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3, 3, 177-180
http://dx.doi.org/10.12677/mm.2013.36029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m.html)
The Rural Labor Force Outflow, Promote Agricultural
Land Scale Management*
—Investigation of Gongzhuling City, Jilin Province
Baoan Liu1, Qinghai Guo2
1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2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Email: lba006@126.com
Received: Jun. 29th, 2013; revised: Jul. 28th, 2013; accepted: Aug. 10th, 2013
Copyright © 2013 Baoan Liu, Qinghai Guo.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3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oan Liu, Qinghai Guo. All Copyright © 2013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 Doing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Gongzhuling area of Jilin Province, the authors tease out the
impact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outflow on the land scale management,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 scale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it.
Keywords: “Three” Overall Planning; Land Scale Management; The Rural Labor Force Outflow
农村劳动力流出,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
—对吉林省公主岭市的调查
刘宝庵 1,郭庆海 2
1长春理工大学,长春
2吉林农业大学,长春
Email: lba006@126.com
收稿日期:2013 年6月29 日;修回日期:2013 年7月28 日;录用日期:2013 年8月10 日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情况实地调查,梳理出农业劳动力流出对土地
规模经营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建议。
关键词:“三化”统筹;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流出
1. 引言
吉林省推行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
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大量的优质劳动力进城务工
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劳动力减少提升了人
均耕地面积,迫使农户联合起来实施农机作业,改变
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1]。其路
径见图 1所示,也反映了其系统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准确把握这变化的情况,我们对吉林省公主岭
市农业人力资源流出对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影响情
况进行了调查和考察。在吉林省粮食总产量排序前 50
名的乡镇中,公主岭市就占了 10 个,因此,选择吉
*资助信息: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资助(编号:20100604)。
Open Access 177
农村劳动力流出,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
󰒂
󲩵󰯁
󱉐󱂸 󱵆
󰑫
󰊊󱷣
󲩵
󰯁󱩑󲩙
󰥂󰉧
󱛾󱧟󰉧
󰉧

󲴌

Figure 1. The logical relations hi p o f a gr i cu lt u ra l l a bor flow in the
“three overall” planning
图1. “三化”统筹中农业劳动力流动的逻辑关系
林公主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劳动力流出及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
调查情况
2.1. 样本描述
吉林省公主岭市处于吉林省中西部松辽平原的
腹地,截止 2011 年,全市乡村人口 71.09 万人,农业
劳动力 30.36 万人,耕地为 31.71 万公顷,人均耕地
5.55亩,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3.16 亩)[2]。农户的土地
来源主要是承包田,也有些农户的部分土地来自于亲
戚、邻居因转业而转包的农田。在吉林公主岭市,农
户平均种植亩数大约1.2~3.5 公顷,而吉林省农户平
均耕地 1.65公顷。种植农户主要以玉米生产为主,占
全部种植户的 99%,是农业生产的主流。农户的收入
来源有 50%左右来自于非农领域,每年有 60%以上的
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且都是优质劳动力。
2.2. 土地规模化经营情况
公主岭地区也有几家种植大户,他们的土地大部
分来自于村、乡或林业部门预留的机动地、可耕地和
荒地,一部分来自于农民的承包地,使粮食种植农户
的生产规模呈现多样化,具体情况见表 1。普通种植
户规模在 10~50亩,而种植规模农户则在 100亩到 1800
亩不等。主要受地貌和农业生产作业条件及农业生产
组织形式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吉林省其他区域也有表
现。调查发现,种植大户租用土地有其自身的优势,
比如雄厚的资金可以一次性付清多年承租款,减少交
易频次,容易达成修改合约条款等等,比小农户更节
约交易成本。种植大户在土地出租上更容易得到政府
行政部门的支持,获得租价更低的土地,而不是通过
拍卖获得,因为土地交易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比如
在调查中获知,某种植大户支付给政府相关部门预留
荒地的地租,每亩只有 300 元/亩,而当年同等程度土
地的市场地租已达到 600~800 元/亩。
近几年来,随着每年有 60%~90%的农村青壮年
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
在公主岭春秋忙季临时雇工每天在100 元以上,管中
午饭,并且靠亲属或朋友帮助,否则就雇不到人。粮
食生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土地虽然没有撂荒但农业
生产的质量下降了。总体上看,农民外出打工增加了
收入,提高了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农业劳动力
出现短缺,农民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耕种,个
别的农地有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从公主岭市黑林子
镇的调查表明,部分农户联合起来把分散土地连成
片,实行农机作业,也有部分农户实行代耕,解决劳
动力不足问题。差不多每个村都有一户农机作业户,
多数是在政府的扶持下运转。一般的普通农户没有能
力对土地作大量的和长期的投资,在劳动力缺乏下农
业生产条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农业土地经营后劲不
足。也有部分农民学习新技术,但相关服务不配套,
农业生产力水平难以再上新台阶。实行农业土地规模
化经营的农户,他们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收获的是
持续稳定的收入增加,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转型。
3. 农业劳动力流出对土地经营产生的影响
3.1. 劳动力流出降低了农业土地经营能力和
生产质量
改革开放 30 年,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民收入有了
较大提高,但由于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农业生产
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1) 农业优质劳动力
即有知识、有头脑的青壮年农民离开了农业生产领域
进城务工,使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素的总体质量下
降。从考察情况看,目前 30 岁以下劳动力在家务农
的不到 10%,而 60 岁以上的则占 20%多。在家留守
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劳动力的科技素质较低,经营管
理经验欠缺,经营层次不高,总体生产能力下降。这
种情况和全国其他地区差不多,是共性问题。2) 农民
外出务工使其家庭经营收入有一定提高,绝大多数收
Open Access
178
农村劳动力流出,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
Table 1. Grain farmers planting scale in Gongzhuling of Jilin
表1. 吉林省公主岭粮食种植农户规模情况
考察项目 普通农户 种植规模农户
土地来源 承包地 荒地、机动地、承包地、其他
种植品种 玉米 玉米、水稻、大豆
种植规模亩数 10~50亩 100亩 400亩 400~1800亩
机械化程度 半机械化
(租赁)
半机械化
(租赁)
全机械化
(部分自有)
全机械
(部分自有)
兼业情况 长短期务工 家庭副业 不兼业 不兼业
雇工情况 临时雇工 临时雇工 长期雇工 长期雇工
家庭总收入 1.5~6.5万 9~13.5万50万 50~240万
生产组织形式 家庭农户 家庭农户 家庭农户 家庭农户、公司
资料来源:根据吉林农村调查整理,部分数据来自当地政府部门。
入用于改善生活,很少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考
察情况看,只有少数农民将收入的一少部分用于农业
生产的提高上,即在家庭经营收入有限的情况,没有
能力购买先进农业机械,尤其是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
入一半以上的农民,把农业生产作为“副业”,不愿
更多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因此,生产能力提高缓慢。
3) 由于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甚至有的变成了城市工
人,对农业生产的关心程度下降了,对新技术的应用
不感兴趣,再加耕地分布分散,使部分农民将土地转
包给其他的农民耕种。这种情况反而给实现土地的规
模经营提供了首要条件——土地要连片。如果农业生
产长期不能使用新技术、新机械,会导致土地的管理
能力和劳动效率下降。
3.2. 农村劳动力的流出使农民走向联合
吉林省在推行“三化”统筹中,由于工业化和城
市化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进城,农业劳
动力减少,使农业生产的各种服务需求变得强烈,如
科技的服务、市场信息的服务、销售服务等。农村的
信息源相对城市要缺乏得多,单个农户无力抗衡农产
品市场中的弱势。从考察情况看,公主岭市一部分农
民为了避免在农业经营上处于弱势,他们以土地为基
础实行联合经营,自发地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农业协
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实现了合作组织内部的生产协作。
目前,公主岭市大部分农机都集中在农机大户手中,
除一些务工户短期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外,“无机
户”基本上是把耕作环节托管给这些农机户,进行统
一播种、统一收割、统一销售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
率,同时也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主导地位,节
省了交易成本。正是因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出,为
土地联合经营提供了客观条件,迫使农民走向联合,实
现了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农民意愿的有效结合[3]。
3.3. 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迫使农业生产改变了
传统的单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
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以农业机械化作业为支撑,运
用现代经营形式进行农业生产运营管理[4]。从考察情
况看,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
民追求的生产方式。它需要高资金投入、高水平管理
和高素质人才,单靠农民家庭是办不到的,需要加工
企业的运作和支持。2011 年公主岭市农地机耕面积为
30.11 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5%,机播面积 28.05万
公顷,占耕地面积的 88.5%。大中型农用拖拉机 14825
混合台,小型农用拖拉机 18196 台,农用排灌动力机
械17365台[2]。现代农业水平有较大提升。在农民自
愿的条件下使土地走向联合,实行机械化作业,满足
了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等形式,规范品种结构、优
化原村料质量的要求。农产品与加工环节的有效链接,
改变了单纯农户分散经营,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4. 劳动力流出加速了土地流转
公主岭市人均耕地面积 0.37 公顷,户均耕地面积
1.65公顷,多数的农户土地收入占不足家庭总收入的
50%。为了增加收入,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
促使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到种田大户手
中,扩大了种植户的土地规模。在调查中,一部分种
植大户认为自己经营的土地太少,尤其有机耕能力的
大户,而实际流转来的土地都是短期的,一年一定,
增加了对土地投入的有后顾之忧。通过各种方式扩大
这部分农民的经营面积,培育种植大户,将对农业生
产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吉林省公主岭市进一步推进
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建议
4.1. 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土地合理流转,
为规模经营创造基础条件
首先是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遵循农民的
Open Access 179
农村劳动力流出,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
Open Access
180
意愿,承包方在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的提前下,做
好土地集中的调剂工作,采取以近换远、以好换差的
做法,使农户和规模种植户都满意。土地流转的条件
和补偿完全由农户和承包方平等协商,有偿流转,流
转的收益归农户所有。同时,鼓励长期外出迁入城镇
并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农民自愿放弃承包土地,
进入城镇转变身份,给予补偿、补助。对迁入城镇定
居的农民,应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会保
障。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行合作生产,
支持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为实现土地规模
化经营创造耕地条件。
4.2. 制定对土地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
在全面落实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地方政
府对种植大户实行粮食生产合同性补贴,比如按照粮
食种植面积、销售商品粮数量进行补贴。也可适当加
大对种植大户的农机补贴,把玉米的烘干等设备纳入
农机补贴范围,给土地规模经营主体在生产条件上予
以支持。同时做好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进
一步完善小型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和整治、商品粮基
地建设等,加强统筹协调支农资金的使用,为规模化
经营创造设施条件。构建新型土地与经济的关系。
4.3. 提高种植大户科技素质,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化水平
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绿证培训工程的作用,
帮助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提高科技素质。为科技示范户
提供技术和业务培训,让他们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和
相关的信息技术,使“种田能手”应用新技术来提高
土地规模经营的水平。同时,对土地承包大户进行经
营与管理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
场预测能力,减少经营上的风险。实现规模种植需要
农业机械化的配套作业,承包面积越多,所需要的投
入也就越大。因此,地方政府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下
功夫,增加农机具的投入,扶持当地的农机大户为耕
地承包大户提供必要农机作业服务。
4.4. 改善对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各种服务
对规模经营主体的贷款、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利
息、保险费等给予一定补贴,以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
费用。要积极为承包大户提供政策、法律、信息、科
技、融资等服务,满足其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的需要。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有关融资担保平台应把
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
服务范围,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依法降低贷款
门槛,根据规模经营户的需要,提高动产抵押贷款额
度。
建立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流转
信息网络。地方政府要承担起土地流转指导、服务、
管理的职责,进一步做好纠纷调处和仲裁工作。县、
乡两级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管理制度,鼓励和支
持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切实为农民
和各规模经营主体做好服务工作。树立和培育土地规
模经营典型,总结宣传的新经验和新亮点,大力推广
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把实施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
好处向农民讲清楚。开展农业保险,政府对规模经营
户给予保费补贴,减少因灾害给规模种植户带来的风
险。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耿玉春, 吕莉 (2012) 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比较与
选择.
经济纵横
, 10, 57-60.
[2] 吉林省统计局 (2013) 吉林统计年鉴 2012.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
[3] 刘生, 李翠霞 (2012)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制度系
统的构成及作用分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 109-112.
[4] 孙友然, 张新岭, 焦永纪, 江游 (2012) 农村人力资源流动动
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人口与发展
, 1, 90-98.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