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哲学进展, 2013, 2, 63-65 http://dx.doi.org/10.12677/acpp.2013.24012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cpp.html) German Philosopher’s Earth Feelings Junwei Wa 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 Kun 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Email: junwei1969@163.com Received: Nov. 4th, 2013; revised: Nov. 19th, 2013; accepted: Dec. 5th, 2013 Copyright © 2013 Junwei W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 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Through closely reading the text and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this essay wants to show that most of the German philosophers are nearly practical philosophers. Practical philosoph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emplative and the active. Kant, Hegel and Husserl belong to the former, while Marx and Heidegger belong to the latter. The conclusion is that practical philosophers are not hermits. They are deeply concerned with human affairs. Keywords: German Philosopher; Practical Philosopher; Earth Feelings 德国哲人的世间情怀 王军伟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 Email: junwei1969@163.com 收稿日期:2013 年11 月4日;修回日期:2013 年11 月19 日;录用日期:2013 年12 月5日 摘 要:通过细读文本和提炼概念,想说明德国哲学家多数是实践哲学家。实践哲学家可分为两类, “沉思的实践哲学家”和“行动的实践哲学家”。康德、黑格尔、胡塞尔、伽达默尔是前者的代表,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等则是后者的代表。最后的结论是,实践哲学家不是高蹈出世的学究,而是关怀人 间事务的哲人。 关键词:德国哲人;实践哲学家;世间情怀 收录在《德国哲学十论》里的这十几篇文章,是 张汝伦先生从九十年代以来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论 文汇编。由于是论文集,乍看上去好像是没有主题线 索的任意堆积,但是,若是仔细读来,就能发现引领 全书的思想灵魂,这条线索就是德国实践哲学的传 统。 作者在别出曾经就“实践哲学”这个概念做过解 释,这里不妨引征如下: 实践哲学科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 狭义的实践哲 学指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 广义的实践哲学是指正确 生活的方式和目的 , 人的公共世界和生活 , 人的自由 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的哲学思考 。[1] 从广义的实践哲学来看德国哲学,可以说它们都 是实践哲学。但是,以我看,德国哲学家虽然几乎全 都是实践哲学家,然而实践哲学家又可以分为两种类 型,即“沉思的实践哲学家”和“行动的实践哲学家”。 “沉思的实践哲学家”只在他们的理论和思考中关注 和思考人事,他们还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身位,还没有 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改造世界”的行动当中去。他们 过着作为哲学家他们应该过的生活,这就是“沉思的 Open Access 63 德国哲人的世间情怀 生活”(vita contemplativa)。这类哲学家不胜枚举,但 是若以德国哲学的大师级人物论之,则近代有康德、 黑格尔,现代有胡塞尔、伽达默尔为其代表。 康德哲学研究在我国已近一个世纪,但几乎所有 论者的重心都是在康德的认识论,即所谓的哥白尼革 命为知识奠定基础的工作。虽然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在我国已经是学习西方哲学的人家喻户晓的著作,但 是,他关于康德的话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在论 述康德的那一章说道: 他受的教育是武尔夫派传述的莱布尼兹哲学 , 但 是有两个影响力量 , 即卢梭和休谟 , 使他放弃了这种 哲学 。[2] 休谟“把他从独断的睡梦中惊醒过来”,“然而卢 梭对他的影响却比较深” ([2], p. 247)。康德把卢梭尊为“道 德世界的牛顿”,说明了卢梭对他的重大影响,“这种 影响不是个别的特殊的观点,而是他的世界观”。卡 西尔说,“康德不是把卢梭看成一种新体系的创建者, 而是把他看成一位思想者,这位思想者拥有对哲学之 本性的与功能的崭新见解,拥有对哲学之使命与尊严 的崭新观念”。那么,康德认为哲学的使命到底如何 呢?康德自己的话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这就是,“否 定知识以便为信仰留出地盘”(to deny knowledge in order to make room for faith),他要证明“在一个严格 遵守自然法则的世界上,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有没有 独立的价值和尊严”,这就是卢梭对康德的启示(《康 德二百年祭》)。 如果康德的实践哲学还不是那么“实践”的话, 而黑格尔就其政治哲学来说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 践哲学家。黑格尔从反思现代性的高度,批判了近代 原子式孤立个人的自由观。这种自由观是抽象的,它 不仅缺乏规定,而且它是“个人意志和欲望的偶然和 任意”的产物。而黑格尔的所认为的自由是社会共同 体的自由。他的这种自由观直接影响了他的国家观。 “黑格尔和伯克一样,都设想过国家和社会的二元构 架。前者是世俗利益的领域,而后者是道德和正义的 领域。后者高于前者,也就是良知和正义永远在个别 利益的追逐之上”。黑格尔的理想国家观念是指作为 人们共同生活基础的伦理和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本 质不在其外在的权力-暴力特征,而在其内在的理性 性质”。因此,黑格尔并不是波普所说的“开放社会 的敌人”,“集权主义的思想先驱”,他的国家观充分 说明了这一点(《黑格尔与现代国家》)。 还有一类德国哲学家就是我所谓的“行动的实践 哲学家”。“行动的实践哲学家”不仅在他的理论和思 考里关怀着人间世界,他们在行动上也义无反顾地投 身到“改造世界”的行动当中去。他们不满足于仅仅 过“沉思的生活”,他们渴望行动,渴望改变世界, 渴望过“行动的生活”(vita activa)。这一类哲学家其 改造世界的雄心是值得赞美的,但是其行动的结果又 往往以失败告终,他们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勇气和决心,因此,他们又是最悲壮的。这一类哲 学家以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为代表。 马克思据说是最早提出“哲学应该终结”的哲学 家。为此,他被排在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罗蒂之 前,被看作是提倡哲学终结的先驱。然而,马克思果 真是他们的先驱吗?马克思曾经说过那句人们仍然 耳熟能详的话,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 哲学批判导言》中还说,只有在现实中实现哲学,才 能消灭哲学。“在现实中实现哲学”,无非是让关在书 斋里的哲学家“投笔从戎”,放弃书斋里孤独的沉思, 从而投入到火热的现实当中去;他要消灭的哲学,也 是不顾人间冷暖而独自在象牙塔里卖弄清高、以思辨 为乐趣的思辨形而上学和传统本体论。为此,他才提 出哲学“不是解释世界的问题,而是改变世界的问 题”。马克思还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 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 器”,所有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足以证明,马克思所 说的“哲学的终结”是指“作为哲学的哲学”的终结, 它的终结不是因为它的内在理路遇到了不可克服的 矛盾,而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即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 全体人类的解放的目标的需要,哲学必须实现它的向 现实实践的转向。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马 克思没有把“哲学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的至 高荣誉赋予历史上任何伟大的哲学家,而是给予了那 个为人类盗取圣火而忍受百般折磨的神话英雄普罗 米休斯(《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 然而,要求哲学家放弃自己熟悉的“沉思生活” 去过他十分陌生的“行动生活” ,是无视哲学和政治 之间的亘古存在的紧张。海德格尔失足于纳粹就是这 Open Access 64 德国哲人的世间情怀 Open Access 65 种冲突在哲学家身上的具体上演。 当阿伦特说“苏格拉底之死”是标志哲学与政治 之间存在永恒冲突的事件时,她的意思是说哲学和政 治之间存在着真理和意见的斗争。真理永远是专断 的,因为真理既然是真理它就要求绝对的遵从。格老 秀斯不也说过“连上帝也无法不让二加二步不等于 四”吗(《哲学、政治和判断》)? 柏拉图说只有哲学家才能看得理念世界的“真 相”,海德格尔也认为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在国家 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时代关头,他当然不愿意仅仅做 一个“旁观者”(哲学家),他要“领导领袖”。因为假 如他就是真理的话,元首凭什么不听从真理呢?可 是,海德格尔太过天真了,他没有想到,比起真理来, 政治则要求的是更加绝对的服从。 看来,德国哲学家的自负是有传统可循的,那个 在哲学史上以“奥卡姆的剃刀”威名远扬的威廉,当 他逃难于德意志,寻求皇帝路易的保护时,曾立下铮 铮誓言,“你若用刀剑保护我,我就用笔保护你!” 也许,不论是海德格尔与阿伦特的恋情,还是他 投身政治这一事实,都会证实他是具有强烈人间情怀 的哲学家,但是,哲学家作为哲学家一旦“思出其位” 就不仅是政治的不幸,也是哲学的不幸。 海德格尔后来遭遇纳粹的白眼,证明了他政治上 的不幸,但是,何以他的哲学也遭受了不幸呢? 海德格尔在《存在于时间》中竭力避免使用“精 神”这一概念,这与他哲学的初衷是要拆解传统主客 二分的形而上学是分不开的。因为一说到“精神”就 会使人联想到与客体相对的“主体”,而根据海德格 尔,“此在的规定特征不是意识和精神,而是它对存 在或存在问题的开放”,“此在是一个追问,意思是人 实质不在灵肉综合的精神,而在他的生存”。但是, 在后来的《校长就职演说》中,“精神”又回来了。 海德格尔在演讲中提到“自我主张”包括“一个由领 导支持的精神秩序,而这种领导又受一个精神使命的 指导”,海德格尔将国家社会主义精神化了,“但是, 海德格尔的精神化是要付出代价的:至少部分退回到 植根于精神和主体性的传统形而上学中去”。由此看 来,海德格尔为了政治确实伤害了他的哲学,以驱逐 传统形而上学为己任的海德格尔似乎又重新召回了 传统形而上学,这就是真理的不幸(《海德格尔:在哲 学和政治之间》,《关于海德格尔的两个批评》)。 据说,阿伦特非常欣赏普罗塔哥拉的话,“生活 就像一个节日,就像有些人来做生意,有些人来节日 竞技,但最好的人是做旁观者。在生活中奴性的人追 逐名利,哲学家追逐真理”(《哲学、政治和判断》)。 因此,“沉思”才是哲人的本然生活,而“行动” 只是他的应然生活;他不该为了“应然的生活”而放 弃他“本然的生活”。 有趣的是,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在晚年都就“哲 学何用”接受过《明镜》周刊记者的采访,海德格尔 的回答是:哲学不能引起世界现状的任何变化;伽达 默尔的回答则是:学会继续问问题是一个伟大的责 任。老师的话听起来有点儿像是过来人发抒的感慨, 而学生则好像坚持着己见:哲学本身就是面向“思” 的事情(《伽达默尔和哲学》)。 论文集中还有关于狄尔泰、卡尔·施密特和哈备 马斯的论述,他们大体都可以归入德国实践哲学的传 统,只不过卡尔·施密特似乎应当与海德格尔为伍。 就像我在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论文集编不好很 容易弄成大杂烩。但是,作者慧眼独具,以他心仪的 实践哲学为主线将全书贯串起来,使思想显得错落有 致,脉络清晰,是一本难得的哲学论文集。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张汝伦 (2004) 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 99. [2] 罗素 (1976) 西方哲学史. 何兆武, 译.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