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6 No.11(2016), Article ID:19085,9 pages
10.12677/AP.2016.61115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ilial Piety and Adult Attachment Style in College Students

Yayun Meng1, Yuanyuan Zhao2, Xiaojing Li1, Guangzeng Liu1, Yong Liu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yuan, Jiyuan Henan

Received: Nov. 6th, 2016; accepted: Nov. 26th, 2016; published: Nov. 29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attachment style and filial attachment cognitive statu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ttachment and cognitive filial piety. In practice,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filial piety education, and it is helpful to better guide the students parents and schools to make the education of filial piety more targeted and efficient. Methods: The filial piety cognition questionnaire and ECR are used to questionnaire the 350 students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randomly. Results: The college students’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attachment anxiety level are higher, and female have higher score than male in attachment avoidance; college students’ filial piety is overall more positive; the girls’ grades in Yangqinzunqin (fulfilling filial responsibility) and Huqinrongqin (maintaining the honor of the family)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scores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n filial piety total score and Huqinrongqin, Sangzangjinian, Shunqinyanqin; the non-only child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nly child in Yangqinzunqin dimension; students’ attachment styles in anxiety dimension and filial piety cognitive in Shunqinyanqin dimension exis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Conclusion: The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anxiety attachment degree are high, and the female is higher than 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filial attachment avoidance;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morepositive filial piety cognition;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and cognitive filial piety exis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in Shunqinyanqin dimension.

Keywords:Filial Piety, Adult Attachment Styles,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孝道认知与依恋风格的关系研究

孟亚运1,赵圆圆2,李小婧1,刘广增1,刘永1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2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6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26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9日

摘 要

目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欲了解大学生依恋形态和孝道认知现状以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依恋与孝道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上,本研究可以为大学生孝道认知教育提供建议和措施,有助于家长和学校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孝道观念,使孝道教育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方法:向新乡医学院312名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包括孝道认知问卷和亲密关系问卷。结果:大学生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比较高,女性依恋回避高于男性;大学生孝道认知整体比较积极;女生在养亲尊亲和护亲荣亲两个维度上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孝道总分及护亲荣亲、丧葬纪念和延亲顺亲分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在养亲尊亲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依恋风格的焦虑维度与孝道认知的顺亲延亲维度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比较高,女性依恋回避高于男性;大学生孝道认知整体比较积极;大学生依恋风格的焦虑维度与孝道认知的顺亲延亲维度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 :孝道认知,依恋风格,大学生

1. 引言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孝道就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与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的组合。也就是说,孝道是孝道态度与孝道行为(杨国枢,2009)的组合。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大学生的孝道观就是大学生对孝道的基本看法和一般认识。

有关孝道的研究,一种是定性研究,采用柯尔伯格式的两难故事法,对被试进行个别访谈,以了解被试对孝道的认知结构及类型。早在1974年,Lee就提出了有关个体孝道认知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另一种是定量研究,采用标准化的量表或问卷调查被试的孝道态度及行为。黄坚厚以问卷法调查了台湾国中、高中及大专学生的孝道态度,结果表明:被试认为重要的孝行不因年龄、受教育水平而存在差异。侍奉父母、听从父母的意见、悦亲、不使父母生气、显扬父母被认为是较重要的孝行。绝对服从、传宗接代、与父母同住、物质方面的奉养等被认为是最不赞成的孝行。而且青年们所列的重要孝行仍然保留传统孝道的精髓——尊亲、悦亲及养亲,只有绝对顺从、传宗接代及随侍在侧等传统孝行则因不符合现代生活而逐渐不被接受(黄坚厚,1992)。

随着中国慢慢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问题尤其是养老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养老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目前我国仍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子女怎样赡养老人,如何尽孝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传统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如何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对大学生孝道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大学生孝道的现状。有的学者是从尊重父母、照顾父母、满足父母成就期待以及给父母精神慰藉四个维度考察大学生的孝道现状(李志强,2009)。还有的学者从道德价值观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进行调查,分别从道德价值目标、道德价值动机、道德价值手段和道德价值效果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吴超,2008)。应贤慧等人(应贤慧,2007)在从大学生在传统孝道观各维度——“敬顺双亲”、“遵从礼俗”、“抑己顺亲”和“荣亲留后”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不同的群体:男性和女性群体、大专和本科群体、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对不同传统孝道观的维度的赞成程度上是有差异的。

依恋(attachment)是一种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它可以描述为儿童渴望和需要与某个个体保持长期的、持续的亲近,以获得安全和舒适的一种情感连接,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人生经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重要方式,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吴薇莉,2004)。

依恋研究自上世纪兴起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是最早提出“依恋”概念的学者。他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并对依恋的特征进行了剖析。

依恋关系的研究最初是针对婴幼儿与其母亲的关系进行的。但依恋联结是持续存在的,这一本质使得依恋理论能够扩展应用,依恋质量会成为人格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基础。因此,人们开始关注青少年和成人的依恋研究。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进行依恋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依恋关系的发展规律,成人依恋则是依恋领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部分。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它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与婴儿相比,成年人的行为表达含义较复杂,不易观察和分辨。而且,成人依恋行为系统中依恋双方是相互作用的,这也增加了成人依恋测量的难度。因此,成人依恋的研究相对困难和滞后。

目前关于依恋关系与孝道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青少年阶段,比如:郑珊珊在2008年研究了中学生孝道观念与亲子依恋、社会适应的关系;金灿灿在2011年研究了中学生孝道信念的特点及其与亲子依恋和人际适应的关系。相关的研究都发现,依恋关系与孝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关于成年依恋与孝道之间的关系,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

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依恋形态和孝道认知现状以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依恋与孝道认知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上,本研究可以为大学生孝道认知教育提供建议和措施,有助于家长和学校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孝道观念,使孝道教育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新乡医学院大学生35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回收到有效问卷312份,问卷回收率达到89.1%。其中,无效问卷剔除原则:1) 基本信息填写不完整;2) 所有答案都选择同一选项;3) 问卷填写不完整;4) 经分析后,数据在三个标准差范围之外的。筛选后被试的组成:大一89名,大二141名,大三46名,大四36名,占总被试比例分别是28.6%,45.2%,14.7%,11.5%;医学类专业的学生259名,非医学类专业53名,占总被试比例分别是83.0%,17.0%;男生112名,女生200名,占总被试比例分别是33.8%,66.2%;独生子女52名,非独生子女260名,占总被试比例分别是12.4%,87.6%;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有80名,农村的有232名,占总被试比例分别是24.7%,75.3%。

2.2. 研究工具

2.2.1. 孝道认知问卷

该问卷是由范丰慧等人(范丰慧,2009)参照杨国枢编制的孝道认知问卷编制而成的,测试问卷采用5点Likert量表法,在孝道认知问卷中,参照杨国枢的编写方式,所有题项均以“作为子女,应该……”为基本结构。

该问卷一共有四个维度,分别是养亲尊亲(1~11):一方面尊重自己的长辈的表现;另一方面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养自己的长辈的表现。护亲荣亲(12~18):在减少长辈的忧虑和满足长辈期望、为家族带来荣耀方面的表现。丧葬纪念(19~25):在一些与祭祖相关的节日和长辈丧葬方面的表现。顺亲延亲(26~32):对长辈顺从和延续长辈的人生目标方面的表现。分别对应于侍生、立身、侍死、行道。采用从1分(非常不应该)到5分(非常应该)五级评分制,并且全部是正向计分。得分愈高,表示愈孝顺。

2.2.2. 成人依恋关系体验——修订版(ECR)

采用Brennan等人编制,李同归、加藤和生(李同归,加藤和生,2006)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ECR)”中文版测量大学生的成人依恋。ECR是公认的,设计比较合理的、信效度也较高的自陈式量表。该量表包含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因子,其中依恋回避表现为缺乏信任,喜欢跟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距离;依恋焦虑表现为对他人的情感效用性缺乏信息,有一种强烈的、而又不太满意的与对方亲近愿望。这两个因子分别又包含18个项目,共36个项目。其中奇数题属于回避分量表,偶数题属于焦虑分量表,该量表采用七级记分的方式,从“非常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中立”“有点同意”“比较同意”“非常同意”。第3、15、19、22、25、27、29、31、33和35题为反向记分题。该量表回避维度α系数为.94,奇数题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6~0.73之间;焦虑维度的α系数为.91,偶数题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5~0.67之间。关于该量表的效度,自陈式的支持者以访谈、投射(TAT主观统觉测验)、语词决策任务、颜色命名任务、日记研究和人际交往情景模拟等方法来证明自陈式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ECR主要针对恋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不过也可以适用于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在对大学生样本进行大规模研究时,该量表也普遍适用于没有恋爱经历的学生。

3. 结果与分析

3.1. 成人依恋总体情况

3.1.1. 回避与焦虑维度得分情况

对总样本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的两个分量表上的平均得分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3.1.2.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依恋风格的影响

为比较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大学生依恋风格的影响,特对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四个因素在依恋风格方面的比较后发现,除性别对依恋风格存在显著影响以外,其他各因素对依恋风格均无显著影响。为进一步对性别与依恋风格的关系进行比较,性别在依恋各维度上的得分列表见表2

表2可以看出,在回避维度上,男女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男性得分显著低于女性;在焦虑维度上男女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3.2. 大学生孝道认知的总体情况

考察全体对象在大学生孝道认知上的一般描述性统计量,从表3中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差距可以看出,

Table 1. The average scores of avoidance and anxiety dimension

表1. 回避和焦虑维度的平均得分情况

Table 2. Attachment dimensions in different genders

表2. 不同性别在依恋维度上的比较

注:*P < 0.05。

Table 3.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ilial piety cognition

表3. 大学生孝道认知的总体情况

被试的孝道认知总分的均值偏向最大值,被试在孝道认知上有趋于积极的态度。

3.2.1. 不同性别在孝道认知上得分的差异性检验

表4可以看出,在养亲尊亲和护亲荣亲两个维度上,男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养亲尊亲和护亲荣亲两个维度上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

3.2.2. 不同专业在孝道认知得分的差异性检验

表5可以看出,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在孝道总分及护亲荣亲、丧葬纪念和延亲顺亲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孝道认知得分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

3.2.3. 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孝道认知上得分的差异性检验

表6可以得出,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养亲尊亲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3.3. 依恋风格与孝道认知之间的相关分析

表7所示,对大学生依恋风格和孝道认知的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依恋风格的焦虑维度与孝道认知的顺亲延亲维度存在显著相关(r = 0.140, P < 0.05)。

Table 4. Different gender college students’ filial piety cognitive score t test (M ± SD)

表4. 不同性别大学生孝道认知得分的t检验(M ± SD)

注:***P < 0.001,**P < 0.01,*P < 0.05。

Table 5. Different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filial piety cognitive scores of t test (M ± SD)

表5. 不同专业大学生孝道认知得分的t检验(M ± SD)

注:***P < 0.001,**P < 0.01,*P < 0.05。

Table 6. Filial piety cognitive score t test between non-singleton and singleton (M ± SD)

表6. 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孝道认知得分的t检验(M ± SD)

注:***P < 0.001,**P < 0.01,*P < 0.05。

Table 7. Correlation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 and filial piety cognition

表7. 依恋风格与孝道认知的相关分析

注:***P < 0.001,**P < 0.01,*P < 0.05。

4. 讨论

4.1. 大学生依恋风格现状

4.1.1. 大学生依恋现状分析

从维度上看,本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回避维度均分3.80,焦虑维度得分3.84,这与以往的研究有一定的不同。竺培梁2007年对384名大学生做的一个研究所得回避和焦虑维度分别是3.14 ± 0.83、3.60 ± 0.88,李同归、李楠欣、朱玉(李同归,李楠欣,朱玉,2007)对北京地区256名理工科大学生做的一个研究所得回避和焦虑维度分别是3.78 ± 0.79、3.63 ± 0.87。李同归、何吉波、郭晓飞、路新明(李同归,何吉波,郭晓飞,路新明,2006)对北京地区419自考生做的一个研究所得回避和焦虑维度分别是3.43 ± 0.73、3.52 ± 0.89。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李同归,李楠欣,李敏,2006)对北京地区330名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做的一个研究所得回避和焦虑维度分别是3.42 ± 0.79、3.39 ± 0.91。郭庆童(郭庆童,2007)对东北师范大学400名大学生做的一个研究所得回避和焦虑维度分别是3.54 ± 0.83、3.57 ± 0.91。本研究的结果中,大学生的依恋维度和焦虑维度的得分要明显高于前人的研究。本人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本研究选取的大学生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学校的专业设置较少,学科的专业性较强,学校学生专注于学术上的研究,课余活动范围相对而言较为狭窄,学生较为拘谨,从而导致学生的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分数都比较高;第二,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紧张,学生们在学校同样有着对就业形势的焦虑和担心,这就可能使得学生的不安全感增加,进而导致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所得分数较高。

4.1.2.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依恋维度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回避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且男性得分显著低于女性。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华中师范大学吴庆云(吴庆云,2008)对武昌245位成人做的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在回避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性高于女性;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李同归,李楠欣,李敏,2006)对330名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做的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的回避和焦虑得分都高于女性;田瑞琪(田瑞琪,2004)对大学生的研究显示,性别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都没有关系;杨吟秋(杨吟秋,2007)对306名婚龄为6个月以上的成人被试的研究显示,男女两性在依恋回避和焦虑维度上都没有差异;郭庆童(郭庆童,2007)和王仕芬(王仕芬,2006)的研究也显示,性别与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都没有关系。

比较以上结果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依恋风格与一般成人的依恋风格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还未步入社会,对前途的焦虑与不安让他们的回避分数和焦虑分数都相对较高;而一般成人都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相对来说,生活的不确定性会小一些,人际关系处理方面也比大学生更有经验和分寸,所以回避和焦虑维度得分相对较低。

4.1.3. 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依恋的差异分析

结果显示,非独生子女在养亲尊亲维度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其余的维度两者之间没有差异。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非独生子女在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过程中习得了对长辈的养亲尊亲行为;第二,现在非独生子女一般家里是两个孩子,家人给予的爱和关怀,以及与朋友的相处,都跟独生子女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其他维度上,独生与非独生没有什么差异。

4.2. 大学生孝道认知现状

4.2.1. 大学生认知总体情况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孝道认知得分的总体水平比较高,平均分为142.19,说明大学生孝道认知的主流表现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在孝道认知量表中养亲尊亲、护亲荣亲、丧葬纪念以及顺亲延亲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该维度上的中点分,说明大学生在养亲尊亲、护亲荣亲、丧葬纪念以及顺亲延亲这四个维度认为“应该”的程度较高。包含的内容包括奉养双亲、使亲无忧、思慕亲情、事亲以礼、谏亲以礼、随侍在侧、娱亲以道、显亲扬名、祀之以礼和葬之以礼。大学生这几项内容的得分依据养亲是依次降低的,这与已有研究的结果是基本一致。

4.2.2. 不同性别在孝道认知上得分的差异分析

在养亲尊亲和护亲荣亲两个维度上,男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养亲尊亲和护亲荣亲两个维度上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这一结果表明,女生的敏感、细致、善于体谅父母和移情的传统特征依然保存,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加尊重与看重对父母家庭。这可能跟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传统观念主张女孩子相夫教子,这就使得女孩子更加维护家庭。

4.2.3. 不同专业在孝道认知上得分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显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孝道认知(护亲荣亲,丧葬纪念,顺亲延亲以及孝道总分)的得分要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医学生的生死观以及对疾病的认识,让他们对亲情对孝道有着一份独特的理解,他们更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以及生命的短暂与宝贵,他们更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更愿意去护亲荣亲、丧葬纪念、顺亲延亲,孝道认知也更为积极向上。

4.2.4. 是否独生在孝道认知上得分的差异分析

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养亲尊亲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与王倩(王倩等,2009)的研究不一致。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父母亲情,觉得父母对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对父母的爱没有那么强烈的回报的欲望,因此会出现养亲尊亲维度上得分相对较低;而非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父母亲情,并且能够切身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与不易,更懂得为父母分担压力,尽力去减轻父母的辛劳,因此会在养亲尊亲维度上相对得分较高。

4.2.5. 不同年级在孝道认知上得分的差异分析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护亲荣亲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护亲荣亲维度上,大四学生和大一学生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和大二学生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且大四学生孝道认知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的得分。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大四的学生面临实习、就业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如何去找到一个有希望的未来上,进而会忽略对父母的考虑;同时,父母又觉得孩子大了,让他们做自己的决定,这可能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暂时把父母放在一边,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大一大二的学生则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仍然处在一个听家长话的学生的角色,思想还比较传统,对父母比较遵从,所以才会在养亲尊亲维度上得分相对较高。

4.3. 大学生依恋风格与孝道认知的关系

对大学生依恋风格和孝道认知的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依恋风格的焦虑维度与孝道认知的顺亲延亲维度存在显著相关(r = 0.140, P < 0.05)。笔者认为,这个现象是可以解释的。顺亲延亲反映了被试对父母意见的重视以及对家族和父母的延续。大学生很快面临着就业和结婚,他们需要考虑家人的意见以及承担繁衍后代的责任,焦虑水平越高,对亲密关系的不安全感就越高,就会非常渴望有和谐温馨的亲密关系,因而他们不愿意与家人起冲突,愿意遵从家人的意愿,并为了维护亲密关系而担负起延续家族和父母的重任。同时,大学生是紧跟时代发展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非常现代化。对于父母他们可能会更加理性地接受父母的意见和观念,而不是盲从;对于种族和家庭,他们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那么强烈的家族荣誉观念;对丧葬仪式,大学生可能对这种仪式化的东西没有太多的继承,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在父母亲人还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而不是逝去之后再去纪念。所以大学生依恋风格的两个维度与养亲尊亲、护亲荣亲和丧葬纪念没有出现显著相关。

5. 结论

大学生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程度比较高,女性依恋回避高于男性;大学生孝道认知整体比较积极;大学生依恋风格的焦虑维度与孝道认知的顺亲延亲维度存在显著相关。

文章引用

孟亚运,赵圆圆,李小婧,刘广增,刘 永. 大学生孝道认知与依恋风格的关系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Filial Piety and Adult Attachment Style in College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16, 06(11): 1198-1206.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6.611151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范丰慧, 汪宏, 黄希庭, 史慧颖, 夏凌翔(2009). 当代中国人的孝道认知结构. 心理科学, 3, 751-754.

  2. 2. 郭庆童(2007).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

  3. 3. 黄坚厚(1992). 青年的心理健康. 北京: 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4. 4. 金灿灿, 邹泓, 余益兵(2011). 中学生孝道信念的特点及其与亲子依恋和人际适应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6), 619-624.

  5. 5. 李同归, 何吉波, 郭晓飞, 路新明(2006). 自考生的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15(11), 1019-1020.

  6. 6. 李同归, 加藤和生(2006). 成人依恋的测量: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 心理学报, 38(3), 399-406.

  7. 7. 李同归, 李楠欣, 李敏(2006). 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10(46), 47-49.

  8. 8. 李同归, 李楠欣, 朱玉(2007). 理工科大学生依恋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16(1), 54-56.

  9. 9. 李志强(2009). 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其教育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

  10. 10. 田瑞琪(2004).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11. 11. 王倩(2009). 大学生个人现代性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大学, 苏州.

  12. 12. 吴超, 秦启文, 李亚娟(2008). 对当代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 青年探索, 1, 40-43.

  13. 13. 吴庆云(2008). 成人依恋风格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

  14. 14. 吴薇莉, 简渝嘉, 方莉(2004). 成人依恋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131-134.

  15. 15. 杨吟秋(2007). 成人依恋风格和婚姻质量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6. 16. 应贤慧, 戴春林, 张颖(2007). 当代大学生传统孝道观的现状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 Z1, 7-8.

  17. 17. 郑珊珊(2008). 中学生孝道观念与亲子依恋、社会适应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 中山大学, 广州.

  18. 18. 竺培梁(2007).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30(5), 1087-109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