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哲学进展, 2013, 2, 66-69 http://dx.doi.org/10.12677/acpp.2013.24013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cpp.html) When We Encounter the Technology —From ZhuangZi·Heaven and Earth Junling Gu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Email: 12210110064@fudan.edu.cn Received: Oct. 10th, 2013; revised: Oct. 24th, 2013; accepted: Oct. 27th, 2013 Copyright © 2013 Junling Guo.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 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From the invention of the first technology, it is inevitable that we will encounter the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wise men who have given care to this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The reflection on ZhuangZi·Heaven and Earth affords a view for our concent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ology and human nature. Technology has entered everywh ere of our daily life. We should look for the tru th behind such a phenomenon. Keywords: Encounter the Technology; Reflection; The Truth of Technology; Human Nature 当我们“遭遇”技术 —从《庄子·天地篇》谈起 郭俊岭 复旦大学,上海 Email: 12210110064@fudan.edu.cn 收稿日期:2013 年10 月10 日;修回日期:2013 年10 月24 日;录用日期:2013 年10 月27 日 摘 要:从第一项技术的发明开始,人类便不可避免地要与技术“遭遇”。历史上许多有思想有智慧 的人都思考过与技术“遭遇”这一现象。重新反思《庄子·天地篇》中对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 探讨,将视角聚焦在技术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切入点揭示在技术几乎“无孔不入”的当今 社会,与技术“遭遇”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质。 关键词:技术“遭遇”;反思;技术的本质;人的本质 1. 引言 《庄子·天地篇》里讲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 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1]。 这篇寓言中庄子的思路是:与技术“遭遇”后(机 械的出现)——反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 有机心)——结论(纯白不备,道之不载)。“机事”指 的是人对技术的使用(针对的是人之肉体),“机心”是 指被技术刑役的心;“机心存于心中”会导致“纯白 不备”,所以未受和不应受任何外界外物污染侵蚀的 “纯白”最初是“备着”的,即先验的。庄子认为必 须永远保持这样的“纯白”之态才能够载“道”,这 里的“道”是人的一种本真生命状态和人的自然天性。 庄子能够看到所谓的机械不仅仅只是节省了力 气,机器的强大力量让人变得僵化、没有思想。“个 Open Access 66 当我们“遭遇”技术 体对机械的使用、依赖和臣服,其最终结果是,个体 心灵和机械装置的本质同构、效用一致,亦即人性的 ‘机械化’”[2]。在那个技术还未形成体系的时代,庄 子的这种洞见是难能可贵的。古希腊的柏拉图也探讨 过技术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在柏拉图看来,技术在 心理方面对人类的品质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试 图将技术才智与智慧、将从事技术的人和他理想中的 人分离并对立起来”[3]。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庄子在强调技术作为人的 “纯白”本质的体现,反对技术压抑自由本真的人性 之时其实预设了一个人的“纯白”本质之态,以此来 衡量“有机者”的“机事”和“机心”,并深知技术 对“纯白”和“道”的伤害而“羞而不为”!庄子显 然认为“纯白”之态作为“道”之载先验存在而不可 不备,但问题是:暂且不去争辩人是否有先验的稳定 的“纯白”之态,单就人参与技术实践后的这一事实, 尤其面对现代技术体系支撑下技术理性时,人的本质 构成已然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纯白”之态这一关 于人的本质问题需要用一种变化发展的眼光,即一种 历史的维度。 人的本质不可能“纯白”而不变的,尤其在外界 的(技术的)参与下,先验的“纯白”状态几乎不可能 存在。我们对技术本质的考察尤其对人的本质的考察 需要一种历史性的眼光,认为技术让人更好或更坏的 主观好恶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看待这个问题需要将 客观作为标杆,说出事实,然后每个人都可以去判断。 2. 与技术“遭遇”后的变化 当我们要追溯人的历史时,会发现与技术的“遭 遇”就是人类置身其中的一个情境。穿梭在漫长的历 史时空中,人类始终逃脱不了与技术的“遭遇”。 在历史上的各个阶段,与技术“遭遇”后切实地 给人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衣食住 行。在与技术的“遭遇”中,我们的饮食,我们的服 饰,我们的住房,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无论在数量 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与技术 “遭遇”后不可避免的结果。1972 年,美国斯坦福大 学研发出转基因技术,从此以后,人类可以按照需求, 将不同物种的基因混合起来,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新 物种。时至今日,始终有人将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 具,在征服自然和征服自身的过程中不断地尝到甜 头,不停地享受技术手段带来的福祉。如果说衣食住 行还只是物质层面的话,那么在精神层面上,人与人 之间沟通的方式及其依靠的沟通媒介也发生了巨变。 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使人类有了书写条件,书面文 化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口头文化的交流模式。手机电脑 电视等各种电子媒介的出现,催生出了全新的生活方 式,同时也塑造我们与以往不同的时空观和新型的感 知模式。 毋庸置疑,一切技术手段都具有点金术的性质。 一旦新技术出现,社会中的其他一切功能都要改变[4]。 在人类与历史上有名的三次科技革命的“遭遇”中这 一系列变化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 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一种新的技术都为 人类打开通向新型感知和活动的大门,创造出一种新 的社会环境,并导致人的观念发生结构性的变化[5]。” 一句话,与技术“遭遇”后,物在变,人在变,变是 必然的。 3. 与技术“遭遇”后的反思 “技术作为一种手段”这样正确的说法虽然能够 看到技术引起的变化,但是却没有触摸到技术的本 质,更无法穿透技术与人的本质生成之间的关系。一 旦意识到与技术“遭遇”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深刻变化 后,对技术进行本质上的反思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首先,技术对人的感知和观念的变化突出表现在 人对物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主客两极化”,新 时代的主体性的自由完全在与它相对应的客体中上 升起来,这成为技术统治的最可靠的工具[6]。技术无 形中允许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跟物打交道,人成为自 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物被降格为单纯的材料,人的技 术活动受到明确的目的或利益驱动,不会或不愿去关 注任何与其行为目的无关的东西。过去人同自然和神 之间的交换模式,在技术的参与下,被替换成人对自 然对物的无限制索取而毫无羞愧之感。 其次,技术自身把人和物都处理为对象,以实现 自我膨胀的需要。 H.M.麦克卢汉忍不住感慨:“当强有力的技术把 世界环境作为某种艺术材料来操纵时,自然便随着自 然诗一起消失了[7]。”在这个物质的星球上,日新月异 的技术已经形成了自身庞大的体系,这个技术体系失 Open Access 67 当我们“遭遇”技术 去了对事物甚至对人本身存在的尊重。技术意志将自 然万物降格到没有独立性和尊严的单纯的材料。“一 切东西成为物质,成为材料,事物被展现为单纯可塑 造的、遭受着技术任意性的物质[8]。”技术实现了对自 然的全面物质化,自然被功能化地看作是能量的提供 者。技术的这种物质化在人的身上同样适用,由于始 终拥抱技术,我们必然与其相关,成为他们的伺候服 务机制[9]。人力资源这一说法被广泛而普遍的接受, 充分说明了在现代技术裹挟下人也成为了单纯的物 质材料。 最后,这样反思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触及技术的 本质。“靠参与决定人与世界的关系,技术参与到现 实的建立中。技术不仅仅是手段,技术是一种展现的 方式[10]。”麦克卢汉、贝尔纳·斯蒂格勒等人从人的代 具性、人与物质的耦合这一出发点展开了对技术体系 自身的活动规律和它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两 个方面的深刻追问[5]。有学者指出,现在的经济体制, 商品流通体制,政府管理体制,教育体制,艺术管理 体制,科学体制,甚至宗教体制,事实上已经全部纳 入了技术的范畴,都被技术化了。在某种程度上,什 么物能够出场,什么物不能够出场,以什么方式出场 都取决于我们的技术。“技术的‘去蔽’作用不是去 显现‘存在’的真理,因为它不是从‘存在’自己的 ‘开放’中通过遭遇去显现那本质,而是去索取自然, 去把自然建构成‘构架’[11]。”从以上这些对技术本 质的洞见中,我们感到了自身处境与命运的岌岌可 危,因为与技术“遭遇”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技术 已经参与构建了整个世界,包括人的本质。我们的当 下处境和历史命运在技术的参与下发生了深刻的改 变。麦克卢汉一针见血的指出: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 力技术发展之后,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已不复存在, 我们正在迅速逼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从 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12]。我们已经陷入了技术化的 生存空间里,技术自身的无限膨胀是我们不能躲避的 事实。面对这个现实,我们的兴趣不仅在于不要被技 术表面“无所不能”的假象所欺骗,而且还在于在这 种“岌岌可危”的现实面前对人的本质进行严肃的思 考,这是作为一个人应有的使命感。 4. 从人对技术的认知变化审视人的本质 只要人类还生存着,那么在任何时候,去思考和 认识人的本质都是有意义的。当下,处于技术包围中 的我们,切实需要从人对技术的认知变化来重新审视 人的本质。 三次科技革命确立了不同的技术体系,而每种技 术体系都有自己特别的技术思想。技术在建造机器的 同时也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工具,而且不存在不变的技 术思想,它不可能从确立之日起就展现出我们现在所 见到的各种特征,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像我们的技术思 想那样,按照自发的动力而朝向无限的进步[13]。随着 与技术“遭遇”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被揭示,我 们会发现思考技术的本质和思考人的本质是合一的。 技术性构成人最为本质的属性,这种构成是历史性 的,技术参与了人的本质构成,并且这种参与是永恒 地在运动着,在不断地变化着。对技术本质的思考必 须由历史这根线牵引着,技术问题的复杂性与深刻性 只有放在历史的维度中才能得到很好地阐释。“技术 作为一种生产、一种去蔽模式是人类的最为本己的构 成因素和历史发展动力。[5]” 技术在不断变革,人对技术问题的认识和反思能 力也必然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最突出的 例子就是塑料袋这项技术的发明与使用。1902 年,奥 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 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人们外 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 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 想到他的这项发明 100 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 由于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处理 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 都不利于环保,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 200 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 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 的污染。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每一种塑造社会生活的 产品,都会使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14]。另外,西方 国家之所以会兴起拆除水坝的运动,原因是它们严重 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一方面说明了:技术知识在处 理其对象、提高技术效能时,它应接受批评和试错检 验,并可以进行预见、证实和修正。技术知识从一开 始就是经验性的[15];另一方面也表明:技术的意义是 在变革中自我否定,我们对技术的认知和对自身的认 知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且我们变化了的感知可以导 致有力的发现。在当今社会,我们紧紧地被技术体系 Open Access 68 当我们“遭遇”技术 Open Access 69 包围,技术在实现对物进行控制的同时,其本身也超 出了人的控制,并参与了人的本质的构成。“作为改 变自然界的物质生产的技术活动必定同时也生产出 相应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5]。”麦克 卢汉以电影、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电影,广播和 电视在新的生存层面上建立了某些人格。这些人格并 不完全为了自身而存在,而是作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 为人们所感受到的共同生活而存在。阿伯纳、霍普、 唐老鸭和玛丽莲·梦露变成了整个社会共同意识和交 流的象征。电力过程的主要影响是使心理意识和社会 意识的结构重新部落化”[16]。 在与技术不断“遭遇”后,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 的本质。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可谓是独具慧眼,他 指出:人的“类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既成的,而 是在不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逐渐发生发展的。他已 经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哲学关于人的本质 的静态化、抽象化解释,实现了从人的本质“是什么” 的抽象追问开始向人的本质“是如何生成”的现实探 讨转向。从这一点来说,庄子追求“道”的精神是可 贵的,而马克思的深刻在于他洞悉到了人的本质是不 断生成的,是动态发展着的,马克思做到了自觉地运 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5. 结语 与技术的“遭遇”后使得我们对技术的本质和人 的本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使得我们能够摆脱对现 状的麻木自恋状态——即把对新技术的心理社会影 响维持在无意识水平。现代技术体系有其内部生长原 则,“只有能泰然自若地对待技术的人,才是严肃的 艺术家,因为他在察觉感知的变化方面,够得上专家” [17]。麦克卢汉认为:现代社会的未来与精神生活是否 安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传播技术和个人的回应 能力之间,是否能维持平衡[18]。其实不仅仅是传播技 术,而应该是整个技术体系。 由于始终“遭遇”技术,我们必然与其相关。与 技术不断“遭遇”的这一情境使得我们的技术思想与 技术哲学,必须包含着对人类认知所含有的创造过程 之本性的分析意识。“仅仅在目的与手段、有害或者 有益、道德与控制等范畴内理解和把握人与技术的关 系[5]”是不够的。被技术包围的我们,就像是生活在 水里的鱼,不仅要对水的存在本身敏感,还要对水的 深浅有清醒的认知,更需要明白水的变化会导致鱼的 “变异”。 这并非是要对《庄子·天地篇》进行“误读”(实 际上,误读也是理解的一种),只是期冀从这位智者的 思考中得到些启发和反思,辩证地看待“遭遇技术” 这一问题。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技术的如影随行在我 们所处的时代早已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一旦当技术体 系无限地自我膨胀,质变的结果就是深刻地改变着人 的感知与观念,直至技术的本质参与到人的本质构 成,在这个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 不断生成的。只要与技术的“遭遇”不结束,那么我 们对“技术”的思考就不会停止,对“人是什么”的 追问也会永远充满意义,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这不仅需要人的一种理解力,更需要人的一种责任 感。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清]郭庆藩 (2012) 庄子集释. 中华书局, 北京, 439. [2] 邓联合 (2009) 老庄与现代技术批判.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 京, 194. [3] [法]让-皮诶尔·维尔南 (2007) 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历史 心理分析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270. [4]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2000) 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 社, 南京, 363. [5] 王志伟 (2006) 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思 想的当代意义. 复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5, 134-140. [6] [德]冈特·绍伊博尔德 (1993)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46. [7] 福柯等 (2003) 激进的美学锋芒. 中国人民出版社, 北京, 3 36. [8] [德]冈特·绍伊博尔德 (1993)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25-26. [9]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2000) 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 社, 南京, 397. [10] [德]冈特·绍伊博尔德 (1993) 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16. [11] 周昌忠, 著 (1999) 普罗米修斯还是浮士德——科技社会的 伦理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 武汉, 19. [12]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2000) 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 社, 南京, 223. [13] [法]让-皮诶尔·维尔南 (2007) 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历史 心理分析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334. [14]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2000) 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 社, 南京, 274. [15] [法]让-皮诶尔·维尔南 (2007) 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历史 心理分析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320. [16] 福柯等 (2003) 激进的美学锋芒. 中国人民出版社, 北京, 341. [17]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2000) 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 社, 南京, 239. [18]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 (2000) 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 社, 南京, 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