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现代语言学, 2013, 1, 113-118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3.13021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l.html) A Cognitiv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patialization of Tempor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Qiaohong W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stephy1943@163. com Received: Oct. 30th, 2013; revised: Nov. 8th, 2013; accepted: Nov. 17th, 2013 Copyright © 2013 Qiaohong W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time, being an abstract notion, is metaphorically structured in nature and such metaphorical conceptualization is shar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Based on Lakoff ’s “TIME PASSING IS MO- TION” and under the developed metaphoric framework of “ego-based” and “time-based” models, the paper attempts to conduct a tentative systematic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ith the investigation involv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urce domains, the elaboration on the co-occurren ce of the spatial-temporal metaph orical systems, preference for a particu lar system and the adop- tion of spatial orien ta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e paper will contribute to people’s comprehe nsive understand ing of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ime, and the spatial-metaphorical structuring of time in particular. Keywords: Temporal Metaphor; Spatialization; “Ego-Based” Model; “Time-Based” Model 英汉时间隐喻的空间化认知对比分析 王巧红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Email: stephy1943@163. com 收稿日期:2013 年10 月30 日;修回日期:2013 年11 月8日;录用日期:2013 年11 月17 日 摘 要:由于其抽象性,时间概念在本质上是隐喻性构建的,并且时间的隐喻性思维具有跨文化的普 遍性和相似性。基于 Lakoff 的“时间的流逝是运动”这一总隐喻,参照 Núnez 和Moore 等学者提出的 发展完善的“自我”参照和“时间”参照两大系统,本文对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表征的异同进行了系 统的探讨,涉及时间隐喻的源域维度,空间–时间隐喻系统的共享及选择偏好,空间方向维度投射, 希望能对时间概念化特别是时间隐喻的空间化表征维度达到全景式的认识。 关键词:时间隐喻;空间化;自我参照;时间参照 1. 引言 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下进行的,时 间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时间看不见,摸不 着的性质,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表述很少是纯粹时间 性的,需要借助一些熟知的概念域对它加以描述,度 量或表征时间关系等,即时间这一概念维度是隐喻性 构建的。而自古以来,时空概念就密不可分,它们是 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对孪生物。空间作为人类经验更基 础的部分,其涉及的物质性、方向性,序列性和位移 性都被投射于时间范畴域。如汉语中我们有“福如东 海,寿比南山”、“一寸光阴一寸金”“前天/后天”、“白 驹过隙”、“光阴似箭”;英语里我们有“steal time”, Open Access 113 英汉时间隐喻的空间化认知对比分析 “a whale of time”,“Those days ar e behind us now”,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Art is long and time is fleeting”等。 基于 Lakoff 的“时间的流逝是运动”这一总隐喻 及其发展完善的隐喻子系统:“自我”参照及“时间” 参照,本文试图对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表征进行探 讨,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这两种参照框架下语言表 述的异同,最后对产生差异的哲学文化缘由进行探 析。 2. 时间隐喻类型 2.1. 时间隐喻研究综述 时间隐喻指“将别的语义范畴里的概念,表达, 关系映射于时间范畴中,从而获得对时间的理解和表 征”[1]。Lakoff 在论述时间概念化时,认为空间是构 建时间概念域的一个重要的“源域”[2]。Alverson 对 英语,中文,印度语和塞索托的研究也发现,人类的 时间经验来源于对空间的体验[3]。周榕和黄希庭通过 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探析了汉英时间隐喻表征的结 构,在归纳出的11 个维度中,空间–容器隐喻是也 是人们在表征时间时常引介的[4]。因而,空间作为时 间隐喻表征的重要维度,对英汉空间–时间隐喻的对 比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全面的论述 当属张建理和骆蓉 2007 年发表的“空间–时间隐喻 的深层对比研究”一文[5]。 2.2. 时间隐喻分类 时间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成果表明:由于人类具有 相似的认知能力,思维过程以及一些共享的世界知识 和社会经验,不同语言对时间进行概念化时共享一些 基本的概念源域和维度,就英汉语言而言,参照 Lakoff 和Johnson(1980)的划分,下列的时间隐喻类别在两种 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例示[2]。 2.2.1. 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指的是人们对有形物体,物质等的体验 为人们理解和处理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事件和活 动等无形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框架,进而能够对其进行 指代、分类、量化和推理等。在本体隐喻中,最重要 的两个源域是容器隐喻和拟人: (A) 容器隐喻 (1a) in the interval, out of hours, within three months Can you take some time out for dinner? (1b) 他沉浸在美好的童年时光之中。 我们满怀希望走进新世纪。 (B) 拟人隐喻 (2a) Time stays not the fool’s leisure. That tyrant, time. (2b) 光景不等人,须臾发成丝。 时间会把懒人的心愿偷个精光。 2.2.2.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外一个 概念,从而两种概念可以用相似的方式进行描述和处 理对待。时间在很多文化里都被视为有价的商品,珍 贵的资源以及金钱等,因而我们可以将谈论、对待金 钱的方式部分系统地投射于时间范畴。 (3a) spend/spare/waste/save/ plan/budget t im e/money He is living on borrow ed time. (3b) 花费/挪出/浪费/节约/规划/时间/金钱 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充分利用宝贵时间。 2.2.3. 空间隐喻 “时间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结为变动性和秩序性, 一方面,它有流动性和不可逆性,另一方面,它呈现 出线性序列和顺序关系[6]。”因而,将空间关系投射于 时间时,往往只涉及一维的空间和方向特性。如空间 词“上、下、左、右、远、近、前、后”都被用于描 述时间,如: (4a) before/ahead/forwar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 bright future lies ahead of him; from this time for- ward; after/behind/back: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at’s all behind us now; date back to/ l ook back; far/near: in the remote past; in the near/far future; The summer is still far away; The end of the world is near; up/down: ascendant/descendant; down through the ages; move the meeting up a week. (4b) 上:上午、上半夜、上周、上旬; 中:中午、中世纪、期中、年中; 下:下午、下半夜、下周、下旬; Open Access 114 英汉时间隐喻的空间化认知对比分析 前:前天、前辈、前途、前世、公元前; 后:后天、后辈、后来、午后、茶余饭后; 远/近:近期、在不远的将来; 左/右:10 点左右。 此外,描述时间流动性的两个特例,即“压缩的 时间”(temporal compression)和“拉长的时间” (protracted time)在英汉语言中也有着相似的表述: (5a) Time flies by when you are having fun. Time crawls when you are bored. (5b) 时间过得真慢/快。 电光火石/度日如年。 3. 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的相似性: “自我”“参照”和“时间”“参照”框架 时间通常被认为是一维的,线性的,因此在对时 间进行空间化表征时,时间及其观察者通常被认为位 于一条直线上,成线性排列。Lakoff 关于“时间的流 逝是运动”的隐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而他在 此基础上提出的“时间”移动和“自我”移动空间隐 喻子系统也被用于阐释语言中时间现象的深层认知 机制。 但是研究者发现这两种隐喻系统下的时间隐喻 都涉及的是“自我”参照,即都将自我/观察者的位置 映射在具体的“现在”。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Núnez & Sweetser和Moore等认为还存在一种不涉及“自我” 的参照,以空间固有序列为映射基础的新的时间隐喻 系统[7,8]。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时间隐喻的空间化系统 进行了重新划分和阐释,认为应该存在两大参照系 统:“自我”参照和“时间”参照。对此划分,国内 学者吴国盛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我们把时间分为 两个序列:所有属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构成一 个动态的、相对的序列;所有具有先后关系的事件构 成一个静态的、绝对的序列[6]。”即我们可以将时间的 空间认知系统分为:认识时间流动性的“自我”参照 和认知时间序列性的“时间”参照。采用此两种参照 规避了由于讨论动态、静态、观察者朝向所带来的繁 琐亚类划分,因而更科学、更合理。 3.1. “自我”参照框架 “自我”参照,顾名思义,就是涉及到了“自我” 的参照,“自我”作为时间轴上的参照点,是与时间 上的“现在”连结的,“自我”的位置构成“现在”, “过去”和“未来”的定义必然和“自我”的位置相 关。例如英语的“present”既用来表示空间的“在场”, 也用来表示时间的“现在”。汉语中“现在”一词的 “现”也来源于“见”——空间上目光的触及和感知 [9]。Lakoff 的“自我”移动和“时间”移动都是它的 子系统。 “时间”移动隐喻系统中,如图1所示,阴影小 圆圈代表时间轴上的时间点,观察者静止不动且朝向 未来,时间从未来朝观察者迎面走来,绕过观察者向 其身后前行。如: (6a) The deadline is approaching. The time for action has arrived. The summer just zoomed by. Let’s welcome the arrival of the New Year. (6b) 将来、未来、来日、来生; 往年、往日、往昔、去年、去日苦多; 冬去春来、继往开来、时来运转;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2008 年的到来。 在上述语言例示中,时间都被看成是空间中沿水 平线移动的物体,从未来走来,经过现在,走向过去。 “自我”移动隐喻系统中,如图2所示,时间被 视为观察者在空间中移动的场景(landscape),阴影小 圆圈代表的时间点静止不动,观察者从过去走向一个 时间点,绕过这个时间点走向新的时间点,即走向将 来。如: (7a) We are ra cing th rough the semes ter. We are halfway through September. The conference runs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7b) 前途、前景、前瞻; 旅程、历程。 中国报刊纷纷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进入 “光”与“电”的时代。 在这一隐喻子系统中,观察者或者一些事件被看 成是运动主体,朝向未来走向新的时间点,并且留下 运动轨迹,形成虚拟移动(fictive motion)。 3.2. “时间”参照框架 在“时间”参照框架中,只有固定的时间序列本 身,没有“自我”参照点或是具体的“现在”,对时 间的表征不依赖于时间轴上自我的视角和位置,是绝 Open Access 115 英汉时间隐喻的空间化认知对比分析 Figure 1. Moving time model 图1. “时间”移动 Figure 2. Moving ego model 图2. “自我”移动 对的,而非相对的,在此框架下也不涉及“过去”、“将 来”等概念。如图 3,时间轴上的时间点互为参照, 并且呈“串联/同向”排列如图 4。这种时间隐喻是由 空间中物体本身存在的不对称关系或运动物体运动 态势造成的不对称关系映射而来的(如,椅子前部,公 交车的头部等)[10]。 此序列的产生机制如下,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 在处理本身并没有前后之分的物体在空间上的排列 时,观察者通常倾向于将自己与视野中物体呈“镜像” 排列,如图 5所示,从而将人体本身的前后关系投射 于物体,视野里离自己较近的物体或者物体的一端被 认为位于前面。这一空间概念模式投射于时间产生的 排列如图 6所示,观察者与时间序列成“镜像”排列, 较早的时间点离观察者较近,进而将人体本身的前后 关系投射于时间序列,时间上较“早”的事件就被认 为位于时间上较“晚”的事件的前方,从而出现了下 面的语言表达: (8a) Monday precedes Tuesday. February is after January. After supper, we general l y go out f or a wal k. in the following/preceding week. (8b) 以前/以后、前任/后任、前辈/后辈、前秦/ 后秦 正片放映前、放学前/放学后 Figure 3. Temporal sequence model 图3. 时间序列 Figure 4. In-tandem alignmnt e 图4. “串联/同向”排列 Figure 5. Mirror-image alignment 图5. 镜像排列 Figure 6. An mirr or-image alignment applied to a temporal se- . 汉英时间隐喻空间化的差异性: 前文已经提到英汉在表 有相同的概 念维 在水平维度, 空间–时间隐喻系统在英 汉语 照的例示较英语多, 这一 quence 图6. 镜像排列下的时间序列 4 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 征时间时具 度,时间隐喻的两大系统也是英汉语言所共有 的,但是由于文化,认知、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英汉在指称时间概念及表述时间关系可能存在差异。 下文主要对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在水平维度和垂直 维度的差异进行对比探讨。 4.1. 水平维度对比:隐喻系统选择偏好和 前/后与过去/将来 即使两大 言例示中都有丰富的体现,但英汉在对隐喻系统 的选择上还是存在各自的偏好。 首先,汉语中选用“时间”参 接下来的这周/前一周(上周) 观点与董为光的看法不谋而合。就戴浩一对汉语 Open Access 116 英汉时间隐喻的空间化认知对比分析 时间观念的来源的论述,他进行了探讨并试图修正: “原始的时间序列极有可能产生于人们对‘时间公 路’的侧面观察”,“汉语的这一种表述推行得很彻底, 出现了‘前天/后天’,‘前年/后年’,‘前人/后人’,‘先 生/后生’等时间名词及普通名词”[9]。即汉语对“时 间”参照的偏好体现在了单音字词“前/后”强大的构 词能力上。而英语中用“时间”参照的场合比较局限, 主要是用于星期,月份,季节,节假日及两个事件的 先后关系的描述上,如: (9) Summer comes after spring. 参照时,汉语较英 语而 vember to January. ties. 水平维度的差异性还体现在前/后与过去/ 将来 eeks ahead of us/from this time for- ward d me/That’s all behind us n 从词汇形态方面看,汉语是自本语言,单音 字、 /下与早/晚 在英语中,表达两个时间点或是事件的早/晚关系 时, 这可 时间概念的空间化隐喻思维具有跨文化的普遍 性, September precedes October. 其次,即便是在采用“自我” 言,更倾向于选择“时间移动”的模式,而英语 更偏好于选择“自我移动”的模式。汉语中例示“自 我移动”的词语除“前程,前景,历程,旅程,前瞻、 迈、进、改革开放以来,解放以来”之外,鲜有其他 例示,而选用“时间移动”模式的例示则更丰富、更 系统,如“将来、来年、来日方长、去年、去岁、去 冬、去日苦多、往年、往日、往事、往常、往昔、以 往、既往不咎、古往今来、春去秋来、继往开来”等。 而英语文化由于强调个人主位,采取“自我移动”的 模式较多,这可从 Talmy 的主动–决定原则(active- determinative principle)得到解释,在语言中的体现就 是虚拟路径表述(fictive path)[11]。 (10) The vacation goes from No His tenure extends from his twenties to his seven- 最后, 的对应关系上。汉语不仅以“过去”为“前”,“将 来”也为“前”;“后”常与“将来”联系。而英语通 常是“过去”为“后”,“将来”为“前”。如: (11a) 以前、从前、史无前例、前车之鉴 前程、前景、前瞻、往前看 以后、今后 (11b) in the w /A new life lay ahead of him My school days are far behin ow 此外 词的构词能力较强,所以汉英时间词对应呈一对 多的形式,如汉语的“前”英语就有“front/before/ forward/ahead/forth”与之对应;“后”有“back/behind/ after/hind”与之对应。 4.2. 垂直维度对比:上 用的是“precede/follow/before/after ”,即时间上 的早晚关系被表征为水平轴上的前后关系。而汉语 中,除了可以用“前/后 ”来表述时 间上的“早 /晚” 关系外,如“放学前、吃饭后”,还可以用到垂直方 向上的“上/下”来表征,较“早”发生的事情为“上”, 较“晚”发生的事情为“下”,如:上午、上半夜、 上旬、上辈子、上星期一、上一季度、上个世纪/下午、 下半夜、下旬、下辈子、下星期一、下一季度、下个 世纪;月头/月尾;年头/年底;高寿/低龄化等。而英 语里几乎只有“ascendant/descendant, down through the ages, move the meeting up a week/up to the end of last week, up to now, above the age of eighteen”等体现这一 维度。相反,英语倾向于将时间上从属将来且悬而未 决的事情概念化为方向上的“上”,即 THE UN- KNOWN IS UP,如“up in the air, up in the future”。 汉语用“上、下”来表述时间关系的“早/晚“, 能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古代人民根据太 阳的早上上升,午后下落等自然现象来判定时间的 “早/晚”。此外,将时间比作河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一个比较固定的意象,由于地球引力,水总是向下 流,总是先经过上游再到达下游。也有学者认为,地 理上对斜坡的体验也造就了表达时间“早/晚”关系的 这种倾向。 5. 结语 就英语和汉语而言,本文的对比分析表明:两大 隐喻系统,“自我”参照和“时间”参照在语言中都 有丰富的例示,呈现一致性,但与此同时呈现出一定 的差异性,即对隐喻系统及其子系统选择上存在偏好 并且语言例示方面也不完全对等。例如,从空间维度 表征时间时,汉语倾向于选用“时间”参照,即更关 注时间的序列性,并且在例示“自我”参照的表达中, 汉语较英语而言,也更青睐“时间移动”模式,相对 Open Access 117 英汉时间隐喻的空间化认知对比分析 Open Access 11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 而言,英语例示“自我移动”模式的表达较多,来彰 显英美人对时间的操控和有效利用;从空间方向维度 看,英语很少涉及“上、下”这一维度,而用“上、 下”方向维度来表征时间序列,在汉语中则司空见惯。 [1] 陈燕, 黄希庭 (2006) 时间隐喻 展 , 4, [9] 董为光 (2004) 汉语时间顺序的认知基础. 当代语言学 , 2, 110-115. 604-609. [2]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London. [3] Alverson, H. (1994) Semantics and experience: Universal metaphors of time in English, Madarin, Hindi and Sesotho.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4] 周榕, 黄希庭 (2000) 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 心理科 学 , 2, 141-145. [5] 张建理, 骆蓉 (2007) 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 外语学刊 , 2, 68-73. [6] 吴国盛 (1996) 时间的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7] Núnez, R. and Sweetser, E. (2006) With the future behind them: convergent evidence from Aymara language and gesture in the cross linguistic comp arison of spatial construals of time. Cogni- tive Science, 30, 401- 450. [8] Moore, K.E. (2006) Space-to-time mappings and temporal con- cepts. Cognitive Linguistics, 17, 199-244. [10] Evans, V. (2004) The structure of time: Language, meaning and cognition.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Philadelphia. [11] Talmy, L.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 mantics. MIT Press/Br ad- ford, Cambrid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