都能沉浸在神话元素的视觉盛宴之中。

Figure 2. Mysterious bird

图2. 玄鸟

形象有些可怖的雷震子(图3)的出场,无疑是电影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观众脑海中的想象具象化的一大里程碑。形容怪异但法力无穷的巨物雷震子振翅飞来,大有“神话成真”的史诗感。除此之外,姜子牙手持盈盈发光的封神榜、杨戬一身仙气地使用“水遁”的法术,哪吒的招牌工具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的出现、申公豹“身首异处”附身泥塑饕餮追捕姜子牙等桥段,一下子唤醒了观众从小到大接受神话故事熏陶的记忆,也证明了电影《封神第一部》塑造的极致的中国神话美学。

Figure 3. Lei Zhenzi

图3. 雷震子

3. 殷商美学的标志

说到殷商美学,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就是青铜。现存最大的青铜礼器商后母戊鼎(图4)、名声赫赫的四羊方尊、极具神秘主义色彩的青铜面具等等,都是殷商青铜器具的典型代表。

Figure 4. Bronze ware: Shanghoumuwu Cauldron

图4. 青铜器商后母戊鼎

“不懂饕餮,就是不懂殷商之美。”历史学家曾这样高度评价殷商饕餮纹(图5)的运用,在殷商大多数的青铜器具以及贵族服饰上,饕餮纹都是不可缺少的装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常以牛、羊、猪等动物或想象中神兽的头部的正面形象装饰于器物的腹部。据《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1] 可见,这种凶狠可怖的形象完全可以起到威慑人心的作用,正是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法制相关联的。

Figure 5. Taotie design

图5. 饕餮纹

握草占卜(图6)、龟甲占卜(图7),神秘的占卜之美也是殷商美学的一大标志。中国传统的周易、六爻、八卦成为了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神秘力量,“通天之人”上传下达,从此起卦问天,敬问国运在历代王朝延续千年。

Figure 6. Divination by holding grass

图6. 握草占卜

Figure 7. Tortoise divination

图7. 龟甲占卜

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炙,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商人称它为“兆”,再根据“兆”的形状来断吉凶。这便是早期成熟汉字体系文字的代表——甲骨文(图8)的由来 [2] 。讲殷商之美,难逃甲骨之美。甲骨文有着后代汉字的基本形式,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汉字造字法。由此可见,甲骨文是后来汉字的雏形,那古朴、粗犷而又具有神秘感的字形蕴含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Figure 8. Inscriptions on tortoise shells and bones

图8. 甲骨文

商代玉器(图9)是中国玉器史上第二个高峰时期。商代早期玉器在研磨、切削、勾线、浮雕、钻孔和抛光等技艺,以及玉料的运用和创作造型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商代晚期,玉器的图案设计、雕琢工艺、抛光技术等,与早期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装饰题材也有了新的花样,可谓开创了一代玉文化的新风。商朝贵族喜欢使用玉质材料制作礼器、饰物,并以玉作为阶级的划分 [3] 。

Figure 9. Jade decoration

图9. 玉饰

3.1. 电影《封神第一部》里体现出的殷商服饰美学

在《封神第一部》的服装造型方面,七成来自于道教水陆画,三成来自于殷商的真实历史。对于主要角色服装颜色的选取来自于五行五色:殷商代金,象征“殷人尚白”的传统;东方代木,象征青色;南方代火,象征赤色;西方代土,象征黄色;北方代水,象征黑色。整部电影人物着装的美学基础来自于元代永乐宫三清殿的《朝元图》(图10)壁画,这幅壁画的创作年代与原著《封神演义》年代接近,因此在人物造型的描述和审美意趣上具有极高的重合度,极具参考价值;再融合殷商真实历史的服装样式以及纹路,构建了殷商古典视觉体系。

纣王殷寿的服装(图11)上兼具了“王”和“兽”两个属性。商人尚白,白色是商王朝的专属,所以纣王登基时的礼服、作战时的盔甲均以白色为底色。在场面恢弘壮观的登基大典上,纣王的白底礼服上绣上了饕餮等兽形图案,白色庄重,兽形狂野,呼应了纣王的文明与野蛮,勇猛气魄与荒淫贪婪,也表现出了殷商贵族服装崇尚权力、地位与财富的美学特征。

四大伯侯(图12)除了象征五行中的四方颜色之外,也代表了殷商时期四方的四种图腾。西为凤,西伯侯的代表图案是凤鸟,凤鸣岐山,天下共主。南为象,南伯侯的代表图案是大象;北为虎,北伯侯的代表图案是老虎;东为蟠螭,东伯侯的代表图案是蟠螭,蟠螭是一种黄色的无角雌龙,这也暗示了东伯侯的女儿姜王后,因此在姜王后的服装上也有蟠螭的纹样。在人物的造型上,凤鸟、大象、虎、蟠螭的纹饰分别在西伯侯、南伯侯、北伯侯、东伯侯的服装、冠冕以及佩戴的玉饰上有所雕刻体现。

Figure 10. “Chaoyuan Diagram”

图10. 《朝元图》

Figure 11. Yinshou’s clothing

图11. 殷寿服装

Figure 12. Marquess of four areas

图12. 四大伯侯

3.2. 电影《封神第一部》里体现出的殷商建筑美学

纣王殷寿是权力的象征,带有极强的统治力和压迫感,因此本片的重头戏龙德殿用17米高的巨型空间来加剧这种高高在上的压迫感。殷寿所坐王位背后的屏风(图13)上暗藏了商朝起源的故事:中间部分极为醒目的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大幅青铜雕刻,最上面的部分是“商”字的甲骨文,左下角讲述传说中商的先契是“简狄”吞下玄鸟蛋生下的,右上角的部分讲述商汤十一次征伐战争,为商朝统一奠定了基础,玄鸟右侧是商汤带领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整个龙德殿(图14)运用了大量的饕餮纹装饰,显示出殷寿对自身地位的野心与幻想。而整座龙德殿的建筑色彩均参照了“汤曰:金气胜” [1] 、“殷商为金德,色属白” [1] ,运用了大量的金色构造了一座及其威严又富丽堂皇的宫殿。《墨子》记载:“殷商宫殿堂被锦绣。” [4] 龙德殿中的每一根石柱、木柱,每一盏炷灯上都雕有复杂精妙的猛兽、猛禽图案,墙面、地面乃至天花板都绘有惊为天人的彩绘。除此之外,宫殿建筑自商朝起开始严格遵守轴对称的结构这一美学特点也在龙德殿的建筑中得到了准确还原。位于大殿正中的纣王威严无比,殿内装饰自他左右以及其对称的姿态展开,尽显协调之美。

Figure 13. Screen

图13. 屏风

Figure 14. Longde Palace

图14. 龙德殿

3.3. 电影《封神第一部》里体现出的殷商器物美学

影片开场,质子们穿戴的盔甲就是殷商青铜制品的写照,其中姬发所佩戴的头盔(图15)正取样于商代兽面纹青铜胄。兽面威武庄严,夔龙纹也暗示了姬发此时还是纣王殷寿的附属(夔纹在商朝是饕餮纹的附属纹饰)。苏妲己自刎就义时一闪而过的项链(图16)取样于七璜联珠组玉佩,其色彩之清雅和雕刻之巧夺天工,侧面反映出殷商贵族对于玉器的欣赏和使用得当。姜王后在宫中抚琴,抚的正是从尧舜时代传至殷商的五弦琴(图17)。《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 [5]

Figure 15. Bronze helmet

图15. 青铜头盔

Figure 16. Su Daji’s jade pendant

图16. 苏妲己玉佩

Figure 17. Pentachord

图17. 五弦琴

纣王登基大典上,大规模的乐队配置也复刻了殷商宫廷乐队。陶埙、编铙、特磬以及纹有饕餮纹的建鼓,穿越千年的宫廷乐器演奏出独具殷商之美的音乐,让观众穿越时空,身临其境。

鹿台伯邑考舍身救父的桥段中,伯邑考吹奏的篪(图18),最早记载正是商代的宫廷器乐;而纣王击打的鼍鼓(图19),被誉为“万鼓之源”;鼍是指鳄鱼,在古时被视为灵兽。鼍鼓鼓面为鳄鱼皮,鼓身布满饕餮纹,尽显纣王君王之尊。

图18. 篪

Figure 19. Alligator drum

图19. 鼍鼓

钺作为商代的一种兵器,在整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讨伐苏护的战争中,殷寿手持的青铜钺(图20),象征着军中兵权统帅。《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6] 另一次是在登基大典上,殷寿握在手中的玉钺(图21),主要用作仪仗,象征统治者的权力和威仪。

3.4. 电影《封神第一部》里体现出的殷商意境美学

殷商时期的人们崇尚虚实结合的美学意境,在电影中能够直观表现意境之美的当属昆仑仙境(图22)。昆仑仙境是以宋代王希孟的青绿山水顶峰之作《千里江山图》(图23)为视觉基础,整体渐变的色彩,

Figure 20. Bronze axe

图20. 青铜钺

Figure 21. Jade axe

图21. 玉钺

云山飘渺的质地,低角度是光照感,营造出一个长生无极的仙界景观。影片中的昆仑具象化了殷商时期“有无相生”、“有虚有实”的美学观念,以气凝山,虚灵之境,将古人对仙境的崇拜和向往用数字技术和电影艺术表现了出来。

Figure 22. Kunlun wonderland

图22. 昆仑仙境

Figure 23. “A Thousand Li of Rivers and Mountains”

图23. 《千里江山图》

4. 总结

《封神第一部》作为一部以中国神话和殷商历史为背景的史诗电影,导演及制作团队极其匠心地实地考察了陕西、山西、河南多座博物馆以及宫殿遗址,翻阅史料尊重历史地复刻了殷商时代的器具、着装、殿宇,运用现代科技技术还原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和神秘莫测的中国神话世界,打造出了一部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神话的“封神”之作,为全世界观众带来了一场中式美学的视觉盛宴。

在反复观看了几遍《封神第一部》,又继续深入了解了电影制作的幕后故事之后,我起笔开始了在电影本身基础之上延伸探究的中国神话内涵与殷商美学,从中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意境润物无声又震撼人心的磅礴力量。中国神话跨越千年,那些经典的角色和桥段仍然能够触动当代人的心弦,给人以无穷的能量;殷商美学源远流长,精美的服饰器具、野性又精致的花纹图案、恢弘壮观的建筑走到今日依旧经久不衰,成为了中式美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颗璀璨明星。电影《封神第一部》中体现出的神话之美、历史之美,值得细细品味,深入研究。

注 释

图1~3、图9图14:电影《封神第一部》截图

图4:商后母戊鼎百度百科

图5:饕餮纹百度百科

图6图7图10图15图16图19:电影《封神第一部》抖音官方账号

图8:甲骨文百度百科

图11图12图17图18图20~23:电影《封神第一部》微博官方账号海报图

图13:电影《封神第一部》哔哩哔哩官方账号

文章引用

李文清. 从电影《封神第一部》探寻中国神话内涵和殷商美学设计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Mythology and the Aesthetic Design of Yin Shang from the Movie “Creation of the Gods 1”[J]. 设计, 2024, 09(01): 784-796.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1094

参考文献

  1. 1. 吕不韦. 吕氏春秋译注[M]. 张双棣, 等, 注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 2. 王勇生. 古老文字 + 现代科技让甲骨文走进云时代[EB/OL]. 中国网. http://cul.china.com.cn/2023-02/20/content_42264537.htm, 2023-02-20.

  3. 3. 雨葭. 堪称“封神”的还有真正的殷商美学! [J/OL]. 收藏•拍卖.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802A082IL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2023-08-02.

  4. 4. 墨子. 墨子[M]. 李清源,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5. 5. (西汉)戴圣. 礼记[M]. 胡平生, 张萌,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7.

  6. 6. (汉)司马迁. 史记[M]. 陈曦, 王珏, 王晓东, 周旻,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