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371 , 6 pages
10.12677/AE.2023.1391061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启示

杨璐萌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收稿日期:2023年8月8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4日

摘要

让·雅克·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自然主义思想的先驱者,在其著作《爱弥儿》中,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得到详尽的阐释,即要求在尊重自然、服从自然法则的前提下,追求人的自然发展的理念。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些教育思想启发了当下的思想教育应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教育立足现实的前提下顺应环境发展,同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到以“情”动人,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呈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思想政治教育

The Enlightenment of 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al View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umeng Yang

School of Marxism,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Received: Aug. 8th, 2023; accepted: Sep. 7th, 2023; published: Sep. 14th, 2023

ABSTRACT

Jean Jacques Rousseau,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 philosopher, educator and pioneer of naturalism thought in the 18th century, in his book Emile, his naturalism education thought has been explained in detail, that is, under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nature and obeying natural laws, the pursuit of human natural development concept. I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se educational ideas have inspired that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should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their individuality,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education based on reality. At the same tim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move them with “emotion”, and the for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should be enriched to diversify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Keywords:Rousseau, Naturalistic Educational Vi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在其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代表作《爱弥儿》中,他提出了关于自然主义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教育观念就是将自然主义引入教育领域并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把握,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谋求人的自然发展的一种观念 [1] 。目前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不少制约因素,学生的课程参与性不高,大学生主动学习性不强,价值观念呈多元化发展;教育者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与学生缺少情感交流,教育课程时效性不强等。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念要求顺应自然、顺应学生发展、顺应自然规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困境提出了应对之策。笔者认为,通过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进行借鉴,有助于破除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桎梏,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

2.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凡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变得破败不堪了。” [2] 这是《爱弥儿》书中的第一句话,其核心内涵在于表达“善良的天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中”。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遵从天性的发展。那么,何谓“自然”呢?究其概念而言,英文Nature来自拉丁文Matura,意即“天地万物之道(the course of things, natural character)” [3] 其原意为植物、动物及其世界面貌自身发展而展示出来的内在特色,最早的文献译为植物。当时的封建经院教育给人们的思想带了枷锁,卢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所谓“自然”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了其原始的状态,而自然教育,则是指教育应当遵循教育对象的发展、遵循学生的本性;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年龄、爱好、能力及特点,让学生在认知自己的过程中回归自然,自然地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由此,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将教育对象视为中心,教育不再是强加于教育对象而转变为教育对象的主动接受。具体来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念有以下两个内涵。

2.1. 教育要顺应自然

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顺应自然,或者说回归大自然界中。所谓教育“回归自然”,即要以教育的自然状态为准则,才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在自然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儿童掌握自然生存的能力 [4] 。卢梭认为过去的教育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者禁锢了孩子思想的问题,或者说教育者没有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仅仅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对儿童进行教育,这就违反了自然的规律。教育如果不顺应自然,只片面的用成人的思想进行说教,会剥夺了儿童应有的权利、禁锢了他们的思考,以至于会破坏自然的法则,从而破坏儿童的成长。自然的教育是人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人的教育是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事物的教育是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情获得良好的经验。根据卢梭所说,自然教育、事物本身教育和人为因素教育这三种因素共同促进了人们的成长发展。因此当这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并且相互促进的时候,学生才能收获良好的教育,才能得到成长。因此这三种因素应该协同发展相互配合,以便受教育者能够按照自然本性发展。

2.2. 教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然人”

何为“自然人”?按照卢梭的论述,首先,自然人是能独立自主的人,再者说,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其次,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最后,自然人是自立谋生的人。自食其力便无须赖他人所生,这是独立自由的可靠保证。由此可见,“自然人”并非是纯粹生物性的人,而是摆脱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枷锁的自由的率性的人。这种人是自由的、可以自食其力的、独立自主的人。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虽然是我想把他培养成一个自然人,但不能因此就一定要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 [5] 他认为,只要处在自然社会的生活中,不会被各种欲望杂念或者偏见带着走,只要用自己的心去想,去思考,而且,除了忠于自己的理智,不被其他的权威控制就行了。这就是卢梭所指的自然人,教育要培养自然人,而不是国家的公民,因此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3.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方法原则

根据自然教育的目的和传统教育的弊端,卢梭指出,培育自然人,要有新的方法和原则。

3.1. 教育应正确看待儿童

教育应该按照儿童的发展,什么年龄就要学什么年龄的知识和道理,不应该过早的教授不属于当下年龄的知识。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6] 。儿童有他自己的地位,不要把他们看作小绅士、小大人,不要把他们看作上帝的产物、成人的玩物。

3.2. 教育需要贯彻自由原则

教育进行自然天性的教育。尊重天性教育,让孩子与自然合一,与生命发展规律合一。标准化的灌输式教育,雕刻出来的是模板化的复制品,这样的生命未免太过单调、乏味和无趣。卢梭曾说“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因此,遵循天性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他反对封建教育咬文嚼字、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理念;也不支持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让学生们主动思考,自由畅想。他提出教育要从学生的自然本性出发,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多看、多听、多思考。不能因为迫切的希望看到将来而忽视了当下学生最本真的天性,剥夺了快乐。

3.3. 教育需注重感悟

卢梭反对在孩子们的儿童阶段对其进行知识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向孩子们灌输了过多的知识,耗费了他们的大量脑力。知识是宝贵的财富,但是,不是只有知识才是宝贵的财富。当知识都是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劳动去获得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都会促使孩子去思考感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那么简单了。这样一来孩子对知识会产生渴望的感觉,而不是一味被动的完成任务,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孩子们走完感性认识–感悟–知识三个阶段,才能真正得到知识。根据卢梭所说,教师应该承担起“教练”的角色,推动儿童去发现那些学问,并在其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以研究学问的方法以及推理预测、分析判断等能力,同时灵活教法,培养他们的兴趣。用一条中国古训来说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心灵的朦胧的黎明转到真正的大白天” [7] ,教育在国家的文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任何国家的兴旺发达归根结底离不开教育。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和物质生产。而物质的追求、科技的崇拜、西方文化的入侵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难题。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公民的任务,以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紧跟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可以引领他们正确看待世界,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分析世界,解决问题,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有利于人民利益的人 [9] 。卢梭作为18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其教育思想包含着许多进步之处,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着重大意义。

4.1.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受教育者,普遍具有思想活跃、眼界开阔的特点,接受新鲜事物和新颖观念的能力也较强,相伴而来的是多样化的个性特征与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一般而言,受教育者都希望所学的知识能与其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有些受教育者对自身未来的经济收益比较关注,有些受教育者对于自身能否得到周围人的认同比较重视,有些受教育者则更关心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在思想政治认识水平上,同一集体中不同的受教育者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受教育者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自身行为有较强的管制能力,能使自己遵纪守法,甚至能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道德规范。还有的受教育者并未形成系统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其道德信念和认知都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很可能做出极端偏激的行为。所以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思想水平的受教育者,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待,才能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进行掌握,根据受教育者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会出现的学习障碍、心理困惑等问题,合理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10] 。以大学为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针对大一学生对刚上大学的普遍产生的新奇感开展兴趣拓展活动;针对大二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提供心理健康教室;针对学生大三大四因为论文选题和工作规划产生的迷茫无措开展特色班会活动等。

4.2. 贴近实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近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往往使受教育者感觉到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够贴近人们的生活,不够贴近实际,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不够。卢梭指出,要尽量用可以感觉的到的事物去影响学生,假如给学生灌输的都是学生理解不了的概念,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进而使得学生身上容易滋生偏见、错误思想和恶习。可见卢梭是提倡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卢梭所说的回归生活的教育方式其实就是符合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真实心里特征。他主张要以生活为核心,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但是,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只是照本宣科,对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和日常生活了解的少之又少,就造成受教育者在上课的时候很难与教育者产生共鸣,当他们发现书本的上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况完全不同,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尤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大学生已经变为所谓的“00后”为主体,他们是崇尚自由,思想开放的;他们追求新奇、刺激,独立;他们关注时事、富于挑战性、不喜欢千篇一律。但是,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内容主要还是局限于理论性知识,创新之处比较少,缺乏对学生生活中的关注,而对学生真正感兴趣、真正关心的问题,比如情感、精神空虚等,课上涉及到的比较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因此,在社会迅速发展,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生活实际展开。例如,在教育内容上,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匿名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和情感上的困惑,基于是匿名问卷,可以更加有效的得到学生真实的想法,这样可以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有效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3. 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与学生实际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思想政治观念,例如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任何事情只有自己去亲身体会,才能明白事物背后蕴藏的意义。例如我们教育学生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因为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人民获得了解放,领导我们一步步走向民主和富裕。对于党如何浴血奋战,如何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只靠嘴巴讲是不够的。与其让学生妄加猜想,不如让学生去参观一下革命胜地,去参观一下博物馆,看看那些承载着血与火的历史文物。一个饱经枪林弹雨的、布满弹孔的钢盔,比十句“斗争是如何如何激烈”更加有说服力;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吃不饱、穿不暖、没有电、没有各种便利的基础生活设施是多么不便,比告诉学生“党带领人民走向小康”更加形象和直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

4.4. 以情动人、运用情感教育法

卢梭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也是情感交流。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还有教育的大环境下,从小到大,学生和教师中间仿佛有一扇看不见的墙。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总有一种天然的威慑力,再加上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固有观念都是死板无趣的。教师也只是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没有发现学生真正所需所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是课程上的“教师”,学生因为“教师”的身份被动接受教育,而没有达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地。老师只是教授了书本上的原理,但是学生思想上的困惑、情感上的迷茫和信仰上的彷徨只依靠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情感交流与学生沟通,和他们成为朋友指引他们变得更好。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就强调要对学生“有感情、动真情”,“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教师真正关心学生,把学生当亲人,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对老师的信任 [12] 。针对这种情况,卢梭在《爱弥儿》中所采取的情感教育可以供教师进行参考,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关工作者应该多观察学生,与学生进行课余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困惑,第一时间关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学生将自己当成信任的朋友,用真挚的情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5. 总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然而还有思想领域各种价值观念的相互激荡。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人们不仅在政治上有了更广泛的民主权利,在思想上的民主性也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顺应民主化进程,充分以人为本,也值得研究。教育和人类及其历史一样都具有其不确定性,我们只能按照此时彼时的情况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发挥。由于时代及社会条件的限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或许存在许多局限性,但作为人类启蒙的教育,正引导着人类一步步向着未知的未来走去,推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文章引用

杨璐萌.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Rousseau’s Naturalistic Educational View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J]. 教育进展, 2023, 13(09): 6821-682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91061

参考文献

  1. 1. 喻清. 试析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37(5): 37-39+43.

  2. 2. 卢梭. 爱弥儿(第一卷)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8.

  3. 3. Harper, D. (2006) Nature,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https://www.etymonline.com/search?q=nature

  4. 4. 刘婷.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9(7): 106-108.

  5. 5. 卢梭. 爱弥儿(第四卷)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360.

  6. 6. 卢梭. 爱弥尔[M]. 李平沤,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7.

  7. 7. 柏拉图. 理想国[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82.

  8. 8.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Z]. 1900.

  9. 9. 何淑婷. 基于新时代的视角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 经济师, 2022(12): 190-191+193.

  10. 10. 马天钰.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学理论, 2020(8): 115-118.

  11.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 浙江医学教育, 2004, 3(4): 1-3.

  12. 12. 张艳. 试析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3(S2): 13-1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