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体育科学进展, 2013, 1, 9-13 http://dx.doi.org/10.12677/aps.2013.1100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s.html)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9 Study on Li Na in the Australian Open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Xiaolin Zhang College of Sport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Email: zhangcandy528@sina.com Received: Jul. 19th, 2013; revised: Aug. 2nd, 2013; accepted: Aug. 6th, 2013 Copyright © 2013 Xiaolin Zh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Li Na’s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 the Australian tennis Ope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ese women’s tennis development,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a foreign coach Carlos’ technical and tacti- cal improvement, Li Na reduced the speed in the service, emphasized the angle and placement, and ACE number did not fall instead of increases, scoring rate in 2013 increased by 1 percentage points than in 2011. The return of serve win rate 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the first 48.5% increased to 52.2% in 2013, an increase of 3.5 percentage points. The Internet times ar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ut the net score rate is less than rivals. She wined more than rival but more unforced mistakes than rivals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The Australian Open Tennis Tournament; Li Na 李娜参加澳网竞技表现研究 张晓林 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成都 Email: zhangcandy528@sina.com 收稿日期:2013 年7月19 日;修回日期:2013年8月2日;录用日期:2013 年8月6日 摘 要:探讨李娜在澳网征战过程中的技战术表现,为提升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对李娜 所参加的八次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比赛技战术进行全面总结,结果表明:在经过外籍教练卡洛斯的技 术战术改进后,李娜在发球上降低了球速,强调了角度与落点,ACE数量未降反增,发球得分率 2013 年较 2011年增加了 1个百分点;接发球方面赢球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从第一次参加的 48.5%增加到 2013 年的 52.2%,增加了 3.5 个百分点;上网次数逐年递增,但网前得分率不及对手;制胜分多于对 手的同时非受迫性失误也多于对手。 关键词:竞技体育;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李娜 1. 引言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作为当今世界网球四大满 贯赛事之一,是每一年度最先开打的大满贯赛事。俗 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澳网已经成为各国网球选 手非常重视的起航之战,也让澳网成为广大观众热捧 与各路赞助商纷纷争抢的重点赛事。2013 年澳网赛事 的总奖金额已经达到 243万澳元,成为四大满贯赛事 奖金数量最大的一项,女单决赛转播中约 1800 万人 的收视率让央视CCTV-5 创造了继伦敦奥运会后的收 视率新高[1],澳网的影响力因此迅速提升。李娜作为 李娜参加澳网竞技表现研究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0 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女子网球选手,已经征战澳 网八年,有过悲痛的首轮出局,也有过两次杀入决赛 屈居亚军;有过北京奥运会后的因伤缺席,也有过苦 战三盘后惜败出局;然而,两次亚军一次四强的优异 成绩已经让这朵“中国金花”光彩绽放耀眼世界网坛。 对其征战澳网的历程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将有助于我 国女子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为提升我国女子网球 运动竞技实力提供参考。 2. 李娜参加八届澳网的成绩分析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作为一年一度最早开赛的 四大满贯赛事之一,在 2013 年已经跃升为总奖金额 最多的一项大满贯赛事。李娜作为中国金花乃至世界 网坛的种子选手,一直以硬朗顽强、英勇善战的作风 深受世界球迷的喜爱和青睐。自 2005 年首次进入澳 网正打赛事以来,八次澳网征战经历,两次亚军、一 次四强、两次十六强、两次三十二强、一次首轮出局 (见表 1),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人惊奇[2]。在末轮交战对 手中,李娜与小威廉姆斯分别于 2006年和 2010 年两 次交战,皆以惜败收官;于2011 年和2012 年与克里 斯特尔斯连续两次交手,均遗憾落败。两次与冠军擦 肩而过足以证明了李娜在问鼎大满贯桂冠的实力,通 过两次的赛事录像和征战经历不难看出,李娜对于澳 网冠军的渴望,更展示出李娜在澳网比赛中的技战术 发挥的成熟稳健,更是让自己在世界网坛留下了光辉 的一页。 3. 李娜与对手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 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除了具备出色的技术、战 术和比赛心理素质之外,身材、年龄与球龄等也是影 响球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身体形态是运动 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保障,而身高、体重与克托莱 指数是衡量一名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的三大重要指 标。据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的身 高为 177.10 ± 4.33 cm,体重为 64.40 ± 6.18 kg,克托 莱指数为363.8 ± 33.05[3]。从李娜所参加的八届澳网 最后一轮对阵选手身体形态指标比较后可以看出(见 表2),在年龄上,阿扎伦卡是最小的运动员,这充分 说明她连续两年获得澳网冠军中所表现出的不凡实 力;莎拉波娃是身高最高的运动员,其身高达到 188 Table 1. 2005-2013 Li Na participated in the eight sessions of the Australian Open tournament statistics 表1. 2005~2013年李娜所参加的八届澳网赛事成绩统计表 年度 届次 被淘汰选手 轮次 末轮比分 最终成绩 2005 93 三 莎拉波娃 0-6/2-6 三十二强 2006 94 一 小威廉姆斯 3-6/7-6(1)/2-6 首轮出局 2007 95 四 辛吉斯 6-4/3-6/0-6 十六强 2008 96 三 多马乔斯卡 6-2/2-6/4-6 三十二强 2009 97 因伤缺席 2010 98 六 小威廉姆斯 6(4)-7/6(1)-7 四强 2011 99 七 克里斯科尔斯 亚军 2012 100 四 克里斯科尔斯 6-4/6-7(6)/4-6 十六强 2013 101 七 阿扎伦卡 亚军 Table 2. 2005-2013 Australian Open match Li Na and last round opponent body shape index 表2. 2005~2013年澳网比赛中李娜与末轮对手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姓名 年龄 身高(cm) 体重(kg) 克托莱指数 李娜 31 173 68 393.1 莎拉波娃 26 188 59 313.8 小威廉姆斯 32 178 70 393.3 辛吉斯 33 170 59 347.1 多马乔斯卡 27 176 60 340.9 克里斯特尔斯 30 174 68 390.8 阿扎伦卡 24 183 64 333.3 李娜参加澳网竞技表现研究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1 cm,最矮的是辛吉斯,为17 为170 cm,李娜身高位 列倒数第二,为 173 cm;在体重指标上,最重的为小 威廉姆斯,达到70 kg,最小的多马乔斯卡,为 60 kg; 在克托莱指数上,最大的是克里斯特尔斯,其值达到 390.8,最小的是莎拉波娃,为 313.8。比较后发现, 李娜的身材条件匀称度较好,其克托莱指数位居第 二,这为其在澳网中优异的成绩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为其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提供了重要支 撑。 4. 发球技战术 发球是网球比赛中的开始,也是在没有对手影响 与干扰之下完全自我控制的主动得分手段,拥有好的 发球技术将使自己在比赛中占据优势,将直接得分, 这就为运动员在后续比赛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增 强了比赛信心。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如今的各国选手 均加强了队发球技术的练习和提高,通过加以旋转、 发球落点的变化和力量的提升,从而让发球具有较强 的威胁性,成为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在经过八届澳 网洗礼和两任外教的训练下,李娜在发球技术方面有 了显著提升,在2011年和 2013 年两夺澳网亚军时, 李娜凭借稳定的发球和灵活多变的落点使其发球运 用到位,在发球技术指标上优于对手。 长期以来,李娜都是WTA 中位列发球前五位的 顶尖选手,她的发球速度可以超过 200公里每小时, 这可比纳达尔的一发速度还要快,在2010 年澳网李 娜对阵小威的比赛中,她以一记 204公里的发球刷新 了澳网女子历史发球最快纪录,她的最快二发居然也 达到了惊人的196 公里/小时[4],但是由于这样的发球 速度没有选择较好的落点和角度,致使本来有利的发 球速度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反而让接发球能够借助 速度得分。在经过几年的磨练后,尤其是2011 年获 得亚军后,在外籍教练的得力指导下加强了对发球技 战术的调整,采用降低速度增加角度和落点的变化, 这一变化也让李娜在发球方面尝到了甜头。如表 3所 示,在获得两次澳网亚军的比赛中,李娜在 ACE球 数量有了提升,由场均 1.86 个增加到2.42,但发球的 稳定性有了下滑,双误数增多;在一发成功率上由1% 下滑到 67.8%,一发得分率由63 %上升到64%,二发 得分率由 52%下滑到46%,发球上角度与落点的 Table 3. 2011 and 2013 Australian Li Na and rival serve techniques of statistical tables 表3. 20 11年与 2013 年澳网李娜与对手发球技术指标统计表 指标 ACE球 双误 一发成功率 (%) 一发得分率 (%) 二发得分率 (%) 最快发球时速 (km) 一发平均时速 (km) 二发平均时速 (km) 轮次 一 2/0 1/3 72/71 62/45 53/53 178/169 163/159 142/139 二 2/0 0/2 75/60 65/58 56/29 175/165 164/156 142/138 三 1/0 0/2 81/65 57/41 73/29 177/166 163/157 141/137 四 1/3 2/4 69/73 67/61 48/15 175/166 164/155 143/136 五 2/2 2/3 65/73 74/49 56/40 173/164 163/156 144/135 六 4/0 5/5 64/64 66/57 36/46 174/165 163/157 142/136 2011年 七 1/1 4/3 72/65 52/66 41/40 173/163 162/155 141/135 一 1/1 1/4 67/47 74/65 53/35 171/169 160/160 140/138 二 4/0 2/5 74/55 66/50 50/43 171/165 161/153 140/132 三 1/1 6/3 59/54 68/37 36/35 170/168 161/158 141/137 四 6/0 4/4 69/57 73/62 50/35 169/179 161/167 139/137 五 2/1 2/2 66/68 51/47 56/33 169/171 155/150 131/118 六 2/3 1/6 62/65 62/62 63/25 173/183 163/169 146/151 2013年 七 1/4 4/5 78/65 54/48 38/42 173/170 151/159 133/143 李娜参加澳网竞技表现研究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2 7变化,加上 ACE 球数量上的增加使得李娜在发球局 上的制胜分明显提升(见表3),除了这种技术能力的提 高外,在战术上对于线路、角度和落点的变化也使她 在2013 年的决赛中有所展现,直接发出159 公里的 外角 ACE,虽然球速不快,但是大角度线路落地后的 极速旋转让阿扎伦卡只能眼睁睁地盯着球着地。可以 说,李娜在卡洛斯教练的指导下,在发球方面所做的 技术变化和调整是最显著和最具有成效的,这对于一 名世界知名运动员来说在技术细节上的任何变化都 将有较大的风险性,可是,这一变化却给李娜带来惊 喜,让她在比赛中数次找到了自信和自控力,让对手 感到畏惧。 5. 接发球技战术分析 接发球是与发球相互对立,同处主动与被动的两 面,拥有较好的接发球技术将是把被动情形转化成主 动优势,尤其是面对现代女子网球的发球力量大、速 度快、落点变化多、角度大的特点,做好接发球的应 对能力和临场变化能力将有助于赢得比赛中的主动 性和控制力[5]。优秀的接发球将让发球对手感到压抑 和降低发球成功率和得分率,从而获得比赛的制胜 力。通过对李娜参加澳网比赛中的接发球技战术总结 分析后发现(见表 4),李娜一向充分利用接发球抢得先 机,在经过教练卡洛斯的技术改进后,李娜的接发球 更趋于积极抢攻,无论是面对半决赛中的莎拉波娃, 还是决赛中的阿扎伦卡,李娜以自己正反手积极性的 抢攻式接发球,让对手完全乱了阵脚,甚至到了决赛 中首盘 6局过后,头号种子只能靠破发拿到两局,而 自己的一个发球局都没有保住。 澳网比赛场地是在四大满贯赛事中属于中度的 硬地,弹跳规则,击球更具有爆发力,这无疑也加大 了运动员对接发球的力量控制和速度训练,从而增加 了球的飞行速度,促进了比赛的观赏性。依据表4可 以看出,从李娜所参加的八届澳网比赛接发球数据结 果分析后发现,随着征战澳网的经验逐渐丰富,李娜 在接发球方面赢球率逐年呈现增加趋势,从第一次参 加的 48.5%增加到 2013年的 52.2% ,增加了 3.5 个百 分点。在与对手接发球均值的比较后发现,在接发球 方面的抢攻型击球出色发挥,使得李娜的接发球赢球 率长期高于对手,只有 2006 年输给对手,在首轮遭 Table 4. Li Na in the Australian Open service win rate statistics 表4. 李娜参加澳网接发球赢球率统计表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2013年 李娜 48.5 46.2 48.7 49.3 51.3 52.1 52.7 52.2 对手 46.8 49.0 47.7 44.8 45.5 41.0 43.4 41.7 差值 1.7 −2.81.0 4.5 5.8 11.1 9.3 10.5 Table 5. Li Na in the Australian net technology index statistics 表5. 李娜参加澳网网前技术指标统计表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2013年 上网 次数 14.410.0 13.9 14.7 14.1 15.7 15.0 15.4 对手 13 10.2 12.5 13.0 12.9 13.1 14.2 13.5 网前 得分 63.747.5 59.4 60.9 61.5 64.7 61.2 60.3 对手 52.751.3 36.8 55.6 49.2 59.1 47.8 59.2 遇卫冕冠军小威惨遭出局。从 2011 年和2013 年两次 获得澳网亚军的接发球赢球率可以看出,李娜在接发 球的赢球率上发挥稳定,这也为她两次杀入决赛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6. 相持阶段竞技分析 长期以来,李娜是以进攻型打法著称,正拍击球 更是享誉网坛,在逐步熟悉大满贯赛事之后,李娜已 经成为创造亚洲女子网球开始,世界知名网球运动选 手的大满贯选手,随着大满贯赛事经验的积累,在比 赛中相持阶段的多回合性与相持阶段的稳定性及角 度线路的变化性已经成为李娜赛场得分的主要特点。 在经过八年澳网征战之后,李娜在充分发挥自己底线 进攻打法的基础上,加强了上网的次数和网前高压、 截击、削球等综合技术的运用。如表 5可以看出,李 娜在澳网中的上网次数呈现递增趋势,由第一次参赛 的场均 14.4 次,增加了到 2013年的 15.4 次,场均增 加了 1次,在与对手的比较中李娜占有一定优势;在 网前得分率中,李娜加强了上网的得分机会把握,网 前得分率长期高于对手,但是在自我比较中网前得分 率有所下降,而对手的场均得分率则上升了6.5。 在网球比赛中,要想获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就需要 减少自己的失误增加制胜分与总得分,如今女子网坛 已经逐渐注重底线进攻加积极上网促进网前得分率 [6],因而,网球比赛的胜利则是在比较谁的失误最少, 李娜参加澳网竞技表现研究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3 Table 6. Li Na in the Australian Open unforced mistakes and win- ning statistical table 表6. 李娜参加澳网非受迫性失误与制胜分统计表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非受迫 性失误 26.7 23.8 28.9 29.932.1 30.7 25.330.3 对手 18.5 16.2 23.2 25.429.9 23.6 22.626.1 制胜分 19.6 18.6 23.7 22.520.4 22.7 21.420.1 对手 18.1 18.5 20.1 18.715.4 16.3 18.311.0 通过对手的失误得分是比赛中重要的得分点,稳定性 是网球比赛中赢得比赛的重要保证。通过比较李娜参 加澳网的八场比赛后发现,如表 6所示,李娜在比赛 中的稳定发挥欠佳,往往在关键分的把控上次于对 手,例如 2011年决赛中输于克里斯特尔斯,2012年 再次由于自己的不稳定发挥,非受迫性失误过多,导 致在第四轮中惜败对手,止步十六强,到了 2013年, 李娜再次闯进决赛,当人们期待她再次稳定冠军时,她 却再次以高于对手的非受迫性失误与冠军擦肩而过。 随着李娜在外籍教练的指导下对技术的改进与 比赛心理素质的调整,李娜在八年征战澳网中的制胜 分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尤其是发球制胜分方面占据 着领先,在2011 年澳网决赛中李娜的制胜分之比对 手高出 2个,而到了 2013 年澳网决赛中,李娜制胜 分是阿扎伦卡的两倍,李娜为 36个,阿扎伦卡 18 个。 由于李娜在正拍击球方面的攻击性和稳定性,在发球 上增加了落点与旋转,在移动上由稳定的底线尝试积 极上网,在战略上从一味防守到积极进攻,加之在外 籍教练卡洛斯的指导下,李娜在比赛心理的调控上有 了显著的进步,从想赢怕输到宠辱不惊,李娜的变化 是全面的,这就让她在对手的相持阶段中表现得更具 有经验性,稳定性与坚韧性。 7. 结论 李娜自 2005 年首次参加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正 赛以来,在所参加的八次澳网大满贯赛事中,李娜两 次夺得亚军、一次四强、两次十六强、两次三十二强、 一次首轮出局,由于在 2011年成为首位夺得法网大 满贯赛冠军的亚洲选手,李娜的世界排名也一度上 升,最高排名位列第四,这不仅是中国球员的历史最 高排名,而且还平了日本选手伊达公子当年创造的世 界第四的亚洲选手最高排名。 八年的澳网征战历程,让李娜有了更全面与稳定 的技术进步,也有了战略上的攻守兼顾,还有了比赛 心理的良好自我调控。在发球上由追求速度变成降低 速度,强调更多的角度与落点;在正手抽球上增加了 球的旋转性,让球有了更多的上旋,这种减速的打法 让李娜能够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失误,获取更多的制 胜分;在步法移动上由稳守底线到尝试上网,使得打 法更加多样;在战略上由单纯防守到积极进攻,使得 其在比赛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在心态上由想赢怕输 到宠辱不惊,让她在比赛中更加平静自信,成为真正 的“情绪控制高手”。相信随着外籍教练的科学化训 练,在技术与战术的完美调整下,李娜的下一个大满 贯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世界女子职业网球协会[URL]. www.WTA.com.cn [2] 王家成. 2011 年澳网比赛中李娜技战术统计分析[J]. 考试周 刊, 2011, 51: 27-29. [3] 田广, 冉清泉, 赵凯丰. 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 年龄、球龄特征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34(9): 70- 74. [4] 徐鲁涛, 孙光, 尤传豹. 2008 年澳网中外网球女子单打选手 技战术统计分析与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 2009, 30(4): 20- 24. [5] 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156-181. [6] 胡艳. 2011年澳网公开赛李娜单打比赛得分因素研究[D]. 武 汉体育学院,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