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哲学进展, 2013, 2, 57-62 http://dx.doi.org/10.12677/acpp.2013.24011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cpp.html) A Cross-Examination of the Noumenon and Its Thinking Horizon Shunli Yan Academy of Liberal Arts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Email: yjh900@163.com Received: Sep. 16th, 2013; revised: Sep. 25th, 2013; accepted: Sep. 28th, 2013 Copyright © 2013 Shunli Yan.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The pursuit of eternity is the most deep-rooted instinct of human reason. Metaphysical studies are difficult to avoid ontology. The purpo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noumenon is to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inking. However, people have similar and mutually contradictory views of noumenon. The cross-examina- tion of different views about noumenon reveals many absurd ideas. Entity ontology, practice ontology and process ontology represent three ways of thinking. Their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push a deep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ontology. In this sense, the dimension of ontology has new possibilities to be developed. Keywords: Metaphysics; Noumenon; Practice; Process; Ways of Thinking 本体的盘诘及其思想视域 闫顺利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秦皇岛 Email: yjh900@163.com 收稿日期:2013 年9月16 日;修回日期:2013 年9月25 日;录用日期:2013 年9月28 日 摘 要:追求永恒是人类理性最根深蒂固的本能,形而上学研究难以回避本体论,确立本体的目的在 于为人类思想提供坚实基础,然而人们对本体有着相近而又相互抵牾的观点,不同本体观念之间的盘 诘暴露出本体认识的诸多悖谬,实体本体论、实践本体论、过程本体论代表了三种思维方式,其所蕴 含的矛盾推动着本体论研究的深层进展,本体论绽放着新的可能性维度。 关键词:形而上学;本体;实践;过程;思维方式 1. 引言 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界定为对在者之在的追问, 亦即寻求存在者存在的最高原因,传统形而上学采取 了本体论形态。如果说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 向,那么本体论追求为人们进行思辨提供根基。从哲 学史来看人们对本体有着相续而又相互抵牾的认识, 可谓莫衷一是、聚讼纷纭。其中有三种本体视域:实 体视域、实践视域和过程视域。 2. 实体本体论及其思想视域 本体论追求有其生存论根据,人们生活于世界上 有两项基本活动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 界还是改造世界都须追问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其最 深层追问为终极性本体追问。古希腊哲学最初采取了 自然本体论形态,它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形形 色色的自然现象的起源为任务。远古时人们深受恶劣 生存环境制约,飓风、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疾病 Open Access 57 本体的盘诘及其思想视域 等灾害随时随地都在威胁着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们 极想了解自然危害的根源,见微知著,由近及远,自 然而然地追问到自然(或世界)的终极原因。对此,早 期古希腊哲学表现为素朴实在论,把世界本体归结为 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该认识:其一,陷入 无穷后退解释,不啻为一种独断论。其二,规定本体 独立自在,回答不了多元本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巴门尼德认为,感性、具体、特殊的东西生灭变 化、动荡不定,其背后的原因一定是永恒、唯一、不 动的存在。对于前者的知识只是意见,对于后者的认 识才是真理。“在真理面前,一切意见都褪色了。” [1, P18] 柏拉图和黑格尔都认同巴门尼德的本体观,认为将特 殊感性事物规定为世界本体是一种有限性的时空把 握方式,但以一般抽象“存在”作为世界本体则是超 越时空限制无限性的逻辑把握方式。“存在”作为超 验之物是理性的对象,形而上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通 达本体。存在之为一般如何被认识和规定?“感性的 东西是个别的,是变灭的,而对于其中的永久性东西, 我们必须通过反思才能认识。”[2, P75]巴门尼德提出, 存在超越感性,唯有思想才能把握,“可以被思想的 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3, P57]存在即思维,以 主观思维思想存在存在仍是主观思想。在近代哲学中 贝克莱顺此路向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 的复合”。高尔吉亚诟病巴门尼德把思维等同于存在, 如果存在为主观思维之物那么存在就不可说、不可传 达,从而也就没有所谓“存在”。 高尔吉亚与巴门尼德的“存在”之争体现着一般 与个别的矛盾,苏格拉底把一般存在和特殊具体之物 相联结,人们只能从个别推导出一般,推导之结果即 概念,亚里士多德将之称为范畴,范畴又是人们认识 的逻辑起点,概念论有助于排除认识的相对性、不确 定性。在柏拉图看来“当我们给许多个别的事物加上 同一的名称,我们就假定有一个理念存在。”[3, P105]理 念作为万物之“范型”客观存在,但柏拉图生硬地规 定理念不依傍具体事物存在,具体事物却分有、模仿 理念,这样柏拉图就完成了从一般“理念”到个别事 物的非法跳跃,症结之一在于柏拉图把理念绝对化、 客观化和神秘化。抽象理念如何产生出具体事物?这 里隐含着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冲突对立,日后 演化成唯物论与唯心论、唯名论与唯实论、经验论与 唯理论、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 义旷日持久的论争。 在近代哲学中康德提出“没有经过认识论反省的 本体论是无效的”,明确本体论问题实质为认识论问 题。如果承认有一个世界最高的本体“物自体”,那 么“物自体”则无法认识,这就是把物自体视为客观 之物的认识论难题。康德认定认识只有在经验范围之 内有效,我们如何僭越感性与知性知晓超验的一般的 客观的物自体?换言之,依靠主观思维获得的关于 “物自体”的认识,就像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 姆莱特的形象一样会有一千个“物自体”,究竟谁把 握到的“物自体”才是真正的物自体呢?抑或说根本 没有所谓的物自体,因此以有限性思维思考无限性本 体不过是理性辩证法的主观幻象而已,像人们看见了 地平线就以为找到了天际,其实根本没有天际。为了 摆脱这一困境康德进行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 既然我们无法获得关于本体客观性的知识,那么就只 有让客体围绕主体旋转,主体规定客体、主观限制客 观,人才是本体是其所是的立法者。这意味着康德复 活了高尔吉亚怀疑论诘难的问题,也回到了巴门尼 德、贝克莱主观主义认识论立场。后来费希特建立了 纯意识哲学强化了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康德对物自体 的客观性设定实属屋中造屋、床上架床。 黑格尔秉承柏拉图理念论认为绝对理念为世界 最高本体是客观的,绝对理念又是世界的客观精神, 本体即杂多世界的统一体,人们完全可以认识绝对理 念。康德揭示出认识本体的矛盾但也隔绝了现象与本 质的相互关系,在黑格尔看来这极为不妥。人们总是 通过感性现象认识抽象本质,现象与本质的区分由主 体建立,当然主体也有义务和能力把它们统一起来, 因为现象与本质正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现象是本质的 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本质不在现象之外,认识 现象同时也就是在把握本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既对 立又统一,这个自在矛盾构成了思想驱力推动认识无 限进展。主体之所以能够打通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 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于“主体即实体”、“实体即 主体”,主体认识世界不过是世界自身的自我相关罢 了,人对世界最高源泉的终极追问不过是世界精神的 自我反映而已。黑格尔坚持可知论,世界既不神秘又 并非不可知,认识是一项永恒的未完成的开放的任 Open Access 58 本体的盘诘及其思想视域 务。“形而上学是研究思想所把握的事物的科学,而 思想是能够表达事物本性的。”[2, P79]在黑格尔看来哲 学的内容是现实,现实在其展开中表现为必然性,人 们对现实最初的意识即经验,“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 于确认思想和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 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 解。”[2, P43]哲学的使命就在于使思维与存在统一、主 观符合客观。“如果我们以‘真理是永恒的’为出发 点,则真理就不会落到变化无常的范围,也就不会有 历史。但是如果哲学有一个历史,而且这历史只是一 系列过去了的知识形态的陈述,那么在这历史里就不 能够发现真理,因为真理并不是消逝了的东西。” [1, P13] 理念论的本体论有一个自在的矛盾:一方面认定本体 的客观实在性,一方面最终本体又只能是通过思维把 握的主观之物;一方面真理是不变的、永恒的、自在 自为的,一方面“它的生命就是活动。”[1, P9];一方面 真理是抽象绝对的,一方面真理又总是具体相对的。 1面对这一悖谬黑格尔提出,“谈到哲学的开端,似乎 哲学与别的科学一样,也须先从一个主观的假定开 始。”[2, P59]“哲学的历史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 想的历史,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2, P10]然而“绝 对”不仅是一个假设也意味着无对和不证自明,就此 黑格尔取消了辩证法的对话结构回归到柏拉图的独 断论。同时,认定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关键是如何 符合?黑格尔从一个侧面批判了康德知性思维建立 起思辨辩证法,但并未在正面上成功消除康德关于本 体的不可知论问题。 3. 实践本体论及其思想视域 如何理解不可知论?恩格斯认为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指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 能否反映存在,不可知论不承认思维能反映存在。库 恩坚持范式不可通约、费耶阿本德坚持理论不可通 约,“庄惠之辩 ”、“鱼牛悖论”、“蒯茵翻译的不确定 性原理”等都指认认识不可通约,按此观点必然陷入 什么都不存在的虚无化逻辑。贝克莱设定认识从感觉 出发,感觉结果还是感觉,至于在感觉之外有无决定 现象的本体一概不可知,这是一种独断论的不可知 论;休谟设定从知觉出发认识现象,至于在现象背后 有无一个决定现象的本体不可断定,或者有或者无, 因而无法认识,这是一种温和的不可知论;康德观点 与休谟观点相关而不同,承认认识以经验为基础,但 认为有一个决定现象的本体,而本体不可认识,这是 一种有限性的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其一不超出主观 并视主观为绝对;其二坚信感觉或经验是认识的唯一 源泉。不可知论以能动精神为至上却认为本体不可知 成就了自身的深层反讽,当不可知论说出“不可知” 时已经是可知并从而形成自身吊诡,从经验到经验否 认超验思想的可能。不可知论实质将人的精神视为终 极本体,思维、意识、精神、思想、主观等这些家族 相似概念被过度魅化,以致遮蔽了精神的本真面目。 人既是主观能动性存在也是受动性存在,人的思维既 是至上的也是非至上的,精神非一无所能亦非无所不 能。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并把“我”(精神)的 根源知性地归结于“神”,企图以“神”终止解释上 的无穷后退,神成为不可知论最后的避难所。围绕本 体认识困境马克思主义则开辟了新的哲学解释原则。 3.1. 从抽象思辨到现实的人 欧洲中世纪哲学是一种采用抽象繁琐方式进行 论证的烦琐哲学,导致“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天 堂的玫瑰是否有刺”等奇谈怪论。与之相关,德国古 典哲学游弋于醉醺醺的抽象思辨,结果使理性化为无 稽,使理论化为无聊,像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由于过份 茂密的保守性而走向衰微,其理论虽有革命因素但相 对于法国大革命而言也不过是“跪着造反”、“睡帽中 的革命”。一切唯心主义的神秘主张的病理学在于拘 泥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演绎,不能摆脱 意识自我相关性迷局,就像处在玻璃瓶中找不到可靠 出口。马克思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 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 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 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4, P2]马克 思哲学强烈地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经院迷思,“德 国哲学从天国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 人间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 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 1克尔凯廓尔特别反对黑格尔的“亦此亦彼”,认为这种态度把认 识委身于不明了了之中,等于回避了应该承担的责任,而现实选择 恰是“非此即彼”。 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 Open Access 59 本体的盘诘及其思想视域 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 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 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5, P17] 3.2. 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根本标准 与德国古典哲学热衷于抽象思辨不同马克思主 义哲学则从现实的人出发理解人及其一切问题,人是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的存在不 过是其实践的绽放形态,你怎样实践你就是一个怎样 的人,你实践了多少你就有多少本质,实践程度决定 了人性丰度及其人的存在样态,一言以蔽之,“个人 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4, P71]实 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社会实践是人成其为人的本体源泉也是理解一切认 识问题的阿基米德点。人既是实践的人也是社会的 人,实践的社会性与社会性的实践本质同一,在社会 实践面前一切不可知论将最终完结。这样,马克思主 义就把哲学作为“关于事物的科学”变成了“关于运 动的科学”、把概念哲学变成了改变世界的行动哲学, 实现了从实体本体论到实践本体论的哲学主题转向, 形成了从“对这个实践的理解”出发的新的哲学思维 方式。费尔巴哈曾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 实践会给你解决”,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 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 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 合理的解决。”[4, P56]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 中证明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恩格斯指出,对于不可知 论“以及其他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 践。”[6, P225]本体认识问题源于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 实性优点,实践优于理论并是化解认识论问题的必由 之路,归根结蒂实践是一切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诡 辩论和不可知论最有力的终结者,实践是检验认识是 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2 3.3. 以社会意识破解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误入困境的原因是迷思于个体思维否 认或回避意识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意 识到意识是社会意识才是正确理解意识的基础。 3.3.1. 意识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 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中以具有强烈历史感 的辩证思维描述了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出色 地明示了精神的本质,世界是具有精神的世界,普遍 的客观精神表征着世界的本质或曰世界的根本性质,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精神只是整个世界精神的 表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长期发展的产物,“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 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 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 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7, P374, 375]“思想、观 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 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5, P17, 18]不可知论以非历史性眼光看待人的意识并把人 的精神等同于世界精神,仅仅把人的意识归结为个体 人的意识,从个体出发诠解意识问题必陷于不可知论 谬误。不可知论的要害就在于对意识的社会性视而不 见。 3.3.2. 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意识 马克思指出:“个体是社会的存在物”,“甚至当 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在很少情况 下才能同别人进行直接联系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 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 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是作 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是社会的 活动;因此,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 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存在物。” [8, P83, 84]“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9, P24]从现实性 上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致我们离开 社会这个字眼就根本无法理解人,人一来到世间就受 各种社会关系制约,人不能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精神方式,个体意 识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人们总是 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的社会交往中获得知识。意识 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黑格尔认为,在一定意义上任 2主流观点认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又承认逻辑证 明的作用,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难以自圆其说。在源 的意义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标准,在流的意义上认识也可以成为 认识的来源与标准,这意味着实践可称之为根本标准。李秀林等主 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五版,第 299 页)则明确提出:“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 理的根本标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Open Access 60 本体的盘诘及其思想视域 何思想都是个性化的思想,“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考, 正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2, P78]意识虽有个 体性,但意识的本质却是社会意识,思维是复性思维。 “什么是人的思维。它是单个人的思维吗?不是。但 是,它只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 思维而存在。” [7, P426, 427]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4, P81] 并且一个人的意识只有表现在它的对象上才是真正 的意识,正如黑格尔所言,“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只 有在与他人的自我意识的相互承认中,他才是一个真 实的存在”。人的意识离开社会既无法存在也不可理 解,社会关系是形成认识问题的滥觞,最终也势必在 社会关系中求得解决,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交往行动 确证意识的真理性。就此,哈贝马斯坚持一种交往(商 谈)伦理,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交往与商谈,在 尊重一定规范或规则基础上达成共识。进一步而言, 怀特海认为不同个体之间的意识之所以能够相互比 较和统一就在于人性自然同一性,因而人性自然同一 性就成为认识通约不证自明的分析前提。 3.4. 科学实证为神秘主义去魅 列宁指出,世界上只有未被认识之物而无不可认 识之物;黑格尔说,相信人们可以认识真理是一切哲 学家的信念。如何确证认识的真理性?在认识规律上 毛泽东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在实 践中开辟出认识真理之路。在认识发生学意义上人们 也只能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有限到无限、 从相对到绝对逐步逼近真理,认识真理必然地是一个 过程。在现实性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科学实证这个 参量,意识问题需要不断发展的哲学和自然科学作出 证明。有论强调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指认哲学有其 特定的思辨思维方式,甚至黑格尔强烈地批判了知性 思维范式,然而知性思维是人们认识得以可能的必要 条件,正如高清海先生所说辩证法已经包含了形而上 学的命题,我们所反对的只是把知性思维绝对化的方 式和态度,而不能拒斥掉知性思维,相反知性思维是 辩证思维的实现路径,以此而论现代实证主义哲学主 张则包含有片面性真理。“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 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单纯思想的力量。恰恰相 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 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10, P18]马克思主义指出,凡 是“缺少实证材料的地方”就没有历史,人们的研究 只有上升为定量化才算作科学,因而我们才可以自然 科学的精确性眼光审视我们自身的历史。“在思辨终 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 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 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 替。”[5, P17, 18]“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 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5, P16]相信“通过经验观察”能够“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 活过程。”[5, P17, 18]“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 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实际上已 经成为不可能的了。”[8, P92]马克思十分注重科学之于 实践的重大意义,强调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力 量。 4. 过程本体论及其思想视域 现代西方哲学曾掀起“拒斥形而上学”风暴,拒 绝本体论思维方式,但最终回避不了“本体论承诺”。 黑格尔说,“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那不变的、永恒的、 自在自为的”真理;[1, P13]罗素说,“追求一种永恒的 东西是引入研究哲学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11, P74];杜兰特认为,形而上学是对一切事物的“终极存 在”的研究。[12, P5]本体论体现着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 思维方式,如果把本体论视为人们对于世界最高原因 的寻求,那么通往本体的道路不止一条。3 传统本体论采取了实体本体论(无论是素朴实在 论的本体论还是概念论的本体论)形态,它预设一个不 证自明的绝对前提,以此出发来说明一切具体事物的 生成死毁。回溯,陷入解释上的无穷后退;前推,解 释不了抽象一般的不动者何以产生出具体特殊的变 动者。将“实体”视为唯一能动源泉,把具体之物视 为被动存在,其所描绘的世界不过是一幅充满惰性的 机械图景。站在世界之外寻求世界之因陷入外因论, 视努斯、逻各斯、普纽玛、隐德莱希、神等为“不动 3将本体归结为实体存在许多理论上的困难。高清海曾认为,马克 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即破除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而建立起一种实践 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既不是一个实体范畴,也不是一个客体 意义上的关系范畴。但马克思哲学并未终结本体论,本体也是一个 歧义丛生的概念,就本体表征着人们对最高原因的追求而言本体认 识永远是开放性的。 Open Access 61 本体的盘诘及其思想视域 Open Access 62 的推动者”,为神学目的论留下地盘,“因此历史总是 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 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 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 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人们就把人对自然的关系 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 的对立。”[4, P93] 摆脱对传统本体论的路径依赖,“从神学、实体 和一切废物中”解放出来。传统本体论视变动者的源 泉一定是不变的存在是否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教条? 斯宾诺莎提出“实体是自因”,这意味着反对以超自 然的原因解释自然,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排除 外因论和神学目的论。黑格尔极为赞赏这一观点并把 它确立为辩证法的自我推动原则和发展原则。其实此 原则早已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就得到了绝妙说明,他对 “存在”作出了独辟蹊径解释:存在者之所以存在不 在于“不变者”,恰由于变,存在者是变化着的存在 者,“无物常驻,一切皆流”,“变即原则”,因而变才 是世界的最高原因。柏格森提出有两种哲学思维方 式:“绕着对象走”和“我们进入事物”。前者站在对 象之外看对象,其知识依赖于观察者视点不同因而是 相对的;后者“进入对象”,“从而克服了任何个别视 野的局限性,把握了对象本身的本质”。 [13, P601]对象的 本质即运动,真正的运动是一个连续的流,事实上不 需要跨越任何点。“变易是不可分割的,在不可分割 的变易中过去和现在是合二为一的”,变易才是世界 的本质、真相。柏拉图、笛卡尔、康德试图通过固定 的思想结构来解释世界,并未认真对待变动、发展、 成长和绵延问题,只有在绵延中思考才是对实在的真 正把握,或者说“实在就是绵延”。[13, P608]后来怀特海 把从外在性上认识事物的理智抽象误认为具体的东 西称作“误置具体性谬误”,“联系是所有事物的本 质”,怀特海把世界描述为一个动态有机整体,诠释 了赫拉克利特“存在者不存在”命题,创立了过程哲 学,强调“过程即实在”。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不是 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6, P267]我们关注的不 是什么在运动,而是运动怎样,这就逆袭了实体本体 论的思维模式,从运动、变化、发展界定事物,于人 们的生活而言生活的本质就是反对成为不变的本质。 种过程本体观贯穿了辩证法,“辩证法在考察事物 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 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 察。” [7, P361] “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 只有从这种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达到现实 的因果关系。” [6, P327, 328]当人们思考对象时思维和存在 就已经是思想的逻辑前提,二者是一种对象性的共在 关系,旧唯物主义把思维归结为存在,唯心主义则以 思维屏蔽存在,皆为在本体问题上的极端主义思维方 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 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 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8, P105]“主观主义和客观主 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最终在社会 实践中失去它们的对立。 这 形而上学将何去何从?哈贝马斯说,“哲学必须 放弃其传统形式,即作为一种干预社会化过程的学 说,而保留其理论。”[14, P18]随时代之变形而上学需要 不断调整主题和思维方式,从最初单纯关注普遍性、 永恒性和必然性致思转向面对人们的生活世界,以理 论方式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合法性阐明。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黑格尔 (1978) 贺麟, 等, 译. 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 商务 印书馆, 北京. [2] 黑格尔 (1980) 贺麟, 译. 小逻辑. 商务印书馆, 北京. [3] 冒从虎, 等 (1985) 欧洲哲学通史(上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 天津. [4] 马克思, 恩格斯 (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 版社, 北京. [5] 马克思, 恩格斯 (2003)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民出版社, 北 京. [6] 马克思, 恩格斯 (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人民出 版社, 北京. [7] 马克思, 恩格斯 (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人民出 版社, 北京. [8] 马克思 (2000)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北京. [9] 马克思, 恩格斯 (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人民 出版社, 北京. [10] 恩格斯 (1997)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1] 罗素 (1963) 何兆武, 等, 译. 西方哲学史(上卷). 商务印书 馆, 北京. [12] 威尔·杜兰特 (2001) 梁春, 译. 哲学的故事. 中国档案出版 社, 北京. [13] 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 詹姆斯·菲泽 (2005) 丁三东, 等, 译. 西方哲学史. 中华书局, 北京. [14] 于尔根·哈贝马斯 (2001) 曹卫东, 等, 译. 后形而上学思想. 译林出版社, 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