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5 No.03(2016), Article ID:17961,8 pages
10.12677/ASS.2016.53052

The Rural Welfare Institute Building and the Response of Social Work under the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

—An Empirical Study on Both F and Y Rural Welfare Institutes of Hubei Province

Li Xu, Yanmei Yang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Received: Jun. 16th, 2016; accepted: Jun. 30th, 2016; published: Jul. 8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To develop public pension institutions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with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 and people’s ideas. This paper takes both F and Y rural welfare homes in “8 + 1 city circle”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uses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s to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ith these two rural welfare homes among people autonomy, welfare economy and home rehabilitation. Then we use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int out that the common problems of current welfare homes include: welfare homes and people don’t realize that they have ability to change the survival situation; institutions designated service has many disadvantages; the cooperation of welfare house and enterprises contains many prominent problems while without introspection, etc.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builds a tree model, and proposes three paths for the responses of social work service: the micro self-knowledge, medium social services and macro system construction.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a series of construction of rural welfare homes,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old people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welfare institutions can be promoted.

Keywords:The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 Ecological Perspective, Rural Welfare Institute Building, The Response of Social Work

内源式发展模式下农村福利院营造 与社会工作应对

—基于湖北省F、Y两所农村福利院的实证研究

徐莉,杨艳梅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6年6月16日;录用日期:2016年6月30日;发布日期:2016年7月8日

摘 要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家庭功能的弱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公共养老机构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湖北省“8 + 1城市圈”中F、Y两所农村福利院为例,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两所农村福利院的“院民自治”、“院办经济”、“驻地康复”等特色管理和服务进行研究,运用生态视角分析现状,指出当前福利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院民有能力改变生存现状而不自知、机构定点服务弊端重重而不自觉、院企联动下问题凸显而不自省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树状模型建构,并提出社会工作应对的三条服务路径:微观的自我认知、中观的社会服务和宏观的制度建设,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农村福利院营造来改善院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福利院的内源式发展。

关键词 :内源式发展模式,生态视角,农村福利院营造,社会工作应对

1.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发展,“未富先老”的国情让国家和政府倍感压力。据专家预测,未来20年平均每年要增加1000万老年人,如果按这样的增长速度计算,老年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将给政府带来极大的挑战。就湖北省而言,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数达6000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82%;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9.09%,也就是说,湖北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不仅是一种静态的人口结构模式,还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和精神安全慰藉 [1] 。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在改进基本社会服务方面,要新改扩建乡镇福利院500所,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要覆盖50%以上的农村社区,医疗救助对象救助比例要达到70%。不难发现,政府已经意识到老龄化的严峻性并开始积极着力于农村福利院营造工作。F、Y两所农村福利院是湖北省相对具有发展特色的两家农村福利院,它们是湖北省整个农村福利院管理体系中追求创新、致力改变的代表,在发展过程中其优势日益突出,通过对F、Y两所农村福利院发展模式进行研究,能够给其他福利院提供参考模型,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带动整个福利院体系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社会的转型促使人们的养老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迁,机构养老在未来几十年将成为主流的养老模式。农村福利院是机构养老的类型之一,纵观学术界,学者对农村福利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角度,囊括农村福利院制度管理、安全保障、心理护理、生活满意度、专业量表分析、政策体系建构等指标。其贡献各有千秋,但论据颇为单一,理论也不甚全面。本文以湖北省F、Y两所农村福利院为例,从生态视角出发,根据对“院民自治”、“院办经济”、“驻地康复”等特色管理和服务的分析,来揭示所有现行农村福利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老有所为”这一理念阐述内源式发展模式 [2] 下农村福利院的发展前景,同时进行树状模型建构。此外,在模型建构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介入进行路径选择并实施介入成效预估,使整个研究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

2. 内源式发展模式下的农村福利院营造

马克思语境中的内源式发展是指:“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 [3] ,但从本质上来讲,笔者认为内源式发展是服务对象能力的挖掘过程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方式。在服务过程中,工作者常常会最大限度的挖掘服务对象的能力及其周围的资源和关系网络,再通过重组、链接、整合等一系列措施来改变和影响其行为、生活和观念,以达到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总的来说,内源式发展模式就是工作者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所建立的一个独立的、自给的生态系统,其运转方式是通过内在力量的凝聚和社会资源的链接实现本系统的正常经营和运转。在运转过程中,原生力是服务对象本身追求自我改变的意识和能力,次生力则来源于社会网络的利用和支持。

而农村福利院营造是指农村福利院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院民之间、院民与院舍环境之间、院民与社会环境之间紧密的关系中实现自我生存和社会良性运行而完成自组织、自管理、自发展和社会辅助的过程。该概念与社区营造相似,原因在于福利院从广义上来讲也是社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有共通之处,但农村福利院营造因群体特点而有其独特性。生态视角理论认为,人类有与其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的能力,那么厘清和建立院民与环境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农村福利院营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内源式发展模式则是在生态视角理论的前提下对农村福利院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指出农村福利院不能仅仅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还要通过“老有所为”也就是老人自身能力的挖掘、资源的链接和社会的再融入进行农村福利院的内源式营造,进而打造一个全新、生态、祥和、自给的福利院生活格局。

所谓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本文中提到的F、Y两所农村福利院所拥有的特色,正是其他福利院所不具备的。那么F、Y福利院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是其他福利院的劣势。根据这一思路,本文试从“院民自治”、“院办经济”、“驻地康复”等特色管理和社工服务在Y、F两所农村福利院的创新入手,通过三者的现状分析来揭示当前农村福利院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院民自治”

“院民自治”是F农村福利院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属于人与院舍环境关系的协调机制,遵循“院民自主,劳动自愿,成果共享”的原则。这一模式主要靠院民自身劳动以实现福利院的自给自足,符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院民自治”的提出基于院民对基本生活的满意度 [4] (居住条件、饮食水平、院舍适应、需求满足和人际关系方面)。F农村福利院居住条件简陋,三人一间,除了捐赠的一台电扇没有其他的家具;在餐食供应方面,菜系比较单一,每顿只有一个菜,有时菜里有几片肉,有时只用咸菜来填肚子;在院舍适应方面,张奶奶说:“刚开始来的时候有点不适应,某某是傻子,整天闹”。在需求满足方面,李爷爷说:“一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想要的啊,就算想要,谁给你”?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家都表示生活在一起,摩擦总是有的,不过整体上还算太平,人与人之间能够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上述现状仅是农村福利院老人面临一系列基本生存问题的缩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福利院相关工作人员在“老有所为”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院民自治”的管理模式。总体而言,“院民自治”是改善院民生活现状的一种尝试,人类行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环境的变化也促进人类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环境。老人们通过自身能力的挖掘来实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5] 的途径,也是老人再社会化和社会融入的最佳状态。

“院民自治”最突出的特点表现为室友之间的“守望相助”,众所周知,农村福利院资金紧缺,护工扶助始终是天方夜谭,而老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与扶持既减轻了福利院的资金困难问题,也进一步增加了老人之间的情感。福利院“院民自治”方案新颖但也存在不足,单从老人的自我照顾能力方面讲,老人们因健康状况而有差异,自我保健意识也都相对较差,且老人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病理知识,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2.2. “院办经济”

“院办经济”是Y农村福利院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是该福利院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主要通过与私营企业、零部件生产公司等合作,老人在福利院内自愿参与手工制作或零部件的筛选工作,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此外,老人们种植蔬菜瓜果、喂猪养鸡,一部分为福利院提供日常补给,一部分参与市场买卖。“院办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用于福利院的日常开支和院舍的基础建设。当个人与环境构成了统一的系统时人与环境就会形成一种互惠的关系,这是“院办经济”的理论依据。换言之,无论是政府、福利院、私营企业还是老人都是院办经济的受益者。具体表现在:私营企业在赢得声誉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了政府和福利院的支出,而相应的劳动报酬也让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但是,“院办经济”是在老人自愿、身体条件良好、劳动强度低的前提条件下增加老人社会融入和再社会化的机会。然而这里的前提条件往往被福利院管理人员所忽略是“院办经济”的致命弱点。

2.3. “驻地康复”

除了政府的财力物力支持,社会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社会工作机构、慈善机构和社会爱心人士等,该服务是社会支持在生理和心理领域的具体体现,一般包括:康乐活动、社会募捐和定期医疗保健等,但终归都是短期服务。“驻地康复”是某社工机构在定点福利院F农村福利院提供的一项每月为期一个星期的康复治疗服务。相比其他机构的服务,时间上更为长久,服务上更为专业。该项目使得社会组织机构在农村福利院服务中得到质一般的飞越,是农村福利院社工服务的努力方向和前进趋势。但是,“驻地康复”项目还处于初级阶段,专业局限和服务层次单一等缺陷日益突显。而且该项目还存在一个巨大的瓶颈,突出表现在:发展过程中无先行经验可借鉴以及定点服务模式下各福利院资源分配差异巨大。这些问题将会大大束缚福利院的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福利院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硬性条件上的不完善,还包括:院民有能力改变生存现状而不自知,机构定点服务弊端重重而不自觉,院企联动下问题凸显而不自省。那么,面对以上难题,我们在现存体制下针对该现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如何运用“老有所为”的理念进行农村福利院内源式营造?谁来承担营造领头人的重任?下文将对以上疑问一一作答。

3. 树状模型建构

在进行农村福利院营造初始,我们应以现存农村福利院发展的规律和态势为基,在促进农村福利院良性发展上以生态视角嵌入,深度剖析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为其他农村福利院营造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实现农村福利院现状的改善。基于此,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型:树状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在当前国情下,政府作为整个农村福利院建设和发展的指挥部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社会组织和机构、大公司大企业的扶持项目是资金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三者构成了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繁茂绿叶。但是,农村福利院并不奉行拿来主义,而是通过院民自治和院办经济等生产方式以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解决农村福利院院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院民自治和院办经济等生产方式是“老有所为”的具体表现,也是该模型的精髓,更是内源式发展模式的支柱。也就是说,农村福利院的发展必须紧依院民,从院民的需求 [6] 出发,实事求是,稳扎稳打。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强调案主能力的挖掘,通过“老有所为”来调动院民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福利院的内源式发展模式,这是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一种伟大尝试,而树状模型(见图1)也将成为当下最可能践行的农村福利院发展愿景。

这与当前大多数福利院的发展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当前大多数的福利院表现为“放血”而不是“造血”,单单靠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这种“放血式”发展模式只会加重政府财政压力和社会负担,而这里提到的“造血式”发展模式在树状模型的指导下能够实现农村福利院的内源式发展,是农村福利院营造的最佳途径,也是“老有所为”的具体表现。那么,当我们把树状模型建立起来后谁来实施具体方案呢?我们不得不把希望寄托于社工。一是因为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树状模型四位一体中扮演资源链接和领头羊的作用;二则是近年来在社区营造上社会工作者取得了一定的造诣,因此将所获得的经验运用于农村福利院营造定将事半功倍。

4. 社会工作应对的路径选择和预期成效

基于以上事实,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型:树状模型能否落地扎根?社会工作者在应对农村福利院内源式营造中有哪些路径选择?又能取得怎样的预期成效?这些问题将有待深究。以下详细介绍的是社工以树状模型为基础,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应对的路径选择。

4.1. 微观层面:自我认知客观化

对于福利院老人来说,角色转换是院舍适应的重中之重。一般情况下,老人之所以会在福利院养老,

Figure 1. The “tree model” diagram

图1. 树状模型图

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入住出于老人自愿,而被动入住可能是受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经济条件或是健康状况等影响不得不离开家庭养老,笔者在访谈中也发现,主动入住的老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普遍高于被动的老人。由此看来,自我认知偏差会削弱自我效能感,从而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换句话说,只有在社会角色转变和自我认知客观化上游刃有余,才能快速实现老人对环境的适应,从而促进老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7] 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效能感、正确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是提高福利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社会工作应对主要是通过开展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来提供服务。个案工作 [8] 主要运用支持性技巧让老人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运用同理心和支持鼓励的表达方式和优势视角理论增强案主的自我效能感,正确认识自我和接受自我。还有就是灌输“老有所为”的概念,通过挖掘院民的能力和资源来改善他们在福利院的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从而促进整个福利院的内源式发展。小组工作则是运用小组的力量淡化组员的孤独感和自卑感,提高文化自信、生活自信,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从而增强院民参加活动和改变自我的积极性。总的来说,就是让院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来促成自身改变的。这是“树状模型”落地扎根的群众基础。

4.2. 中观层面:管理体系科学化和服务层次多元化

管理体系科学化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行政领域的专业要求。内部管理包括人才培养、管理制度、目标考核和院民自我管理。在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方面,任用有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的人作为福利院的院长是核心,培养福利院老人中的组织者是重点。社工作为农村福利院营造的人才孵化器,必须灌输福利院和院民自助—互助理念而非社工万能和全责。管理制度要严明且可操作,这来源于社工实践、政策把握和管理水平。福利院作为集中供养的场所,老年人众多,而人与人之间因教育背景、文化程度的不同容易出现矛盾,冲突在所难免。作为管理者,社工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做到价值中立,让冲突双方冷静后,再询问起因经过以对症下药是比较正确的处理方式;在目标考核和院民自我管理方面,社工可以建议福利院采取适当的方法将老人分成自助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主持日常生活的所有事宜,包括卫生、洗衣打饭、文娱活动或是帮助不能自理的组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在组与组之间进行卫生、良好关系等方面评比,优胜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在管理体系上,除了院内的竞争,还可以组织院外评比。“8 + 1”城市圈甚至整个湖北省的福利院根据不同类别进行划分,在一定的评比规则下将服务质量量化,竞争机制的引入对福利院整体水平的提高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除了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捐赠,在资金筹集上福利院也可以另辟佳径,譬如资源链接的资源互换和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这是提高福利院老人基本生活水平和改善居住环境的最佳办法,是从“等养”到“自养” 的跨越性蜕变。如果把“院民自治”和“院办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内源式发展,实现院民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将指日可待。

在服务层次多元化方面,前文已经提到,社会给予的支持主要集中在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涉及较少。那么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专业化是当前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从社工实务角度来讲,笔者认为,社会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应该在进入福利院并渐渐熟悉福利院环境之后,须对福利院的问题和需求做一个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今后服务的发展方向,针对一些特殊问题做个案、小组甚至社区活动,以渐进的方式影响老人的行为或态度以及福利院、社会组织和政府的决策,这是服务拓展服务范围的表现;从社会力量团结角度来讲,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资源互补,是效率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的表现。特别是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专业与专业的对接和碰撞,才能采取及时的专业的补救和处理措施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这是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的途径。社工可以创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或是召开联盟会议,亦或是开展创新性服务项目吸引各社工机构参与。然后把“驻地康复”类似的项目作适当的延伸,形成农村地区特有的社工服务模式,有利于为社工进驻农村地区作前期准备。在福利院与私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经济效益的对接,还要考虑到精神方面的满足,比如为合作企业颁发证书、遵守院民工作自愿原则等,该层面有利于缓解机构定点服务衍生的不公平事实,同时还能有利的规避了院企联动带来的弊端。

4.3. 宏观层面:社会保障制度化

2015年9月23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湖北省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该《条例》对供养对象、供养内容、福利政策、资金来源和供养标准等作出了明文规定,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免收挂号费和床位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纳部分由政府全额补助,但社会保障不仅仅只是政策支持和医疗卫生领域,还包括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支持是法律依据,资金投入是生活保障,医疗卫生是生存前提,人才培养是发展方向,四者缺一不可。社会保障制度化则是四者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作用。在农村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家和政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箭在弦上。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加大政府在福利院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最为急迫;医疗卫生的重点是在农村合作医疗、社保和养老保险上的“支付”、“半支付”和“全免”改革;而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社会工作为例,社会工作本土化不仅仅在于文化还有语言。语言不通是阻碍交流的屏障,可是只有通过交流沟通,才能真正的了解福利院老人的困难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改善现状。因此培养本地社工是未来社工发展的侧重点之一。也就是说,人才培养必须从学科性质出发,注重人才的高质量和高实用。针对以上问题,社会工作的切入点就落在了社会政策领域,行政社工的服务宗旨是将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过程和运用服务经验修改政策,那么在农村福利院的服务实践下发现的问题,社工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公益讲座等方式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同时与政策制定部门接洽,争取在社会改革中为福利院老人赋权。

一系列的社会工作介入,往往会对农村福利院营造带来一定的预期成效。具体体现在:首先,社会工作者在农村福利院各个问题和目标完成程度上在两年之内基本上能够达到实现服务效率与效果并驾齐驱之势;其次,福利院的功能运作得到改善,福利院管理制度得到一定的完善、硬件设施相对齐全、院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院民对社工机构的认知度、满意度得到相应的提升,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后,社工机构自身建设也得到系统的改善,机构在服务质量、专业水平、人才储备、资源链接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和需要。

5. 结语

农村福利院营造主要从F、Y两所福利院的创新点出发,对福利院的“院民自治”、“院办经济”和“驻地康复”以生态视角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度剖析,然后根据农村福利院的现状、问题和院民需求提出了支撑农村福利院内源式发展的树状模型,接着通过树状模型四位一体的资源链接和主要侧重点来实现农村福利院的生态发展。在社会工作应对过程中,社工具体从微观层面的自我认知、中观层面的社会服务和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实务工作中的路径选择,站在理性的角度高瞻远瞩,这既为福利院自身建设的完善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建构方案和发展规划视图,又能够以此为模板,为其他农村福利院提供参考和借鉴。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通才实务对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全方位人才培养下的社工必须站在价值中立和价值介入(针对部分特殊的问题)的高度去衡量和解析社会现象或问题对案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与局限。统筹全局而又坚持案主自决,社工领导而又坚决赋权,其最终目的是在社工退出案主的生态系统后,案主依然能够在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处理和解决自身问题并维持这种能力。社工以一个孵化器的形式,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院民的自我发展、福利院的自我完善、社工机构的自我定位、政府的自我改革。一方面实现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和文化自信,一方面促进农村福利院的内源式发展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从而进一步推动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然而这对于农村福利院和整个社工行业而言,还任重而道远。但是这并不影响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卓越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添光加彩。

文章引用

徐 莉,杨艳梅. 内源式发展模式下农村福利院营造与社会工作应对—基于湖北省F、Y两所农村福利院的实证研究
The Rural Welfare Institute Building and the Response of Social Work under the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An Empirical Study on Both F and Y Rural Welfare Institutes of Hubei Province[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05(03): 373-380.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6.53052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穆光宗.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14(5): 39-44.

  2. 2. 李翌萱. 对我国机构养老模式发展问题的思考[J]. 社会工作, 2009(7): 54-56.

  3.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276.

  4. 4. 田北海, 钟涨宝, 徐燕. 福利院老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查[J]. 学习与实践, 2010(3): 108-115.

  5. 5. 朱军红, 王鹏, 汪文新, 毛宗福. 湖北农村福利院五保老人生活质量状况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12): 895-897, 902.

  6. 6. 苗艳梅. 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需求及其保障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7. 7. 汪文新, 毛宗福, 杨玉茹, 等. 不同供养环境对农村五保老人心理健康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4): 395- 396.

  8. 8. 向娟. 农村机构养老中的社会工作——基于恩施市沙地中心福利院的个案分析[J]. 社会与公益, 2012(3): 75-7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